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文轉貼自:【中時電子報】>> 【新聞對談】>> 《楊儒門事件 和 WTO》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84517&History=0&Page1=1
最近在趕兩項工作,所以沒有即時回應章鍵網友的賜教。我對經濟(理論和實務)以及農業實務都不熟悉,無法深入討論。下面我先界定我認為楊儒門事件所涉及或引發的各種議題,再就概念和「全球化」表示一些淺見。
0. 楊儒門事件所引發的議題
0.1 議題分類
我想沒有人能深入的討論楊儒門事件所涉及或引發的所有議題;也不是所有的人對每個相關議題都有興趣。我建議將這些議題分成以下八類,將討論範圍做個適當區隔以便有效的處理。
a. 楊儒門的個人行為
b. 台灣三農問題的現況、前景、和解決之道
c. WTO的理論和實際;它們給台灣三農問題帶來的衝擊、危機、和轉機
d. 「全球化」的理論和實際;它們給台灣三農問題帶來的衝擊、危機、和轉機
e. 法律、法治、和法哲學
f. 個人在公民社會的行為
g. 政府對社會各群體或集團(一群利益相近的納稅人)成員的責任
h. 知識份子對社會議題(或事件)的立場和作為
0.2 討論方式
在討論過程上,我建議以下步驟:
A. 釐清每個人討論各議題時,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
B. 分析每個議題的實際運作和影響;
C. 討論各議題之間的相關性和互動性。
這樣可以幫助參與討論的人,有效的交換彼此觀點,從而掌握整體事件。
0.1和0.2的建議當然是:「謹供參考」。
本欄園地公開,請網友自由發揮,但請就事論事,就議題論議題;批評其他網友的論述內容或論述行為無妨,例如一個「論述」的整體內容是否「說得通」,「論述」的推理過程是否「合邏輯」等。但請提出支持自己「判斷」的說法或證據。不要只貼標籤,如「保守」、「右派」、「左派」之類;或做(心理學的)「人格」方面的批評,如「可笑」、「頭腦不清」之類。
以下我還是要先從基本面談起。
1 「概念」(或「理論」)的內容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通常有三類「定義」或用法:
a. 教科書的定義
b. 一般民眾的定義
c. 使用者個別的定義
教科書的定義:指多數人(主要是學者)對該「概念」的了解或「用法」;
一般民眾的定義:大概來自報章雜誌、道聽途說、或人云亦云。古人所謂「耳食之學」。這類定義自然也就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甚至彼此衝突。
使用者個別的定義:不論是所謂「XX理論大師」(或護法、圍事、 …之類)或學者專家,他/她對一個「概念」的「定義」,通常由此人的立場或論述目的而定。
「理論」也有同樣的「歧義」問題。
我在下一節會就這一點加以申論,這裏暫時略過。先舉兩個個例子:
鼓吹資本主義的人,他/她的「資本主義」,通常會和批判資本主義者的「資本主義」,在內容上相當不同,「社會主義」或其他「XX主義」亦然(1)。
另外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阿騙口中的「誠信」、林重謨(其他二寶亦同)口中的「教養」、或許純美口中的「上流」;大概和一般人口中的「誠信」、「教養」、和「上流」有相當的不同。(至少和我對它們的了解相當的不同。)
以上是為什麼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
在公共領域就政策或知識議題的論述,論述者應該要將自己所使用的關鍵「概念」(或「理論」)說清楚,講明白;同時論述者應該把自己的「立場」和/或「目的」說清楚,講明白。
這個觀點的原因
2. 「概念」的用法
2.1 「言談動作」
奧斯丁指出某些「言談」其實是一種「動作」 (胡卜凱 2002a;Austin 1975)。推廣來說,「(文字)論述」也是一種動作。
另一方面,我將「政治」定義或描述為:
「爭奪資源分配權的活動。」
因此,將兩個觀點合起來後,我認為:
「政治論述」是一種支援「爭奪資源分配權」的動作。推廣來說,大部分和人文/社會科學有關的概念、理論、和論述,也是一種支援「爭奪資源分配權」的動作,或進行這類動作時的武器(2)。
2.2 「宰制論述」
以上2.1所說的觀點,和馬克思對「意識型態」的第二個看法(胡卜凱 2002b:第0節,註3、6、和7),以及格蘭西:
「統治階層為了鞏固和持續掌握權力,散佈、宣揚、或灌輸特定的思想或思考模式,來獲得(製造、騙取、… )民眾的同意,使自己得以繼續居於宰制社會大眾的地位。」(Eccleshall 2003: pp 230 – 235; Carnoy 1984: 第3章)
的理論是相通的。以上這段話是我對格蘭西hegemony這個概念的詮釋。我稱他所描述的「特定的思想或思考模式」為「宰制論述」(3)。
因此,當我們使用一個概念或引述一個理論時,我們需要了解:
大部分和人文/社會科學有關的概念、理論、和論述,都有其「應用面向」。
這就是傅柯所說的:「知識對權力的附庸關係」(Rabinow 1984: pp 176 - 256);
或我所說的:「論述的(政治)爭權奪利性」。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某些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概念、理論、和論述,在「知識面向」外,也是「鬥爭工具」(「應用面向」);同時又不了解自身的處境,他/她往往就流於被「宰制」的處境而不自知。
舉兩個實例:
a. 以「現代化」和「全球化」兩個術語為焦點的個別概念和理論組群,大概是過去(50和30)多年來,社會科學領域中最時髦的幾個「論述」中的兩個,它們都是典型的「宰制論述」(胡卜凱 2002c:第2.1節;2003a;2003b);
b. 以「後現代性」為焦點的概念和理論組群,同樣也是時髦了30多年的論述。但它的作用之一,則是做為抵制「當權派」、大資本家、或財團階層等「宰制論述」的「反宰制論述」(胡卜凱 2002c: 第2.2節-B, -C;2003c: 第3.2, 3.3節)。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這類「論述」的淵源、作用、和目的,只是道聽途說或人云亦云的趕搭順風車(胡卜凱 2002c: 第2.2節-B, -C),則他/她自以為是的「論述」,大概也不過是人云亦云,乃至於不知所云而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認為這是做學問或進行公共論述的人,都應該引為座右銘的兩句話(4),所以我用它們為本留言的子題。
3. 我對「全球化」的了解
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全球化」和WTO的名詞多年。但我對政治理論和經濟事務的興趣不大,也就沒有去深入了解。兩年半前,布萊爾的「國師」紀登斯教授來台演講(紀登斯2002),我慕名而去。紀登斯教授是當代社會學宗師之一,自然學有專長,成一家之言。但也許因為他那天是針對社會大眾發言,(我認為)演講內容有些有爭議或不夠嚴謹的地方。之後的半個月,我到台大圖書館瀏覽了10本左右關於「全球化」的著作(5),試圖進一步了解這個概念和相關理論。我說「瀏覽」,因為我沒有仔細的去閱讀它們,只是掃瞄式和重點式的,把和「全球化」相關的議題、學者們論述所根據的資料和理論,做了個筆記。我本想對紀登斯教授那天演講的內容略做批評,但因俗事纏身而未能著手。
2002年我在短暫居留美國期間,寫了兩篇政治評論(胡卜凱 2003d; 2003e),其中關於「全球化」和WTO的意見,就是這次「瀏覽」的結果;後來永祥兄寄來Mr. Barnett的文章,我寫了一篇批判的短文(胡卜凱 2003a),大致上仍基於這些意見。
2003年回國後,從深靖兄和詩偉兄處知道更多關於WTO和台灣三農的訊息和觀點(林深靖2003;舒詩偉2003)。對照之下,我認為自己當時的意見還是說得通。因此轉貼於下,算是一個我以後參與討論的基礎。另外兩篇相關的短評(胡卜凱 2003a; 2003b),我會以留言方式轉載,請大家指教。
3.1 「全球化」的意義
在國家層次,經濟活動是國力的基礎。在國際層次,國力是經濟活動的前鋒。「全球化」的意思是:
「我要到你家後院擺個攤子,促銷(強迫中獎?)給你不是生活必需的產品。」
美國、歐盟(的大財團)推動全球化的原因,目的要擴張它們「奇技淫巧」的市場。第三世界反對全球化,就是怕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被吸光。換句話說,「全球化」是「帝國主義」財團對抗關稅政策的意識型態。WTO則是「帝國主義」財團消滅保護關稅的木馬(6)。
此地的政客在台灣政府沒有長期政策、產業/學術界沒有尖端技術、企業界沒有獨家產品的情況下,還要掛著「全球化」的羊頭侈言「發展經濟」,台灣很快就會淪為「消費殖民地」(或「後關稅殖民地」)這塊「狗肉」。(胡卜凱 2003d)
3.2 「全球化」的實際
加入 WTO後,「政府」官僚在保護國內企業和上述產業升級的職責功能,更形重要。談判不當,就造成「全球化」時代的「割地賠款」。這種「協商代表」及其主管政務官稱之為「賣台集團」決不為過。「智財權」的協商就是當前的例子。立法院也必須負擔把關的任務(相關法案的審議)。這是民主制度的好處。一個「賣台集團」還不一定能成交,要兩個「賣台集團」狼狽為奸才行。(胡卜凱 2003e)
4. 我的立場
政治上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和公民;社會上我是台灣社會的一份子;文化上我是中國人(胡卜凱 2002d:第3節)。所以我以這三個身份,和這三種人的立場發言。
我自己和本議題的相關政治和經濟觀點,在【亂評二岸時政,瞎扯今古文史】一欄留言46中已略做說明;本欄各相關留言也可做參考。
其次,我對「知識份子」的期許(胡卜凱 2002e),和我自己的文風,在【新聞對談】和【知識和社會廣場】已有相當多的論述和實例,不在此多說。
我常引用這首無名氏的古詩自勉: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嘗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現在將它「現代化」一下,和眾家姐妹兄弟共勉:
仗筆走天涯,思考為入世;
書生今敲鍵,誰有不平事?
附註:
1. 我把這種論述方式或策略稱為「假想敵法」。也就是說,有些人也許要攻擊某種理論、學說、或這些理論(學說)的某一流派,於是自行「定義」該理論或學說的「內容」。攻擊起來自然「義正詞嚴」。游刃有餘。但學術界有沒有這樣的理論或學說,則是另外一回事。例如我在留言47中指出:文榮光醫師的:「尼采所謂 …的狂人思想」是個「虛擬」思想,和尼采更是毫無關係。
2. 如【新聞對談】中就充斥這類「護法論述」、「圍事論述」、或「小弟論述」。其他例子如中、南部的地下電台、政治對話及對談節目、和所謂的「置入性行銷」節目或廣告。這也是我論政和論學的風格有時截然不同的原因。既然大家不過是在爭權奪利,我何必講什麼禮貌、風度、或修養?
3. 台灣和中國(共)的學者一般將格蘭西的"hegemony"譯為「霸權 …」。如留言58中,朱政騏先生文章第三段最後一句所說的:「反而更加鞏固了此種論述的霸權地位。」我相信就是在引用格蘭西"hegemony" 的概念。
4. 我以後會對這兩句話做一個現代的詮釋
5. 我做了簡要筆記的有:Tomlinson, J. 1994; Giddens, A. 1990; Robertsaon, R. 1995; Ohmae, K. 1995; Hirst and Thompson, 1996; Williams, 1989等。這10本書中,大概有5本鼓吹「全球化」、2本採取中間立場、3本則對「全球化」提出批判或質疑。
6. 在知識論述的場合,我很少使用「帝國主義」這個術語,因為我認為它在當代的「所指」不夠明確(胡卜凱 2003f);但是在政策論述的場合,我不一定那麼嚴謹,一時也想不出其他適當的名詞,所以暫時借用一下。(此註為原文所無。)
參考文獻:
Austin, J. L., 1975, ed., Urmson, J. O. /Sbisả, M.,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arnoy, M.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Eccleshall, R. etc., 2003, Political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NYC
Rabinow, P. ed., 1984, The Foucault Reader, Pantheon Books, NYC
林深靖2003,《外場的力量》,【廣場】>【社會區:35頁或以後】
紀登斯 2002,胡卜凱譯《全球化的進程及其後果》,【廣場】>【知識區:2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2a,《評《哲學辭典》的中譯本 – 兼論意思和翻譯》,【廣場】>【知識區:2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2b,《《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讀後 - 政治篇》,【廣場】>【知識區:2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2c,《評《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化》 - 兼論現代性和後現代》,【廣場】>【知識區:2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2d,《解構批判陳師孟秘書長對國外媒體的談話》,【廣場】>【知識區:2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2e,《論知識份子》,【廣場】>【知識區:第1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a,《On "The Pentagon's New Map"》,【廣場】>【知識區:24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b,《自由化 -- 帝國主義的木馬?》,【廣場】>【社會區:42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c,《紀爾茲、歷史研究、後現代思潮》,【廣場】>【知識區:19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d,《評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的《建構台灣未來的願景》》,【廣場】>【社會區:54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e,《什麼是政策?》,【廣場】>【社會區:54頁或以後】
胡卜凱 2003f,《淺論「-- 主義」》,【廣場】>【知識區:20頁或以後】
舒詩偉2003,《「WTO」坎昆會議、農業及其他》,【廣場】>【社會區:34頁或以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