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活動搶先報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家與社福組織之間的思辯:弱勢者的守護者或社會控制的工具?
 瀏覽546|回應0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社論壇】

國家與社福組織之間的思辯:
弱勢者的守護者或社會控制的工具?
 
時  間:2005年5月21周六晚上七點開始
地  點:紫藤廬(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電話:02-2363-7375
主  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費  用:免費,自由參與
聯絡人:沈昌鎮  sommerduck@yahoo.com.tw 電話:0920-003-569
若您希望收到台社的相關活動訊息,請來信告知您的姓名、單位及email
信件標題「加入台社mailing list」

【圓桌座談】

主持人:王增勇 (台社社員、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引言人:
鄭村祺(工委會顧問、前台北市勞工局局長)
以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為例,探討社福組織與國家的共生關係
林首成(台北市心理復健家屬聯合會顧問)
國家與專業結合的社會排除:為何我們聽不見精障家屬的聲音?
黃盈豪(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社工督導)
社福組織與在地部落主體性實踐的對話
葉大華(台灣青少年聯盟秘書長)
以青少年之名:當案主成為社福組織募款行銷的消耗品時
陶蕃瀛(靜宜大學青少年福利系副教授)
走在國家體制與公民自主的鋼索上
 
【論壇主旨】
社會福利團體,在一般人眼中代表著「慈善」、「有愛心」、「默默行善」的機構;在公共政策上發言時,又時常以「弱勢者代言人」自居;但這些認知已不足以解釋解嚴後政治權利結構重組下,社會福利團體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與國家體制所建構的複雜利益關係網絡。九0年代初期,全國性社會福利倡導團體紛紛成立,從體制外對政府的福利政策與立法有諸多著力,被成為社會福利的「黃金十年」。面對社會福利團體的集結與倡導,國家開始以組合主義式的決策模式加以回應。九0年代中期,政黨輪替下的政府結構開始以「設置委員會」的方式將社會福利團體納入決策過程,例如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成立的婦女權益促進會,或是1994年行政院成立的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展開社會福利團體在體制內的角色。但是進入體制的社福團體是在確保自身在資源分配體系中的利益,還是著眼於整體弱勢組織力量的擴增?進入體制是被納編,還是成為政策改革的動力?
另一方面,台灣社會福利自九0年代開始大量委託民間團體辦理,造成社會福利團體的經費大量依賴政府補助,國家對於社會福利團體的發展有了實質的影響,這對於社會福利團體做為弱勢者代言人所必須的自主性造成怎樣的影響?在其中的實踐經驗呈現怎樣的對話,應如何被詮釋?隨著公共論述空間的開展,社會福利議題日益成為新聞媒體消費的主要項目,為獲得更多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知名度,社會福利團體爭相與媒體、政治人物相結合。老人基金會與王育誠的「社會追緝令」節目共同合作建立王成為社會弱勢者的代言人形象,進而獲選成為台北市議員就是一例。面對服務的案主,社會福利團體又如何在國家資源分配體系中堅持社會改革的信念?國家、媒體、弱勢案主與社會福利團體之間的糾葛,需要置於國家、社會與弱勢者之間的權力關係中進行多元角度的詮釋。

卜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24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