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談基督神學與中西文化》
開欄者:醉洛陽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624507&History=0&Page1=1
Setarcos (#827)
由沙特來介紹存在主義,當然非常權威與適合。沙特說「存在先於本質」,以及不先為人下定義時,其實已代表要與傳統哲學走截然不同的路,所以不宜說「與傳統哲學沒有太大關連」。傳統哲學家非常關切人的本質,一定要為人找共相(如人是理性動物,社會動物),這對經歷一或兩次世界大戰的存在主義者而言,目睹人類瘋狂至此,此共相毫無意義。
Setarcos(#831)
您提到存在主義者關心兩個核心問題:人的存在條件與人應該如何存在。不知就您讀過的資料,存在主義者為這兩個問題提供的的答案是甚麼?
胡卜凱(#832)
Setarcos兄(#831):
我只對無神論「存在主義」思想家的論述略有所知。
沙特和卡木都認為「人存在的條件」或「人存在的狀況」是:
沒有目的,非理性、非非理性,非道德、非非道德等。
或者一般人所說的「荒謬」。我已比較所謂「荒謬」和佛家對人生的看法。
請注意,「非理性」不是「無理性」或「不理性」。「非」字在此相當於《金剛經》中「非胎生、非卵生…」中「非」字的用法。(大致相當於「不是」,但完全沒有「是『相反的』」的意思)。
海德格則以「人是被投擲到這個世界。」(大意如此)來形容。如果拿台灣流行的「丟」字代入:
「人是被丟到這個世界。」
他的意思大概是:
a. 我們到這世界來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
b. 我們到這世界來沒有經過我們的選擇;
c. 我們無法控制或選擇自己到這世界後的處境,也無法完全控制或選擇自己往後的處境。
但是,就我所讀過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沒有一位因為以上的看法,而主張人可以自暴自棄、隨遇而安、行屍走肉、或鼓吹虛無主義(1)。
沙特和卡木的主張已見留言胡卜凱(816),第二節中的a-c。留言胡卜凱(#821)所抄錄的那段話也把這三點詮釋得很清楚。我也提了幾句他們兩人自己的行為。總之,回答你的問題:
他們並沒有提供或宣揚人要這樣或那樣「存在」,他們只描述或指出:
A. 一個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他/她的行為(模式);
B. 人選擇或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存在方式」);
C. 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決定或呈現他/她是什麼樣的人(即此人的「本質」);
D. 人要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
我認為以下三本書是了解「存在主義」最好的入門書。(別人也許有其他的推薦,如《異鄉人》(The Stranger)。)
1. 卡木的《沉淪》(The Fall)有中譯本。但中文書名好像不是我翻譯的《沉淪》。
2. 朵斯陀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也有中譯本。
3. 任何一沙特的劇作。Kaufmann推薦《牆》(The Wall)。
進一步可讀卡夫卡的《城堡》和《審判》。卡夫卡的書不容易讀懂,或它們沒有一定的「意義」。看導讀也不一定有幫助。要想讀懂卡夫卡的書,最有效的方式是一讀再讀(3)。
附註:
1. 尼采大大的影響了「存在主義」三傑:雅士培、海德格、和沙特。很多評論家認為他是虛無主義者,或至少鼓吹虛無主義。我同意研究尼采學者的主流看法(如
Kaufmann):尼采不是虛無主義者,也沒有鼓吹虛無主義。
2. 我20年沒有讀雅士培的書,我在留言胡卜凱(816)中,把他歸入「基督教教義」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我可能記憶有誤,待查證。
3. 如果網友不熟悉卡夫卡,可先看我寫的《卡夫卡簡介》
(http://www.fokas.com.tw/news2/newslist.php?id=17。但別人的介紹一定也要讀。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