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前言
 瀏覽14,663|回應225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單元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

初定每月51015202530

各貼文二篇

預計一年九個月全部發表完畢


 

《菜根譚講話前集》

 

前言

 

1本書的要旨與內容

本書一般人看作是聖典,但一提到聖典兩個字,就以為是二千年以前的釋迦牟尼、耶穌、孔子、老子或莊子等的經典,又或是其他一宗一派的祖師寫成的宗派聖典,其實這本「菜根譚」根本不是那樣古老的書籍。這本書大概是三百年以前的著作,著者並非大宗一派的祖師,而是一個涉獵過道教、儒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故他能引用各教的教義詞句,這可以說是一部澈研三教真理的結晶。著者不但把三教的思想化為己有,更把三教的道理,平易地闡述出來,使人讀了咀嚼翫味體會其中具有困苦艱章的經驗,清冷淡泊的趣味,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功量。所以它是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著者的一言一語都含義很深,字句雖是片斷的,但它却很能警世感人,真正是一本有益於世道人心的書籍。

菜根譚共分前後二集,前集有二百二十五章,後集有一百三十五章,共計三百六十章。其體裁是一種隨筆,也有人看做是語錄,其根本思想是中國的思想,是儒教的現實主義,老莊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所謂三教合一,集結儒釋道各派的精華,冶於一爐,誠為曠古稀世之奇箴寶訓。

 

2本書的著者與由來

本書著者隱君子洪自誠,明代人,號叫還初道人。可惜關於他的事蹟,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於功名富貴看得很淡薄,而專心埋首於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瑾」、「樵淡」、「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後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却放着不朽的光明,歡迎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見出著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的。

 

3代表東方文藝特色

如果把東洋與西洋的文章作一比較,西洋的文章是較為客觀寫實的,描寫生動而有力,但蘊藉的意味並不深遠。東洋的文章,用字雖然不多,含意却特別隽永豐富。因此西洋的文意如油畫,東洋的文章則如文人的墨寶,不著華麗而韻致無窮。東洋的文章解釋方面不大注重,叫人自己去省悟,去自覺,這可說是民族性的自然趨向。因此,菜根譚充分代表了東方文藝的特色,這大概沒有人能夠否認吧。

 

4菜根的意義之推究

推究菜根的意義,菜就是普通所謂青菜的菜葉,菜根如蘿蔔、大根、牛蒡、莓菜等,是一種粗俗淡泊的食品,在「鶴林玉露」一書說「士大夫不可一日離菜根,百姓不可一日無色水。」這時當時貼在寺廟的門框上,教人去咬菜根的刺戟語,其意義是老百姓如無菜可吃,徒嗅菜根以療饑渴,那麼這就是政治家的不是了。故看一般老百姓的面色卽知當時執政者的成績如何。因此「菜根」二字,當時十分流行。用此二字警告世人,以堅忍清苦磨煉身心,栽培灌溉,充實自我。這是作者洪自誠親身體驗孕育出來的結晶。故本書頗通人情世態,裡面包蘊甜、酸、苦、澀等之人間味道

 

 

5菜根譚之異類和參考書

「菜根譚」也有同名異類的,如乾隆五十九年,以還初堂主人的識語為冠的洪應明之著作便是,這與本講話所用的底本,雖然有人說是同人異名,其是不管是內容、編纂等都有懸殊的差異

洪自誠的「菜根譚」分為二集,洪應明的「菜根譚」不但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尤其裡面散見清朝石惺齊之「續菜根譚」的語句,故我們可以斷定洪應明的「菜根譚」是後人的合纂,唯洪自誠的著作才是正宗。

本書問世後,博得許多人的讚賞,學者間皆爭先恐後地著了很多的續篇,或類似的書籍,就中以清朝石惺齊的「續菜根譚」二卷,劉子載的「吾家菜根譚」二卷比較出色。

 

 

 

本文作者:聖印法師

中華佛教學院院長

慈明寺萬佛寺住持

中視「大法輪」華視「菜根譚」節目主持人

 

番外篇

本回《菜根譚講話前集》及2014年發表之《菜根譚講話後集》,皆抄錄自作者于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廿一版「菜根譚」部份內容。

張貼文皆為精減版。

 

老詼訝

備註

【如遇不可抗拒之因素阻擋(如:節日、過年)或偶突發事件干擾(如:電腦送修),則待修好年假完再行補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98823
 回應文章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一二一、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一、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

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

「曲」,委曲婉轉,極盡曲護。「彌縫」,修補縫合。「暴」,暴露。傾露出來。「揚」,在人前揭示出來。宣揚。「頑」,頑固不化。「化誨」,教化訓誨。「忿」,怒之極曰忿。「疾」,疾恨。「濟」,作成,助長,又有救濟之意。

講:

說人家的壞話,自己以為自己是世間的善者,這種人是大錯而特錯。人都不喜歡他人說他的壞話。如果有了這樣人,我人決不把他以善人來看待。因為對於甲來談乙的壞話,同樣的對於乙也可以說甲的壞話。世人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於說人家壞話的人要把他當成壞人看待,並且需要對他提高警覺。世人如不明白這種道理的,只為了抬開自己的身價而怒及他人,講他人的壞話。這種人就是無可救藥了。

人家如果向我詢問別人的短處,我就應當留意避免暴露人家的短處。凡是說他人短處的人,則我人也應當把這個人看成是一個有短處的人。要知道說人家的短處,正是表示自己有短處,是以我的短處去攻擊人家的短處。誠如孟子所說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是一樣的。

其次是對於性情頑固的人,要善意的加以勸導使他改過,不可對他加以憎恨與厭惡。否則就是自己也是一個性情頑固的人了,以頑固去助長頑固,就更加的頑固了,結果是一敗塗地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810
一二二、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二、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沈沈不語」,沈默寡言之人。「輸心」,傾心吐膽,開誠相見。「倖倖」,乖戾好怒之貌。性質不良的人。「自好」,得意之貌,倖然自喜。「防口」,不以其為談話的對象,而謹慎發言。

講:

在應當發言的時候一語也不發,沈默毫無表情的人,其心難測,可以說是一種陰險的人物。對這樣的人是不容易輕輕的搖動他的心機。西諺說:「沈默金子而雄辨是銀子」這是說雄辨不如守沈默較好。守沈默的人在外面看來是代表君子的風度與氣質。然而這不過是普通的看法,不能說是不變的。又俗語說:「禍從口出」,這也是戒人少說有害無益的言語,但也決不能說保持絕對沈默是正確的,應當說的話一定要堂而正的說出來。何況說話是人的權利,如果保持沈默太過了,就是自己放棄了天賦的權利。一個啞吧是很可憐的。況且無意義的沈默,容易引起人的誤會和猜忌,人人對這樣的人都是遠避的,那自己便成了孤獨的人了。

大致來說,一般人是口雖不言而心中多慮。沈默寡言的人多半心中多思多慮。多言多語固然不算是君子的行徑,但沈默不語的人,多半是陰險暗昧小人的行為。

此外還有一種小人就是聽他人的言語有了空隙,就乘勢加以攻擊,如果和這種人接近表示傾心,也許帶給你很大的害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806
一二三、震聾啟瞶,臨深履薄。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三、震聾啟瞶,臨深履薄。

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喫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

「昏散」,昏亂散漫。「提醒」,喚醒的意思。「喫緊」,情況緊張。「放下」,放鬆,弛緩一下。「昏昏之病」,心神顛倒神氣憂鬱。「憧憧」,心中不定,放心不下。易經:「往來憧憧」。「擾」,煩擾,擾亂。

講:

心中散亂暗昧的時候,要自己提起精神去控制,使精神恢復飽滿,心情過於緊張的時候,要把事物暫時放下,使心緒平衡安定一下。不然的時候,當治住了散亂暗昧的毛病,却又染了蠢蠢欲動的情緒,擾亂了心地的安靜。

此篇的大意是修心的要訣,正如陶淵明所說的「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人必須時時有此念頭,才能夠提醒念頭的昏暗。又如佛家所說的但求放心而已。此心如能放得下,則一切魔障不起,更無外界的紛擾了。

瞶音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508
一二四、君子之心,雨過天晴。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四、君子之心,雨過天晴。

霽日青天,倐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倐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嘗一毫凝滯,太虛何嘗一毫障塞,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霽日青天」,無雲不陰的晴天。「倐」,忽然,一閃。「迅雷震電」,疾速的雷聲,強烈的電光,陰霾瀰漫的天氣。「疾風怒雨」,風速很快,落雨很強,所謂狂風暴雨。「朗月晴空」,明朗的月亮,清淨的天空。「氣機」,天地的運轉機運。「常」,常住不變。「一毫」,一點之意。「凝滯」,氣滯而不通。「太虛」,也叫太空。大空,杜甫詩:「東嶽雲峯起,溶溶滿太虛」。「障塞」,氣塞而不透。「人心之體」,心之本體,。

講:

在晴朗澄澈的太空,忽然間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相反地狂風暴雨的天氣一過,忽然出現光風霽月的景色。這氣候的陰晴無常,說明了天心有凝滯與障塞,人事也是如此,所謂毫釐之差卽發生千里的急劇變化。但是天心雖然有驟然之變,而那風兩雷霆都是對於人有作用的,等雨過之後天氣馬上晴朗,不留絲毫跡象。這正說明了天心的偉大,人心本乎天理當着喜怒哀樂之發生,誠然是一息之間就有急劇的變化,務須過而不留,切不可凡事都縈懷於心鬱結不散,那就有失天人合一之道,難免不遭逢到意外之變,古人教人讀書養氣,就是要人心與天心相吻合,然後才能天人合一了。

霽音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505
一二五、有識有力,魔鬼無踪。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五、有識有力,魔鬼無踪。

勝私制欲之功;有曰識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識得破不過者,蓋識是一顆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斬魔的彗慧劍,兩不可少也。

「私」,私情。「欲」慾念。「功」,功夫,修養。「識」,認識。「力」,意志之力。「忍」忍耐力。「蓋識」,這個識是知識之識。「一顆」一粒。「照魔的明珠」,照見惡魔之正體的明珠。「一把」,一支,一根。「斬魔」,斬殺惡魔。「慧劍」,銳利的寶劍。佛家以銳利智慧為慧劍。

講:

擊退私情,抑制私欲,如果對私情私慾這一頑強敵人,沒有澈底認識的話,那就達不到擊退和抑制的目的了。

治病必定要知道病因,這是先決的條件。對於排除心中的惡魔,如果不能認識出惡魔的原形,那就沒有辦法了,雖然識透了他的本體,然而擊退抑制這一惡魔並不簡單。如果忍耐力不足,也不能達到目的。只有知識(也就是理智)才是照出惡魔的一顆明珠,沒有這一顆明珠則就照不見惡魔。而意志的力量才是斬殺惡魔的一把慧劍,若是意志的力量不堅,雖然有明珠,照見惡魔但是也斬殺不了他。因此這意識堅固的毅力,都是斷邪念,明心體不可缺少的條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213
一二六、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六、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聲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詐」,欺詐。「無窮意味」,用言語難以形容出來的意味。「無窮受用」,有用不盡的享受。

講:

人家侮弄我欺騙我而我能夠包容涵蓄,不發一言不表慍怒,所謂喜怒不形於色,是非不辨於言。使他人無從捉摸我的內心深處。這其中的趣味是奧妙無窮。同時也藏着有很大的機謀與作用。所謂靜以制動觀人入微,則他人對你再也不敢加以侮弄欺騙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8211
一二七、困苦窮乏,鍛鍊身心。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七、困苦窮乏,鍛鍊身心。

橫逆困窮是鍛鍊豪傑的一副爐鎚,能受其煆煉,則身心交益,不受其煆煉,則身心交損。

「橫逆」,強暴無理,也是磨煉人的逆境與災難。「煆煉」,煆鋼煉鐵。「一副」,與一對之意相同。「爐錘」,鑪是鎔火之鑪,錘是煆金之器。兩字合起來是煆煉金屬用的器具。此處作陶冶人的心性解。「益」,利益。「損」,損害。

講:

人受了種種的災厄,置身於逆境的時候,如同在爐子裡鍊鋼的一般,鍛鍊身心成為一個鋼鐵一樣的人。所以人能受得住災厄與逆境而不為它所挫折,才能享受到大的利益。未經過此種鍛鍊的人,則身體也禁不住風霜折磨,精神的修養也不充分,終究成不了一個偉大的人物。

古語說:「憂危啟聖智,厄窮見人傑。」意思是人處在困窮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須知這正是促成我人向前發展的一個契機,正是鍛鍊琢磨我人成為一個堅強偉大的人物。人生來如果不受困苦,飽食暖衣,對任何事都任性去做,那他就禁不起挫折,受不住打擊,好比是在室內培養出來的花木,決不會有健全的發展。

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困乏其身,惡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話的意義是說天將要給一個人幸福以前,必定先給他許多的困難,使他能夠戰勝困難克服困難,養成了堅決奮鬪的意志,對於任何困難都能突破,遭遇失敗也決不悲觀,永遠抱着樂觀的希望,不屈不撓接受鍛鍊,那麼最後一定是幸福與光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7852
一二八、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八、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惡有則,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無怨咨,物無氛疹,亦是敦睦的氣象。

「不愆」,無有過失與錯誤。「好惡」,好與惡,愛與憎。「有則」,有一定規律與規則。「燮理」,燮柔靱之意,調和之意。「功夫」,與工夫之意同。「怨咨」,怨是嗟怨,咨是嘆息。「物」,萬物。「氣疹」,氣是受惡氣的煩惱。疹是皮膚上發生的粒狀斑痕。兩字合用是惡病之意。「敦睦」,敦是厚重。睦是和氣,敦睦之情敦厚和睦之意。「氣象」,心意之象。

燮音謝。

講:

人體是以心為主宰,而太陽則是天地的中心。所以人身也可以說是一個小世界,大天地有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風雨寒暖的往來。由於陰陽的和合,而滋生了萬物,而形成一個小天地的我們,人人都有喜怒哀樂之情和鑑別是非好惡的知識,並且有實現這些情感和知識的意志作用。而後才構成了一個完全的身心。如此狂喜暴怒,好惡混同的不分,那就不會造成一個完全的人格。應該歡喜的地方就要歡喜,應該忿怒的時候就要忿怒,好善而惡惡,無過與不及,能夠調和這一身的小天地,才不失身中庸之道。

天地卽為一大世界,則等於包容人的父母。人存在於天地間,人人彼此都當視同手足一樣彼此要相親相愛互助合作,施德而不結怨,以仁愛待人處世自然就沒有恨與煩惱了,應當使人人各盡其業,卽是使萬物也應當各安其所,人人都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和為萬世開太平的宏願,則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永久和平,因此產生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7850
一二九、戒疎於慮,警傷於察。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九、戒疎於慮,警傷於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疎於慮也;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此警傷於察也;二語並存,精明而渾厚矣。

「防」,預防他人的加害。「疎於慮」,思慮的淺薄。「逆」,預為推測,論語,問篇,「子曰不逆」。「傷」,傷損於道德。「察」,明察,看穿了之意。「精明」,明澈。「渾厚」,德則渾然厚道。

講:

從人類整體的大處着眼,無論自己的民族或其他的民族都可以說是同胞,相互間以仁愛之心相處,那麼都有幸福。

人決不可以存害人之心,你害人家人家也一定反過來報復。所以說害人如害己。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明白這一種道理。人雖不應當有害人之心,但也不可不事先對壞人加害於你作一個防範。

有些人把人家都當成和自己一樣去看待,這樣的人是非常正直,卽或受了人家的欺侮他也毫不在乎。還有些人太聰明了,在事先看破了他人的詐偽,而嚴加防範,兩相比較下愚直的人使人願與他相親,而聰明的人則人都敬而遠之。

人有聰明固然不是壞事,但切戒破壞人家道德,揭露人家短處,這是不可不細加考察的。以上我們不妨玩味一番,做人做事就不致有什麼差誤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7551
一三〇、辨別是非,認識大體。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三、辨別是非,認識大體。

毋因群疑而阻獨見,毋任己意而廢人言,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以快私情。

「群疑」,多人的疑惑。「阻」,妨止阻礙。「獨見」,自己確信之意見。「廢」,不用,貶駁。「人言」,他人之言而有道理者。「小惠」,一點的恩惠。「大體」,大局,大體的方針。「公論」,天下的輿論,多數人的意見。「借」,用,利用。「私情」,私人的情感。

講:

有很多的人對事表示疑惑,而我自己對事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那就要擇善固執,不被群衆的慮疑所阻礙。所謂「千人盲目一人明,衆人皆醉我獨醒。」多數人的意見,有時也未必合乎真理,但一個人的獨見也不一定是不合真理,如果自己能有確信,那也可以排除別人疑問,古往今來的偉人所以能成就千秋偉業,都是有別人所不及的智慧和自己的見解。其次天下事不是一個人獨力所能成的,凡事應當多旁聽他人的意見,為多方面的參考。千萬不要任性而忽視他人的言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17550
頁/共2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