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了解並面對 憂鬱症的徵兆與治療
 瀏覽3,519|回應3推薦1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神鷹特攻隊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本資訊僅供參考,

不能取代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之當面評估或治療。

 

 

了解並面對 憂鬱症的徵兆與治療

中時健康 20150814 Carina Chiu編輯

插圖

憂鬱症可說是現代文明病之一,每年都有許多自殺案件,據研究資料顯示,在生前95%是患有精神疾病,70%患有憂鬱症。雖然每位自殺者各有其獨特的起因、發展過程,但在走到自殺那一刻之前,精神疾病似乎是自殺者的一種共通路徑。因此清楚認識、發現、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似乎是在鬼門關前搶救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許多憂鬱症病患求診的主訴不一定是情緒的問題,常常有其他的症狀表現出來,例如失眠或是情緒暴躁之類的。此外,生理上的症狀也和憂鬱症有關。心理因素本然就會影響生理,且憂鬱症基本上也可算是生理疾病,其大腦的結構與正常的人不同(如海馬回和杏仁體中心核變小)。這些組織體積萎縮,也許是因其大腦內神經荷爾蒙分泌過度旺盛,而使神經細胞受傷。長時間累積的結果致使組織結構改變,導致機能減退和體積縮小(如海馬回萎縮使記憶力減退),且大腦前額葉的血流明顯比正常人少。前額葉控制情緒反應,猶如煞車系統,使情緒不致失控。如果前額葉血流量不足,功能將受影響,而喪失煞車作用,則會造成類似憂鬱症中的情緒起伏(低潮或煩躁)。

 

憂鬱症可以分先天和後天因素,個人體質、人格特質都是其原因,有人會說;是不是心思太細膩的人容易得憂鬱症,相對樂天的人不會有憂鬱症困擾?「樂觀的人若是遭受很大的壓力,也會得憂鬱症,所以先天跟後天的因素影響都很大,並無特定特質的人才會得憂鬱症。」萬芳醫院張勝傑醫師說,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會有先天上的憂鬱症,第一是遺傳,若親戚中多有憂鬱或躁鬱特質的話,相對遺傳機率較大。第二則是個人的特質,求好心切的完美主義者或是容易焦慮的人。因此,遇到困難時要盡量正面思考,並懂得抒發情緒。

 

插圖

現代科技、醫學發達,任何疾病應該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算有重大傳染病,人類也能在短時間內發明創新療法。但是心理疾病卻逐漸嶄露頭角,深入社會各階層,它看不著也摸不清,當事人也許認為只是心情低落,親朋好友也不以為意,直到「心病」層層累積至無底深淵,直至自殘行為的發生。

 

憂鬱症是近幾年才普遍起來的心病嗎?其實不然,只要是有社會化行為的動物,都會有憂鬱的時候,然而,以前生活條件較嚴苛,或者動物在野外求生,每天為了求生存,哪還有時間憂鬱呢?場景轉換到現代,人們衣食不缺,卻開始為職場、理想、人際關係等事物煩惱,心理需求被放大,精神性疾病順勢竄起。其中會出現九大症狀,其中五個症狀若持續兩個禮拜以上就可能是憂鬱症;

 

●情緒低落

●對喜歡的事物興趣缺缺

●食慾會增加或減少

●變得嗜睡或失眠

●情緒變得容易激動或遲鈍

●體力變差容易疲倦

●注意力記性變差

●做事情沒有決斷力

●容易負面思考(自責覺得沒有價值感)

●有不想活的念頭。

 

很多有憂鬱症的人都知道自己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如何是好。當你憂鬱時,可以確切找出憂鬱症的徵兆,進而了解憂鬱症是真正的疾病,它可能會比"只是情緒低落"更為嚴重,因此建議到醫院做檢查且談論你的感覺,接受治療加上自身的努力,爬出藍色漩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5461093
 回應文章
有此一說:為什麼會憂鬱 從「血型」也能看出端倪?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會憂鬱 從「血型」也能看出端倪?

20171219 中時電子報 余弦妙/綜合報導

 

從血型分析自己的快樂來源。(/shutterstock)

18日韓國知名韓星驚傳因憂鬱症自殺身亡,到底為什麼現代人這麼容易憂鬱呢?除了工作壓力大、前景茫然而感到苦悶外,你知道其實跟你的「血型」也有很大的關係,可以利用血型的來找出自己最大的憂鬱來源,盡可能的避免遺憾發生。

血型也會影響憂鬱症?(/PEXELS)

根據《華人健康網》報導,血型其實會左右一個人的情緒,曾經擔任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秘書長的徐培剛,就曾表示,人類目前已發現並為「國際輸血協會(SITS)」承認的血型多達30種,而其中ABO血型系統最廣為人知,以下將會就已ABABO四種血型,說明其人格特質和增進幸福感的方法。

 

A型人凡事不要太苛刻就可以找到快樂。(/PEXELS)

血型A型:不要過度苛求自己,凡事看開一點!

A型人的個性較為傳統內斂、有責任感,做事情時常會想的比較多、小心翼翼,是比較會未雨綢繆型的,雖然這是一個優點,但凡是想的太複雜,動不動就先負面思考,做起事情來會綁手綁腳,容易患得患失。

【幸福提升對策】:凡事看開一點,深謀遠慮固然可以減少「非預期意外」的發生,但時時刻刻把自己搞得這麼緊繃,實在不好,偶而犯點小錯,或是不要那麼完美主以,反而讓人更容易親近,自己也不會因為擔心犯錯,而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此外,練習「誠實面對內心感受」,一個人好不好,不一定非要透過別人來肯定或否定。

 

B型人天性樂觀喜歡吃喝玩樂。(/shutterstock)

血型B型:樂觀隨興,也別忘了做事前要仔細規劃!

B型人在性上與A型人有很大的反差,屬樂天開朗派,常是許多人的開心果,B血型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非常習慣主動遠離「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侷限,認為自由自在、吃吃喝喝的才是享受人生。

【幸福提升對策】:孔子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B血型的人樂觀積極、隨性自由,做事喜歡「以不變應萬變」,但請不要太過相信自己的大腦和直覺,做事之前還是應該有深遠的眼光和規劃準備,才能避免因忽略了某些關鍵細節而樂極生悲。

 

AB型人建議可以從宗教裡找到內心的衝突感。(/shutterstock)

血型AB型:善良卻愛鑽牛角尖,該學會多和自己對話!

AB型人占世界總人口的5%10%,是相對稀有人種,同時具備A型和B型的人格特質,平常個性較為內隱,只有在某些特別的時刻才會表現出外顯的一面。AB血型的人本質很善良,且樂於付諸於善行;他們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一定會表達。

【幸福提升對策】:AB血型的人也會有猶豫不決或鑽牛角尖的情況發生,改善之道建議多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多花一點時間瞭解自己,有機會也可以多親近宗教信仰,藉由經典來覺察內心,有助降低內心的衝突感,增添幸福感。

 

O型人建議可多閱讀來找到快樂。(/shutterstock)

血型O型:正義感十足,少看點負面新聞吧!

O型人通常很有正義感,路見不平之事就很想管一下或說些什麼,非常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論點,也有些過度熱情,甚至常常好為人師,性格上通常比較爽朗直接,說話速度快,話量也多,不吝嗇於分享;不喜歡小鼻子小眼睛的事,也不喜歡來暗的,認為有話最好直接說。

【幸福提升對策】:雖然此血型的個人特質率真自然又饒富正義感,建議不要太常看新聞,因只要有任何不公不義的新聞內容,都可能讓他情緒激動、血壓飆升,甚至會忍不住大罵幾句。不妨把焦點放在生命中美好的人事物上,因為他們無論是看本好書或吃頓美食,都有自動放大感受的特質,可以讓「小幸福」變成「大幸福」。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5754774
身邊有「憂鬱症親友」該怎麼辦?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身邊有「憂鬱症親友」該怎麼辦?哪些話你千萬不能說

20170429 中國時報 鄭玉如/綜合整理

 

身邊有「憂鬱症親友」該怎麼辦?哪些話你千萬不能說(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才女作家飽受憂鬱症之擾,最後用自殺的方式結束26歲的花樣年華,不僅震驚外界也讓大眾重視「憂鬱症」的問題,而罹患憂鬱症也不是不治之症,他們更需要親朋好友的陪伴,當然在與他們溝通的措詞也需要衡量哪些可以說,又有哪些是不能說的,才能將他們從鬼門關前拉回來。

根據《東森新聞雲》報導,精神科主治表示「你想開就好」、「沒有那麼嚴重啦!」或「你自己就會好起來」這些話都不應該對病患說,因為深陷憂鬱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病情已經不抱持樂觀態度,若是用這樣的話語,反而會讓他們感到不被受到理解。

或者是「有的人過的比你還悽慘」、「你應該要好好去面對這件事啊!」、「我懂你的感受,因為我也不開心過」等字眼,有些家屬甚至會使出激將法「我們對你這麼好,你什麼都不缺,為什麼還會得憂鬱症?」這樣不僅沒幫助,更可能出現反效果。

面對憂鬱症患者的親友也必須要調適好心態(/翻攝自大家健康201410)

憂鬱患者這時最需要家人朋友的愛、耐心與同理心,其實台灣患有重度憂鬱症者佔全人口6~8%,但願意接受就醫的卻不到一成,隨著現在社會的壓力大,憂鬱症的患者人數也逐年攀升,所以身旁的親友也佔相當重要的角色,要換到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鼓勵他們看見自己的優點,多接觸戶外活動放鬆身心,當然誘發他們給醫生做治療才是根本。

 

 

別再道德勸說了 正向思考可能不利於憂鬱症患者

余宗翰 Knowing 20170428

 

(圖片取自flickr)

台灣文壇新星林╳含長年被憂鬱症所苦,再加上不幸的遭遇,最後還是不幸以自殺結束生命。

 在網路上,除了絕大多數的惋惜之聲外,仍有少數人指責林奕含結束生命不應該,徒留愛他的人傷心。事實上,類似的指控往往難免。然而,憂鬱症並不是道德勸說、或家人親屬的感召就可以解決的。

 曾有一位多次嘗試自殺的憂鬱症患者投書媒體抒發心聲,表示「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不要把痛苦留給愛妳的人」、「想想親朋好友」這些話語令他十分反感。

 大家都知道生命可貴,但憂鬱症患症之所以選擇自殺,絕對不是「輕易」、「草率」的決定,而是「忍耐達到臨界點」。有些人認為「讓那些想自殺的人體驗一次死亡的可怕」就可以克服自殺的念頭;但,重度憂鬱症的人往往都自殺未遂多次,若不是真的無法克服心裡的憂鬱,又怎會選擇輕生?

你說要改變人生   但憂鬱症患者往往缺乏動力

 大家都知道,改變自己、多出去走走、多與人聊天等方法可以舒緩憂鬱的心情,矛盾的是,憂鬱症患者犯憂鬱時會缺乏動力,什麼事都不想做,這也是為何犯憂鬱的人往往看起來沒有幹勁並缺乏改變的決心;偏偏,不明就裡的人還會為此責罵他們懶惰,結果加重他們的低潮。

有些憂鬱症患者要靠吃藥治療

 很多人以為心病只能心藥醫,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並不是任何疾病都能如電影所演的一樣,順利解開心結之後就邁向光明的人生。根據《康健雜誌》,憂鬱症分為緩解期與急性期,急性期可能會出現極度退縮、嚴重憂鬱、幻想、幻聽等現象,到了這個危險的階段會需要吃藥輔助心理治療。

 民眾往往太偏重心病心藥醫的觀念,認為只要讓患者快樂就好了,但憂鬱症的致病原因很複雜,如果沒有專業的諮詢與治療,輕微的憂鬱也有可能失控成為急性期憂鬱症,進而產生令人遺憾的結果。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但憂鬱症患者會在乎「解決問題」嗎?

 雖然不免俗的,大家總會呼籲「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然而,若有罹患憂鬱症的親朋好友,不要再跟他們講這些標語式的勸告了。試想,如果這些隨處可見的標語有效,那他們就不須要看心理醫生了。

 假如自己的親朋好友疑似患有憂鬱症,趕快勸他們就醫接受治療;若已就醫治療,除了敦促他們遵循醫師的建議(但小心別用責備的語氣),有時間也請多多傾聽他們的心聲、多陪伴。

耐心與關懷最重要

 一般來說,面對憂鬱症患者最好少說正向思考的話語,更不要責備他們的想法,即便你想要反駁。多陪伴、多關心、多帶他們出去玩,才有助於帶領憂鬱症患者走出難關。

當然,實際情況一定更複雜,不可能什麼原則都能一體適用。與憂鬱症患者的最佳相處方式須要實際地摸索、諮詢專家、實踐,而這一切都需要你的耐心與關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5711117
創傷症候群的治療與開導
推薦1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神鷹特攻隊

 

創傷症候群的治療與開導

中時健康 20150803 Carina Chiu編輯

 

插圖

八仙塵爆迄今已屆一個多月,目前造成10死,310人繼續留院治療。在漫長的復健過程中,除了生理上的治療,心理上的重建過程一樣重要──「創傷症候群」,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有時候被稱之為創傷後壓力反應(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強調這個現象乃經驗創傷後所產生之合理結果,而非病患心理狀態原本就有問題。

 

一般文明社會中,創傷症候群大多是個案,可能曾經遭受車禍、或是曾被施行暴力等生理及心裡的創傷,當然,不只有親身受害才會產生創傷症候群,「親眼目睹」某些畫面也會讓人身心承受極大壓力,例如醫護人員,比一般人更有機會看到重大傷亡與疾病的實況,或是救難人員值勤中所目睹的事,都較有可能發生創傷症候群。

 

據統計,一個人一輩子得到創傷症候群的機率是8%,然而女性的的機率又比男性高,「這與性別差異有關,女性的某些特質,例如容易焦慮、憂鬱症等狀況,更容易產生創傷症候群。」萬芳醫院邱一航醫師表示,或是有精神科病史的人、本身個性較為神經質的人容易得到,而家境富裕的人相對比較不會得到創傷症候群,因為他們受到較多保護,也有比較多的休閒活動可紓解壓力。

 

對於創傷症候群的心理治療,還須循序漸進,身為患者的親朋好友,該如何陪伴?又或是患者該如何自我突破,找回海闊天空。

插圖

一般文明社會中,「創傷症候群」大多是個案,曾經遭受車禍、或是曾被施行暴力等生理及心理的創傷。一般來說,創傷症候群患者,可能會有侵入性、負面的念頭反覆出現在腦海裡,例如車禍後,會不斷重複想到當時的情況,就連作夢也會夢到。第二,會有逃避的動作或想法,例如和砂石車發生擦撞,導致事件過後不敢自己開車,每經事發地點會不自覺緊張,擔心會重蹈覆轍,以至於看到砂石車就會恐懼,刻意避開事件相關的景物。第三,則是情緒或認知上產生負面的改變,例如自責,過度罪惡、感到羞愧或遺憾,甚至扭曲實情。「若發生車禍,車上其他親友受傷,會責怪自己,然而其實是對方違規。」在情緒上,會出現恐懼、害怕、憤怒、罪惡、羞愧等反應,甚至會對一個聲音、一個景物反應過度,變得易怒,如同驚弓之鳥。

 

行醫過程中,不同的個案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首先,我們會支持他,提供協助,不論是生理或疾病上的。若是生理上的疼痛,會先以藥物控制、處理傷口。另外就是心理上的支持,待時機成熟,我們會鼓勵他說出對創傷事件的感受,「我們會跟患者說,我們很樂意和你談,等你想聊時再來,沒關係。」萬芳醫院精神科邱一航醫師說,千萬不能逼迫患者說出實情,而是看患者的進度,當他覺得準備好了,自然會敞開心胸,給予鼓勵但不強迫。

 

「曾遇過一個被性侵的個案,一位專業醫生竟問患者,你為什麼會被性侵?那天穿了什麼?跟誰見面?這令受害者非常不舒服,感到二度侵犯,而且問這些問題於事無補。」同時,受害者若不勇敢面對則不會好,因此必須判斷個案的進度再進行深談。第三步,若他已敞開心胸,我們就會教導他們,如何應付負面壓力的方法,例如肌肉放鬆、腹式呼吸等方法幫助他紓解壓力,最終希望患者的情緒能恢復平靜,接受事情的發生,但是能把陰影降至最低。

 

「親朋好友中有壓力症候群患者,千萬別跟患者說:你不說就永遠不會好,醫師也這麼說。」畢竟不是醫護專業人員,切勿去觸碰他內心的傷口,逼說或責怪恐有反效果。親友所能做的,就是「陪伴」,多陪伴患者走走,視情況帶他去案發現場,讓他勇敢的慢慢適應。

第二步就是引導他說出,但千萬別說:你不說就永遠不會好啊?醫師也這麼講阿。這千萬不能講,另外家人朋友可做的就是,當狀況允許時,多陪伴他出去走走,例如如果是車禍的話,醫療人員不能陪她去現場,但親朋好友可看狀況,例如開車過去現場,慢慢適應環境,進而釋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546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