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馬英九專家,所以我無法從他的思想模式(意識型態)來討論他。我只能從決策的觀點來談。
一個政治家不能活在自己的歷史中,他必須面對現實。當前的現實是:
沒有一個大國的領袖,敢於讓世人(也就是讓中國的領導階層)得到他/她有「反中國」情緒的印象。
不管馬英九的思想模式是什麼,或他的國家、主義、或政治理想認同是什麼,他現在是國家級的領袖,而不再是地方首長。他立刻要學習的是圓融或圓滑,而不是表現出童子軍的真誠或理想。
我是政治評論者或普通的讀書人,我有支持「民主」、支持六四、和任何政治理想或事件的自由和權利。做為一個人,馬英九當然也有和我同樣的「權利」;做為一個政治領袖(政客或政治家),馬英九沒有和我同樣的「自由」。原因很簡單,我不需要和胡錦濤或溫家寶打交道,我也就不需要維持和他們間的最低禮儀或「關係」。
所以,過去幾年,馬英九對中國問題的發言或表態,至少表現出他(或他的幕僚)在思考上是欠周全和長遠規劃的。他沒有完全掌握中國當前的國際地位,也沒有考慮到他(一旦取得自己)今天地位,他所需要的「禮儀」,或和對岸領導階層間的互動氣氛。
馬英九在鞏固自己領導地位的過程中,必須要立刻學習自己所需要的「禮儀」,以及建立和其他政治人物間的互動氣氛。
其次,治國或外交都不能以個別或局部的因素,影響對整個大局(或全景)的考量。我不是說「民主政治」或「六四天安門事件」不重要,再重要,它們也只是兩岸關係中需要考慮的許多因素之一。而且我不認為它們應該是佔前幾個優先順位的因素。我個人的觀點是:兩岸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經貿發展和區域穩定。
最後,我給馬主席一個建議:
It is not what you say that counts; it is how you say it that does.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