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戰國時代的孟嘗君、呂不韋等以及中世紀的領主,因為他們擁有豐裕價值,所以可以養「士」或「武士」,豐裕價值是前者「權力」的來源。 b. 富商和台商由於擁有豐裕價值,所以能夠有三妻四妾和包二奶,也就是說,豐裕價值是前者擁有「性」工具或「性」樂趣的來源。 c. 任何擁有豐裕價值的人(也就是富人或有錢人),可以「買」奢侈品(如鑽石、三頭鮑),或「雇」工人和買材料來蓋庭園水榭或高樓大廈。豐裕價值是前者「生活享受」的來源。
1.6 本節總結
a. 採集、漁、獵、和農耕社會(時代),人的勞力直接得到「生產成果」;工廠勞工使用機器間接得到生產成果(「商品」)。 b. 人自己(和家人)使用本身勞力所產生的「生產成果」時,這些「生產成果」的價值稱為「使用價值」。 c. 當一個人不能得到她/他所產生「生產成果」的全部時,馬克思將此人沒有得到的(豐裕)「生產成果」稱為「豐裕價值」。 d. 豐裕價值可用來「交換」其他人(如二奶、三奶)或其他人的「生產成果」,所以具有「交換價值」。 d-1 馬克思認為商品的交換價值來自勞工所創造,但被資本家「剝削」(掠奪),(因而) 勞工自己無法保有的「豐裕價值」。 e. 在貨幣經濟或交換經濟的時代,以上三種「價值」,都可用金錢來衡量或轉換成金錢形式。我們可以說,交換價值就是日常生活語言中說的:金錢、財富、或購買力這些觀念。
a. 根據以上我的分析和西默的理論,我們可以了解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或文化的人,為什麼最痛恨金錢(財富)和「交換價值」。因為兩者是「貪婪」的來源(10)。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或文化的人大概也會認為「貪婪」是人性一切醜陋或罪惡的來源。 b. 貪婪其實不是資本主義制度下才有的現象。只要有經濟活動,就有交換行為;只要有交換行為,就有交換價值。只要有交換價值,就有貪婪現象。貪婪只有用交換價值來滿足。交換價值只能用資源(包括勞力)來取得或轉換。 c. 我認為(目前)自然界(地球)和任何一個社會只具備「有限」的資源。因此,只要人需要交換價值,社會(一群生活在有限空間範圍的人)就會遇上「有限資源」和「資源分配」的問題。 d. 在目前的任何經濟活動(制度)下,人都會追求交換價值(11)。所以,任何社會都有這兩個無法解決的根本問題。政治是「管理眾人事務的活動」,所以: e. 「政治是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
附註: 1. 這是為什麼泛藍人士如金溥聰、吳育昇等(鄭麗文風波)現在開始卡「位」,親民黨立委等不及重回國民黨的原因。 2. 使用價值:use value。 3. 豐裕價值(豐裕收益),通譯為「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剩餘」一詞在中文相當於英文的left over,應該沒有太多的「價值」。它不相當於surplus (多出來的),這是為什麼我將這個術語改譯為「豐裕價值(豐裕收益)」的原因。 4. 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 5. 我沒有讀完《資本論》的第一冊,《政治經濟學批判綱要》我是在30年前讀的,內容已不太記得。我不知道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學者有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分析。 6. 能力相當於康德術語中的faculty。 7. 這兩個看法當然有很多人批評,我對它們也有簡單的討論(胡卜凱 2005b:3.2.2節b-3) 8. 「交換」行為是「貨幣經濟」的基礎,「貨幣經濟」當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大特色。這些理論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9. 西默:George Simmel,1858 - 1918。著有:The Philosophy of Money 10. 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對金錢在資本主義制度或文化中的角色當然有很多精緻的論述,我寫本文的目的只是在將交換價值應用到我對政治行為的分析。 11. 也許教育(社會建構或洗腦)和基因工程可以改變人對「交換價值」的需求。這不是我有興趣或能力討論的議題。 參考書籍和文章: * Hilton, R. 1984,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 Verso, London * Marx, K. 1976, Ed., Stern, D. J.,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 of 1844,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NYC * Muller, J. Z., 2003, The Mind and The Market: Capitalism In Western Thought, Anchor Books, NYC * 胡卜凱 2005a,《淺談民主政治 -- 楊儒門事件和抗爭》 * 胡卜凱 2005b,《社會變遷 1 – 淺談認知科學和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