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校園「霸凌」問題炒得很火熱,小弟我上班看報紙都被搞煩了!這麼簡單的問題,犯在一堆蛋頭手上,他就給你討論個沒完。其實,要處理校園「霸凌」,第一步,就是要「罷零」,甚麼意思呢?就是要放棄「零體罰」的政策。
三千年前的孔子就說過「因材施教」的道理,每個孩子天生的資質不同、個性不同,所以施教的方法當然不會一樣,從慈眉善目到怒目金剛、從軟言到威懾,通通都應是師長管教的選項才對,「零體罰」的政策應該是一種心態的約束,也就是,非萬不得已不用,若用亦不能粗暴以對或發洩情緒。但可惜的是,「零體罰」搞到最後,反而讓學生上天下地,老師不如歸去,難怪校園霸凌野火燎原,實在講,真正受害的,正是那些沒有及時獲得矯正的問題學生,以及那些因而被霸凌的倒楣孩子。
教育部長吳清基堅持零體罰政策,獲得一部份人士的喝采。「清基」二字念起來,有點像台語的「槍子」,小弟總感覺,要打一場硬仗卻無子彈,吳部長想要獲得勝利,恐怕只能指望那些問題學生笑昏倒地。 學生到校園裡來受教育,首重品德陶冶,對像小弟我這種學生,老師可以直接跟他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道理,但對那些揚言要拿槍幹掉老師的學生,大家就省省吧,唯一救他的方法,只有先用堅定的行動讓他了解,「你做的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都要自己負責」…,讓他戒慎恐懼,不會肆無忌憚地害人害己就夠了。「春風化雨」,那是電影,要老師化腐朽為神奇,那要看機緣,不能強人所難。教育若不能因材施教,若不能觸及學生個別的心性,任何冠冕堂皇、什麼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都會落空。
體罰,可以說是賦予師長合理的管教與懲戒權,小弟能接受的體罰方式,原則上是以不碰觸身體的體能運動或服勞役為主,在特殊情況下,如在學務主管的監督下,不反對老師可用細籐條打手心或打屁股;當然像踢打、全身亂打、甩耳光或打進醫院等,當然嚴格禁止。吳部長說,體罰會讓學生養成「以暴制暴」的習慣,這是說不通的,事實上,學生欠缺法治觀念,才是他們習於以叢林之道動用暴力,進而「以暴制暴」的根源;而適度的體罰正是校園法治教育的完整落實,法治若光只用說的,沒有實踐能力,有個X用?難怪學生會用滿清十大酷刑凌虐別人、用黑幫語言嗆聲老師…,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有深刻體驗身心痛苦的機會,所以他們會毫不在乎,毫無同理心。
書經大禹謨:「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千年的智慧正告訴我們凡事要不偏不倚,過與不及都不會帶來好結果;當一件件光怪陸離、駭人聽聞的校園內外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時,一堆「無聊的大人」這個只會說「我們的教育怎麼了?」,那個只會說「我們的校園怎麼了?」,然後肯定又跑出來一個什麼教育基金會插花說些「學校要多關心學生、老師要多用心、不能讓學生淪為升學主義的受害者…」之類何不食肉糜的陳腔濫調…,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神聖的教育事業現在被當成服務業來辦,理當尊師重道的學生變成了客戶,而客戶永遠是對的…。
民國百年,馬總統所說未來100年中華民國的四個宏願(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做華人世界的民主模範、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看來小弟即使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恐怕也幫不上甚麼忙了,我們只能寄望這一批批由當今校園產出的草莓族與大尾仔來幫馬總統滿願吧。
本文於 2011/01/04 18:39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