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退休之後,閒不住的日本老人怎麼活出價值?
20160628
每4個日本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
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如何讓高齡長者活出健康、豐富、有意義的生活?
微涼的週六上午,東京目黑區中小企業中心的角落,傳出了老師充滿活力的問候。
台下的50多名學員,有的花白了頭髮,有的甚至來自遙遠的九州,只為了成為「終活顧問」。
「終活顧問」指的是,為老年生活的各種疑難雜症提供解答。
從疾病醫療、遺產繼承、到後事規劃,甚至婆媳問題,終活服務的內容包羅萬象,因為長輩們「不想給家裡添麻煩。」
每四人就有一位老人
「終活」服務的興起,反映出日本社會急速高齡化下的彷徨不安。
去年,日本65歲以上高齡人口總數,首次突破三千萬,等於每四人之中就有一位老人。其中更有一半超過75歲。
日本知名作家三浦展預測,2035年,日本65歲以上高齡人口,將是20至30歲的年輕人總數的三倍。
老得多、老得快,日本社會究竟怎麼看待這些「老人」?他們又創造出什麼樣的新生活哲學?
日本總合研究所理事長寺島實郎觀察,邁入65歲的嬰兒潮一代可說是「企業人」(company man)。
在終身雇用制度下,他們唱企業歌、和同事喝酒,生活重心都在公司。 「一旦退休,孤獨而缺乏特殊技能,等於失去所有。」
告別職場,他們疏離,渴望與社會連結,也迷惘不知退休生活意義何在。
寺島實郎認為,日本面臨新階段的高齡問題,「需要新的社會工程」才能解決。
眼看著2025年,嬰兒潮一代就要跨過75歲里程碑。日本要通過遍地開花的生活實驗,開闢出一條新路。
該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漫長的老年生活,和逐漸老去的自己?這不只是日本老年人心底的焦慮,也成了企業開始嘗試的新商機。
終活顧問 創造新商機
餐廳、美髮沙龍、咖啡店門口,白色的旗子上,亮橘色的「本店內有終活顧問」一目了然。
免費的終活諮詢,成了企業和高齡顧客之間的橋樑,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附加價值。
2013年《消費白皮書》指出,去年日本高齡人口向全國消費生活中心提出的諮詢需求,超過二十萬件。不僅是五年連續成長,也較2007年大增三成。
日本知名女作家曾野綾子表示,「我們發展出很多醫療技術來避免死亡,可是沒有去思考,不死之後的生活,應該怎麼辦?」
終活顧問協會理事武藤賴胡說,終活顧問最重要的能力在於「傾聽」的技巧。因為85%的疑問,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他們只是希望有人傾聽自己的煩惱。」
「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服務,讓他們的老後生活過得更有準備、更有意義,」武藤賴胡感歎地說。
60歲種菜、照顧老人,70歲教英文、教幼稚園。上下班不用打卡,而是拿出iPad照相當做出勤紀錄。請假、換班也可透過線上系統,一指ok。
這不是未來世界的瘋狂想像,而是真實發生在距離東京大約四十分鐘車程,位於千葉縣柏市,「豐四季台國民住宅」的日常生活。
種菜、教書 愈老愈活躍
豐富、有意義的老年生活,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準備?不僅日本老年人在奮力摸索,也是日本政府和企業的全新課題。
人口四十萬的豐四季台國民住宅,高齡比例高達四成,是周邊地區的兩倍。為了鼓勵高齡居民活動、就業,柏市政府、東京大學、UR都市機構聯手相關企業,改造豐四季台社區,並建立高齡就業的七大步驟。
從健康檢查、事前參訪,到面試、業務說明,逐步建立彈性的社區工作環境。
無論是都市菜園、幼稚園,或是特別老人照護中心,就業者都可以選擇每週二到三天的工作型態。
時薪800日圓左右,每個月的收入對一般日本人而言,只能說是「零用錢」的程度,但卻給了高齡工作者生活的快樂和意義。
71歲的武藤達雄,從石油公司退休後,曾到馬來西亞、秘魯做過五年志願者。
現在則是每週一次兩小時,在社區的「新哲學」補習班,教高中生英語會話。 「雖然是新手教師,戰戰兢兢,但卻非常快樂。」
2010年,三菱總合研究所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嬰兒潮一代,希望退休後還能繼續工作。
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總合研究機構教授秋山弘子認為,「人生九十年」的時代,應該建立「社區貢獻事業」的新生活方式。
長期研究日本高齡議題的學者村田裕之曾指出,對歐美而言,日本是高齡社會的實驗場。不只年金等社福議題,「健康與生活設計方面,都有全球共同需求,」他說。
三浦展指出,日本的「生存之道、制度、商品、企業經營」,都會成為典範。
對於急速高齡化所帶來的複雜社會議題,日本也許還沒有完整的通用解答。
但秋山弘子希望,未來能以豐四季台的老人生活成功經驗,擴大到日本全國。減緩地區經濟停滯的同時,也為老人們創造更多豐富、有意義的第二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