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三點淺見和痞瘋兄討論一下:
1. 相關性
根據佛家或「混沌理論」的說法,天下的事彼此之間都是因緣合和或因緣際會。兩個事件(現象)「相關」的程度,通常可以用大、中、小來大致分類,或加上適當的形容詞,如極、不、和略微等等。正式的說法是:
一個事件(現象)是另一個事件(現象)的「充分條件」或「必要條件」;
如果我們無法確定這種直接關聯性,可用:兩者「相關」/「不相關」。(或加上適當的形容詞。)
2. 存在決定意識
「女性主義」是否「起於」西方中心價值觀的「個人主義」,我認為可以進一步討論:
a. 西方文化有兩個源頭,一是古希臘文化,二是希伯來文化。就我所知,這兩個源頭都不以「個人主義」為關鍵理念。在前者中,城邦或社區高於個人,後者中,神或上帝高於個人。我們現在所知的「個人主義」,首先其於宗教改革,再盛於文藝復興,最後在十六世紀以後的歐、美政治鬥爭中成其大。我的意思是:「個人主義」其實是經濟面、社會面、和政治面等結構性因素下的產品。
b. 「女性主義」在20世紀前後興起,到20世紀中期才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也有其相關的經濟面、社會面、和政治面等結構性因素。
我不很了解東方文化,但孟子「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不能說沒有「個人主義」的「價值」。佛教(至少小乘)追求個人「涅槃」的教義,也可以說是「另類個人主義」的「價值」。
我的意思是:
一個思想和其他思想間有啟發、傳承等淵源。任何一種「思想」或「主義」更有其直接引發的「物質」因素或背景。
3. 修正和革命
「很多問題的慢慢修正,絕對比一下革命要好,...」
我想一個「問題」應該用「慢慢修正」或「革命」來改變,第一要看「問題」是什麼,第二要看從什麼人的角度做判斷。例如,對一個喜歡幼齒的嫖客來說,「雛妓問題」最好「慢慢修正」,甚至不要修正,對桃園、花蓮一帶的貧家幼女來說,這個「問題」在4,000年前就該消滅。
我的意思是:
用「很多問題的XX,比一下YY要好。」的句型來表達一個命題,沒有太大的「意義」。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