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孫子兵法,萬事可為
 瀏覽3,261|回應19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懂孫子兵法,萬事可為

搜狐 水煮君

 

前言

一說起《孫子兵法》,人們總會想到三十六計,很多出版社還把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合併出版,這其實是對《孫子兵法》最大的誤讀。

《三十六計》其實是根據古代的軍事思想和戰鬥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之一。

《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孫武所著,被人們遵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

 

孫武,字長卿,後人稱之為孫子、孫武子,著有《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位列《武經七書》之首。

 

《孫子兵法》亦稱《孫子》《孫武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著作,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著,共十三篇,主要內容涉及戰爭中的戰略、戰術、軍事地理、陣地戰、軍事情報及軍事道德等問題。

 

唐朝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它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文字,全世界有數千種關於《孫子兵法》的刊印本。

據報導,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都曾研究《孫子兵法》,借鑒其中的軍事思想以指導戰爭。

美軍總指揮弗蘭克斯評價說:孫武,這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家的幽靈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進的每架戰爭機器的旁邊。

 

《孫子兵法》不只是兵書

《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但它的影響力絕對不僅僅限於軍事領域。

早在戰國時期,白圭便運用孫子的思想來經商並獲得成功。

產生於北宋的《棋經十三篇》則是仿《孫子兵法》十三篇而著的圍棋理論著作。

50 年代,日本出現了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其影響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經濟領域《孫子兵法》研究的熱潮。

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水煮君覺得,《孫子兵法》既是兵書,也是啟示錄,寫滿人性弱點,而且一針見血。

 

譬如: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這句是說明了怎樣去利用敵人的心理,去取勝。

這無疑也是人性的弱點,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候,就是最敏感最好突破他的時候。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這句話似乎看著挺淺顯的道理,但實則頗有深意。

我們都知道,作戰的時候能做決策的往往只是幾個人,而就是這幾個人也決定著情況的發展方向,特別容易受情緒影響,有時候難免會做出違背本心的決策。深意就是告訴一個人不要忘記當初為什麼而出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於死地然後生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就是:人們要是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第一想法一定是逃避,沒有人想死。

但是換種方法呢,直接把他們放在一種絕地求生的境地裡,他們深知會死的時候,卻反而會帶來一種驚人的戰鬥力。這句話簡直是赤裸裸的揭露出了人性的弱點。

 

文化積澱 千年智慧

世人大多知曉的是《孫子兵法》十三篇,也就是:

計篇第一;作戰篇第二

謀攻篇第三;形篇第四

勢篇第五;虛實篇第六

軍爭篇第七;九變篇第八

行軍篇第九;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

用間篇第十三

 

孫武輾轉到吳國時,適逢公子政變。吳光即位後,伍子胥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帶著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

而在《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見吳王前;見吳王後又著問答多篇。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

注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子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是由孫武草創,後經其弟子整理成書。

 

《孫子兵法》的總字數並不多,但卻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每一句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在此,跟大家分享《孫子兵法》中比較精彩的幾個重點。

1

實力決定勝負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勝利的軍隊與失敗的軍隊相比,就好像處於以鎰稱銖的絕對優勢地位,而失敗的軍隊與勝利的軍隊相比,就好像處於以銖稱鎰的絕對劣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勝利者在指揮軍隊打仗時,就像從萬丈懸崖決開山間的積水一樣,其能量無可阻擋,這就是軍事實力的體現啊!

 

2

創造並且充分利用優勢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善於調動敵人的將帥,偽裝假像迷惑敵人,敵人就會聽從調動;用小利引誘敵人,敵人就會來奪取。用這樣的辦法去調動敵人,再用重兵伺機來殲滅它。

 

3

切忌急功近利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爭取先機之利最困難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彎路變為直路,把不利變為有利。所以故意迂回繞道,並用小利引誘敵人,就能比敵人後出動而先到達所要爭奪的要地,這就是懂得以迂為直的方法了。

沿山道蜿蜒而上的人所走之路是,看起來好像離目標更遠,但路途比較平坦,反而能搶先到達山頂。

攀岩而上的人所走之路就是,看起來好像離目標近了許多(因為走的是直線),但其更加費時費力,而且一不小心還有掉下來的可能,那樣就永遠也到達不了了。

 

《孫子兵法》包羅萬象

心理學、語言學、行為學、體育競技……無論何時拿出它,總能找到想看的東西,開啟開掛的人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716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行軍第九 白話譯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譯文:行軍第九

孫子說:

在各種不同地形上處置軍隊和觀察判斷敵情時,應該注意:通過山地,必須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駐紮在居高向陽的地方,敵人佔領高地,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上對軍隊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應遠離水流駐紮,敵人渡水來戰,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等它渡過一半時再攻擊,這樣較為有利。如果要同敵人決戰,不要緊靠水邊列陣;在江河地帶扎營,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是在江河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要逗留;如果同敵軍相遇于鹽鹼沼澤地帶,那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這是在鹽鹼沼澤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在平原上應佔領開闊地域,而側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後高。這是在平原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以上四中處軍原則的好處,就是黃帝之所以能戰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大凡駐軍總是喜歡幹燥的高地,避開潮濕的窪地;重視向陽之處,避開陰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區,軍需供應充足,將士百病不生,這樣就有了勝利的保證。在丘陵堤防行軍,必須佔領它向陽的一面,並把主要側翼背靠著它。這些對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為輔助條件的。上遊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應等待水流稍平緩以後。凡遇到或通過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這幾種地形,必須迅速離開,不要接近。我們應該遠離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靠近它;我們應面向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背靠它。軍隊兩旁遇到有險峻的隘路、湖沼、水網、蘆葦、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須謹慎地反覆搜尋,這些都是敵人可能埋設伏兵和隱伏奸細的地方。

 

敵人離我很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佔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但挑戰不休,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紮在平坦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面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人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戰車駛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開來;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拽柴而走;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扎營。敵人使者措辭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辭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並排並列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抵兵倚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飢餓的表現;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飲的,是乾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聚集鳥雀的,下面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旌旗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人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用糧食餵馬,殺馬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隊不返營房的,是要拼死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是敵軍沒有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先粗暴然後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他的企圖。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輕敵冒進,並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執行懲罰,那麽他們會不服,不服就很難使用。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如果不執行軍紀軍法,也不能用來作戰。所以,要用懷柔寬仁使他們思想統一,用軍紀軍法使他們行動一致,這樣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平素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從來不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平時命令能貫徹執行的,表明將帥同士卒之間相處融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61
地形第十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地形第十

 

孫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凡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60
地形第十 白話譯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譯文:地形第十

孫子說:

地形有等六種。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也可以來的地域,叫做;在形地域上,應搶先佔開闊向陽的高地,保持糧道暢通,這樣作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進,難以返回的地域,稱作;在掛形的地域上,假如敵人沒有防備,我們就能突擊取勝。假如敵人有防備,出擊又不能取勝,而且難以回師,這就不利了。凡是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不利的地域叫做。在形地域上,敵人雖然以利相誘,我們也不要出擊,而應該率軍假裝退卻,誘使敵人出擊一半時再回師反擊,這樣就有利。在形地域上,我們應該搶先佔領,並用重兵封鎖隘口,以等待敵人的到來;如果敵人已先佔據了隘口,並用重兵把守,我們就不要去進攻;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那麽就可以進攻。在形地域上,如果我軍先敵佔領,就必須控製開闊向陽的高地,以等待敵人來犯;如果敵人先我佔領,就應該率軍撤離,不要去攻打它。在形地域上,敵我雙方地勢均同,就不宜去挑戰,勉強求戰,很是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所在,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

 

軍隊打敗仗有六種情況。這六種情況的發生,不是天時地理的災害,而是將帥自身的過錯。地勢均同的情況下,以一擊十而導致失敗的,叫做。士卒強捍,軍官懦弱而造成失敗的,叫做。將帥強悍,士卒儒弱而失敗的,叫做。偏將怨仇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擅自出戰,主將又不了解他們能力,因而失敗的,叫做。將帥懦弱缺乏威嚴,治軍沒有章法,官兵關系混亂緊張,列兵布陣雜亂無常,因此而致敗的,叫做。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眾,以弱擊強,作戰又沒有精銳先鋒部隊,因而落敗的,叫做

 

以上六種情況,均是導致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考察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這是高明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能夠勝利;不了解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失敗。所以,根據分析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不打,堅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據分析沒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戰不謀求勝利的名聲,退不回避失利的罪責,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國君利益,這樣的將帥,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對待士卒象對待嬰兒,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難:對待士卒象對待自己的兒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對士卒厚待卻不能使用,溺愛卻不能指揮,違法而不能懲治,那就如同驕慣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來同敵作戰的。只了解自己的部隊可以打,而不了解敵人不可打,取勝的可能只有一半;只了解敵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隊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敵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隊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戰,取勝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無窮。

 

所以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九地篇第十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8
九地篇第十一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九地篇第十一

 

孫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泛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敢問敵眾而整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于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

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諸、劌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如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此謂將軍之事也。

九地之變,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徹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交地吾將固其結,衢地吾將謹其恃,重地吾將繼其食,泛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鬥,過則從。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于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于害,然後能為勝敗。 

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裏殺將,是謂巧能成事。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于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6
九地篇第十一 白話譯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譯文:九地第十一

孫子說:

按照用兵的原則,軍事地理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諸侯在本國境內作戰的地區,叫做散地。在敵國淺近縱深作戰的地區,叫做輕地。我方得到有利,敵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區,叫做爭地。我軍可以前往,敵軍也可以前來的地區,叫做交地。多國相毗鄰,先到就可以獲得諸侯列國援助的地區,叫做衢地。深入敵國腹地,背靠敵人眾多城邑的地區,叫做重地。山林險阻沼澤等難于通行的地區,叫做圮地。行軍的道路狹窄,退兵的道路迂遠,敵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擊我方眾多兵力的地區,叫做圍地。迅速奮戰就能生存,不迅速奮戰就會全軍覆滅的地區,叫做死地。因此,處于散地就不宜作戰,處于輕地就不宜停留,遇上爭地就不要勉強強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斷絕聯絡,進入衢地就應該結交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糧草,碰到圮地就必須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設謀脫險,處于死地就要力戰求生。

從前善于指揮作戰的人,能使敵人前後部隊不能相互策應,主力和小部隊無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間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級之間不能互相聯絡,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陣也不整齊。對我有利就打,對我無利就停止行動。試問:敵人兵員眾多且又陣勢嚴整向我發起進攻,那該用什麽辦法對付它呢?回答是:先奪取敵人最關心愛護的,這樣就聽從我們的擺布了。用兵之理貴在神速,要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走敵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沒有戒備的地方。

在敵國境內進行作戰的一般規律是:越深入敵國腹地,我軍軍心就越堅固,敵人就不易戰勝我們。在敵國豐饒地區掠取糧草,部隊給養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隊,不要使其過于疲勞,保持士氣,養精蓄銳。部署兵力,巧設計謀,使敵人無法判斷我軍的意圖。將部隊置于無路可走的絕境,士卒就會寧死不退。士卒既能寧死不退,那麽他們怎麽會不殊死作戰呢!士卒深陷危險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懼,一旦無路可走,軍心就會牢固。深入敵境軍隊就不會離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況,軍隊就會殊死奮戰。因此,不須整飭就能註意戒備,不用強求就能完成任務,無須約束就能親密團結,不待申令就會遵守紀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慮,他們至死也不會逃避。我軍士卒沒有多餘的錢財,並不是不愛錢財;士卒置生死于度外,也不是不想長壽。當作戰命令頒布之時,坐著的士卒淚沾衣襟,躺著的士卒淚流滿面,但把士卒置于無路可走的絕境,他們就都會象專諸、曹劌一樣的勇敢。

善于指揮作戰的人,能使部隊自我策應如同率然蛇一樣。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種蛇,打它的頭部,尾巴就來救應;打它的尾,頭就來救應;打它的腰,頭尾都來救應。試問:可以使軍隊像率然一樣吧?回答是:可以。那吳國人和越國人是互相仇視的,但當他們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風時,他們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樣。所以,想用縛住馬韁、深埋車輪這種顯示死戰決心的辦法來穩定部隊,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隊能夠齊心協力奮勇作戰如同一人,關鍵在于部隊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強弱不同的士卒都能發揮作用,在于恰當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軍上下攜手團結如同一人,這是因為客觀情勢迫使部隊不得不這樣。

主持軍事行動,要做到考慮謀略沉著冷靜而幽深莫測,管理部隊公正嚴明而有條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視聽,使他們對于軍事行動毫無所知;變更作戰部署,改變原定計畫,使人無法識破真相;不時變換駐地,故意迂迴前進,使人無從推測意圖。將帥向軍隊賦予作戰任務,要像使其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將帥率領士卒深入諸侯國土,要像弩機發出的箭一樣一往無前。對待士卒要能如驅趕羊群一樣,趕過去又趕過來,使他們不知道要到哪裏去。集結全軍,把他們置于險境,這就是統帥軍隊的要點。九種地形的應變處置,攻防進退的利害得失,全軍上下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是作為將帥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在敵國境內作戰的規律是:深入敵境則軍心穩固,淺入敵境則軍心容易渙散。進入敵境進行作戰的稱為絕地;四通八達的地區叫做衢地;進入敵境縱深的地區叫做重地;進入敵境淺的地區叫做輕地;背有險阻前有隘路的地區叫圍地;無路可走的地區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統一軍隊意志;在輕地,要使營陣緊密相連;在爭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敵人的後面;在交地,就要謹慎防守;在衢地,就要鞏固與列國的結盟;入重地,就要保障軍糧供應;在圮地,就必須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顯示死戰的決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狀態是:陷入包圍就會竭力抵抗,情勢逼迫就會拚死戰鬥,身處絕境就會聽從指揮。不了解諸侯列國的戰略意圖,就不要與之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情況,就不能行軍;不使用向導,就無法得到地利。這些情況,如有一樣不了解,都不能成為稱王爭霸的軍隊。凡是王霸的軍隊,進攻大國,能使敵國的軍民來不及動員集中;兵威加在敵人頭上,能夠使敵方的盟國無法配合策應。因此,沒有必要去爭著同天下諸侯結交,也用不著在各諸侯國裏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戰略意圖,把兵威施加在敵人頭上,就可以拔取敵人的城邑,摧毀敵人的國都。施行超越慣例的獎賞,頒布不拘常規的號令,指揮全軍就如同使用一個人一樣。向部下布置作戰任務,但不說明其中意圖。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將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轉危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軍隊深陷絕境,然後才能贏得勝利。所以,指導戰爭的關鍵,在于謹慎地觀察敵人的戰略意圖,集中兵力攻擊敵人一部,千裏奔襲,斬殺敵將,這就是所謂巧妙用兵,實現克敵製勝的目的。

因此,在決定戰爭方略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符證,不允許敵國使者往來;要在廟堂裏再三謀劃,作出戰略決策。敵人一旦出現間隙,就要迅速乘機而入。首先奪取敵人戰略要地,但不要輕易與敵約期決戰。要靈活機動,因敵情來決定自己的作戰行動。因此,戰爭開始之前要像處女那樣顯得沉靜柔弱,誘使敵人放松戒備;戰鬥展開之後,則要像脫逃的野兔一樣行動迅速,使敵人措手不及,無從抵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4
火攻篇第十二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火攻篇第十二

 

孫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于內,則早應之于外;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則上。火可發于外,無待于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夫戰勝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惰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2
火攻篇第十二 白話譯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譯文:火攻第十二

孫子說:

火攻形式共有五種,一是火燒敵軍人馬,二是焚燒敵軍糧草,三是焚燒敵軍輜重,四是焚燒敵軍倉庫,五是火燒敵軍運輸設施。實施火攻必須具備條件,火攻器材必須隨時準備。放火要看準天時,起火要選好日子。天時是指氣候幹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經四個星宿位置的時候。月亮經過這四個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

凡用火攻,必須根據五種火攻所引起的不同變化,靈活部署兵力策應。在敵營內部放火,就要及時派兵從外面策應。火已燒起而敵軍依然保持鎮靜,就應等待,不可立即發起進攻。待火勢旺盛後,再根據情況作出決定,可以進攻就進攻,不可進攻就停止。火可從外面放,這時就不必等待內應,隻要適時放火就行。從上風放火時,不可從下風進攻。白天風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軍隊都必須掌握這五種火攻形式,等待條件具備時進行火攻。用火來輔助軍隊進攻,效果顯著;用水來輔助軍隊進攻,攻勢必能加強。水可以把敵軍分割隔絕,但卻不能焚毀敵人的軍需物資。

凡打了勝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鞏固戰果的,會很危險,這種情況叫做費留。所以說,明智的國君要慎重地考慮這個問題,賢良的將帥要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沒有好處不要行動,沒有取勝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關頭不要開戰。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的氣忿而出陣求戰。符合國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憤怒還可以重新變為歡喜,氣忿也可以重新轉為高興,但是國家滅亡了就不能復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對待戰爭,明智的國君應該慎重,賢良的將帥應該警惕,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基本道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1
用間篇第十三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用間篇第十三

 

孫子曰: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于外,令吾聞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故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非聖賢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兼死。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敵間之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50
用間篇第十三 白話譯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譯文:用間第十三

孫子說:

凡興兵十萬,征戰千裏,百姓的耗費, 國家的開支,每天都要花費千金,前後方動亂不安,戌卒疲備地在路上奔波,不能從事正常生產的有七十萬家。這樣相持數年,就是為了決勝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祿和金錢,不肯用來重用間諜,以致因為不能掌握敵情而導致失敗,那就是不仁到極點了。這種人不配作軍隊的統帥,算不上國家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所以,明君和賢將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功業超越眾人,就在于能預先掌握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求神問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現象作類比推測,不可用日月星辰運行的位置去驗證,一定要取之于人,從那些熟悉敵情的人的口中去獲取。

間諜的運用有五種,即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諜同時用起來,使敵人無從捉摸我用間的規律,這是使用間諜神妙莫測的方法,也正是國君克敵製勝的法寶。所謂鄉間,是指利用敵人的同鄉做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方官吏做間諜;所謂反間,就是使敵方間諜為我所用;所謂死間,是指製造散布假情報,通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一旦真情敗露,我間難免一死;所謂生間,就是偵察後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人。所以在軍隊中,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人,沒有比間諜更為優握獎賞的,沒有比間諜更為秘密的事情了。不是睿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間諜,不是謀慮精細的人不能得到間諜提供的真實情報。微妙啊,微妙!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間諜的工作還未開展,而已泄露出去的,那麽間諜和了解內情的人都要處死。凡是要攻打的敵方軍隊,要攻佔的敵方城市,要刺殺的敵方人員,都須預先了解其主管將領、左右親信、負責傳達的官員、守門官吏和門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間諜一定要將這些情況偵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敵方派來偵察我方軍情的間諜,從而用重金收買他,引誘開導他,然後再放他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鄉間、內間也就可以利用起來了。通過反間了解敵倩,就能使死間傳播假情報給敵人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就能使生間按預定時間報告敵情了。五種間諜的使用,國君都必須了解掌握。了解情況的關鍵在于使用反間,所以對反間不可不給予優握的待遇。

從前殷商的興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為臣的伊摯,他熟悉並了解夏朝的情況;周朝的興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況的呂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當間諜,就一定能建樹大功。這是用兵的關鍵,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敵情來決定軍事行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7115849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