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時事論壇
市長:
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政治社會
/
政治時事
/
【時事論壇】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政治和社會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蘇慶黎的一九七六 -- 郭紀舟
瀏覽
1,720
|回應
2
|
推薦
3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泥土‧‧‧郭譽孚
香凝
胡卜凱
作者:郭紀舟
我久仰蘇慶黎女士的大名,可惜無緣相識。驚聞蘇女士去世,轉載此文以為悼念。 -- 卜凱
**************************
我一直覺得一九七六年是台灣歷史的分水嶺,就像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所描述的情境一樣,一九七六年距離中美斷交、中壢事件的青天霹靂尚未來到;保衛釣魚台與台大哲學系事件剛剛震盪結束,甚至蔣介石去世,蔣經國接班也都塵埃落定,一九七六那一年有點平淡無奇。但是那年蘇慶黎找了陳映真,跟他商量「我們來辦一本社會主義的雜誌?」陳映真在當時白色恐怖餘溫的肅殺氣氛下回應了一句「你是發神經病啊!」然而《夏潮雜誌》在那一年暑假悄悄誕生。
那一年《自由中國》、《大學雜誌》、《台灣政論》都已經結束,《美麗島》、《八十年代》還很後期,文學的《仙人掌》、《台灣文藝》也沒誕生,《讀者文摘》、《漢聲》、《中國論壇》跟台灣好像沒有關係,《夏潮雜誌》填寫了一九七六年知識與文化心靈的空缺,用最純樸的文字表達知識分子與讀者對於土地關愛的渴望,一九七六年的確沒什麼事發生,不過台灣的歷史開始不一樣。
蘇慶黎用歷史、文學與美術交織出《夏潮雜誌》的內容,她透過了李南蘅找到了當時所有研究台灣史的人,林載爵、黃煌雄、黃師樵等,第一本雜誌探討以及整理出台灣的歷史,透過王拓、黃春明、王禎和、陳映真等人開發了鄉土文學的地位,邀請蔣勳闢建了台灣的本土美術造型運動,跟唐文標、林俊義等揭露許多第三世界的經濟社會問題,還跟李雙澤一起到各大校園唱出自己的歌,成了校園民歌的濫觴。蘇慶黎用女性的眼光,編織了對台灣的關懷,現在這個文字似乎有點八股,可是一九七六年「中國」還是台灣的一切,故國神州的憂愁還在,「台灣」這兩個字在政治與知識圈還沒有版圖。
一九七六年鄉土文學論戰讓《夏潮雜誌》以及蘇慶黎第一次站在火線上,如果不要錯讀歷史,那其實不是文筆的戰爭,所有《夏潮雜誌》作者與文章都在戰役當中遭到國民黨有形與無形的鎮壓,那是思想與政治的奪權鬥爭,是一場盤整台灣歷史的鬥爭過程,幸好那場戰爭沒有流血的鎮壓,從此後,「鄉土」、「本土」、「在地」、「台灣」、「認同」等等的名詞,開始不再是禁忌,是挑戰權威的武器。而這是蘇慶黎在一九七六年之後給了台灣最大的貢獻,台灣開始瞭解自己,瞭解問題與未來道路,除了政治以外,文化、藝術、音樂、社會、環境、農村、勞工都是向權威挑戰的利器。
很難想像剛從台大畢業曾是「台大青年」主編的女生,為何在一九七六年意識清醒到要辦一本社會主義的雜誌?那一年她感情挫折才離婚,就辦了雜誌;那一年她還不認識她流亡的父親,在調查局的紀錄裡是台灣共產黨員的蘇新;從小被收養在有錢的姨父家中,卻讓她認識到窮人並非因懶惰而窮,是資本主義的條件產生貧富的分野,自然的教育下,不是血液當中有社會主義成分,而是看到了實際問題,想要親身實踐的普通的台灣女性。就像她的筆名「蘇逸凡」一樣既不超過而且平凡,腳踏實地,即使夢想仍未達成,留下的漣漪,仍然迴盪著。
陡然聽到她逝世的訊息,她曾堅定告訴我的話仍深刻記著,她不想命定接受媚俗的世界:「到現在我都自認為是個社會主義者,還是個列寧式的共產黨員。」其實一九七六年以前她就已經是了,還把台灣帶入另一個時代,直到現在!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5081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關於《蘇慶黎的一九七六》 -- 胡承渝
推薦
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泥土‧‧‧郭譽孚
作者:胡承渝
此文說《夏潮》比《台灣文藝》先出現,是錯誤的。《台灣文藝》在1964年由吳濁流創辦,《夏潮》於1976年創刊,比《台灣文藝》遲了12年。吳濁流逝世後,《台灣文藝》用「革新號」名義出版,可能此文作者誤把「革新號」當作創刊。
另外此文把《夏潮》所提倡的「鄉土」,和現在民進黨的「本土化」混為一談,魚目混珠。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6044
悼念蘇慶黎女士 -- 胡承渝
推薦
1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泥土‧‧‧郭譽孚
作者:胡承渝
我只在兩次夏令營,多人聚集的場合,見過蘇慶黎,所以連認識都不能算認識,更沒有資格算是她的朋友。但是將近三十年前,我就聽到她的大名。
七十年代中期,台灣出版了《夏潮》雜誌(「夏」乃「華夏」之義),內容之充實,題材之廣泛,思想之深切,令人刮目相看。保釣運動起來以後,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中,曾出現了幾十種刊物。有的曇花一現,有的能長期堅持,但內容多半是感性的一面,雖然有少數涉及理論,也稍嫌僵硬,沒有與現實密切結合。即使在保釣朋友中最流行的香港《七十年代》雜誌,也是以報導居多,思想方面的文章較少。所以我對《夏潮》有了很深的印象。
我起初以為《夏潮》的編者一定是長我們一輩的文學工作者,不是在四、五十年代受到進步思想洗禮,就是在國外接觸到反越戰、三個世界等思潮。但不久就聽說《夏潮》的總編輯蘇逸凡的真名是蘇慶黎,台大外文系畢業,跟保釣的大多數人同一代,而且從來沒離開過台灣。
這消息令我非常驚訝。我不但佩服她的學養和能力,更佩服她的勇氣。當時美國保釣高潮已過,多數的參與者已離開學校,成家立業,有了不同的人生考慮。鑒於台、美的白色恐怖,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很多人退出了運動,少數人甚至與運動中人斷絕來往,以免被牽連,影響到前途。我不知道,什麼力量使得蘇慶黎在白色恐怖遠較美國嚴重的台灣,站出來辦一本社會主義的雜誌?
當年《夏潮》的口號是「鄉土的、社會的、文藝的」。我猜「文藝的」是用文藝來傳播思想,但不用「思想的」以保持低調。《夏潮》介紹的文藝作品多半是台灣日治時代的反日作家,和第三世界或是美、歐弱勢及批評資本主義現狀的作家。
「社會的」則是以社會主義的觀點去報導、關懷和批評台灣以及世界各地的社會。翻一下《夏潮》第一、二年的目錄,就可發現對於台灣的勞工、童工、農民、漁民、礦工、婦女、醫療、衛生、教育、污染、核能、賭博、食物安全及性工作者等問題都曾涉及,也曾多次批判國民黨的經濟政策。關於世界的問題,已論及軍火貿易、跨國企業、石油組織、南北矛盾等重大議題。對美國的民主、黑人問題也有專文分析。這一直是《夏潮》的方向。
台獨支持者思想傾向美、日,當時跟本沒提什麼「本土」。《夏潮》則首倡鄉土立場,不久引起鄉土文學論戰,受到國民黨御用文人的圍剿。但是《夏潮》的鄉土,不是現在台灣拋棄傳統,去強調荷蘭、日本影響的所謂「本土」,而是與中華文化分不開的真正台灣鄉土。
《夏潮》曾介紹多位在國民黨統治下被埋沒多年的,日治時代台灣文學前輩的作品。他們的主題都是揭露日本殖民統治下政治和經濟的壓迫。然而從他們的文字間,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情況。譬如賴和筆下的不過新曆年的普通人民,講孔明、宋江、黃天霸故事的講古場。張文環筆下要下一代唸《論語》的父親。吳濁流筆下不肯穿和服,不能住榻榻米房子,討厭味噌汁而想念油條的先生媽。楊逵筆下賦東方朔的賦以明志的自己。
這些細節都說明了中國文化和傳統是台灣社會的根,不是國民黨「外來政權」強加在台灣社會上的外來枷鎖。現在民進黨的所謂「本土化」,只是去中國化,卻崇美媚日,實際上斬斷了台灣本土真正的源頭,和《夏潮》所強調的台灣鄉土文學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國文學的一支,完全不同。
在歷史方面,《夏潮》著重介紹台灣抗日志士、農民運動、工人運動和文化協會,帝國主義侵華,中國推翻滿清的革命、五四運動、八年抗戰。並常提及中國革命和台灣抗日之間的聯繫。
美麗島事件後,蘇慶黎被捕,《夏潮》被停刊。四年後又以《夏潮論壇》的名義出刊,她繼續擔任主編。後來工黨、勞動黨成立,她都積極參與,永遠堅持社會主義的立場。
《夏潮》已不再出版,但是「夏潮」一辭已成為台灣島內反帝、左傾的代表。左傾不是支持還是反對哪一個政府,而是要站在被壓迫的人民一方反抗壓迫者。一群有同樣理想的人,以一雜誌為中心的這一段經過,在歷史上留下台灣知識份子不懼政府高壓,不受外國勢力引誘,獨立思考,與社會大眾結合的奮鬥經驗。雖然有少數人不能堅持理想而離開,但大多數的參與者,為後人留下真心從事社會運動,而不是用來換取個人權勢及財富的榜樣。做為《夏潮》主要創始者的蘇慶黎,也可以為此光輝成就而含笑九泉。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6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