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名稱考 -- 白山芳雄
 瀏覽1,126|回應9推薦3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ray35
腦蟲
胡卜凱

本文原刊載於:《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中的:

一些文屁蟲只會斷章取義,還原中國一詞的真正起源!》一欄,

作者:白山芳雄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760026&History=0&Page=1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牽動著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在人類文明 史上,很多文明都因和中國兩字相聯而顯得燦爛生輝。

然而,中國這個令人驕傲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西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字有美麗的含義,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中國一詞之本義考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物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 言,如《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 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 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中國一詞之地域觀念演變考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 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 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 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中國一詞別名考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九州之名,起于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其他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 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 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範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古時候,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戰國齊人鄒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 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所環繞。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世界文化中的中國名稱考

【古代印度、希臘、羅馬等國人,尊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許多發達國家幾乎都用與之音近的名詞來稱呼中國,中文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這些都是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讀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或閩南話的。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顯然另有來源。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武力強盛,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鐵騎所至,所向無敵。而當時剛剛興起于東歐平原的俄羅斯人,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故稱中國為契丹,並沿用至今。】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57439
 回應文章
感謝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市長

會出差幾天。回來再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9093
天下觀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你對"天下"的詮釋是說得通的,但它是現代的概念,古時候不可能有這樣的觀念。就像老子有"相對"的概念,但不可能有"相對論"的觀念一樣。

中國古代有部落、諸侯"國"(所謂的封建)。中國古代的"天下"大概指在中國境內"天子治下"的意思,和部落、諸侯相對。當然也有"大一統"秩序的意涵。但不及於現在的全球或全世界。這是我提到地理知識的意思。

我不熟悉另外兩位學者的觀點。(我認為)福山的觀點基本上是"意識型態"、宰制論述、中國古代的"干祿"論述、或某種"史觀"下的看法。這個問題無法在此用幾句話討論。以後有機會再談。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8616
再切磋
    回應給: 胡卜凱(jamesbkh)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過市長,我覺得倒是跟當時科技與地理知識不一定有關。

「天下」是一種宇宙的想像,世界共同體的想像。直到今天,還是有如建構主義者A. Wendt等認為「世界政府」不可避免,就是「天下」。只是他那說法跟英國Robert Cooker沒有兩樣,認為「天下」將採行「自由帝國主義」,美國是新羅馬,這也是福山歷史終結的想法,「天下」就是結束於私有財產與自由市場壓倒一切的世界秩序。不是李蓮杰的「無名」的天下。

依照市長您原來的地理知識有限論邏輯,這可能還是無知,因為我們還沒發現外星人。如果這樣,就算地球統一也還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已,只是沒發現外星人前,沒人跟地球國分疆裂土,豎立界碑。

但是就抽象層次來講,「天下」是指超越政治藩籬的更宏大的秩序架構,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2381
知識和意識需要反映客觀現實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不要再用"指教"兩字。

我想中國用"天下"來稱自己,和當年人類以"地球"為宇宙中心一樣,或者是局限於知識,或者是源於由無知而來的自大感。

春秋、戰國時的"國君",對自己的地位是很了解的。

我們現在活在多元社會,不妨學習尊重別人,了解自己的地位和定位。如果大家的知識和意識能反映客觀的現實,這個世界就會和諧很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2063
討論
    回應給: 胡卜凱(jamesbkh)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State, Nation以及Country三者,Country是個外延最大的概念。State與Nation都是晚近語境下的產物,多了主權與國際法的想像。

從Sovereignty的想向來講,State是最合榫的。但是只是軀殼。加上Nation-state, 則與近代興起的「民族國家」相近。當然,至中間偽善水份很大,因為這些民族國家都是殖民帝國。被殖民者不是"nation"的一部份,只是"state"的一部份,被殖民者只是帝國中的無機物。

我個人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世界」,這與「英雄」一片中,「殘劍」所說的「天下」是比較一致的。根據淺見,古史中直到近代與西方交涉,「中國」才被迫發展「國界」(尼布楚條約)、「國旗」、「國歌」(李鴻章建請)這些「非天下」的東西。

近代西方的「主權國家」是宗教戰爭後各國反對羅馬干涉內政宗教才發展起來的,是內生的。「中國」沒有這樣的機緣。中國發展「主權國家」是外生的(exogenous)的。

未來,「中國」的「天下」觀才是具有先進性的。西方那套主權國家,才是「古怪」呢。我們實在不必把人家的state, 硬套在自己的「國」上。

市長指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1871
不好意思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ray35

不好意思,抱歉抱歉!

西方的"國"有三個字: state, nation, 和country。清朝滅亡以前中國的"國"和country最相近。辛亥革命以後,兩岸都是或曾是一個state。統一以後,成為nation。

西方學者並沒有詮釋"什麼是國家"的壟斷權或專利權。就我所知,沒有一個西方學者否認前蘇聯、美國、或羅馬是個"國家"。所以,否認中國是個"國家",至少採用了雙重標準,是個"說不通"的論述。

中國的"國"這個概念本來不來自西方。中國古時候對"國"的定義是:土地、人民、武力(政府)、和疆界(現在的國際承認)。這和近代政治學上的定義是相通的。用邏輯上的術語來說,"民族"既非"國家"(不論英文的那一個字)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它的"必要條件",所以是一個"不相關"的因素。可見白君在胡說。

台獨份子的言論本來就只是一種"論述"或"意識型態"。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不論中、西的定義或概念,理論上他們要"建國"是說得通的(有自己的土地、人民、武力(政府)、和疆界),就像"偽滿"還是稱"國"。只是中國不會容許台獨,他們在實際上做不到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1799
作者是我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確實沒有高中學歷。作者是我。


不過說明一下,前面引述白魯恂,並不表示後文都是依據他的說法。
用意只是要說,從西方觀點,中國以往沒有以民族國家建構主權國家的經驗,從西方來看,這是古怪的。

另外,根據學者班迪安得森的講法,西方民族國家史實雖然可疑,但是至少有其「想像」--想像的共同體。

中國方面,其實「中國」一詞本身的「國」就與西方的State, nation等等不同。但台灣群眾就是要堅持用西方觀點解釋中國就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法理存在,所以台灣已經習慣用西方史觀看問題。因此,台灣要拒絕「中國」、「中國人」,就是在西方語境下學來的。

該文企圖指出,中國的「國」是經過流變的。不可說他「自古」如何。他是顧頡剛說的「層累造成」。如此而已。

我對西方國際史與中國古史還是小學程度,還請  市長開導的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60763
也許白魯恂是個傻子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西方的"民族國家"自17世紀開始。我對歷史不熟,但也知道英、法至少各有兩個王朝。有一陣子好像還是一個"國家"。德、意則分別由十來個到近 10個(?)"城邦國家"統一而成。美國由13州括充到50州,買、搶、騙、偷不一而足。俄國更是一筆爛賬。蒙古人、瑞典人都統治過俄國,不要忘了剛解體的蘇聯。至於查理曼帝國、神聖羅東帝國、奧匈帝國等等的歷史,要算在那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中?

為什麼白氏質疑"中國",而不質疑所謂的西方"民族國家"?他的立場和基本假設是什麼?

這篇文章的作者,連這些高中歷史常識都沒有?他的立場和基本假設又是什麼?

也許白魯恂是個傻子,卻假裝是個史學家?或文化研究學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58766
「中國」流變考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網上有這一篇,提供參考。

中國流變考   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  卷期待查

一、凝固於現代的靜態「中國」

白魯恂(Lucian W. Pye)曾有句名言:「中國是一個文化,卻假裝是個國家,」而且是個「古怪的國家(Erratic State)」。關於「中國」的外交至今還囿於「中央王國」朝貢體系心態的想法,在學界也早非新聞。或許誠如白氏所論,「民族國家」是西方歷史的產物,「中國」對自己這個新地位認識模糊,在西人眼中難免有些古怪。然而,今天人們談到「中國」,將其「國」等同於美國、法國、英國之「國」,而為現代國際秩序裡的主權國家,似乎不再有疑義。不惟如此,近代以來人們大談「中國」上古史、「中國」外交史、「中國」美術史、「中國」青銅時代等等,似乎現代的「中國」概念已理所當然地和縱貫古今的「道統」脈脈相承,凝固為千篇一律、永恆靜態的對象。這種以新概念強加於歷史的做法,固然便於日常溝通,但犧牲辭意的流變與豐富性的結果,卻大大地侷限了人們的眼光境界。於是愛之者頌讚其一貫光榮,惡之者鄙其為冥頑不靈,最後使言說的各方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作者有感於此,雖未專於史學,乃從浩瀚之歷代文獻取其一粟,對「中國」一詞的涵意與流變稍予查考。小考雖不意在更張日用之「中國」辭意,但或可廓清論者之視界。

 

二、層累地造成的「中國」概念

「凡是一件史事,應當看它最先是怎樣的,以後逐步地變遷是怎樣的。」以辯偽名世的近代國學大師顧頡剛總結對書經、詩經等古代經典的考證,大膽提出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他指出,古代偽經與各種穿鑿附會的注疏「譬如積薪,後來居上」地建構出盤古炎黃、三皇五帝的世系,「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於是連秦始皇以前的中國,都和【尚書禹貢】杜撰的九州一樣廣大。實際上,迄今不斷出土的考古材料都表明,中國文明的「孤島模式」與夏、商、周直線繼承觀念都不符史實。青銅史家張光直判斷,平行並起、相互刺激才是古代列國文明關係的特徵。

本文認為,多源頭的「平行並起說」比起為求「整齊」,或為政治目的建構的「天不變,道亦不變」模式更接近古代的「現實」。但追索「中國」概念的演歷與內涵,仍以顧頡剛「不立一真,惟窮流變」為好。從古代文獻分析以往說者使用「中國」一詞的指涉涵意,一方面可以掌握既往之時代,「中國」一詞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比較不同時期,「中國」概念的變化發展。關於「中國」的想像,就在歷史中不斷層累造成、積澱變化,最後又被迫與現代國際體系接軌,變成一個「古怪」的「國際」成員,且以中文的「國」這個概念和西文的 “State,” “Nation,” “Country,” “Kingdom”等對應。西文諸語暫且不管,小考中文「中國」,略將管窺所得,分如數端。

 

三、周代與春秋戰國:周王都城或受封諸侯國總稱

「國」原本指土石版築的「城郭」,在商周時期為貴族的封邑與武裝屯駐所在,延伸指涉整個受封的疆域,和諸侯征討所佔的土地。孟子曾回憶周朝禮制,說「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大學】所謂「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當時皆是此意。而「中國」一詞,在當時已廣泛使用。【詩經】中的「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及孟子所說舜獲天下擁戴,「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其「中國」都是指周王都城。但【孟子】記載「陳良生於楚,在中國之南,故北遊而學於中國也」,「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左傳】稱「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諸侯不相遣俘」;【公羊傳】載「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史記】載「秦穆公辟遠,不與中國會盟」;【戰國策】中秦國宰相范睢說「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這些文本的「中國」已不限於王畿,不是指「一個國家」,而是總括封邑體系的各諸侯,以區別於四方不隸屬這個封邑體系的「夷」。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群雄並起,但今日人們所熟知的「群雄」在當時並沒有都被歸於「中國」的指涉範圍。所謂「中國之處」範圍模糊,有時僅限於指周室和韓、魏附近,有時則指周朝封邑體系的諸侯國。【史記】裡秦「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吳國祖先「亡如荊蠻」、「自號句吳」,通常不列「中國」之屬。秦稱「公」乃是自封。出自江淮徐戎的徐國,起於百越之間的越國,北狄後裔中山國都是春秋時代馳騁一時的重要國家,但顯然不是「中國」成員。三苗後裔的楚,【史記】曾說她「或在中國,或在蠻夷」,但楚君自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號諡」,「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尤其是有意識地自外於「中國」一詞指涉的政治與文化範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誓言與「楚河漢界」的歷史,是此種觀念的延續。至於三星堆墓主蜀國曾是周室滅商的盟友,興起於商朝中期之前,後為秦所併,與「中國」更為疏遠。

 

四、漢唐對魏晉:統一帝國整體對居中諸國或其舊地

秦漢統一,各有國號,然「中國」一詞已習用而傳延。【史記】稱此時「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後來「中國一統,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捲四海」,判分「內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十有二州」。漢武帝感嘆「今中國一統而北邊未安」。凡此「中國」皆指併滅戰國諸王,佔居商周以來中樞地位的統一帝國整體。所以【後漢書】說「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宋朝歐陽修所編【新唐書】記載唐初名臣魏徵所言「不許蠻夷弊中國也」;玄宗丞相楊國忠「傾中國驍卒二十萬」;唐苦於「吐番、回鶻號彊雄,為中國患最久」,此類唐代「中國」語意與漢代相同,並不因設治郡縣與天子都城的遠近而有區別。史書作者歐陽修身處的北宋,也應是認同這一語意的。

魏晉南北朝也是各有國號。有趣的是,據晉朝陳壽所纂【三國志】記載,承襲漢祚而佔據華北的魏,稱所據地區為「中國」,再度將蜀、吳排斥於「中國」之外。魏大臣傅碬稱「昔夫差凌齊勝晉,威行中國」、裴潛品評劉備「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為治也」,高堂隆說「吳蜀二賊,潛號稱帝,欲與中國征衡」。魏人的觀點也為吳所接受。名將周瑜便斷言「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另外,唐代名臣房玄齡所編【晉書】引述前秦君主苻堅說「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所併」。歐陽修【新唐書】說「晉遷江南,中國遂沒於夷狄」。可見無分南北,秦國宰相范睢的「韓、魏,中國之處,天下之樞」又成為時人指涉「中國」時的共識。

不過相關文獻談到高麗、高昌、南海諸國等未曾隸屬於秦漢的地區時,其「中國」概念又是魏晉南北兩方政權總據之地的全稱。唐代李延壽【北史】說高昌將白鹽「貢之中國」,高麗「書有五經、三史,兵器與中國略同」,【南史】說南海諸國「吳孫權時遣宣化從事,晉代通中國者蓋鮮。」顯然「中國」所指為何還要看論述裡的其他對象而定。

 

五、遼金:一個鄰國或已領有的居中諸國舊地

元代學者脫脫主修【遼史】與【金史】稱遼太祖皇后述律氏曾擔心戰爭「萬一不勝,為中國笑」,所言「中國」指五代的後梁。遼太宗曾云:「我夢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中國帝」正是石敬塘。無論國號,遼人與三國時代的吳國相同,依例將佔居「韓、魏,中國之處」的五代諸政權稱為「中國」。相對於遼,「中國」是鄰國之一。蜀、楚、閩、吳越、南唐等「十國」則不是「中國」。

金入主遼、宋「中國之處」,()宋避江左。脫脫記載金將獨吉思忠曾議:「宋雖棲江表,未嘗一日忘中國,但力不足耳」;又載「日本國太宰府民七十二人,因糴遇風,漂至中國。詔給以糧,俾還本國」。這裡金人的「中國」已非稱呼一個國家政權,而又復指周室、韓魏、漢唐(西)()宋都城所在的「天下之樞」舊地。

 

六、元明:回到統一帝國整體

明初宋濂所修【元史】,談及元代通習經史百家的名臣阿魯渾薩里,說「世祖聞其才,俾習中國之學」。世祖忽必烈之孫,元成宗奇渥溫帖木兒於西元1299年「復立行省,以中國之法治之」。查世祖與成宗時,蒙古早已征服金、宋。故此處「中國」與遼、金時代一樣,指已領有的居中諸國舊地。但元與遼、金不同之處是蒙古已再度統領漢唐時期全境,所以元朝宗廟音樂「威武之曲」高唱「紹天鴻業,繼世隆平。惠孚中國,威靖邊廷。」忽必烈致書責備日本,亦稱「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區夏。日本密邇高麗,時通中國。至於朕躬,而無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宰相帖木兒塔識聞有日本間諜事,對曰:「今六合一家,何以刺探為?設果有之,正可令識中國之盛,歸告其主,使之向化。」雲南省因「西南夷八百媳婦國」未奉正朔,建議攻打。宰相哈刺哈孫批示「可諭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忽必烈等人這裡所說的「中國」,又是指統一的帝國整體。與【明史】所記明朝兵部尚書于謙為瓦剌來犯事奏稱「寇得志,要留大駕,勢必輕中國」一般無二。

 

七、清:自我指涉的國號之一

清繼明再度成為統領南北的帝國,層累繼受元、明的「中國」概念,稱「中國」為統一的帝國整體。由於開始和建構現代國際秩序的西方列強接觸,「大清國」與「中國」遂同時出現在正式的交涉文書中。被迫放棄天朝神話與朝貢秩序而從事「平行照會」的結果,「中國」逐漸凝固為清帝國君民清晰的自我稱謂。

例如與俄君「察罕汗」訂尼布楚條約時清朝國勢正隆,條文開宗即謂:「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

後來陸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稱君臣時用「大清皇帝」、「大清欽差」,一般稱謂用「中國人」、「中國大臣」。天津條約規定「英國自主之邦,與中國平等」。八國聯軍的辛丑合約內文則同時混用「大清國大皇帝」、「大清國」、「中國」、「中國政府」與「中國全權大臣」等語。此等形式「平等」的文書皆中文西文併備, “China”遂也成為「大清國」、「中國」的共同譯名。恰好此時正逢民間排滿反清意識高漲­,「大清」國號淪為「滿清」而遭排斥,「中國」遂承接傳統帝國整體、通用國號與一個現代主權國家實體而突出地被積澱下來。

 

八、小結

梁啟超感嘆以往史學「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國家』,壓抑了『國家思想』的興起。」這正證明了從周代以迄明末近三千年的「中國」概念,和梁啟超急切要建構的「國家」是兩回事。

小考認為,歷史上「中國」概念的意義在商周都城、商周封邑體系的居中諸國、居中諸國所在地區、佔居此一地區的政權、統一帝國整體之間漂移。當代華文社會日常語用的「中國」概念,則既是一個現代主權國家與其國號,又是秦漢唐宋元明清帝國的繼承者。此種意涵一方面來自歷代的層累造成的語用,另一方面又是經歷西方文明秩序嚴酷洗禮的對映結果,染上了一抹後殖民的色彩。不但如此,非指特定朝代國家的地區性概念——居中諸國所在的「中國之處」也還深植人心。

不經由歷史的追溯梳理,「中國」時而被感嘆為一盤散沙,時而被畏懼為霸權黃禍。其行止雖竭力仿效西方列強,卻又偶有疏離挑戰,往往令人難以理解。遂至各取所好,強加於人,真正變成偏執的霸權性話語。但是假若論者能理解概念意涵的流變,則在眾聲喧嘩的概念專斷下,或能保有幾許寬闊的澄明。

最後,「中國」概念和「神州」、「震旦」、「華夏」、「支那」等詞語的關係也是饒富興味。小考限於學力,未能一併探究,所幸此等詞語未陷入時下議論糾葛,可待來日思學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55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