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發佈的白皮書(1991 - 2005) (第2部分)
5.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成果
同時,國家領導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監督制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指引下,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建設不斷加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6.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原則
白皮書指出,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實現民主而進行的艱辛探索和奮鬥,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功實踐,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一定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珍重自己的實踐成果,同時借鑒其他國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經驗和成果,但絕不能照搬別國政治制度的模式。
白皮書說,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遵循以下原則:
6.1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6.2 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6.3 有利於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6.4 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尊嚴;
6.5 符合漸進有序發展的客觀規律。
7.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問題
白皮書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符合中國的國情,保證了人民以國家和社會主人的身份充分發揮建設國家、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同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也清醒地看到,雖然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許多需要克服和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7.1 民主制度還不夠健全,人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家作主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在某些方面還沒有得到充分實現;
7.2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然存在;官僚主義作風、腐敗現象在一些部門和地方滋生和蔓延;
7.3 對權力運行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有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7.4 全社會的民主觀念和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尚需擴大。
8.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展望
白皮書說,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將通過積極穩妥地推進:
8.1 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8.2 加強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8.3 改革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8.4 改革和完善政府決策機制,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8.5 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8.6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8.7 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8.8 努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白皮書最後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完全可以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將越來越完備,其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必將越來越充分地展現出來。
白皮書分12個部分,包括符合國情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城鄉基層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權等。(完)
原載: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9/content_3645619.htm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