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時事論壇
市長:胡卜凱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時事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治和社會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社會福利 的討論 1 - 藍鯨/dude
 瀏覽922|回應1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者:藍鯨 / dude

本欄文章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反對運動何去何從?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13220&History=0&Page=1


藍鯨(#165)

社會福利當前最大問題!

社會福利政策當然是一個以開發國家必須重視的議題,在俾斯麥的國家社會福利政策之後,社會福利政策已經成為國家主要政策,而當時所著重傳統的「安定社會」的右派思想,也早已經轉化為左派的社會良心思考。

當然,目前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社會福利支出已經成為每個國家最大的財政負擔,所要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國家要負擔哪些社會福利?

第二是財源與浪費的控制。

前者常常因為選票的干擾,後者則是沒有完美的制度設計。

當然比較學理,我不是專家,不過對於台灣社會的觀察,我持比較右派的思考。因為社會福利就是國家對社會的一種干預,而以民主制度的設計,很難不會受到選票的影響,零星的個人思考,往往會流於利己的思考模式。台灣目前在社運組織上面並不沒有多壯大的發展,所以社會福利多流於政治人物競選的芭樂票(不是不會兌現,是根本只是討好式的開支票)。

已經開出去兌現的芭樂票,我們很難收回來,只能從制度面去開源節流,但是未來的社會福利政策,我個人是主張先扶持社運團體,讓各種第三部門(NGO,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重新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公民社會,讓這些政策能充分在各種組織之內折衝妥協,然後提出比較適當的政策需求。(甚至有可能一些社福工作,會被這些團體吸收,政府只要協助提供整合與資源)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政府推卸責任的說法,我倒是持反對意見,因為政府有很大的空間去扶持這些團體,但是政府並沒有做,例如捐款政策,政府對這些捐款只給予20%的免稅額,並不像捐助政府的100%免稅額,所以對於推動這些組織的募款工作,並沒有積極性的作用。包含工會和各種權益促進會,政府更是以敵視的態度來應對,並沒有敦促政府主管機關或勸告法院給予更多積極的鼓勵。弱勢公民社會對於強勢的政府,我們當然會有更多的無奈,當然也有更多對政府執政毫無威脅的宮、廟到處林立,甚至詐騙在於其中。

不是我不建議由政府來思考福利政策,而是台灣更需要的是強大的公民社會,制衡政治人物的胡作非為,主張先健全各式團體,是我對於新政黨的期許,也是我積極的主張,至於具體的社福政策,可容留待公民社會建立之後再多元討論。


dude(#166)

藍鯨(#165)的論述頗有可讀性,我也贊成社會福利這樣的集體扶助體系應該先定出施行範圍以避免資源浪費,並以符合公利發展,及不牴觸或不抑制(甚至於鼓勵)建立自發自主性的公民或社運團體。如此,也有利於建立多元化的民主自發組織來促進社會的平衡發展。


藍鯨(#167)

給dude:

很高興有相同的看法,我補充一點,我倒不認為發展第三部門必須由政府來管制資源重疊或資源浪費的情況,我認為政府的任務只有三項:

第一, 稽核人民團體是否有違法行為,或財務不清逃漏稅等違法事項。

第二, 政府與其管制團體發展,不如積極發展一個透明化的平台,讓需要的個人可以找到他想加入或尋求奧援的單位。

第三, 由社會局等業管單位整合一些緊急援助措施。

這是我在921救災時的親身經歷,後勤支援上面的整合,是政府可以做的。但是政府習慣性是把資源直接吸收,也就是讓鎂光燈打在自己身上,讓各個社福團體都不願採取更加合作的態度,而各自為政,反而造成資源更形浪費!我們當初在全盟,只做災情資訊訪查,然後回報各單位認養,並將其災區認養狀況回報到網路上,以供查詢。如果缺乏認養的,再展開協調。這樣各團體有主體性(他們也必須對捐助者交代),又能互相合作。如果,一開始在設立時即設限,可能又流於政府偏私的情形。

這是我個人小小意見。


dude(#168)

我認為政府和具備相當資格和能力的公民和組織可以共同探討如何建立社福網(及社會安全網)或平台來達到資源整合,政策協調的目的。如此,社福系統在民意的公開參與監督下也較不易於淪為選票考量下的政治工具。

民眾該如何參與或監督重大的公共決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37564
 回應文章
社會福利 的討論 2
推薦0


胡卜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文原載: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反對運動何去何從?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13220&History=0&Page=1




從內容看來,藍鯨和dude兩位都是起而行的少壯派,可喜可賀。

我是坐而言的沙發派或鍵盤派,所以我總是先從基本概念談起。這篇留言分三部分:

第一,談談國家、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其次,談談社會福利的定位;
最後,談談社會福利的內容。

對我來說,在討論「社會福利」這個議題的語境中,所謂「政府」指「國家機器」(1) 。因此,雖然在政治學中,「國家」和「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下文中,「國家」和「政府」同義並混用。「社會」指在同一個地區生活,分享同一個文化、傳統、歷史,和具有互動機制及組織的人群。在中央政府下,有不同層次的地方政府;同樣的,在和「國家」(中央政府)相當的大「社會」或整體「社會」中,有許多個別的小「社會」或子「社會」(2)。

第二,在討論「社會福利」這個議題的語境中,我避免引用「社會良心」這類概念。首先,我的倫理觀中沒有「良心」這個概念;其次,對我來說,「社會福利」是維持社會的整體性、穩定運作環境、和幫助社會向理想進境界演進的「政策」。我不認為「社會福利」是一種施捨行為、自力救濟、或慈善事業(3)。

第三,基於以上的立場,我認為「社會福利」是「政府」層次的議題。因此,我們要先談預算,再談「社會福利」的內容。

我對預算沒有什麼研究,大概來說,中央政府的預算包含的項目有:

政府運作
經濟發展
國防及外交
公共設施及安全
社會福利
教育
緊急事件及災害救助預備金
由於國家的稅收有一定的來源及數額,預算當然也就有某種上限。以上的項目,各有其相對的重要性。因此,代表社會成員規劃及決策的行政和立法機構,在決定預算前,先要徵詢和代表社會成員決定國家的基本方向和原則(胡卜凱 2003)。根據這些基本方向和原則,才能決定以上七個(或更多的)預算項目彼此之間的比例(4)。

我認為「社會福利」(至少)應該包括:

健保制度。
常設的失業保險制度。
最低生活能力保障制度。
全面的退休制度(即納入私人企業員工)。

附註:

1. 國家機器:state apparatus,指以納稅人的錢來支持的制度、機構、機關、及執行三者所含機制和運作的人員。如立法院、法務部、國稅局、和警察等。
2. 我要提醒大家兩點:「國家」、「政府」、和「社會」做為「指號」,有兩個性質:a. 它們都是集合名詞,所以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可以自稱自己「是」或「代表」國家、政府、或社會。b. 它們都是抽象名詞,所以國家、政府、或社會不是一個公正、廉潔、或仁慈的老婆婆或老公公。只有一群和妳/你、我一樣自私、貪婪、腐敗的人在奉國家、政府、或社會的名,做些上不了檯面的事。
3. 我只是陳述自己的立場,我沒有說,也從來不認為自己的立場是正確的、唯一的立場,或自己的立場是真理。我認為自己的立場(在我的論述架構中)是「有效的」或合「理性」的。(否則我會加以修正。)
4. 這是為什麼我強調「國防政策」需要在「國家前途的走向及經濟情況的限制」下來討論的原因 (胡卜凱 2004)。如shirly813 (shirly813 2004)指出:如果接受「一國兩制」,就沒有軍購的必要。我沒有說我們一定要接受「一國兩制」;我只是說,(以台灣目前的情勢)在決定「國防政策」前,必須先考慮和討論「一國兩制」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shirly813 2004,《一國兩制的討論 之 1》,【知識和社會廣場】,社會區 - 1頁。
胡卜凱 2003,《什麼是政策?》,【知識和社會廣場】,社會區 - 42頁。
胡卜凱 2004,留言192, 中時電子報 >> 新聞對談 >> 反對運動何去何從? http://forums1.chinatimes.com/dailytalk/Forum.asp?ArticleID=513220&History=0&Page=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976&aid=1037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