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前言
 瀏覽13,725|回應219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單元

《處世格言-菜根譚講話前集》

初定每月51015202530

各貼文二篇

預計一年九個月全部發表完畢


 

《菜根譚講話前集》

 

前言

 

1本書的要旨與內容

本書一般人看作是聖典,但一提到聖典兩個字,就以為是二千年以前的釋迦牟尼、耶穌、孔子、老子或莊子等的經典,又或是其他一宗一派的祖師寫成的宗派聖典,其實這本「菜根譚」根本不是那樣古老的書籍。這本書大概是三百年以前的著作,著者並非大宗一派的祖師,而是一個涉獵過道教、儒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故他能引用各教的教義詞句,這可以說是一部澈研三教真理的結晶。著者不但把三教的思想化為己有,更把三教的道理,平易地闡述出來,使人讀了咀嚼翫味體會其中具有困苦艱章的經驗,清冷淡泊的趣味,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功量。所以它是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著者的一言一語都含義很深,字句雖是片斷的,但它却很能警世感人,真正是一本有益於世道人心的書籍。

菜根譚共分前後二集,前集有二百二十五章,後集有一百三十五章,共計三百六十章。其體裁是一種隨筆,也有人看做是語錄,其根本思想是中國的思想,是儒教的現實主義,老莊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所謂三教合一,集結儒釋道各派的精華,冶於一爐,誠為曠古稀世之奇箴寶訓。

 

2本書的著者與由來

本書著者隱君子洪自誠,明代人,號叫還初道人。可惜關於他的事蹟,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於功名富貴看得很淡薄,而專心埋首於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瑾」、「樵淡」、「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後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却放着不朽的光明,歡迎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見出著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的。

 

3代表東方文藝特色

如果把東洋與西洋的文章作一比較,西洋的文章是較為客觀寫實的,描寫生動而有力,但蘊藉的意味並不深遠。東洋的文章,用字雖然不多,含意却特別隽永豐富。因此西洋的文意如油畫,東洋的文章則如文人的墨寶,不著華麗而韻致無窮。東洋的文章解釋方面不大注重,叫人自己去省悟,去自覺,這可說是民族性的自然趨向。因此,菜根譚充分代表了東方文藝的特色,這大概沒有人能夠否認吧。

 

4菜根的意義之推究

推究菜根的意義,菜就是普通所謂青菜的菜葉,菜根如蘿蔔、大根、牛蒡、莓菜等,是一種粗俗淡泊的食品,在「鶴林玉露」一書說「士大夫不可一日離菜根,百姓不可一日無色水。」這時當時貼在寺廟的門框上,教人去咬菜根的刺戟語,其意義是老百姓如無菜可吃,徒嗅菜根以療饑渴,那麼這就是政治家的不是了。故看一般老百姓的面色卽知當時執政者的成績如何。因此「菜根」二字,當時十分流行。用此二字警告世人,以堅忍清苦磨煉身心,栽培灌溉,充實自我。這是作者洪自誠親身體驗孕育出來的結晶。故本書頗通人情世態,裡面包蘊甜、酸、苦、澀等之人間味道

 

 

5菜根譚之異類和參考書

「菜根譚」也有同名異類的,如乾隆五十九年,以還初堂主人的識語為冠的洪應明之著作便是,這與本講話所用的底本,雖然有人說是同人異名,其是不管是內容、編纂等都有懸殊的差異

洪自誠的「菜根譚」分為二集,洪應明的「菜根譚」不但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尤其裡面散見清朝石惺齊之「續菜根譚」的語句,故我們可以斷定洪應明的「菜根譚」是後人的合纂,唯洪自誠的著作才是正宗。

本書問世後,博得許多人的讚賞,學者間皆爭先恐後地著了很多的續篇,或類似的書籍,就中以清朝石惺齊的「續菜根譚」二卷,劉子載的「吾家菜根譚」二卷比較出色。

 

 

 

本文作者:聖印法師

中華佛教學院院長

慈明寺萬佛寺住持

中視「大法輪」華視「菜根譚」節目主持人

 

番外篇

本回《菜根譚講話前集》及2014年發表之《菜根譚講話後集》,皆抄錄自作者于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廿一版「菜根譚」部份內容。

張貼文皆為精減版。

 

老詼訝

備註

【如遇不可抗拒之因素阻擋(如:節日、過年)或偶突發事件干擾(如:電腦送修),則待修好年假完再行補登】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98823
 回應文章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七、淡中知真味,常裏識英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七、淡中知真味,常裏識英奇。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醲肥」醲是味濃的酒,肥是很肥美的肉。「辛甘」辛是辣口之意,如辣椒,胡椒等;甘是甜口之意,如砂糖,冰糖等。「真味」真正適口的味。「淡」淡泊也。「神奇」不可思議,不可以用人事測知。「卓異」出類拔萃,與尋常人的行為兩樣。「至人」道德練道的理想人物。出自莊子逍遙遊篇:「至人是無己,神人是無功,聖人是無名。」「常」通常,卽是平凡的常人之意。

講:

濃的酒,肥的肉,辛辣的辣椒或是甜口的糖,這些使人饞涎嗜好的東西,是何種濃厚美味!這些美味反不及一味淡泊清純的食品,像蔬菜一味適宜我們的胃腸,才是真正的口味。要知道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吃了過飽的濃酒肥肉,不及吃少數的菜根來得香甜合口。

人也是一樣,有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有神變幻術或高超出衆的才藝與衆不同,這些人不算是理想人物,也不值得人家的崇仰與尊敬。一個有着圓滿的人格和究竟品德的人,自然沉默地守着自己的本分,和平常人沒有兩樣的去行他自己的道理,這樣悄悄地耐心地修道,不驕不亢,他的行為有一天達到理想的境界,那才是理想中的人物,是我們做人應當引以為模範的一種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成道以來對衆生說法,決不以深遠理論或苦行奇事惑衆,惟以簡明切實的方法,教人易行的中道,務使聞法的人,都能隨分隨力,去惡進德,以日淨其心,便是學佛修善的法門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8422
八、閒時喫緊,忙裏悠閒。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閒時喫緊,忙裏悠閒。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少停;日月晝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閒時要有喫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

「寂然」寂寞,肅靜,沒有聲息。「氣機」氣是天地陰陽的氣,機是活動,氣機二字,卽是天地的活動。「奔馳」奔跑之意。「貞明」貞是貞操,堅固而始終不渝,明是光明,貞明二字指日月光明亘古不變之意。「閒時」暇時也,卽閑散無事的時候。「喫緊」喫是喫驚,緊是緊急,或火急不待之意。「悠閒」有餘暇,悠然自在。「趣味」興緻也,趣向之意。

講:

東洋與西洋的思想有種種不同的地方,尤其對天地自然活動的看法。西洋人說神是造天地萬物人類的,又說利用自然的潛力,以科技去征服自然。東方人認為天地是養育我們的父母,天地的道理往往與人的道理相吻合。如蘇東坡詩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對溪聲山色,以為是釋迦牟尼的現身,此微妙的自然真理深印人心。中庸上說得好,「誠是天上道,亦為人之道。」可見天道與人道一脈相通,現在我再來講「靜中之動」。

所謂天地,是寂然肅敬,天長而高,地寬而廣,一點沒有活動,而實在的乾坤氣象是在不停運行着,隨着光陰的隙行,如同白駒似的奔馳,今天是夏的氣象,不多時已挑起秋風。這些是不變化的變化,不動中的動,可是日月的光明永遠存在着,這又是「動中的靜」了。

有這動中靜,靜中動,反應於人心之上,人感到靜中的動,如同感到動中的靜一樣。空暇的時候,應於靜時持有常動的心念,卽「閒時要有喫緊的心思」。喫緊是任何場所時間都能應付,日常不得不有這樣的準備,這是君子的行為。所以這平常喫緊的心是要時時存着的,譬喻一家人平日沒有一點小心火燭的心思,一旦火燒房子,才急忙說,「那是火災」!趕着去買滅火器,已經太遲了。應該早就買回來,一到危難時可以拿出來應用,火禍就免了。無事常存有事心,還要加上平常心,「未雨綢繆」,可以應付非常的事而悠然綽有餘裕。石天基這人說,獅子捕兎子,不用九牛二虎之力便可成功。但要捕大象,就須在平常注意,臨時對象那樣大敵,就不存一絲一毫害怕的心,而能安心捕到。由此可知平時的準備,非常時才有用處。

至於人的非常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講的是死的事,死是人的非常時,所以應在平常有死的覺悟等無常來到,就不會有所恐懼。關山國師曾說,「我這裏無生死」,應這樣的看破,生與死是沒有區別的。盤珪禪師將要死時,弟子們皆請遺偈以辭世。「老僧住世七十三,度化四十四年,前後半生每天教你們的道理,皆為遺偈,此外不必別的遺偈了。」這是禪僧的話。其他聖僧臨終對人辭世也是一樣,所謂「昨日發句,今日辭世,今日發句,明日辭世。」卽是平常發句悉是辭世。

統上來看,暇時過暇時生活,忙時沒有悠靜的習性,却全賴平時的修養與覺悟。在非常時不可光講非常時,這非常時的覺悟卽由於平常的準備。天地自然的成謝,是靜中有動,也是動中有靜:而我等應在悠閒時有喫緊的覺悟。由此可見這是教人在忙處應有悠閒的趣味,便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8419
九、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九、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觀心」反省,觀察自己的心。「妄」妄念,妄生煩惱之意。「窮」盡也。「真」本心不被煩惱染污,卽本來的良心。「大機趣」澈底覺悟的機運和情趣。「大慚忸」羞恥之心,很大的忸怩與慚愧。

講:

晝間不停活動,靜不下來。到了夜晚,四鄰無人,萬籟俱寂,沒有半點聲音的時候,獨坐孤燈下,把自己的心深深按下來看。這時,時常在騷動的心一下子靜下來,就可發掘那心靈之泉。恰如濁污的桶水,如把它攪動,那水是決不會澄清的,但如把它放靜,過些時候,濁污自然就漸漸沉底。孟子說「夜氣存養」,夜氣是深夜的氣,彼時外界接觸少,本心卽真心就慢慢顯露,這是一種修養的功夫,夜深人靜,獨坐觀心!

旣消除了外物妄心,就現出真來。真與妄是相對的。「大乘起信論」很詳細地說明真是真如,所謂真如是我心的本體,這真實如常的心的本體,叫做本覺。本覺是說,本來自性清淨,從本來就覺,無一點曇心的本體。我們如持這我心的本體,就得到了寂樂。反之,心忽然現出曇來,動起了你我的差別,那就是你不好,我好;你可愛,他可憎的迷妄、煩惱,把真如的我心抛棄了。故此,一失真便現出妄,而妄到極就現出真,是循環的人生!「大乘起信論」把順序分明記得十分詳細,其中比喻,真如本覺,光明如鏡,澄清似水,因被無明煩惱的風吹動,才起了微波,這波又被吹成大波,大波再經一再的吹襲波波相逐,而成狂瀾怒濤。這是說我們的心向迷的順序而行,無明動真如,然後生妄心,妄心無明相應而生妄境界。

又如夜行的人,因趕夜路跑得很快,也就不覺得什麼。如果心中起了一點寂寞凄涼氣氛,這氣氛就會引起恐佈。恐佈一起,鬼怪精靈隨之而至,就嚇得逃無可逃了,以後再一看,才知那根本不是什麼幽靈,而是枯尾花。這樣知道了以後就能表露出真來,這叫做始覺。這始覺中最初是凡夫覺得「這不是幽靈而是枯尾花」。想是這樣想,還擔心着會跳出其他的幽靈來,其實幽靈是不會出現的,心裏這樣想,就覺得又進了一段了,這叫做相似覺。殘留恐怖的心,變而為無,就開了另一種的覺,叫隨分覺。但是還有殘留「凄涼」恐怖的心,說不知幽靈會否出來,從此說不定又成了迷。直到無這凄涼的心如同開始夜行時什麼也不覺得一樣,這叫始覺,與本覺成為一體這叫做究覺竟,卽使本不二。這樣,妄盡歸於始,一點也無翳(曇)。如對明鏡,花映出花,鳥映出鳥,心的反映亦復如是不被曇遮,就能大開境地運用自在,這是說得到大機趣,但要行到這地步是很難的事。

本心雖已現出,但妄想難去,這就是「卽覺真現而妄難逃」。佛教說的妄想分做兩種,叫做見愁,思惑,見惑是知識上的惑,卽是理。飲酒是惡事,誰都知道,但偏有些醉鬼不知,或實在頭腦愚拙的人也不知,這是見惑。譬如知道了喝酒不好,要「停止」或「不停止」,感情上難以決斷,這叫做思惑。人生如夢,思惑難斷。佛教「見惑頓斷如破石」,思惑「如同斬斷藕絲」。藕絲極細,不易切斷。真現而覺妄難逃,有大慚忸是知恥,就是感到很大的恥辱。

為什麼要露出本心?是要現出自己本心而有恥的氣氛,這起恥才是人間向上的第一步。世上人雖為惡不知是惡,雖知罪還要犯罪,沒有想到自己「啊,做惡了!」那太可憐。能自知罪惡警醒的,才是非常。遺教經中說:「慚愧是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恥是粧飾中最好的飾物。在此不能不想到的是,此恥心何從而起?應知心是真如本體,悟的當體,心應當如同鏡的光明。但光明的東西常被翳遮上,這是要留心的事。「水若無波則自定,鏡未被翳則自明。」故心不可不清,去其混污自必現出清來。外界的誘惑是翳,內心的妄想是錆,去其翳,除其錆,就現出本心。「啊,做惡了,不該如此做的!」這樣的慚恥心,實是晶瑩綺麗的本心,大機趣的自在境涯。以種種來戟指其本心,終得大慚忸,得此大慚,如夢醒覺真,悟何者為是,何者不是,慾望不能束縛,煩惱袪除,心情自然就喜悅不勝了。

-音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8153
一〇、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恩裏」蒙到恩惠中之意,卽是受到君子或主人的恩寵,而得意揚揚。「由來」本來,從來,原來。「快意時」得意時也。「回首」卽回頭注意前後左右。「敗後」失敗了以後。「拂心」不能依所想而行事。「放手」把手放下,事卽中止。放,停止也,禪語說「放下著」。

講:

由主管上級蒙受了種種恩寵,揚揚自得地自我陶醉,大都不顧慮有什麼可能發生的災難,等到遭遇了災難,就一蹶而不振,失敗倒臺了。所以我人生於這個社會的時代,早回頭自省不為禍殃所侵。要事先豫防,不要等到事後追悔。其次是更不可因事情稍有失敗,就灰心洩氣。語云:「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人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精神向前勇猛邁進。然後才能到達真正成功之域。所以不要因為挫折就中止努力,這樣的話任何事也不會成就。應當鼓足勇氣,對於所做的事,不論怎樣不遂心也不放鬆,也不罷手,抱定了恆心毅力去做,必定能收非常美滿的效果。也就是說,能夠在艱難困苦中奮鬪,才能得到偉大的成功!

總而言之,得意時自己能誇張就會生災害;失意時要有魄力,向目的地加倍努力。這樣,總有成功的時候,而未來的勝利與輝煌的前途才可以實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8150
一一、澹泊明志,肥甘喪後。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一、澹泊明志,肥甘喪後。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澹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藜口莧腸」藜的葉,可作羮食,莧菜可作湯飲。以藜、莧充滿腸胃,卽粗食也。「冰清玉潔」如氷的清,玉的潔,是說人心清淨潔白,一塵不染。「袞衣」是天子的禮服。「玉食」是美食,卽指美衣美食。「婢膝奴顏」婢是下女,丫環;奴是奴僕,下男。意指下女屈膝在主人前的畏懼,奴僕和氣順從主人的面孔,卽是說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順從與尊敬。「澹」很清淡的心意,沒半點功名利慾之念。「節」氣概。「肥甘」很肥美可口的食物,就是美食。「喪」失掉之意。

藜音離。莧音現。

講:

對於這種藜莧粗食生活而能滿足的,就決不抱一點野心,其心如氷之清,如玉之潔。和這相反的,以美食來充腹的富豪人家,就甘願以奴顏婢膝,來搏取其所求的榮華名利。這樣可看出做人若沒有名利的心,就沒有向人低頭的必要,其志操是淡白潔清不着一塵,堅志而不渝。相反,求美衣美食慾念旺盛的人,就會使弄手段來獲得他的要求,不自覺地態度卑鄙。心一卑鄙就失去了丈夫的氣節,節因「肥美甘食」而喪失!所以說,粗食者志堅,華美者心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859
一二、眼前放得寛大,死後恩澤悠久。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二、眼前放得寛大,死後恩澤悠久。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寛,使人無不平之歎;身後的惠澤要流久,使人有不匱之思。

「面前」眼前也,又可謂生前。「田地」心田也。心地作出種種煩惱不一而足,如同大地五穀,雜草生起。釋氏要覽:「衆生猶若大地」,就是這個意思。「寬」寬濶,寬大。「身後」死後也。「惠澤」恩惠德澤。「流久」流傳之意,流得,卽得傳後世。「不匱」匱,缺乏也,卽沒有缺乏意。詩經大雅:「孝子不匱」指孝子對父母的供養是沒有缺乏的。

講:

佛教把人生分為過去,現在,未來。因此,面前就是講「現在」的事,田地也就是佛書裡所說的「心地」,意思是說人的心實在是能作出種種煩惱的土地。人生於世,如幻如夢,如白駒過隙,如過眼煙雲。然則,為人應該怎樣?應該放開心田,持心寬大!無論善人,惡人,賢者,愚者,或長幼,或內外,都得無差別心悉是包容,這種胸襟寬大、一視同仁之心,就不會引起他人的不平之鳴了。

又對於死後遺留的恩澤,總希望永久流傳,這在生前就儘量汲汲施惠於人,牢記服務人生的宗旨──「乃役於人」永久永久!使人家不覺有缺乏,使人家不會不平反而滿意,就是你死了,你的芳名萬世永垂不朽,你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858
一三、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三、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徑路」裏路(狹),卽是小路之意。「窄處」幅狹。「滋味」口味好的意思,就是甘味,美味。「滋味濃的」味道好的食物。「減三分」十分之中,七分是自己的,分三分給他人之意。「極安樂」極安樂是身心平安快樂。此處的極,是說渡世得安樂最上的方法。

講:

走山邊的小路,不能二人同時通過,如果爭強搶先,就有墜落深谷的危險。處於這樣的場所,自己要停留一步,先讓他人過去,這才合乎禮儀,而又是最安樂的辦法。還有對於滋養成份的美味食物,你不可一個人獨食,要分三分給人家去吃。這樣的做法,就是謙讓之德,對於作人處世,不但一點沒有危險,反而是得到安樂的無上法門。

易經云:「天道之盈也虧,乃視益謙之有無。」故此,假設把他人壓倒而自己先登,橫取他人之物以滿足自己,這種一時的利益,實是變為痛苦的根源。也可以說是違背天道。天是抑惡揚善的。邪到底不能與正匹敵。日本的古人武田正信說:「誰也見到圓滿的月,但是十六夜就虧了。人生在世,亦復如是。」這含有哲學的意味,可給我們警惕。正直的事才是「天道」,而「邪惡」(邪僻,偏狹,妄侫)的行為,絕不能得到安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531
一四、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四、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作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功夫,減除得物累,便超聖境。

「作人」成為一代的人物。「高遠事業」高尙而遠大的事業。「俗情」世俗利欲的情,功名利欲的事。「擺脫」是除去,宣和畫譜「擺脫李邕舊,習而筆力新」。「名流」有名譽地位的人,如世說:「有孫綽,許詢,此皆一時之名流」。「為學」學問與修行的事。「增益功夫」功夫同於工夫,以種種的心來計劃考慮,猶之增才,增智的工夫,乃積極的修養與鍛鍊之意。「物累」,心為外物所牽累。「聖境」聖人的境界。

講:

人有超群的手腕及聰敏的見識的,固然能成就一代偉大的事業。但也有平凡至極的人,縱然沒有完成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但因能專心致力於一己的事業,不被功名利慾所左右,而終于成為知名於社會的聞人。又人在治學或修養上,應該抱着偉大的理想,站穩了脚跟,積極的去改造社會,這社會事業固然有賴非常人去做,但是普通人也好,假如真能修心養性,其心不為外物所奪,全副精神於修學積德上努力,他雖然沒有能如偉大人物那樣的轟轟烈烈的事業,但終久也是能夠達到聖人賢者的地位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529
一五、義俠交友,純心做人。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五、義俠交友,純心做人。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俠氣」助弱抑強的男子氣,就是義俠心。「做人」成為一等人物。「素心」純潔而不為外物所染的心。

講: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是指真正的良友比骨肉還要親近得多。而真朋友是不易得到的。

泛泛酒肉之交,不能算是真正的交誼。真誠為朋友的人,要互相勸善規過,互切互磋,互琢互磨,遇到了禍患則共同去擔負,喜樂幸福也共同去享受,同悲共喜,難兄難弟一般。這樣才能算得上有俠義心。交際的原則,這樣才合宜。如果只為一己利益去交際,不能叫真誠的交誼。

其次做人是要有積極修養的功夫,磨煉自己的人格,不為外物玷染了純潔的心。

在惡俗的社會裏去行善渡世,對於惡俗就不得不忍受到一個程度,如果只為一己的超然,不問世道的興衰,這樣的人最多也不過獨善其身,決不能得到普遍的敬仰。所以一個人如果入世交往俗人,自己也必得變俗,與社會的步調一致。然而其心也被染成了世俗情態,就沒有用了。在俗中而不失一點心,不因外物而污穢了本心,這樣纔是一個純真的覺者。

總而言之,與友人交際,遇到其他人的患難,要去拯救,卽是與人交往必須要帶三份的義俠心。一個非常人物的活動,任憑遇到如何的變故,也要抱定堅固的意志,勿失其本然的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034
一六、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六、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無踰分外,修為毋減分中。

「寵利」寵是寵幸,又叫寵愛;利是名利,或稱利益。「德業」有利社會的德行事業。「落人後」在人的前面而被落後了。李白詩句有「風流豈肯落人後?」。「受享」受與享就是承受恩惠,這裏是一個人的生活享受。「分外」限外的程度。「修為」學問與道德的修養。「分中」自己能力的分限。

講:

從他人受得榮譽或得到利益,切不可爭搶到人的前頭,應該先讓他人而後自己再領受。不這樣做就會引起人家的怨尤。反過來說,對於社會國家有利益的事,或有關個人的道德修養,則不要落在他人的後面,要自己爭着前進去做。

又從君上受了爵祿的恩寵,或是從他人處受到物品的享受,卽便是應當得到的,自己也要捫心自問,反省自己的身份和勞力,應不應當得這一份享受,一定不要超過分限的程度。不論什麼事都要保留餘地,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自心的修養或實踐道德的事,必須要盡自己所有能力去刻苦努力。

宋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也是同樣的教訓。主要就是要「樂讓人、苦己取」。如此才是修養道德的本旨,修養心性的根本。苦樂原是綯的繩。樂的結果是苦,苦的結果是樂。苦樂相循是自然的法則,與日月星辰之轉動原理相同。所以現在的苦是為將來的樂放散種子。古人有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能吃苦的人,恐怕事業都不會成功,苦盡甘來也是不移的道理。

但是,君子不是為求將來的樂而現在甘心受苦的,他只是為社會、國家、民衆有利,而自己吃苦取苦,把樂讓他人。這樣他才心安理得。君子生活如同食淡菜,一切講淡而不講濃。旣淡然了,才能看破實相真如,也自然能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所以說,有德行和善根的人,能夠處處留心做善事,謀衆人的福利,連一分一秒的時間都不輕易的放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237032
頁/共2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