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客棧/酒樓菜單上的
「俏冤家」「無腸公子」
是什麼嗎?
搜狐 人民文化-1
"客官裡邊請,您看今兒吃點什麼?"
"你們店裡都有什麼?"
"今日有蟹黃玉柱、百合水引、俏冤家、無腸公子,還有新鮮剛運來的青門綠玉房。"
上面這段對話,如今看來像是接頭暗號,但發生在古代,卻很尋常。這是因為,古代菜品即便是最普通的饅頭、麵條,也有著別致的雅稱。
那麼,怎樣才能像古人一樣「優雅」的點菜呢? 這裡是一份點單速成教程,快來學習吧!
01 主 食
古人稱麵條為「水引」,並將其歸入「餅」類。
餅,並也,溲面使合併也。――東漢劉熙《釋名》
北魏著作《齊民要術》曾記錄過「水引」的做法:
先將麵團揉搓成筷子粗細,一尺長,浸入水中,再搓成韭葉那麼薄下鍋煮沸。
挼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唐代徐堅《初學記》引晉人范汪《祠制》稱:"夏薦下乳餅臛,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可見古時"水引"曾是冬日限定美食。
至宋,水引的形狀逐漸變得更細更長,成長條狀。
然後水引,細如委綖。――《太平禦覽》
也是宋朝時,「麵條」一詞才逐漸普及,麵食種類大增。
豬羊庵生麵、絲雞麵、三鮮麵、魚桐皮麵、鹽煎麵、筍潑肉麵、炒雞麵、捲魚麵、筍辣麵、素骨頭麵、百合麵、血髒麵、百花棋子麵、水滑麵……客官您看來點什麼?
"饅頭"最初寫作"蠻頭"。
據《事物紀原》記載,諸葛亮平蠻后班師回朝,卻路遇瀘水難以通過,有人獻策說,用人頭獻祭可順利通過瀘河。
諸葛亮自然不願為封建迷信犧牲人命,便命令下屬將豬羊肉裹上麵糰,做成人頭的樣子,代替活人獻祭,稱為"蠻頭"。
後人逐漸將「蠻頭」傳為「饅頭」。。
唐以後,「饅頭」也常被稱作「玉柱」。王世貞撰、鄒善長重訂的《匯苑詳注》中記載:"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
從「饅頭」到「玉柱」,名稱一換,立刻就高貴起來了。而「包子」這個稱呼則大約是在宋朝以後才流行開的。
宋人所著的《燕翼詒謀錄》中提到了"包子"一詞:宮中出包子以賜臣下,其中皆金珠也。
至於包子品類,花樣繁多,任君選擇。《夢粱錄》中記有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筍肉包兒、蟹肉包兒等。
不過,包子饅頭均是俗稱,走進古代酒肆,最"上流"的點包方式還得是:"小二,來二兩蟹黃玉柱。"
02 硬 菜
俏冤家――熏豬耳
俏冤家通常是對情人的昵稱,緣何成為熏豬耳的別稱已找不到確切記載。
清朝的褚人穫也曾表示對"俏冤家"的困惑,只說大街小巷都叫薰豬耳為俏冤家,卻不知所取何意。
俗呼薰豬耳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意,里巷至今傳之。――《堅瓠四集.俏冤家》
清人梁紹壬則在《兩般秋雨盦隨筆.市井食單》中說:"豬耳朵,名曰'俏寃家',豬大腸,名曰'佛扒牆',皆蘇人市井食單名也。 ”
可見當時「俏寃家」之稱在江蘇一帶的市井功能表上廣為流行。
無腸公子――螃蟹
把螃蟹稱無腸公子最早應是葛洪的手筆,乍一聽古怪,仔細思索又覺得十分合理,或許這就是古代文人的冷幽默吧。
稱無腸公子者,蟹也。――晉.葛洪《抱樸子.登涉》
唐代彥謙寫《蟹》,也用上了「無腸公子」這個名號:
西風張翰苦思鱸,如斯豐味能知否?
物之可愛尤可憎,嘗聞取刺於青蠅。
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
氈根――羊肉
五代薛昭緯《謝銀工》詩曰:"一楪氈根數十皴,盤中猶更有紅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詩中的氈根,就是羊肉。
從先秦至唐宋,"氈根"向來是肉類中的主流。
宋朝第一美食家蘇軾更是愛極了羊肉。被貶到惠陽後,他給弟弟蘇轍寫信說,自己不敢與當地權貴爭肉,於是私下囑咐賣羊人給他留一些沒人要的羊脊骨。將肉取回家後,先將羊脊骨徹底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撒鹽,用火烘烤,就是一頓鮮美的燒烤羊骨。
蘇軾還幽默地表示,這種吃法很妙,只是因為自己每次都把骨頭的肉吃個乾淨,圍在他身邊等待投餵的狗很不高興。
03 瓜 果 時 蔬
落蘇――茄子
茄子古時也稱落蘇,現蘇杭一帶的方言中,依舊有這種叫法。
茄子一名落蘇。 吳人正謂之落蘇。――《酉陽雜俎》
關於茄子為何得落蘇之名,根據宋人王闢之的記載,是因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君吳王之子跛足,有人拿與"瘸子"讀音相近的"茄子"來惡意嘲笑他,後來杭人為避諱,便改稱茄子為落蘇。
錢鏘之據錢塘也,子跛,鏷鍾愛之。諺謂"跛"為"瘸",杭人為諱之,乃秒"茄"為"落蘇"。――《澠水燕談錄》
青門綠玉房――西瓜
西瓜稱青門綠玉房,出自明代瞿佑的詩《紅瓤瓜》:
採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
青門綠玉,將西瓜的顏色形容得生動又詩意。
04 酒 水
杜康/清聖/濁賢――酒
古代文人墨客愛好飲酒寫詩,醉後飄飄然,對著酒一頓亂叫,起各式花名。
酒的花名中,最知名的當屬杜康。
杜康原是夏朝國君,也是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杜康始作秫酒。 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 ――《說文解字》
從曹操寫下千古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時,杜康一稱就被沿用至今。有趣的是,將酒奉為解憂神器的曹操,卻在主政時期下令禁酒。
時人又想喝酒,又不能被發現,便只好悄悄地給酒起代號,稱白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清聖、濁賢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
太祖(曹操)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 ――《太平禦覽》
陸遊在《溯溪》中寫道:"閒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 此外,杯中淥、歡伯、般若湯、浮蟻等也都是酒的美稱。
古代的時髦酒單
至於在古代酒肆具體可以點些什麼酒,《武林舊事》洋洋灑灑列過一大串酒名,其"時髦"程度,比起現今網紅酒吧的雞尾酒單也毫不遜色。
流香酒、銀光酒、雪醅酒、龜峰酒、薔薇露、瓊花露、思堂春、蓬萊春、秦淮春、浮玉春、豐和春、皇都春、有美堂、中和堂、清白堂、元勳堂、真珠泉、蕭灑泉、齊清露、北府兵廚、第一江山、藍橋風月……
看完這篇指南,你學會如何優雅地點菜了嗎?
參考資料:
厲荃《事物異名錄.飲食》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周密《武林舊事》
袁枚《隨園食單》
飲食考古《論包子與饅頭的歷史瓜葛》
胡豔娜著從《東京夢華錄》看北宋商業文化[J].文學教育(上),2020(04):156-157.
微信公眾號:博物館―看展覽(ID:atmuseum)
微言中蘊聖賢大道 實證裡品世事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