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知識和議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淺談「存在主義」
 瀏覽4,401|回應9推薦2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蒙成真
blackjack

1.  如何了解「存在主義」

我讀大學時期,「存在主義」相當流行。當時我並沒有時間和能力去探究它的說法。我對存在主義的了解,只限於「荒謬」、「存在」等名詞,和讀過《台大青年》刊登的幾篇沙特作品。出國以後,逐漸讀了幾本海德格、沙特的哲學著作、卡木的文學作品和哲學論述、以及一些介紹「存在主義」的書籍。祈克果的書我也看了幾本,但我無法領會其意旨。

所有學說都有至少三種不同層次的內容:

a.  原始論述
b.  衍生詮釋
c.  通俗了解

第三項指:一般人依各自的背景或思路,在原始論述或衍生詮釋中,取得、了解、或解讀各自所需,或引起各人共鳴的一部分印象或說法。

有時還有第四個層次:商業呈現。那就離題更遠了。

對一般人來說,要了解「存在主義」,可以先從以下兩個問題切入:

1) 「存在」的概念,即「存在」兩字是什麼意思?
2) 「存在主義」要解決或回答的議題是什麼?

2.  我的了解

2.1 「存在」的概念

「存在」的概念不是指「在」或「不在」,「有」或「沒有」。它指的是: 

a. 「人存在的條件」(或「人存在的狀況」);和 
b. 「人存在的方式」。

2.2 「存在主義」考慮的關鍵議題

a.  「什麼是人存在的條件(狀況)」?
b.  「人應該如何存在」?(由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衍生而來。)

「荒謬」是大多數(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家對第一個問題(2.2a)的「速答」。我認為它所描述的「條件」(「狀況」),相當於佛家的「諸行無常」加上「一切皆苦」。也許我的敏感度不高,不論是「荒謬」或「一切皆苦」,我都「感覺不到」。

我對「存在主義」的興趣,主要在沙特和卡木對「(人應該)如何存在?」所提出的論述。

上面提到,我看沙特的文學作品不多,而且遠在大學時代,現在已沒有什麼印象。《存在與虛無》一書太厚,我只看過一些解釋比較通俗概念的章節或段落。我對沙特的片斷了解,可用以下幾句話表示:

1) 人是他/她的所做所為;
2) 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3) 人是自由的,所以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
4) 他對「心口(言行)不一」(bad faith)的分析。

卡木的文學作品中,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沉淪》(The Fall),此書內容在呈現以上所說的前三點。《異鄉人》(The Stranger)當然是「荒謬文學」的經典之作。

3. 補充敘述

3.1 上面說到,「存在主義」討論人的「存在條件」和「存在方式」兩個問題。所以它的淵源始自人類開始思想之時。只要牽涉倫理學的討論,包括宗教思想,必然涉及第2節所提出的兩個「存在主義」要回答的問題(2.2a和2.2b)。只是在近代之前,一般人在思想上比較以「群體」和「權威」掛帥,很少有學者從「個人」的角度來深入思考它們而已。祈克果的貢獻在此,用庫恩的術語來說,這是一種「思考模式移轉」(或譯「典範移轉」)。

3.2 文學表現或描述人生。因此,所有近代、現代、和當代稱得上大文學家的人,沒有一個在其作品中,不涉及3.1節中的兩個「存在」問題。(他/她們未必是「存在主義」者。)

3.3 當代歐陸哲學家中,除了分析學派哲學家外,也很少有人不討論以上兩個「存在」問題。尤其所謂「『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大概沒有人不受尼采或海德格的影響。因此,他/她們雖然不像沙特、卡木以「存在」這個概念掛帥,但他/她們或多或少都是「存在主義」思想家。就像現在沒有人講柏拉圖主義、亞力斯多德主義、笛卡爾主義、或康德主義,但每一個哲學家的思想中,或贊成或反對,都包含這四個人的思想淵源。

3.4 近代「存在主義」的開山祖師祈克果是虔誠的基督徒。也許我們可以說奧古斯丁是第一個「基督教教義存在主義者」。當代「存在主義」有「基督教教義」和「無神論」兩大流派。前者如馬里當、馬守;後者以沙特、卡木為代表,他們倆人不但年輕時是抵抗德國地下組織的成員,一生都是社運參與者和社會公義的維護者。

本文原載 :【新聞對談】 >> 《談基督神學與中西文化》 -- 作者: 醉洛陽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24507&History=0&Page1=1  

>> 留言: 胡卜凱 (#821)

(原文將雅士培列入「基督教教義存在主義者」。現刪去。)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315329
 回應文章
補充《歡迎賜教 》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在開欄文的第3.1節中説:

上面說到,「存在主義」討論人的「存在條件」和「存在方式」兩個問題。所以它的淵源始自人類開始思想之時。只要牽涉倫理學的討論,包括宗教思想,必然涉及第2節所提出的兩個「存在主義」要回答的問題(2.2a和2.2b)。

因此,我不認為:

「兩者所談的東西大大地不同。」

是一個合於佛教和存在主義兩者思想的陳述。它們提出的答案和/或對策的確「大大地不同」,但是它們思考的起點或試圖回答的問題(人的「存在條件」和「存在方式」)是相近的。從而,對兩者做一個「比較」,是對所讀和所學進行思考者的通行模式。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40337
我本來就是個老先生
    回應給: 愚浪(蜀)(sillywanderer)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對"老先生"的稱呼沒有意見

我馬上就要享受老人年金和半價車票(滿65足歲)

本來就是個老先生

我知道我的網頁被封鎖

抱歉

但很多文章(過長的除外)可在此搜尋到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8556
要用代理/我所谓的人性
推薦0


sillywander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先問一下,市長對“老先生”這個稱呼會不會反感,如果反感的話,我就改個稱呼。

先生很多文章在http://www.fokas.com.tw/上,可是大陸這邊好像訪問不了該網站,只好用代理,用代理連接上了也有“網頁錯誤”。

**********************分割線***************************

對於人性,我也沒什麽高見啦,而且我是個很懶的人,很難專心并堅持看大部頭的經典。所以才到這些論壇來吸取前輩的精華。

我所謂的人性其實就是指人行動思考的根本動機。在沒有讀經典著作前,也就只好根據所見推論罷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8326
歡迎賜教
    回應給: 腦蟲(cerebrate)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對自己不懂和不熟悉的領域,一向盡量避免評論。有時和他人對談,偶而在禮貌上不得不回應自己一知半解的話題。

佛學和存在主義的論述都很廣泛,前者並不是我閱讀興趣所在。我也只對後者在倫理學部分的論述有興趣。自然不會對兩者同時妄加月旦。

在這裏所轉貼的短文中,我看不出那一段或那一句有將兩者掛勾的嫌疑。「比較」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人生的確「諸行無常」和「一切皆苦」,而我們還選擇活下去,在我看來,「荒謬」是一個適當的形容詞。唯一說得上「掛勾」的地方,是我對兩者在這一部分的觀點都不同意。但我也不喜歡臭豆腐,這不表示我將佛學、臭豆腐、和存在主義三者「掛勾」。

不過,我讀過一些唯識論的經典。主要是我當初希望增加自己對認識論的基本知識,因而花了些時間去瀏覽不同學派的觀點。當然,我後來才了解,唯識學的主旨並不是認識論。我把自己的閱讀經驗寫成一篇短文。此外,我也有一篇短文討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歡迎賜教。

*《淺談唯識論》 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96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討論 3 》 http://www.fokas.com.tw/news/newslist.php?id=199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7840
基本上
推薦0


腦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若是腦蟲的話,不會把存在主義與佛教掛勾,因為兩者所談的東西大大地不同,又或者說,切入的角度差很多

如果胡市長想要理解什麼是佛教,這方面的思想史著作在台灣也是有的,如果能理解原來印度古代的發源狀況(種姓制度 婆羅門與釋帝利的鬥爭 不同民族與「國家」的鬥爭 上座與大眾對佛說的詮釋差異 說一切有部 犢子部 譬喻師與經部等等),對於理解後來佛學的流變會很有幫助,不至於太過離譜地誤讀這個世界性的宗教

牟宗三先生說,「儒家是縱貫縱講;佛家道家是縱貫橫講」

腦蟲認為這個比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究其極,仍然是探討「性命天道」的秘密,這一點上三教之間是無差別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7767
從心理學和社會學切入
    回應給: 愚浪(蜀)(sillywanderer)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研究人性方面,還有什麽經典論述麼?

我對「人性」是什麽這個問題的興趣不大。因此,我不熟悉這方面的著作

我基本上把人看成是個群居或具有社會性的生物。我認為人在一般生物需求的驅動下進行各種活動之外,也受文化、法律、和社會規範(= 道德)的指導和制約。

我對「人行動的『動機』或『動力』是什麽?」比對「『人性』是什麽?」的興趣大。我們可以觀察人的行為來推論人為什麼會做這種或那種行動。這類問題是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和大腦神經學等等的研究對象。

我會建議你從任何一本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入門書著手。再涉獵一些大腦神經學方面的入門書。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7316
備忘
推薦0


sillywanderer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百度百科

維基百科

粗略看了一下,這個存在主義好像主要研究對象是人吧。

這陣子一直在想馬哲唯物論中,人該是物之一,如果我們不搞清楚人這個東西,我們怎么能正確的認識有人構成的社會。

所以請教一下老先生,在研究人性方面,還有什麽經典論述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3333161
「存在主義」對談 2 -- Setarcos/胡卜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談基督神學與中西文化

開欄者:醉洛陽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24507&History=0&Page1=1

Setarcos (#827) 

由沙特來介紹存在主義,當然非常權威與適合。沙特說「存在先於本質」,以及不先為人下定義時,其實已代表要與傳統哲學走截然不同的路,所以不宜說「與傳統哲學沒有太大關連」。傳統哲學家非常關切人的本質,一定要為人找共相(如人是理性動物,社會動物),這對經歷一或兩次世界大戰的存在主義者而言,目睹人類瘋狂至此,此共相毫無意義。

Setarcos(#831) 

您提到存在主義者關心兩個核心問題:人的存在條件與人應該如何存在。不知就您讀過的資料,存在主義者為這兩個問題提供的的答案是甚麼? 

胡卜凱(#832) 

Setarcos兄(#831):

我只對無神論「存在主義」思想家的論述略有所知。

沙特和卡木都認為「人存在的條件」或「人存在的狀況」是:

沒有目的,非理性、非非理性,非道德、非非道德等。

或者一般人所說的「荒謬」。我已比較所謂「荒謬」和佛家對人生的看法。

請注意,「非理性」不是「無理性」或「不理性」。「非」字在此相當於《金剛經》中「非胎生、非卵生…」中「非」字的用法。(大致相當於「不是」,但完全沒有「是『相反的』」的意思)。

海德格則以「人是被投擲到這個世界。」(大意如此)來形容。如果拿台灣流行的「丟」字代入:

「人是被丟到這個世界。」

他的意思大概是:

a.  我們到這世界來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

b.  我們到這世界來沒有經過我們的選擇;

c.  我們無法控制或選擇自己到這世界後的處境,也無法完全控制或選擇自己往後的處境。

但是,就我所讀過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沒有一位因為以上的看法,而主張人可以自暴自棄、隨遇而安、行屍走肉、或鼓吹虛無主義(1)。

沙特和卡木的主張已見留言胡卜凱(816),第二節中的a-c。留言胡卜凱(#821)所抄錄的那段話也把這三點詮釋得很清楚。我也提了幾句他們兩人自己的行為。總之,回答你的問題:

他們並沒有提供或宣揚人要這樣或那樣「存在」,他們只描述或指出:

A.  一個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他/她的行為(模式);

B.  人選擇或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存在方式」);

C.  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決定或呈現他/她是什麼樣的人(即此人的「本質」);

D.  人要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

我認為以下三本書是了解「存在主義」最好的入門書。(別人也許有其他的推薦,如《異鄉人》(The Stranger)。) 

1.  卡木的《沉淪》(The Fall)有中譯本。但中文書名好像不是我翻譯的《沉淪》。

2.  朵斯陀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也有中譯本。

3.  任何一沙特的劇作。Kaufmann推薦《牆》(The Wall)。

進一步可讀卡夫卡的《城堡》和《審判》。卡夫卡的書不容易讀懂,或它們沒有一定的「意義」。看導讀也不一定有幫助。要想讀懂卡夫卡的書,最有效的方式是一讀再讀(3)。

附註:

1.  尼采大大的影響了「存在主義」三傑:雅士培、海德格、和沙特。很多評論家認為他是虛無主義者,或至少鼓吹虛無主義。我同意研究尼采學者的主流看法(如

Kaufmann):尼采不是虛無主義者,也沒有鼓吹虛無主義。

2.  我20年沒有讀雅士培的書,我在留言胡卜凱(816)中,把他歸入「基督教教義」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我可能記憶有誤,待查證。

3.  如果網友不熟悉卡夫卡,可先看我寫的《卡夫卡簡介》

(http://www.fokas.com.tw/news2/newslist.php?id=17。但別人的介紹一定也要讀。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319590
「存在主義」對談 1 - Setarcos/胡卜凱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談基督神學與中西文化

開欄者:醉洛陽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24507&History=0&Page1=1 

Setarcos (#819) 

卜凱兄(816#)

我認為您在介紹存在主義的主要特色時,漏了一個很重要的面向,即一般都認為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都認為「存在先於本質」,這是自柏拉圖至黑格爾以降,觀念論一脈相傳「本質先於存在」信念的逆轉。先有此大前提,才有您所提的與存在有關的各種問題。

胡卜凱 (#821)

Setarcos(#819)

是的,「存在主義」者認為「存在先於本質」。這句話基本上是我在留言"胡卜凱
(#817)"中說的「人是他/她的所做所為。」

(2-a)。根據沙特自己的話:

"What do we mean by saying that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We mean

man first of all exists, encounters himself, surges up in the world -and defines

himself afterwards. . If man as the existentialist sees him is not definable, it is

because to begin with he is nothing. He will not be anything until later, and then

he will be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 " (Sartre, J-P. ,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1946; in Kaufmann, W. , "Existentialism: From Dostoevsky To 

Sartre", 1975, New American Library, NYC)

從這段話看來,「存在先於本質
」和傳統哲學的觀點沒有太大關連。

我對本體論或形上學的興趣不大,所以對這一部分沒有研究。從海德格的系統,你的看法可能是對的。Being and Time我只看了約1/3,沒有注意到關於這一部分的論述。也許可以請無盡兄闡述一下。



本文於 修改第 7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31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