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告訴人民 減碳是要付錢的
20211110 言論 朱雲鵬(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電費(圖/shutterstock)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目前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理論上應為全球減碳訂出未來具體行動方針,但包含《經濟學人》雜誌在內,對於本次峰會是否會有具體結論,都不看好。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等人已經在該地發起遊行活動,宣稱這次的大會又和過去一樣,將只是一場口水秀。
真正已經端出具體措施的是歐盟,要在2026年課徵邊境碳稅,而且在實施的前兩年開始準備措施,包含被指定行業在出口到歐盟時,要就排碳量進行申報。歐盟如此做的主因是來自該地廠商的要求:這些廠商認為,他們依歐盟規定要繳納碳費,但別的國家如果不需支付碳費就出口到歐洲,對於他們不公平。歐盟的決定可能會有連鎖效果。其他國家出口到歐盟,如果自己不課碳費,歐盟就要幫你課,這會誘使其他國家也課碳稅。
全球溫室氣體減量是全球共識,在公司治理方面,則是俗稱ESG的一環,目前有很多團體在協助推動中;例如不少銀行推出永續連動貸款,也就是向銀行申請貸款者如果能滿足一套減碳改善標準,利率可以優惠。在會計報表方面,愈來愈多的企業被要求要揭露碳排放量,包含生產、能源使用,甚至員工通勤的排放量。
不可諱言的是,不管ESG多麼熱鬧,最後真正會產生經濟效果的應該還是碳費。目前歐盟碳費每噸70美元,韓國的定價大約是16美元。台灣的排碳量在全球位居21,也不算小,如果全面課徵碳費,當然會對廠商形成衝擊。問題來了,最後是誰付錢呢?
以美國為例,在二次石油危機之前,美國的經濟曾經歷過所謂「黃金時代」:人口增加以及薪資依照生產力上升,使得消費穩定上升;企業願意投資,因為他們知道生產的東西一定賣得出去;這就構成了良性循環,投資、生產力、薪資和消費同步增加,勞動和資本的分配比率大致不變,達到「共存共榮」。
石油危機一來,打破了這個局面。進口油價上漲,一定要有人付錢。企業家不願意付錢,他們提高產品售價來反映原物料漲價,使得物價上漲;工人不願意實質薪水降低,就要求廠商提高薪水。廠商可能迫於罷工或是其他壓力不得不提高薪水,但不願意吸收這個成本,又調高物價,這樣一來工人就再度要求提高薪資,最後演變成工資與物價比賽上漲,進入「停滯性通貨膨脹」,也就是經濟發展停滯、通貨膨脹不斷。
減碳的衝擊不會小於能源危機,只不過它不是突然發生,而是慢慢成型。當然我們可以往好的方面想:有了這個衝擊,有了碳稅,企業和消費者就有巨大的動機來節能減碳。而這個努力一旦開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比如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世界著名廠商3M,當年為了適應該州嚴格的污染排放要求,重新檢視生產過程,設計新生產線;歷經這段過程以後,這間公司發現它的生產成本居然比原本更低,所以後來有學者把這整個過程寫成一本書,叫做《污染防治划算》(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
在減碳的過程中,這樣的事情當然可能發生,我們也希望它會發生。但反過來說,誰敢篤定這會在每個產業都發生?如果沒有普遍發生,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最後一定要有人付減碳帳單,問題是誰付?依照過去的經驗,最後負擔的應該還是一般百姓,也就是消費者。有可能政府會負擔一些,但政府的錢還是來自納稅人,所以終究還是一般人民負擔。
這就是美國前商務部長薩默斯所說的「氣候型通貨膨脹」。基本上政府有責任告訴人民,減碳是要付錢的。如果一味逃避,在民粹壓力下甚至連電價都不敢漲,那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年拖過一年,一直拖到最後一天;難怪台灣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居全球倒數第五。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果將很可怕。拖到最後一天的漲價會是突然而且大幅,消費者吃不消,而且在那天來到之前,企業沒有足夠的動機來從事新產品的開發或新製程的設計,最後會讓台灣在全球減碳運動中變成眾矢之的,那才是人民和企業的悲劇。
☆
歐盟課碳關稅 衝擊我245億元出口
中時新聞網20211005 李柏澔/台北報導
歐盟於今年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預計2023年起對進口的高耗能產業課徵碳關稅。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右)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指出,台灣是外貿導向國家,在歐盟的碳關稅下,我國約有245億元新…
因應歐盟今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經濟部指出,管制項目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以鋼鐵製品為主,估計受衝擊金額約新台幣245億元,因應CBAM,經濟部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將納碳費機制,對外界提出每公噸至少徵收300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坦言,對產業壓力會很大。
氣候法 10月預告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擬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對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提升氣候治理、推動碳定價、強化氣候變遷調適等,都將納入修正,環保署表示,預計10月會預告及意見徵詢。
經濟部昨在立法院報告指出,目前國際海關六碼貨品共有1萬2287項,歐盟CBAM初期適用水泥、鋼鐵、鋁業、肥料及發電業等5大行業別部分產品,管制項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預期受波及金額高達245億,占出口歐盟比率3.6%,其中以鋼鐵製品受衝擊最大。
先前傳出環保署徵收每噸碳費100元,遭環團痛批不痛不癢,認為至少要300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問到,環團主張每公噸碳費至少徵收300元、700元甚至1000元碳費是否過高?
曾文生坦言,300元對現階段產業會造成不小的負擔,衝擊產業競爭力,但碳費徵收標準會參考相近的競爭國家,如韓國。
碳費徵收 參考競爭國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資料,以2005年為基期,近14年來我國碳排年平均成長率約為0.1%,優於中國大陸的4.4%、韓國及新加坡的1.8%等鄰近亞洲國家。
經濟部表示,台灣會與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等WTO會員合作,持續關切與發聲,在WTO關切歐盟CBAM內容是否符合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基本規範,及可能衍生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並籲請歐盟制定政策應衡量貿易衝擊效果、諮商與決策程序透明化,以符合WTO規範。
☆
美日若徵碳關稅 可能重創台灣
20210506 旺報 葉文義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表示,歐盟碳關稅下,台灣可能增加的出口成本,以出口歐盟數量為基礎(7%),在還沒考量產品碳含量下,粗估約40億台幣。目前美國與日本皆發表聲明,考慮碳邊境調整措施,如未來美國與日本皆納入相關措施,則以我國出口量(美國15%、日本7%),對我國經濟將產生明顯且嚴重衝擊。
當然還要關注的是,目前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碳排放交易價格不斷增加,恐將陸續增加可能出口成本,也將是另一個須嚴密觀察的市場發展。
據了解,目前歐盟的碳價格已經是疫情前的兩倍,每噸約47至48歐元,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在一份報告中預計,到今年底,歐盟碳價格將可能達到三位數。
溫麗琪表示,企業未來應追蹤項目包含:出口量、產品碳含量以及碳定價(各國碳稅或ETS碳市場價格)等即時資訊,其為未來重要因應決策基礎。
碳排放交易制度已經是國際重要趨勢,中國、日本、韓國皆在此制度上有明顯的建置工作基礎。溫麗琪表示,台灣在設計碳排放交易機制可以去參考中日韓經驗,有助於掌握國內產業界實際的碳需求、碳價格,甚至碳的管理等工作,對於我國因應國際碳制度的管理來說,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