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中國脈動錄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討論 1
 瀏覽5,361|回應10推薦7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張爺
Chocola
ray35
SCFtw2
胡卜凱
狂老

0. 前言

我在網上看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發佈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05)。我一向關切中國社會發展的前景(1),過去也曾多次討論和中國民主、法治、和人權相關的議題。針對這份關於中國民主政治的政策宣示(下稱《白皮書》),我表示一些淺見(2)。

1. 本文論述架構和方法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先說明自己的論述架構(也就是我論述所根據的基本假設及立場)和方法。

1.1 我的基本假設

我接受唯物主義、相對主義、實用主義、和個人主義(胡卜凱 2002)。我常用「瞎子摸象」和「戴了有色眼鏡」這個寓言和比喻,來描述自己(和大多數其他人)的認知活動和判斷行為。所以,我不認為目前世界上有「真理」,我的觀點當然更不會是真理。本文並不是在做「價值判斷」,或宣揚意識型態(胡卜凱
2005a:第3.2.1`)。它只表達一個關切中國社會前景者的意見,謹供大家參考和討論。

1.2 我的立場

1.2.1 我對「民主政治」的了解

政治學家對健全的「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前提(先決條件)做了很多討論(Diamond/Plattner 2001:xi頁;96 - 97頁),我把它們歸納成「民主政治」的三大基礎:

1) 「民主制度和機制」,如選舉方式,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政府機構的組織,及三者權力的規定及相互制衡的機制等(3)。
2) 「法治制度」,如司法獨立、審判方式、保障人身自由及權利等(4)。
3) 「言論自由」,如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5)。

我認為民主政治和任何制度和活動一樣,它有內在困難,也可能產生流弊(Hayek 1991)。自然需要周詳的設計,也有改進的空間和必要。因此,也就需要大家不斷的關切、思考、檢驗、和討論。例如「選舉」的方式,從數學觀點看,就有許多在研議中的新方式
(Mackenzie 2000)。

「民主政治」建立在一個社會的經濟運作模式、社會和經濟結構(包括收入)、以及人民的期望上。這三者都會隨著時間的進行而有所改變。因此,「民主政治」的理論、制度、機制、和運作方式,自然也就需要跟著這三者的演變而做合宜的修改(Carter
2005;Unger 2001)。我推測這也是《白皮書》一再揭示「國情」和「中國特色」的意旨(請見以下第3.3節的討論)。

1.2.2 我的政治立場

基於第1.1節中所陳述的,我的四個基本假設這個思想架構,我接受和支持民主政治。我對民主政治的詮釋請見(胡卜凱
 2005b, 
2005c)。

我的政治立場是:維護多數人民的福祉。所以:

1) 對我來說,讓所有(至少大多數)老百姓活得下去是最高「價值」。
2) 為了讓台灣年經濟成長率至少維持在5%,我主張接受一國兩制(胡卜凱 2004)。
3) 為了避免戰爭,我願意接受統一。

1.2.3 我對中國民主政治的期望

如上所述,(我認為)對多數的老百姓(包括我自己)來說,生命是最高的「價值」。維持一個溫飽或小康生活是我們生活最高的目的。由於中國的人口、資源、國力、和土地面積,世界其他大國在過去約150年以中國為侵略目標,未來也將以中國為假想敵。所以,(我認為)任何一個政府,尤其是中國政府,她的第一和第二優先施政方針依序是:

1) 維持一般老百姓的小康生活。
2) 凝聚社會成員,維持國家整體的自衛能力。

在這個認知下,我認為建立「民主」制度或保障「人權」,在過去並非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但是,在建國56年後,中國的「國情」和「特色」已有巨大改變。例如,中國目前GDP(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英國(林妙容
2006)。當一個社會中的人民有了溫飽或小康生活後,她/他們自然而然會期望:

3) 有一個追求各自生活目標以及發揮各自潛能的環境和機會(6)。

中國最近所宣示「建立和諧社會」的施政方針,我想可以解讀成中國領導人正致力於滿足人民的第三個期望。(我認為)要同時做到以上三大政策的「必要條件」是:

a. 建立一個有效、健全的「民主政治」,落實對人權的保障;
b. 建立一個有效、健全的自由經濟體制。

我在以下第3.5和3.6兩節中將繼續討論這個看法。

1.3 分析和檢驗的方法

「分析和檢驗」一詞相當於康德的「批判」(Kant 1965:第9頁-註)。中文「批判」一詞一向給人「批而『判』之」的意像,我並沒有這個企圖和資格。我的目的只是就公共政策或議題提出我的觀察和意見。所以我用「分析和檢驗」一詞。但為了行文便利,我有時會沿用「批判」這兩個字。我在此要強調:本文中「批判」的「用法」(7),相當於「分析和檢驗」,而不是「批而判之」。

分析和檢驗的方式大致可分兩個類型:

1) 外部批判

「外部批判」指:

批判者提出和論述者不同的基本假設、立場、理論、(所引用)數據或事實,展開另一個「論述」,以供社會大眾參考和比較。

黑格爾認為這種方式不適用於批判哲學系統(Rosen 1984:第2章)。但本文分析和檢驗的對象是公共政策,因此我部分內容(第3.2節)採用這種方式。

2) 內部批判

黑格爾認為就哲學系統而言,只能用「內部批判」方式來批評。所謂「內部批判」指:

批判者根據論述者所用的概念和理論,指出它們彼此衝突(矛盾)的地方,來呈現論述者的說法不能成立(Rosen 1984:同上)。

我會在以上判準外,另外加上:「指出論述者違反自己(宣稱)所使用的『論述規則』。」

本文內容(第3.3和3.4節)主要採用「內部批判」方式(8)。

2. 白皮書的功能

政策性白皮書的功能通常有三個,或它的內容通常分三部份:

1) 對現實做鳥瞰式的報導;
2) 提出未來施政方針;
3) 提供支持以上1)和2)兩部份的「論述」。

而白皮書的「論述」部份通常根據它的目的或功能,也分為三類:

a. 目的(功能)在提供理論基礎。可分為「中性立場」式和「意識型態」式。
b. 目的(功能)在提供「正當性」基礎。可分為「言之成理」式和「神話/鬼話」式(9)。
c. 目的(功能)在「提供說詞」(10)。站在官方立場的,這類「說詞」大多是「宰制論述」(胡卜凱 2005a:第3.2.2節,b-4);站在民間團體立場的,它們大多是「藉口」或「門面話」。

3. 分析和檢驗《白皮書》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全文約30,000字,共分12節,全文摘要請見(王敬中 2005)。每節的子標題及我所做的提要請見附錄1。

3.1 《白皮書》的宣示

我肯定《白皮書》以下的陳述和期許(雙引號都是我加上的。):

《前言》: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國的民主是由內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強加的。」

《一、符合國情的選擇》:

「... 創造適合中國國情、能夠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實現形式。」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七、尊重和保障人權》:

「『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內在要求。」

但是,《白皮書》也有理論不夠堅實,內容不夠一致、嚴謹,和舉證與現實有某些距離的地方。

以下根據第一節所陳述的觀點和「批判」方法,從語意(概念)、理論、邏輯、和現實等角度,分析和檢驗《白皮書》的內容和理論。我沒有批評中國政府官員或他/她們行政措施的意圖。中國社會的建構和她未來的走向,都是嚴肅和重大的議題。也是所有中國人都應該、也可以關切的議題。所以,我不揣簡陋,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就這兩個議題提出個人的淺見和建議。我將努力以嚴謹的風格來呈現自己的意見。

3.2 《白皮書》的現實報導

《白皮書》第三到十節對中國民主政治過去的建設和現況做了詳盡的報告,並提供相當多的統計數據。以下根據第1.2.1節所陳述我對「民主政治」的了解,來檢驗《白皮書》中所報導的「中國民主政治」現況。

3.2.1 中國的民主制度

過去兩年內,我在網路上和《時代周刊》上看到幾篇關於中國基層民主制度和運作的報導(早晴 2006;向郢 2005;Time 2004);2005年底左右,我也看到關於胡錦濤主席指示建立黨內基層民主指示的報導。我支持這兩個方向和政策。因為我完全同意《白皮書》所說的: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11)。」(《前言》)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一、符合國情的選擇》)

我對中國的現況並不很熟悉,但就我偶而注意到的一些相關訊息,使我合理的懷疑《白皮書》中所描述目前「中國民主政治」情況的如實程度(中國時報 2006;世界新聞網 2006;王慧美 2005;徐友漁/崔衛平 2005;胡卜凱 2005d, 2005e, 2003a, 2003b, 2003c, 2003d, 2003e)。

因此,我希望對中國現況熟悉的朋友,能夠以更多的案例和更全面性的數據,來檢查《白皮書》中關於「中國民主政治」實際運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人民「權利」和「人身自由」受到保障(或侵犯)這兩個情況的報導,給《白皮書》的執筆群做參考。

以我對「民主政治」的了解或標準來說,我認為「同額選舉」或沒有「競選」活動的「選舉」,不能稱為「選舉」,只能稱為「形式上的認可」。此外,以上的案例雖是少數,但足以顯示或說明:

中國「民主政治」的實際運作狀況,仍然距離「制度化」有一定的距離。行政官員或黨幹部仍有太多「任意」或「便宜行事」的權力。

綜上所述,雖然「中國共產黨」有一套非常普及和有效的取得「黨內共識」的機制,但對中國社會近13億的人民來說,(我認為)也許以「一黨專政」來描述中國目前的政治制度比較如實。《白皮書》中強調了26次「中國共產黨領導」,可以支持我以上的觀察。

3.2.2 中國的法治制度

我認為《白皮書》第七節:《尊重和保障人權》所提供的統計數字,並不能讓一般人對中國目前的「法治」運作,有多少實質了解。我不是法律專家,我只能從一個工程師的觀點,談談統計數字。

首先,我們都聽過:「數字不會說謊。」這句話,它也的確描述一個事實。但這只是現實或故事的一半。現實或故事的另一半是:

使用「數字」的「人」,往往有變戲法或混淆視聽的能力、傾向、和意圖。

其次,中國法案、結案、或更改判決等等的統計數字,要和其他國家做一個比較才有實際的描述性,也才能做為評鑑中國法治現況的基礎。比較的基準可以是人口數、人口密度、土地面積、教育程度、國民平均收入、或GDP等等。如果這個比率在常態分佈之內,我們可以說中國法治的狀況和其他中度(或高度、低度)開發國家相當。如果這個比率在常態分佈之外,我們可以檢查原因、試圖找到解釋、或提出改進的政策。

我希望對中國現況熟悉的朋友,能夠舉出實例和更有指標性的數據,來檢查《白皮書》中對中國法治現況報導的如實性,和所使用統計數字的相關性以及指標意義。

3.2.3 中國的言論自由

就我所知,中國目前「言論自由」的程度相當開放。這是一個有助於社會穩定及和諧的機制。它也起了相當程度的監督制衡作用,可以幫助遏制貪污腐敗行為的氾濫成災,和受到委屈或冤枉的老百姓有個申訴管道。但是,從以上3.2.1節所引述的報導來看,行政官僚或黨幹部,在這方面也仍擁有太多「任意」或「便宜行事」的權力。

我建議中國國務院從法律和制度面,訂定明確的言論尺度、管理程序、和申訴機制。使自由發言的行動,能在中國「和平崛起」和進入「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更積極的正面作用。

3.3 《白皮書》的理論面向

我認為《白皮書》在理論方面的「論述」,足以給予過去「中國的民主政治」以「正當性」。但做為當下和未來「中國民主政治」的「政策宣示」來看,《白皮書》的理論「論述」顯得薄弱,甚至有高度爭議性。以下略做評論。

3.3.1 《白皮書》的理論基礎之一 -- 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

在《白皮書》中,第一節(《符合國情的選擇》)有兩段文字提到「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

「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為指導,...」

「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先後提出了『工農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義』等民主概念,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

「馬克思主義」應該沒有什麼「民主政治理論」(12)。就算「馬克思主義」有「民主政治理論」,它也不合中國當下的時宜。以下簡單說明。

凡是馬克思主義者都熟悉馬克思在政治觀點上最膾炙人口的兩段話。

1) 「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間,社會處於一個革命性的轉化過程。相對於此,政治上也有一個過渡階段,在此期間,政府只不過是『無產階級獨裁』。」(Marx/Engels 1956:256頁,摘錄自: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1875。此處是我的翻譯,雙引號是我加上的。)。
2) 「政治權力的真正意義,不過是一個階級有組織的鎮壓另一個階級的權力。」(Marx/Engels 1971:95頁。此處是我的翻譯。)

馬克思說這兩句話的時代是19世紀中期到後期。對這段歐洲史熟悉的人,都知道當時歐洲工人,尤其是童工和女工的悲慘境況。如果這兩句話代表馬克思的「民主政治理論」,它們在當時絕對具有「正確性」、「正當性」、和實踐意義。這兩段話或許稱為馬克思的「政治主張」比較適當。

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雖然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但這些人應該不屬於「資本家」或「資產階級」。因為《白皮書》中說(以下雙引號是我加上的):

「在中國,『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一、符合國情的選擇》)

「『新中國成立』後即在『公有制』企業中實行了職工代表會議制度,1957年後在全國普遍推行了這一制度。」(《六、城鄉基層民主》)

中國雖然也有「非公有制企業」,這應該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默許才存在的。因此擁有「非公有制」生產工具的企業主,應該沒有能力和膽量剝削或鎮壓廣大的工人階級。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56年以後:

a. 中國應該沒有「無產階級」,或「無產階級」的人數(比率)不多(13)。少數人「獨裁」的制度不能稱為「民主」,只能稱為「寡頭政治」。
b. 中國應該沒有「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尖銳對立的社會或經濟結構,所以也就沒有「一個階級鎮壓另一個階級」的必要。

這是為什麼我認為「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不合中國當下時宜的理由。

(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83250
 回應文章
你研究的白皮书大陆应该没有几个人有兴趣读
推薦1


没啥大不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哪个东西主要是用来应付西方指责的,大陆人自己恐怕没人把那些东西当回事

你这个题目有点大,哪怕是个人观点也足够写本书了,只好简单说下核心观点。先声明一下,俺和你一样都是工科出身,看政治只能是以自己的经历瞎聊,只代表俺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正确

虽然信奉马克思理论的不多了,俺认为那是马的理论被歪嘴和尚念错了经,马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仍是非常让人佩服。马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台湾人虽然满嘴的民主自由,阿扁8年下来生活下降了也受不了,至今仍是民进党一大罪过。西方把吹民主自由吹的天花乱坠,你看看去西方的人,个个都是为了哪里的好日子,没几个是投奔自由的。西方吹民主自由,也是打着这是对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制度的幌子,可见发展生产力才是王道

以这个标准来看,大陆的制度至少实践上是没错的。当然这不表示大陆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但它是过去最适合中国的制度应该没有错

中共过去所做的一切,大体上可以用这个来解释,今后也仍是主要因素。今后影响中共政改的主要因素有:

1,中共从不隐瞒永久执政的野心,短时期内任何政改大概不会威胁到中共的这个野心。在中共设计的体制内,党的总书记会是当然的国家主席,因此选举主要在中共内部产生,民选的机会应该不大

2,大陆百姓脱离生存需求后,一定会有更高的需求,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意识,这在这些年的网络上体现的很清楚

3,中共的腐败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共特意放纵的。在经济秩序基本建立好了之后,应该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温最近的讲话也表明了这个趋势

总之,中共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着经济这个主线进行的,看透了这点才能理解中共改革的节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809300
請參考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未來發展路線之爭》一欄中,最近兩篇留言(燕子來了?A brush with reform  -- Z. Wu》以及《改革是硬道理Signs of a New Tiananmen in China -- M. Pei) 的內容,和我這篇2006年拙作有相應之處,例如討論到民主政治和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維穩」?)的關係。

 

因此,我將它提升一下,給對中國未來發展路線有興趣的網友們參考。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4809124
謝謝
    回應給: huxi(huxi)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指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27109
回胡卜凯先生
推薦0


huxi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从总体上看,阐述得比较深入和充分,也很有层次,很多观点和主张也是正确的、合理的,但也有一些观点和主张偏离了问题的本质。

另外,谢谢胡卜凯先生使《中国政改方略——中国自由民主派的政治体制改革宣言》得以在此处发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27068
腐敗的後果
    回應給: 大陆的岛民(a54cc)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太看得起我了。

我能逼共產黨?或許你以為我瘋了,因為你應該看得出我不是白痴,或許你看不出。

沒有錯,任何政權都有腐敗的官員和事件。不過:

1.  中國政府的腐敗已讓人民受不了。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缺乏有效的制衡及監督制度和方式。

2.  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記錄上,因為腐敗而滅亡的政權很多。原因很簡單,人有求生的本能。當一個政權腐敗到讓老百姓活不下去時,後者自然揭竿而起。

中國是所有中國人的中國。沒有一個黨、一個集團、一個階層能壟斷中國人對中國現狀和前途的發言權。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884515
中共没有回头路的
    回應給: 胡卜凱(jamesbkh) 推薦2


a54cc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腦蟲
胡卜凱

说实话你这样子分析中共的报告没有什么意义的。
       中共的改革,他自己的话“摸着石头过河”,讲白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或者说他没有具体的蓝图,甚至路线图(地球上哪个党有能力为中国这样巨大的国家定全面改革计划?)。有的只是几个方向,或者说目的。而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中国要繁荣,中国要富强,或许你怀疑这不是出于他的真心,但不管怎样,20,30年来这是他的作为,你可以权且认为这是他维护统治的手段。
        那他为什么隔三岔五都要写一份这种没头没脑的“报告”?因为这是个风向标,是个信号,这种报告的文字高度的模糊化,同时也高度的形式化,也就是他每次都在重复一些类似的,模模糊糊的指向性的话,这也就是在告诉别人——党的态度没有变化,或者只有微小变化。这既是对那些支持改革的人说,也是对那些反对改革的人说。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国内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先例,没有法规,有的只是民众的反应,各个利益集团的反应和党的态度。而党在这些问题上是拥有决定权的。当一个人有决定权又不确定要怎么做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搞模糊,说一些大概的,基本不会错的,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东西,这些文字在政策上毫无可执行性,但给各个方面提供了变通的余地,国内的各种势力可以相互博弈,从而确定一个相互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党所做的事,就是在博弈逐渐明了,或者走向混乱时进行确定或者纠偏。这种周期在中国几十年来的改革中不断循环,各种制度不断的确定和修正。
       回到题目。如果在一个地方,大家都很穷,穷得除了吃饭一无所有的时候,官员是贪不到什么东西的,因为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大家都为吃饭忙,没人会来求你的,即使有人来拍官员的马屁,也不过为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职位升迁而请客送钱,造不成多大的影响。但慢慢的,大家有了钱了,特别有些人有了较大的产业时,官员手中的经济权就会逐渐增大,于是会有人寻求官员的“协作”,而这种“协作”的交易就远不止是上面这些小打小闹了,挪用巨额公款,颁布不公平的法规,玩忽职守等等,影响的面越来越大。中共也很清楚,这些腐败是对其政权的巨大伤害,他曾有掩盖的做法,但无数的事实告诉他,纸包不住火,反而会越烧越旺,于是他开始灭火,但是反腐败仅靠他自上而下的少数稽查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媒体、公众也被允许检举官员的腐败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媒体的监督和议政权利逐渐得到了扩张,媒体的职业信誉和荣誉感也逐渐培养起来。
       但很可惜,腐败在这个世界上是普遍的,做为唯一的执政党,他必须为所有的问题买单,他没有轮换成在野党从而让人逐渐遗忘他的腐败的机会。因此腐败的问题将会一直纠缠他。而因为腐败问题他又会逐渐强化大众的权利。这种温水煮青蛙,政治切香肠的做法正是几十年来大陆经济不断发展,政治不断开明的基础,受益最大的的确是社会大众,比起 同时期搞休克疗法的俄罗斯,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大转型的印度,中国目前都过得稍好一些。而如果哪一天青蛙煮熟了,香肠切完了,恐怕那时候的共党早已温顺如羔羊,成为纯粹的“民意组织”了,想搞花样也是有心无力的。
       所以,你可以逼共产党,但不要把它逼疯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884176
震撼彈! 皇甫平倡大陸全面直選 -- 聯合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7.02.06

在鄧小平去世十周年前夕,因「皇甫平」系列評論聞名的前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力倡中共必須政治體制改革,學習越南模式,擴大黨內民主和民眾直接選舉層面,從村到省都應該直選。周瑞金的大膽言論,再次為中共政壇投下震撼彈。

大陸「南方都市報」報導,周瑞金表示,改革開放迄今,大陸社會出現五大問題,包括:

一、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拉大,人口增長、資源消耗和生態惡化對發展造成巨大壓力;

二、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社會治安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較突出;

三、政府決策不透明、資訊不對稱;

四、腐敗現象使社會正義、公平受到損害;

五、社會誠信缺失、道德失範。

周瑞金認為,這一、兩年來關於第三次改革的大爭論,主要就是社會公共品有效公平供應的問題,而為解決公共品供應問題,就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首先是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即權力不應過分集中。

周瑞金引述鄧小平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的談話說,大陸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缺點是權力過於集中,「黨的一把手權力過於集中,這就是我們制度的弊端」。

周瑞金提出對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的構想,他說,政治體制改革要共產黨來主導,分四步走,一步一步推進。第一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其內容有四:

一、政府職能轉變;

二、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三、行政機構的改革;

四、加強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公示、聽證、專家論證制度,以及明確的官員問責制。

第二步即中共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在黨內建一個有效的監督機制、制衡機制,尤其是「一把手」的監督。周瑞金以越南經驗為例,指越共「十大」上總書記進行差額選舉,黨內民主建設走在中共前面。

此外質詢制很重要,黨員具對上一級黨員領導的監督權利,才是黨內民主真正的涵義所在。

周瑞金設想的政治體制改革第三步,即民意機構要真正發揮民意機關的作用,除增加真正代表民意的專職代表,國會還要可以對政府包括總理在內進行質詢等。

第四步則為逐步擴大直接選舉層面,從村一級擴大到鄉鎮,代表直選可以擴大到縣、甚至到省,這個就是社會民主的推進,使中國大陸能真正成為憲政民主的國家。

2007/02/06 聯合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2075856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討論 -- 附錄 1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附錄 1:《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要點

前 言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釋何以中國的「民主政治」與其他社會的「民主政治」不同。

一、符合國情的選擇

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的政治簡史,描述中國「民主政治」的制度、機制、和活動模式。進一步說明中國的「民主政治」與其他社會「民主政治」不同的地方。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敘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社會的成就。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描述「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組成、機制、功能、及權力。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描述中國共產黨領導「政治協商」的組織、組成、機制、功能、及權力。

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描述中國「(少數)民族區域自治」的組織、組成、機制、功能、及權力。

六、城鄉基層民主

描述中國「城鄉基層」民主制度的組織、組成、機制、功能、及權力。內容涵蓋農村、城市社區、及職工代表大會三者。

七、尊重和保障人權

描述中國關於保障人權的立法措施及文件、人民生活改善的情況、及其他人民福利的建制。

八、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

提出和闡釋「人民民主專政」和「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描述(建國後) 中國共產黨內、外政治制度、機制、和活動的演進。

九、政府民主

描述政府行政方式和效率的改進,聽證會制度的建立等。

十、司法民主

描述司法機構及相關制度的建立、提供上述機構、訴訟案件、及處理的統計數字。

結束語

提出「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概念,再度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83254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討論 3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附註:

1. 「中國」一詞在本文中依上、下文有兩個意思。一指歷史、地理、和文化上的「中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2. 我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對任何一門學科都沒有研究。這篇文章只是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所讀而得到的常情、常識、常理。
3. 我不研究中國文化史或中國思想史,所以我無法討論何以中國沒有發展出有關「民主」或「民主制度」的概念和制度。但就我的淺見來說,先秦的儒、道、法、墨諸家學說都有「民本」思想。「民本」思想當然是「民主」概念的基礎之一。
4. 法治制度的基本概念是「依法律規範治理」(“rule of law”, Hayek 1971:Chapter VII)。「法律」在此不指具體的「法律條文」,它指的是「法律條文」所根據的理論、原則、和社會共識等等。和此概念相對的是:「依法律條文治理」(“rule by law”)。我不研究先秦諸子,(我認為)在中國古書裏,法(規範)、令(條文)熒妝壑彌o並不清楚。在《管子》、《商君》、和《韓非子》三本著作中,《管子》一書可說提出了比較詳盡的「依法律規範治理」觀念 (許嘉璐/梅季坤 1998:卷六-16, 卷十五-45, -46)。此外《明夷待訪錄》中也有類似的觀念(黃宗羲 1983,《原法》)。順便提一下,(我認為)所謂「法家」,其實稱為「政治經濟學」比較能代表他們著作的思想。
5. 「言論自由」的思想當然是中國文化相當寶貴的資產(胡秋原 1958)。不論在政治哲學、政治制度、和政權強盛上,「言論自由」在中國歷史上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和佔有重要地位。
6. 我將尼采的”Will To Power”翻譯成「發揮潛能意志」。此詞通譯為「權力意志」。
7. 「用法」一詞來自維根斯坦”meaning as usage”的觀點(Wittgenstein 1968:20e頁 - 43項)。
8. 我對黑格爾的哲學並沒有研究。我採取唯物主義的立場,就我對黑格爾哲學所了解的有限部分來說,我並不認同他的哲學體系。我在這裏引用他的方法論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方法論」和唯物/唯心的立場沒有一定的關係;同時黑格爾的「內部批判」和我「相對主義」的立場相通。二是因為列寧好像說過:不懂黑格爾哲學的人,看不懂馬克思的《資本論》。我想馬克思主義至少在目前還是中共的「官方教條」。例如《白皮書》全文中提了四次「馬克思」。如果我援用黑格爾的方法論,雖然不能避免「西方價值」的批評,但至少這是中共官方可以接受的「西方價值」。
9. 我依語意和上、下文,用「神話」或「鬼話」來翻譯李歐塔的"grand narrative",此詞通譯為「大敘述」。
10. 「提供說詞」:指弗洛伊德的"rationalize"或"rationalization",通譯為「合理化」。為了不和韋伯的"rationality"或"reasonableness"混淆,我譯成「提供說詞」。
11. 我在此要嚴厲批評一些打著中國文化旗號,然後用「『民主』和『言論自由』只是『西方價值』」為藉口,來批評「民主」和「言論自由」論述的人。我雖不很懂中國文化,但由以上註3, 4, 和5三小段的說明,「民主」和「言論自由」是中國文化所肯定的「價值」。認為兩者只是「西方」價值的人,不過是拿中國文化當宰制論述;或受到中、西文化陰暗面的教養或制約(如前者的專制主義、馬屁文化;和後者的集體主義、鷹犬文化),因而以打擊「民主」和「言論自由」為掌權者擦粉抹裝,或者根本搞不清楚兩者對自己(被統治者)的重要性。
12. 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學基礎論(meta-theory of politics)的關鍵概念是(否定)「分工」和「私有財產」;強調「疏離」和「階級鬥爭」;他們也否認社會成員間有「共同利益」(Marx/Engels 1976:42 – 44頁;1971:第1、2兩章)。因此,我認為:「『馬克思主義』應該沒有什麼『民主政治理論』」。如果「馬克思主義」有「民主政治理論」,那也是「修正(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後馬克思主義」、或「後現代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而不是「(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相對而言,「共同利益」在自由主義的「民主政治理論」中,佔了關鍵性的地位(Rawls 1996)。「疏離」(alienation)
13. 即使有,中國共產黨也不是「無產階級」。她是《白皮書》中《一、符合國情的選擇》一節所說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14. 我不知道馬克思在德文中用那一個字來表達「專政」一詞。在英文中,該字通常被翻譯為dictatorship(獨裁)或domination(宰制)(Marx/Engels 1976:133頁,Index: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page) 43;1956:256頁;Marx/Engels 1976:43頁)。
15. 我並不認為談「民主政治」一定要用「西方」或「美帝」的定義或概念做「典範」。但我(以及多數人)會認為對於一個「約定俗成」的詞或概念,我們不能任意改變它的性質。否則,社會上無法建立溝通機制。請參考註16的說明。
16. 一個「指號」(字、詞)所表達的東西或概念,即此「指號」所對應的「所指」(Saussure 1959),通常有其「約定俗成」的意義(或用法)。當我們用這個「指號」來指示某東西或某概念時,其「所指」必須有一些和該「指號」原有「約定俗成」的「所指」相通的地方。我們當然可以另行定義對應於這個指號「所指」的「特性」,但如果這一組新「特性」不被多數人所接受,具有新「特性」的這個(已「約定俗成」的)「指號」,就成為一個「地區性」或「獨門」指號。一個比較適當的方式,是另外選擇或創造一個指號來稱呼具有新「特性」的這個「所指」。
17. 我可以接受《白皮書》這一部分的說法,也願意為它辯護。
18. 本文討論的是重大而嚴肅的公共政策議題。我希望對本文賜教或對民主和法治提出高見的人,不論各自所根據的是左派或右派觀點,能採取合乎「嚴謹」標竿的風格(19)、提出依據現實和理論的「論述」(20),在推論過程中,遵守傳統或自定的「邏輯規則」 (21)。我說這些話,是為了避免站在純「意識型態」立場、根據個人好惡情緒、或來自丑表功動機等方面所產生的「兩個聾子間的辯論」。
19. 嚴謹指:a. 論述者所根據的理論合於提出該理論的學者的意旨,或合於一般學者對該理論的了解。如果論述者對此理論有所闡釋或發揮,要提出一套說得通的說法;b. 如果論述者所根據的理論不只一個,各理論間需合於「相容性」的原則(即不可相互矛盾);c. 論述者所引用的事實(現實)要能夠被驗證或合於「人際相通性」;d. 論述者需要宣告自己所遵守的推論規則。在同一篇論述中,所用的推論規則,需合於「一致性」的原則。
20. 一般所說的「論述」,要有一些做為根據的前提或假設,參考相關的理論或事實,遵守一套推理(思考)規則,從而得到一個或幾個可以被公評和檢驗的結論(胡卜凱 2005f, 2005g, 2005h)。如果只是一再重覆同一個命題;或一再重覆幾個彼此之間沒有關連性的命題;那麼這兩種方式只能稱為「論斷」或「宣稱」;或我說的「喃喃自語」或「大呼小叫」,四者都不合「論述」的要件。
21. 「邏輯」是推理(思考)規則。傳統邏輯只論推理(思考)的形式是否合規則,不論內容的「真」、「假」。所以稱為「形式邏輯」。(黑格爾的)「思想開衍論」(通譯為「辯證法」) 有一套自己的前提和原則,它是一種思考模式(思路)或看事情的觀點。但「思想開衍論」不是一種推理(思考)規則,當然也就不能成為瞎掰硬柪的擋箭牌、護身符、或遮羞布。
22. 例如:站在其他立場發言的人,可以:
a. 說明自己的判斷標準;
b. 批駁這個(「現實」)立場對(中國)人民和社會的福祉有什麼負面影響;
c. 論述自己所主張的(其他)立場,對(中國)人民和社會的福祉有什麼正面影響;
d. 論述自己所主張的(其他)立場,比我所採取的(「現實」)立場對(中國)人民和社會的福祉來說,能提供什麼更大的正面效益或能量。
23. 不面對社會和國際現實,沒有一套論述規範,只根據個人的「理想」或「價值觀」來做論述基礎或策略(龍應台 2006),恐怕就造成黑格爾所批評的「一偏之見」;借用馬庫色的術語,也可以稱為「單向度思考」。
24. 我特別提到「台灣和釣魚台」,因為這一部分目前有「問題」或有爭議。「台灣和釣魚台」包括了這兩個地區根據國際海洋法所涵蓋的經濟海域和海洋資源。
25. 這是「上層建築/下層建築論」的應用(Marx/Engels 1976:25 – 26頁,30 – 32頁;Marx 1970:20 – 21頁)。我在正文中批評過馬克思的政治學和經濟學。但我認為他社會學理論中的「唯物社會觀(唯物史觀)」或稱「經濟主導論(通譯經濟決定論)」,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和分析功能。為了避免引起「經濟『完全』決定一切」的誤解,我改用「主導」一詞。
26.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政府必須保障環境生態,和人民的生命及人權(王慧美 2005;胡卜凱 2003a)。在領導中國56年以後,「中國共產黨」或任何一位國家領導人可以實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甚至「讓一部分人獲取暴利」的政策;但沒有任何「先鋒隊」或領導人,擁有犧牲任何老百姓的生命和人權,來換取「經濟成長」的權力和「正當性」。以往韓國、菲律賓、印尼,和最近菲律賓、泰國的抗爭行動就是例子。「美名專政可接受,號稱民主也無妨,侵害人命及權益,你當陳勝我吳廣。」統治者戒之哉!
27. 「能破能立」是論辯理論中一個原則。因此,批判「民主政治」的人,不能只援用馬、恩、列、毛的論述來照本宣科。她/他需要同時批駁(經濟)「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的理論,才形成一個完整的、有說服力的論述。由於熊彼德、波帕、海耶克、和羅爾斯四位的聲望和影響,加上我剛好對他們的觀點略有所知,所以我引述他們的理論或著作做為樣本。熊彼德和海耶克的觀點,在Muller教授的書中有簡單介紹(Muller 2003:Chapter 11 and 13)。
28. 我並不接受或同意四位所有的理論或觀點。例如:熊彼德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前途的預測(Schumpeter 1992),至少到目前為止,與現實不合;波帕在”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一書中,對亞理斯多德(13 – 15頁,第二冊,關於亞氏的「定義觀」)、黑格爾(第12章,第二冊,尤其37 – 39頁關於「思想開衍論(通譯「辯證法」)」)、知識社會學(第23章,第二冊)、和相對主義(369頁,第二冊)等的批評,都屬於黑格爾所說的「一偏之見」;海耶克對工會影響通貨膨脹的見解也是如此;羅爾斯的《正義論》一直有學者批評。但我認為熊彼德關於「企業精英」在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相當獨到;波帕和海耶克在闡揚個人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和社會公義上(Popper, K. R. 1973:第6、10、24等各章;Hayek 1971)都是經典之作。要批駁個人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不妨從批駁這兩本書中相關的理論部分開始。
29. 我並不接受放任式的經濟自由主義。在我看來,政治自由主義和政治社會主義是相通的兩個主張。我認為政府在統籌規劃國家資源的應用,以及訂定經濟發展(如技術、產品、和通路)方向上必須扮演領導和關鍵角色;在維持所有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生態保護、和人權保障上,政府有不可閃避的功能及責任。
30. 《白皮書》在《前言》中說「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在探索中也走過彎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嚴重錯誤,使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經歷了嚴重挫折,留下了沉痛教訓。」我們必須了解「錯誤」的本質,才可能得到切實的「教訓」。「沉痛教訓」可能非常「沉痛」,但不一定是正確的「教訓」。從政治社會學的角度分析,「文化大革命」可看成是「中國共產黨」內的「左傾盲動主義」者,在被打成「非主流派」後,勾結「槍桿子」和利用群眾來發動「人民民主政變」的奪權行為。但它所以弄得風起雲湧、不可收拾,成為「嚴重錯誤」,一部分原因是民眾「打著紅旗反紅旗」,為自己的反抗或宣洩取得「正當性」。在字面上看起來自相矛盾的「打著紅旗反紅旗」,卻如實的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本質 -- 「兩面紅旗的故事」。也就是:「群眾打著『文化大革命』的紅旗,反『人民民主專政』的紅旗。」
31. 既然我在討論「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又談到「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和沉痛教訓,也就不能閃避「六、四天安門事件」。我認為「六、四」的主因是民眾自發的宣洩行動。我不懷疑外國勢力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動機,和在此事件的過程中有推波助瀾的行為。但我認為「六、四」和前一次的「天安門事件」一樣,其源頭和動力主要來自中國社會的內部矛盾。正如《白皮書》第二節所說:「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保證政權穩定的需要。」;在「公安部」平常所表現的高效能形象和成績下,我很難相信CIA或任何其他帝國主義機構的混混,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中,輕易在中國首都發動100萬人以上,長達一個月的示威活動。這幾乎是電影情節。順帶說一句,在一個具有「混沌」性質或高度不確定性的世界,《白皮書》中用了28次「保證」,或許不免言過其實。如果中國領導人不設計適當的制度和機制來「保證」經濟活動的開放和平等,如創業資本的

參考書目及文章:

Carnoy, M.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USA
Carter, A. 2005, Direct Action and Democracy Today, Polity Press, Malden, MA, USA
Diamond, E./Plattner, M. F. 2001, The Global Divergence Of Democraci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D, USA
Hayek, F. A. 1971, The Road To Serfdom, Routledge, London
Hayek, F. A. 1991, Economic Freedom, Basil Blackwell, Oxford, UK
Kant, I. 1965, Tr. Smith, N. K., 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St. Martin's Press, NYC
Mackenzie, D. 2000, May The Best Man Lose, Discover, Vol. 21, No. 11, November, 2000, NYC
Marx, K./Engels, F. 1956, Ed. And Tr. Bottomore, T. B., Karl Marx: Selected Writings In Sociology & Social Philosophy, McGraw-Hill Book Co., NYC
Marx, K./Engels, F. 1971, Ed. Katz, J., Tr. Moore, 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NYC
Marx, K. /Engels, F. 1976, Feurbach, Opposition of the Materialist and Idealist Outlook (New Publication of Chapter I of The German Ideolog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Marx, K. 1970, Ed. Dobb, M., Tr. Ryazanskaya, T. B.,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Muller, J. Z. 2003, The Mind and The Market: Capitalism In Western Thought, Anchor Books, NYC
Popper, K. R. 1973,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雙葉書店,台北
Rawls, J. 1996,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YC
Reisman, D. 2004, Schumpeter's Market: Enterprise and Evolu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Northampton, MA, USA
Rosen, M. 1984, Hegel's Dialectic and It's Critic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YC
Saussure, F. de, 1959, Tr. Baskin, W.,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Schumpeter, J. A. 199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Routledge, NYC
Time 2004,Taking A Stand,"Time",03/08/2004,NYC
Unger, R. M. 2001, Democracy Realized: The Progressive Alternative, Verso, NYC
Wallerstein, I. 2005, World-System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 TX, USA
Wittgenstein, L., 1968, Tr. Anscombe, G. E. M.,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Basil Blackwell, Oxford, UK
中國時報 2006,《《冰點》作者發表致中央公開信》,《中國時報 - 大陸新聞中心》,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62060&tpno=0&raid=1569146&no=2976&cate_no=0#rep1569146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05d,《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3783369.html
王敬中 2005,《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節要)》,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85622&tpno=2&no=2976&cate_no=2976
王慧美 2005,《大陸礦難死亡數 全球居冠》,《聯合晚報》,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81514&tpno=2&no=2976&cate_no=2976
世界新聞網 2006,《異議作家楊天水被捕》,http://www.chineseworld.com/wj-ch-news.php?nt_seq_id=1305599&sc_seq_id=3
向郢 2005,《基層民主試驗 四川獨步全國》, 世界新聞網,http://www.worldjournal.com/weekly94_disp.php?nt_seq_id=1242879&page=1&sc_seq_id=
早晴 2006,《新都示範中國基層民主》, 鳳凰網,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885040617914368/20060209/744034_2.shtml
李一哲等 1976,侯立朝評註,《李一哲大字報全文:關於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制》,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台北
林妙容 2006,《大陸擠下英國 躍居第四大經濟體》,《經濟日報》,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36428&tpno=0&no=2976&cate_no=52524
林深靖 2006,《維多利亞的秘密》,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34705&tpno=0&no=2976&cate_no=2976
胡秋原抄纂 1958,《言論自由在中國歷史上》,《民主潮》,台北
胡卜凱 2002,《發刊詞 – 我的論述架構》,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77
胡卜凱 2003a,《非法雇用童工牟取暴利 兒童「包身工」處境極悲》,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426
胡卜凱 2003b,《評王炳章事件》,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23
胡卜凱 2003c,《聲援楊建利 -- 譴責和寄望中國(共)政府當政者》,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175
胡卜凱 2003d,《關於網路作家杜導斌因言獲罪一案 —— 致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352
胡卜凱 2003e,《譴責北京政府打擊思想和言論自由》,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97
胡卜凱 2003f,《什麼是政策?》,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52
胡卜凱 2004,《正視「一國兩制」的選項》,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506
胡卜凱 2005a,《社會變遷 1 – 淺談認知科學和社會學》,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1210
胡卜凱 2005b,《淺談民主政治 -- 楊儒門事件 和 抗爭》,
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981
胡卜凱 2005c,《評殷海光先生《民主與自由不是一件事》》,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1001
胡卜凱 2005d,《湯曄事件 -- 嚴厲譴責上海當局侵犯人權》,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1218
胡卜凱 2005e,《汕尾暴動事件 -- 嚴厲譴責濫殺無辜的武警幹部》,http://www.fokas.com.tw/news1/newslist.php?id=1496
胡卜凱 2005f,《介紹 論辯理論》,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08997&tpno=1&no=2976&cate_no=52524
胡卜凱 2005g,《介紹Habermas的溝通/論述行動理論》,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37683&tpno=1&no=2976&cate_no=52524
胡卜凱 2005h,《語言和論述 -- 對論述行為的建議》,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40872&tpno=0&no=2976&cate_no=52524
胡卜凱 2006,《交換價值和資源分配》,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06367&tpno=0&no=2976&cate_no=52524
徐友漁/崔衛平 2005,《太石村事件大事記》,原載GAIL《天與地之間的塵埃》網站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397925&tpno=0&no=51771&cate_no=56398
許嘉璐/梅季坤主編 1998,《管子》,建安出版社,台北
陳競新/謝蕙蓮 2005,《反世貿 香港暴動 火爆清場》,【聯合晚報】,2005/12/18 聯合晚報】,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88560&tpno=1&no=2976&cate_no=2976
黃宗羲 1983,《明夷待訪錄》,中華書局,台北
鄭學稼 1978,《社會史論戰簡史》,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台北
鄭觀應,《盛世危言》,學術出版社,台北
龍應台 2006,《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536442&tpno=0&no=2976&cate_no=2976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83253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的討論 2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3.3.2 《白皮書》的理論基礎之二 -- 人民民主專政

在《白皮書》中,「人民民主專政」一詞出現了5次(14)。如我在註18中解釋,「無產階段『專政』」這句話中,翻譯者用「專政」一詞取代「獨裁」或「宰制」。因為它聽起來比較文雅或文明,至少不會讓人聯想到黑獄、酷刑、或秘密槍決這些通常和「獨裁(政權)」難以分開的刻板印象。

即使以「專政」一詞來說,在字面上它和「民主」連在一起,也成為一個「圓的方形」一類的「內在矛盾」概念。

「專政」或「獨裁」都需要「行動者」和「動作對象」,它在語意上才有意義。上一小節中我已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56年和實行「公有制經濟」以後,中國社會內部應該已沒有普遍或尖銳的階級區分。當「13億(或12億5千萬)人都是一家人」的時候,「人民」失去可「專政」(獨裁)的對象。換句話說,如果「人民民主專政」指的是:12億5千萬「人民」相互或彼此「專政」(獨裁),它即使不是一個「內在矛盾」的概念,恐怕也是一個無法「運作」的構想。

一個理性或接受傳統邏輯規則的人都了解:「內在矛盾」的概念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概念。如果「中國的民主政治」建立在「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概念上,那它和沙灘上的城堡一樣,缺乏一個堅固的基礎。

3.3.3 《白皮書》的理論基礎之三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白皮書》第一節的標題是《符合國情的選擇》。「中國特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在全文中一共出現了10次。「國情」一詞則出現了13次。《白皮書》中對「國情」和「中國特色」的詮釋並不具體或詳盡。中國人民大概都知道(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是什麼,所以我不在此進一步討論。

以下只分析和檢驗「中國特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兩個概念在《白皮書》中的「用法」。

a. 中國國情

中國過去歷史上的社會是不是「封建社會」,不是本文討論的範圍(鄭學稼 1978)。但當前中國社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渡過56年,「四個現代化」也已實行20年,「封建」或「專制」在中國社會應該不再是「特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它們頂多只是一小撮殘餘的反動勢力,甚至痕跡。而不可能對社會有任何可覺查的影響力。

根據歷史開展論的觀點,一個社會(如中國社會)在歷史上不同的階段,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在《白皮書》中,我只看到「封建」、「專制」、「一盤散沙」、「侵華戰爭」,「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衰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等語詞描述中國社會。如上所述,我確信(至少希望)「封建」、「專制」等等不再是《白皮書》所謂的「國情」或「中國特色」;即使是,由於「封建」和「專制」等概念,絕對不是「民主政治」的理論或根據,它們自然也不能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實行有自己特點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或「正當性」根據。

當然,為了徹底根除還殘存在中國社會的「封建」和「專制」餘毒,「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黨專政」可能還是有必要。但是在56年以後:

「還需要多久才能徹底根除還殘存在中國社會的『封建』」和『專制』餘毒?」

應該是一個合理而且需要中國共產黨當局具體回答的問題(李一哲等 1976)。

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不同「類型」(或「範疇」)的物體(概念)都各有一些相同或類似的「(基本)性質」,才能和其他(不同)類型或範疇的物體(概念)區別。例如:人、狗、書、玉等等,都各有其為人、狗、書、玉的「(基本)性質」。在同一個類型或範疇內的物體(概念),也都各有一些個別的「特殊性質」,才能和同類型或範疇內的不同物體(概念)區別。例如:白人、黑人;教科書、漫畫書等等(15)。

推廣來說,一個物體(概念)要有一些能被認識或偵測到的「特性」,才能有一個專屬的「指號」。反之,一個專屬的「指號」也一定要有一個可對應的、特定的、能容易分辨或分別的物體或概念(「所指」)。否則,這個「指號」無法履行(達成)它的「指示」功能,這個情形在語意學上稱為「無所指」。

「社會主義」做為一個經濟活動或政策的概念(名稱),有它和「重商主義」、「資本主義」、或「混合經濟」等某些「不同」之處。

在中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由於「(中國)國情」和其他國家不同,當然和後者(社會)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無論如何「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缺乏(各種)「社會主義」所共有的「基本性質」。它更不能和「資本主義」的「基本性質」類似。否則,我們該稱它為「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而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同樣的,不同類型的「民主政治」,也必然都有它們所共有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這些「民主政治」所共有的「基本性質」是什麼。但我們不能混淆「民主政治」、「獨裁政治」、「寡頭政治」、「極權政治」、或「一黨專政政治」(胡卜凱 2005c:附錄)。

如果「(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看起來像「一黨專政」、施政像「一黨專政」、老百姓生活像在「一黨專政」之下,那它不叫「(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而應該稱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黨專政」。

我相信《白皮書》中大量使用「中國特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兩個詞的目的,在論述《白皮書》對現狀或未來政策需要提供的「正當性」或「合理性」。

但是,根據我以上的分析,《白皮書》所使用的這個策略或論述,並不能達到提供「正當性」或「合理性」的功能。

我對「正當性」論述的建議如下。

3.4 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正當性」

《白皮書》第二節中說: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被明確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這一句話基本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權力上的壟斷地位,也就違反了一般政治學學者對「民主政治」的了解(Carnoy 1984:33 – 43頁)。其實,《白皮書》並不需要在「民主政治」這個題目上大做文章(16)。

一個政府或政權有兩個最基本的責任:

1) 提供人民能取得足夠生活資料的環境;
2) 維護人民生命及所需生活資料的安全。

因此,《白皮書》只需要,也只能從這兩個「政府最基本責任」來論述和提供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或「一黨領導」的「正當性」。我認為《白皮書》事實上已做到了這一點。例如《白皮書》中有以下四段文字: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擺脫國家貧窮落後面貌,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是中國人民的百年追求和夢想。... 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4%的經濟奇跡,13億中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準。」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維護中國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歷史反復證明,在中國,沒有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就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

「保證政權穩定對中國意義非同尋常。只有保持政權的穩定,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使國家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和奮鬥目標,在長時間裏得以一以貫之地實行;才能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或不應有的政治內耗,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和智慧,解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 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的大國,如果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政治核心,沒有一個能把全國各族人民『凝聚』起來共同奮鬥的崇高目標,國家就會分崩離析,...」(雙引號是我加上的。)

就論述談論述,這些「國情」的確曾或仍影響和制約「中國政治」目前政治活動的機制和運作模式;《白皮書》第七節對中國經濟及人民生活現況的描述大部分也是事實,這些「成就」也顯示過去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正確或成功。所以它們足以做為當前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一黨領導」)「正當性」和「合理性」的基礎(17)。

有人會反對這種只以「存在」或現實做為評鑑標準的立場。我同意這不是唯一正確的「立場」,或唯一的評價標準。我也歡迎有不同意見的人指教或參加討論(18, 19, 20, 21)。但請使用一套可以被公論或檢驗的論述方式(22)。否則,其他立場也和我的立場一樣,只不過是一種個人的「價值觀」(23)。

總之,在本小節一開始陳述的前提之下,只要「中國共產黨」能同時做到以下兩點:

a. 保障13億人民有一個小康溫飽的生活;
b. 保衛中國現有領土(包括台灣和釣魚台)的完整(24)。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就建立過去56年來,和取得今後一段時期內繼續「一黨專政」的「正當性」。

但是,隨著時間的前進,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將跟著演變。「一黨專政」的制度是否能適應中國未來社會的「現實」?它是否能繼續保持「成功的現實」來做「正當性」的基礎?這是以下兩節中要討論的問題。首先談談我所了解的中國現況。

3.5 中國的現況

記得前幾年中國有句順口溜:

「10億人民9億商,還有1億等開張。」

這雖然是口語文學的誇張手法,不過我想沒有人能否認:

中國經濟體制已是以美、歐為首的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一個重要環節或伙伴這個事實。

中國經濟體制稱為「混合經濟」或「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可能比稱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更貼切。

以下三點國內和國際經濟活動的發展及趨勢,將使中國的經濟模式和社會結構,在未來20年內產生更巨大的變化:

1) 市場機制擴散到全國各地區和各行業;
2) 金融業和其他服務業的急遽擴張;
3) WTO所帶動的國際貿易及全球競爭和往來。

在這個情形下,「生產模式」、「生產工具」、「價值源於勞力觀」、「豐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這些古典(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或說法,已經不再是分析中國(或世界)經濟結構的有效或適當工具(概念)。

「競爭」、「多元發展」(市場區隔或利基市場)、和推陳出新的「奇技淫巧」將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趨勢。在這個形勢下,「創新」(知識經濟)、「立即反應」、和「創業資本」的取得及有效運用,成為21世紀決定經濟活動成敗的關鍵機制。

根據中國當前的內部結構(政治、經濟、社會、和人口)以及外部形勢,(我認為)中國當下新的「國情」和「特色」是:

a. 在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也由靜態、資訊封閉、權威導向的「農村社會」轉變成動態(高流動性)、即時資訊、個人導向的「後工業社會」。
b. 在「中國共產黨」成功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巨大的經濟成就,中國目前的內在經濟矛盾不再是「封建社會」的「分配不均」,而是「後工業社會」的「預期 - 現實」矛盾。
c. 在以上兩個情況下,加上蘇修垮台以及美、俄兩帝都成為中國的戰略伙伴和經濟姘頭以後,中國社會的內部凝聚力,必須是、也只剩下民眾各種不同預期的滿足感。

另一方面,不論在那一種政制制度下,所謂「政治」,都是「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胡卜凱 2006)。任何一種封閉和「寡頭(專政、宰制、獨裁、…)」政治制度,一定會造成虛擬租界(外資壟斷)、特權階層(新階級、太子黨、…)、特許個體(禹作敏,賴昌星,與民爭利的地方幹部,及一批一批、大大小小、充斥中央和地方的貪官污吏,…)等等這些妨害經濟充分發展,和可能引發人民抗爭的毒瘤。

當中國從「開發中」社會邁進「已開發」社會後,新的中國「國情」和「特色」將使得「一黨專政」不再能「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也不再是「維護中國國家統一以及社會和諧穩定」的適當或有效方式。

「後工業社會」的經濟活動模式需要新的政治結構、社會規範、運作機制、和領導視野,來處理新的「國內」和「國際」現實所帶來的問題(25)。

3.6 展望「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3.6.1中國當下的問題

(我認為)以上第1.2.2節所陳述(中國政府的)三個施政方針,和第3.5節所描述中國的新社會架構,都已或會為中國領導人帶來以下三個迫切的問題:

1) 如何維持經濟高成長率,來維持國力、進行國內建設、和縮短貧富差距;
2) 如何維持公平競爭機制,使廣大人民能充分發揮潛能,將經濟活動帶到新高峰;
3) 如何遏制貪污腐敗,來保障社會公義和凝聚社會向心力(26)。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民主政治」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3.6.2 民主政治的功能

許多學者對「民主政治」和經濟成長(Reisman 2004:第4章)、社會和諧(Rawls 1996:第4, 5, 6次講演)、及個人發展(Popper 1973;Hayek 1971)間的關係,有周詳深入的論述。如果有人願意討論「自由主義」學者在這一方面的論述(27),我願意參加(28)。

根據我對以上幾位論述的了解,(我認為)原則上政府要提供:

1) 一個開放、自由(經濟)的社會架構,才能提供經濟充分發展的有利環境(29);
2) 一個全面容許私人企業發展的經濟架構,才能提供「發揮個人潛能」的機制;
3) 一個公平的政治架構,才能避免「人比人,氣死人」所可能引爆的抗爭(30, 31)。

最後,當下在全球化和WTO的衝擊下,「民主政治」和「群眾運動」(或「社會運動」)不只是解決人民和本國掌權階層間矛盾的機制,也是解決人民和跨國企業及其代理人間矛盾的機制(林深靖 2006;陳競新/謝蕙蓮 2005;Carter 2005;Wallerstein 2005:第5章)。

這是為什麼我在第1.2.3節說:

「(我認為)中國未來要同時滿足三大施政方針的兩個『必要條件』是:

a. 建立一個有效、健全的『民主政治』,落實對人權的保障;
b. 建立一個有效、健全的自由經濟體制。」

3.6.3民主政治的實際

在闡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未來的實際政策方案(胡卜凱 2003a)上,《白皮書》也亟待加強。綜合以上的論述,我我的建議是:

中國領導人在今後五到十年中,應該逐步將中國社會轉型到一個充分法治,同時(至少)在省級實行普選的民主國家。換句話說,中國社會需要有秩序、有計畫的從「專政式民主」轉變成有完備制度和機制的「開放式民主」。

針對《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這個標題,我建議以下的具體目標和時程;以及相關的法律、制度、和機制:

1) 國務院提出具體的民主政治建設中、長程目標。如2010年縣、市級普選;2015年省級普選。2010年地方檢察官及司法官由地方人大選舉;2015年中央級檢察官及司法官由全國人大選舉。
2) 國務院編列達到上述目標的預算(人力及財政支出)及細部規劃,交由各級人大及政協研議。
3) 制定相關法律及施行細則。如集會法、出版法、網路管理法、政黨組織法、選舉法、罷免法、和各級法院組織法等。

4. 結論

4.1 我很高興看到《白皮書》對「民主政治」的肯定。例如全文使用「人民當家作主」一詞高達24次。
4.2 我指出《白皮書》對「中國民主政治」實況報導的數據和陳述有需要進一步的確認。
4.3 我指出《白皮書》中關於「人民民主專政」等說法,需要修正或以其他理論替代。
4.4 我認為:中國領導人需要積極的將中國帶到一個充分民主和法治的開放社會,才能應付未來中國社會結構所面臨的問題。

(正文完,附註及參考書目待續。)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8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