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前言
 瀏覽14,516|回應225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單元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

初定每月51015202530

各貼文二篇

預計一年九個月全部發表完畢


 

《菜根譚講話前集》

 

前言

 

1本書的要旨與內容

本書一般人看作是聖典,但一提到聖典兩個字,就以為是二千年以前的釋迦牟尼、耶穌、孔子、老子或莊子等的經典,又或是其他一宗一派的祖師寫成的宗派聖典,其實這本「菜根譚」根本不是那樣古老的書籍。這本書大概是三百年以前的著作,著者並非大宗一派的祖師,而是一個涉獵過道教、儒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故他能引用各教的教義詞句,這可以說是一部澈研三教真理的結晶。著者不但把三教的思想化為己有,更把三教的道理,平易地闡述出來,使人讀了咀嚼翫味體會其中具有困苦艱章的經驗,清冷淡泊的趣味,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功量。所以它是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著者的一言一語都含義很深,字句雖是片斷的,但它却很能警世感人,真正是一本有益於世道人心的書籍。

菜根譚共分前後二集,前集有二百二十五章,後集有一百三十五章,共計三百六十章。其體裁是一種隨筆,也有人看做是語錄,其根本思想是中國的思想,是儒教的現實主義,老莊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所謂三教合一,集結儒釋道各派的精華,冶於一爐,誠為曠古稀世之奇箴寶訓。

 

2本書的著者與由來

本書著者隱君子洪自誠,明代人,號叫還初道人。可惜關於他的事蹟,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於功名富貴看得很淡薄,而專心埋首於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瑾」、「樵淡」、「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後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却放着不朽的光明,歡迎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見出著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的。

 

3代表東方文藝特色

如果把東洋與西洋的文章作一比較,西洋的文章是較為客觀寫實的,描寫生動而有力,但蘊藉的意味並不深遠。東洋的文章,用字雖然不多,含意却特別隽永豐富。因此西洋的文意如油畫,東洋的文章則如文人的墨寶,不著華麗而韻致無窮。東洋的文章解釋方面不大注重,叫人自己去省悟,去自覺,這可說是民族性的自然趨向。因此,菜根譚充分代表了東方文藝的特色,這大概沒有人能夠否認吧。

 

4菜根的意義之推究

推究菜根的意義,菜就是普通所謂青菜的菜葉,菜根如蘿蔔、大根、牛蒡、莓菜等,是一種粗俗淡泊的食品,在「鶴林玉露」一書說「士大夫不可一日離菜根,百姓不可一日無色水。」這時當時貼在寺廟的門框上,教人去咬菜根的刺戟語,其意義是老百姓如無菜可吃,徒嗅菜根以療饑渴,那麼這就是政治家的不是了。故看一般老百姓的面色卽知當時執政者的成績如何。因此「菜根」二字,當時十分流行。用此二字警告世人,以堅忍清苦磨煉身心,栽培灌溉,充實自我。這是作者洪自誠親身體驗孕育出來的結晶。故本書頗通人情世態,裡面包蘊甜、酸、苦、澀等之人間味道

 

 

5菜根譚之異類和參考書

「菜根譚」也有同名異類的,如乾隆五十九年,以還初堂主人的識語為冠的洪應明之著作便是,這與本講話所用的底本,雖然有人說是同人異名,其是不管是內容、編纂等都有懸殊的差異

洪自誠的「菜根譚」分為二集,洪應明的「菜根譚」不但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尤其裡面散見清朝石惺齊之「續菜根譚」的語句,故我們可以斷定洪應明的「菜根譚」是後人的合纂,唯洪自誠的著作才是正宗。

本書問世後,博得許多人的讚賞,學者間皆爭先恐後地著了很多的續篇,或類似的書籍,就中以清朝石惺齊的「續菜根譚」二卷,劉子載的「吾家菜根譚」二卷比較出色。

 

 

 

本文作者:聖印法師

中華佛教學院院長

慈明寺萬佛寺住持

中視「大法輪」華視「菜根譚」節目主持人

 

番外篇

本回《菜根譚講話前集》及2014年發表之《菜根譚講話後集》,皆抄錄自作者于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廿一版「菜根譚」部份內容。

張貼文皆為精減版。

 

老詼訝

備註

【如遇不可抗拒之因素阻擋(如:節日、過年)或偶突發事件干擾(如:電腦送修),則待修好年假完再行補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98823
 回應文章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補登:一八一、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一、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陰謀怪習,異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禍胎,只一個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陰謀」,暗中秘密之謀略。「怪習」,與普通不同的奇怪習慣。「異行」,與人不同的行為。「奇能」,他人不能效法的不可想像的藝能。「禍胎」,胎是母胎,禍胎是禍患發生的基礎,與禍根之意相同。「庸德庸行」,庸是尋常普通。庸德,平庸之德,庸行,平庸之行。「混沌」,世界尙未成立天地未分之狀態,此處是善惡未分原始的德性。「完」,完全之意。「和平」,平穩無事,柔和平靜。

講:

在世間有奇言異行的人不知作了多少驚怪駭人的事,他們為了使人家知道他們的不平凡而要想揚名於世,當然是很好的。可是從古至今又有幾人可以安全渡世,全了性名呢?所以說言行怪異都是涉世的禍根所在,只有道德方是全身保家最好的方策。以前莊子的混沌比喻不過是警世的一種寓言,人在混沌時期的無為無事,當然就無傷人之本性,所以太古時期的人大都很長命的。到了後來人的智慧日漸進步,與外界接觸更多了於是變化多端加深,終於夭折了壽命。因此只有與世無爭,免招人忌不討人厭,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0021
補登:一八二、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二、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語云」,此段是禪家之語,出典不明。「側路」,傾斜嶮峻之路。「耐」,忍受,耐得住。「危橋」,渡過危險之橋。「傾險」,性質左傾陰謀險惡的人。「坎坷」,坎是低凹之處,坎坷是高低不平之路,坎坷轉為不得志不得意之事。「世道」,世間世中之路。「撐持」,支持。「榛莽」多棘的灌木謂之榛,荒草漫野謂之莽,榛莽荒僻亂草之藪。「坑塹」,穴與壕。「墮入」,落到裏面。

講:

古人說:「登高涉險,臨深履薄。」當着這個時候就要用上「耐」這一個字。不僅是登山踏雪須要這一個「耐」字,同樣你接觸陰險的社會,有高低障害多端的橫互在眼前的陷穽,如果你不能堅持住這一個「耐」字,那就很少有成功的。如果忘了這個「耐」字,則就立刻跌到了深山幽谷荊棘叢中,遭遇到喪身的危險。

從前有一個農人,他家的後面有一座山崩塌了,他每天把後面山上的土運一些到他家前面的水塘裏面。有一個有知識的人看見對他說:「你每天運這些土的目的做什麼!」農人一面擦着臉上的汗一面說:「我用山崩了的土填滿前面這塊池塘,將來山也變成了平地可以種田了,池塘可以變成菜圃種菜了。再撒上些麥種,一年的食糧也就不虞匱乏了。」這個有知識的人笑了起來說:「這是哪裏的事?你這是在說夢話。恐怕你日以繼夜不停的工作,在你這一生恐怕也不會填滿,我看你還是早一些停止這個工作還好一些。」這個農人搖搖頭說:「也許你說的很對,但是無論如何困難的事情,只要能夠忍耐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在我這一代卽使不能成功,然而可以由我的兒子繼續來工作。兒子不能完成,再由孫子那一代來工作。」有知識人聽了這話不禁愕然:「你說的話簡直是荒唐,和你這樣的人說話,實在是白白的浪費了時間。」說完氣忿忿的走了,而農人仍然是頭也不抬照舊的作他的移山填池的工作,看了一段故事之後,應當效法這農人的作風,還是應當聽從有知識的人說法呢?我想還是應當效法農人。可不是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0019
一八三、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三、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誇逞功業,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卽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誇逞」,誇是誇耀,逞是自矜。「炫耀」,光耀奪目謂之炫耀,此處是向人顯示誇耀。「外物」,自身以外之物。「靠」依靠,憑藉。「做人」,做人上之人。「心體」,心之本體。「瑩然」,玉之光輝瑩然照耀。「本來」,本來的面貌,本來心體之光。「寸功隻字」,微許之功,一個文字。「堂堂正正」,正正當當的行為。

講:

憑一人的事業功名與天齊,或者是詩歌文章光海內,到頭來都不過是身外之物,游戲人生。所以這些由外物而建立的人生,都是止於人間一個短短的時間而已。我人最可尊敬的東西不在身外而在於本心。如果人的心體不受污穢,像玉石一般的清瑩光輝,就是不建功業不作文章也是堂堂正正的做人。然而世間許多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的被外物奪了他的心,這真是可憐之至,禪宗修佛之道是直指其心而不求物外,所謂明心見性於一念之間,這就是先須覺悟心體的本真,然後才能達到覺真如之境,修佛的方法莫過於禪宗是最為直接了當的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9754
一八四、忙裏偷閒,鬧中取靜。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四、忙裏偷閒,鬧中取靜。

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閑時討個欛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忙裡」,多事繁忙之中。「偷閒」,勉強以求閒暇。「閒暇」,閒與閑同,無事閑暇之時。「欛柄」,刀柄,刀欛。「討」,尋找。「鬧中」,騷亂喧囂之時,混雜忙忙之處。「取靜」,得以寂靜的境界。「主宰」,支配萬物之主宰,以自己的心置支配萬物的地位。「境」,境遇。「遷」,心有移轉。「事」,事件。「靡」,心情不振,披靡傾倒之象。

講:

當你在事務繁忙的時候,要想忙裏去偷閒,就得先要閑暇的時候得着一個機會,這就是說在平常無事的時候,要把心安置好,有寄托的地方,然後在忙裏才能不亂方寸而有悠閒時間。又當你在喧嘩鬧亂的當中想要取得一個寂靜的境界,那就必須先要在寂靜的當中立住一個中心主宰,就是把自己的心緊緊的放在主宰萬物上。就是說要使心不受外界的影響,否則心隨物動,心就要見異思遷,心就要隨事而變了。英雄豪傑在戰亂的當中,而能當風高歌對月吟詩,其心顯然而有充裕的地步。偉大的人物臨生死之變的時候,心不稍動,反而悠然像平時一樣的料理事務。這都是握住了良機,建立了一個主宰,才能達到這一個境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9750
一八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不為人慾與外物埋沒了本來不昧之心。「不盡人情」,勿苛酷使役他人,使其苦痛之情皆盡。「不竭物力」,使用萬物,勿用盡其最大限度之能力,多少須留餘地。「立心」,立天地之心。卽身體得天地之心。「立命」,安生立命之意。「造福」,創造出來的幸福可以遺留於後人。

講:

心體是一個小天地,它和大的天地是相融和的。為了完成這天地應有的使命,人應當體會到我心卽是另一小天地。所以應當為天地立心,為天地立心的道路有三條,第一是不受外物的引誘而泯滅了本心,第二是不要苛待他人到不堪受的痛苦程度。第三是役使萬物是要任其自然,不可以過用超越了限度使其力盡全消。此三者卽是大天地之心,人若能善為體會運用,則就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的人,心地一定是光明正大的,不盡人情的人,熱情一定是充沛有力的。不消耗物力,則一定愛惜物力。心地光明的則公正無私。熱情充沛的則人情厚重。愛惜物力的則不怕缺乏。此三者可使天心立命,民生安穩和萬物生息。這不但可使現在的生活美滿,且可以將來的子孫造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9553
一八六、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六、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居家有二語,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唯怒則情平,惟儉則用足。

「居官」,居官職執行政務。「公」,公平無私。「明」,明白,能得明白的裁斷。「廉」,廉直,清廉潔白。「生威」,具備威嚴。「居家」,治理家庭之意。「恕」,同情心,論語里仁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情平」,無何不平不滿。「儉」,儉約,節儉。「用足」,費用無有不足之處。

講:

作官的人,應當遵守兩句話,第一是公平無私來辦事,不要以私情而害公義,也就是不能以私情來左右事物,這樣的辦事,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而智慧也朗朗光明。第二是清廉潔白,不圖私利才能夠被人家尊敬信服,自然也就不失個人的威嚴。

其次是治家也必須要遵守兩條訓誡。第一是互相原諒對方過失,就不起什麼不平或抱怨。家庭間便和氣融融,心境自然平穩。第二是力求儉約不浪費。務必量入為出,則家用常常是富足而沒有缺乏的憂慮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9550
一八七、處富知貧,居安思危。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七、處富知貧,居安思危。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處」,居處。「地」地位。「貧賤的痛癢」,居於貧賤地位的苦痛,痛是苦痛,癢是一種說不出來的癢痛。「衰老的辛酸」,老年一到,身體衰弱。事事感覺辛苦。

講:

人當富貴的時候並不感覺到有任何的不足,所以對於貧窮人的苦痛,他們也感覺不到。然而世事變幻無常,人們被運命之神所愚弄,曾幾何時由高貴的地位而變成了貧賤的環境。所以我人應當在富貴的時候,不要忘記貧窮人的痛苦。常言說:「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能夠常常這樣思想就能夠保持富貴悠久了。

其次是人當少壯時代,血氣旺盛,對於外界環境毫不懼怕,身體強壯勇氣百倍。然而歲月易逝,不知轉瞬老之將至。所以在年青的時代,要知道衰老時期的辛酸痛苦。應當在事先鍛練身體,保持着青春的健康。古語說:「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日紅。」又說:「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都是教人愛惜青春的意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8985
一八八、清濁並包,善惡兼容。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八、清濁並包,善惡兼容。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持身」,保持自己之一身。「皎潔」,皎是白色,潔是乾淨,也就是潔白。「污辱」,污是污名,辱是恥辱。「垢穢」,垢是污垢,穢是骯髒不潔。「與人」,與人交際。「分明」分別愛憎好惡之念。「包容」,包含容納。

講:

處世之道,首先要明哲保身。如果一個人自己持身清白太過了,則必受他人的忌視。人處世能夠清濁併包,容納污穢,則豁豁大度,衆望所歸,以之成名建功立業都是無往而不利的。古時楚漢相爭,漢王能容物而項羽對人忌刻。故漢王獲得垓下一戰的成功。

與人交際愛憎好惡之念不可過於分明,一切賢愚善惡總須包容於心,則未有不受尊敬的。古語說:「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也就是這個道理。做大人物處世要訣亦在於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8983
一八九、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八九、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休與小人仇讐,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仇讐」,互相結怨以為仇敵。「對頭」,對手。「諂媚」迎合他人心理說諂侫的話。「原」,原來。「私惠」,秘密所施的恩惠。

講:

黃雀食蟲,貓來捕鼠,天志間萬物是互相制伏着的。所以小人也自有制服他的人們存在,無須我來和他為敵,小人自有他的敵手。我如不與小人為敵則小人自然也不和我作對,就可以避其禍害。

對君子切莫逢迎諂媚,因為君子是公平無私的,我如向他卑躬屈膝,反而引起他的鄙視,卽或對他有所乞求,他也決不施以恩惠。所謂:「士以器視」,所以切莫在君子面前失禮,致使他對我器量低估過甚了。

讐音仇。同讎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8384
一九〇、疾病易醫,魔障難除。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九、疾病易醫,魔障難除。

縱欲之病可醫,而勢理之病難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縱欲」,任意縱放情慾。「醫」,醫治改正。「勢理」,執着於自己一方面之道理,不容他說。「障」,障礙,障害。「義理之障」,拘泥於義理一方面所生的障害。

講:

放縱情慾的人,好像口貪美味,耳貪妙音,心戀酒色,癡迷不悟。這些病當然比較身體所得的病要難治得多。但不尙不能說他到了不堪救藥的地步。頑固於偏頗的道理,執一而不化的人,不接受他人的勸說,更不可以理喻解,這樣的病想要治療可就難了,除去事物的障礙尙不算是難事,但想除去拘泥於理曲的障礙就比較難的多了。這種人所謂是食古不化。王陽明說:「除山中之盜易,除心中之賊難。」除有形的病易,除無形的病難。縱慾的病是俗人的病症,執理的病是學者的病症,和有病的學者去談究竟,是談不出好結果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08382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