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
市長:garway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交換日記【數碼玫瑰‧純瓏的知性與感性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職場加油站八佰篇】
 瀏覽17,818|回應162推薦2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早早安(顏俊家)
Valentino

前言 

最近只要一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不是裁員消息,不然就是無薪休假的消息,十一月失業率也飆至五年來同月新高,也是二○○四年九月以來最高,達四.六四%;原本以為裁員或休無薪假只會發生在科技股。其實,並非如此,金融風暴這股寒氣正悄悄地吹向傳產業,目前已經有傳產業開始展開抗寒大作戰,裁員或實施無薪休假,顯然這波景氣寒氣及其骨牌效應的發酵不只讓科技業受傷慘,連傳產業也受到波及,全台將與全球同步展開抗寒大作戰。 

如果此刻您在工作上或求職上有不如意者也千萬別氣餒和自暴自棄,更不要因一時挫折或打擊而放棄自己。 

趁著今天聯網系統挺正常滴趕快貼文。老人家稍做整理並轉貼一些關於職場方面滴文章或寓言故事供棧友們參酌。

採用【職場加油站八佰篇】這個主題並不表示老人家真的會貼到八百篇,而是表示本單元會繼續貼個粉多篇供老倫家活棧友們一起精進、學習、充電。

職場兵法一:成為不被淘汰的上班族

作者Razorback Chopin是日本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每天通勤上班,時鐘一過了下午五點,心中就暗自高興又可以領加班費, 你只是一個把身心和時間,單純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

如果,你明天上班,老闆要你從今以後,不必到公司報到,每天在家裡工作,並根據你工作產生的附加價值來決定薪資的話,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你看看區公所的職員,自己的窗口沒民眾來,就喝咖啡看報上廁所,每天做的事都屬於「消化型的業務」。如果這些公務員想提高工作的附加價值,大可以動動,「想想如何把資料檔案整理得更好找、更有秩序,如此就能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創造型的業務」。

區公所的職員只是一個例子,今後在數位網路的時代,一通電話就能申請戶籍謄本或印鑑證明,消化型的業務將從我們的周遭消失。

現在,服務業人口佔日本總就業人口的六五%,這個比重將愈來愈高,不久的將來,預期可升高到八○%,屆時,服務業的人力將出現三極化的現象。

第一類型是「單純勞動集中型」,像在旅館鋪床單、清掃的服務生,或者是在速食店炸薯條的店員。

有些白領階級看來外表光鮮,勝人一等,其實和漢堡店的店員沒什麼不同。

我曾經拿三百萬日圓到日本某銀行,哪裡的行員只會勸我存成定存,但當我拿到香港的銀行,他們卻很積極地詢問我這筆錢是否不急著用,想辦法幫我設計一套資金運用計劃。日本的銀行行員,和只會炸薯條的店員是一樣的。

第二是「知識勞動集中型」,從事的是知識附加價值的工作,但以時間計算給薪,又稱「知識藍領階級」。

例如工程師,收入是第一類型的四、五倍以上。不過,如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員,知識藍領階級,將來都可能被光碟CD-ROM取代。在美國,已經出現一片只要八、九美元的光碟,叫做「Quicken」的家計簿,一般家庭不需要求助會計師,就能算清收支情況。

還有一種叫「Family Lawyer」的軟體,囊括一般租約、離婚、遺書、保險的法律問題,省去大事小事求助律師的麻煩。這些套裝軟體的問世,預期將造成九○%的律師、九五%的會計師淪落成套裝軟體的操作員。

要避免不被軟體取代或淘汰,只有努力創造光碟提供不了的附加價值,例如活用套裝軟體,為顧客分析投A種保險有什麼利益,投保B保險風險程度如何等。

醫生也是,日本過去為了培育醫生,在每一縣都設立一所醫學院,現在實在有些供過於求,醫生如果只是開著門,消極地希望病人上門求診的話,遲早會關門大吉。

但是現代人很願意在「預防疾病」上花大錢,如果醫生從「醫病」轉變為「健康顧問」的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則是「知識白領」,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和第二類型的薪資收入差距別更大。

第二類型的電腦繪圖員年收入一千兩百萬日圓(約三百萬台幣),第三類型的知識白領的年薪,至少是四倍,甚至?倍以上。知識白領必須和分布全球的工作夥伴,時常保持聯繫溝通,所以英文能力是必須的,而且要像好萊塢導演史帝芬史比柏一樣,會寫劇本又會製作,具備高度的多項工作能力。

職場兵法二: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第一,不做知識懶蟲

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我認為從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是「魔鬼的十五年」,因為三十五歲的人大多進入公司有十年的年資,工作熟練之後,就不求知識上長進,只會汲汲於人際關係,自我發展停頓,進入魔鬼的十五年。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限,特別是公司的「職務規定」,有害於培養知識白領。

公司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都不相信員工,把員工當小孩子看待。例如出差費用定得死死的,啤酒、小菜都不能報帳,但如果報帳的員工判斷這些花費,對公司有貢獻,企業應該相信員工,授權決定。

三年前,我在日立待的單位,一個月電話費上限是一萬日圓,打完電話還要在規定的筆記本上,記入打的對方和時間。

還記得有天下午,我在公司後院散步,總務部的人要我回座位。

「為什麼?」我問。

「現在是上班時間,」總務部的人回答。

「我在設計上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在清靜的地方,思考一下,」我說明。

「不行,請你在位子上思考,」總務部的人一臉不悅。

我一直認為,以遵循公司規定為最高準則的人,如何能在未來創造新的規則?只會鑽營、想辦法升遷的人,怎能站上無國界競爭的世界舞台?

第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

沒有失敗過的人和企業,想法僵硬,我認為三十歲前應該失敗三次以上。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被我們的教育體系教導成害怕失敗、避免失敗。而且很多人,不能否定自我,怕因此失去既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否定自我的勇氣,個人、企業和國家都失去創新的能力。看看電腦語言,二十五年變了五回,家電產品的功能更是一代超越一代。這些進步都是從否定推翻出發,經營手法又何嘗不是。我還有一個經驗,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如果當時我答應留在日立,就不會到麥肯錫發展。五十歲時,我退出麥肯錫,稍後參選議員和東京都長,後來決定從此不參與政治活動,都沒有一絲「可惜」的心裡。年輕人更可以重頭來,但決定的時候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不能留後路,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

第四,不挑工作

我在麥肯錫看過幾千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差別,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地,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從中一定可以學習成長。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177779
 回應文章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職場夢幻成功女性典範?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女人,還是靠自己最好

文/林淑燕2004.03.02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在職場中,女性早已經被公認具有撐起一片天的實力,而處於職場中的女性,覺得自己在工作,幸福感的來源又是什麼呢?

 

在由ELLE雜誌與104人力銀行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女人夢職場」的調查中,在5051份的問卷中發現,目前的職業婦女認為,他們的幸福感來源是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台灣女性透過工作追求獨立,也從工作報酬中感受到不必依賴別人的幸福。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指出,台灣女性一向在職場中,比男性更具備靠自己的堅忍個性。以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長久以來在職場中女性跟男性同工不同酬的情況相當普遍而且嚴重。男性因為要養家,而被接受可以得到比女生更高的薪水的觀念,在今天雙薪家庭到處可見的時代,仍舊沒有被改變。以過去10 4銀行所做過的調查可以發現,社會新鮮人的薪水中,男性普遍都可以比女性多上5000元左右。在探究其原因時可以發現,原來女性社會新鮮人在剛進公司時,所要求的薪水就已經比男性少約3-5千元左右。而且,連女老闆都對於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待遇都可以自然接受。可見,女性對於這樣的現象是明顯採取默默承受的態度。

台灣的女性雖然不會對於這種現象用抗議的方式解決,但是邱文仁觀察,台灣的粉領族用的是另一種柔性、知性訴求來解決這樣的不公平。例如,女性在工作中一般來說,比男性更願意進修,而且如果有企業願意將女性的薪資福利列為重要的福利項目的話,職業婦女的忠誠度也會跟著提高。換句話說,在職場中呈現相對弱勢的職業婦女,如果遇到可以體貼他們、重視他們的企業,他們所產生的好感自然提高。

例如,在此次的「第二屆女人夢職場」的調查中,5000多位受訪的職業婦女所認定的「最想進入的8大企業」中,包括有:美商默沙東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福特六合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灣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BM)、以及錸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從他們的福利措施中可以發現,現今的女性強調的是成長的空間、企業是否重視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例如,在工作上是否有成長機會(例如IBM的成長讀書會)、是否能夠同工同酬(例如錸德科技、默沙東藥廠、福特六合汽車),或是可以協助照顧職業婦女最關心的後顧之憂,例如托兒所的成立、育嬰假、置乳室、孕婦專用停車位等等。

長期觀察職業婦女的邱文仁說,根據他的經驗,職業婦女對於婚姻的看法,並不覺得婚姻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太多,反而是養兒育女的工作比較會影響。尤其是經濟與時間負擔變大了更是。邱文仁認為,或許是因為職場中男女不平等的現象與壓力仍相當普遍,台灣的職業婦女普遍上都不會用CRY OUT的方式來尋求解決,他們通常都是能做多少,算多少,主動向公司要求的並不多,女性通常都會覺得還是靠自己最好。所以,在工作上願意接受訓練、上課的比率,女性會比男性高,顯見女性在求成長的意願與壓力比男性要高出許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沈默的職業婦女們也不是都沒有意見的搖擺族。在這份問卷調查中也發現,在台灣的職業婦女心中,有41%的職業婦女他們最在意的是跟切身利害最相關的「薪資福利」,其次才是有發揮的舞台跟人際關係。可見,想要留住好人才的企業,不多加注重婦女的權益可是不行的。

誰是職場夢幻成功女性典範?

文/林淑燕2004.03.02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誰是台灣粉領族心目中最成功的職場女性典範?答案是張小燕。 

在今年由ELLE雜誌跟104銀行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女人夢職場」調查中,有41%的人都認為張小燕是職場成功女性典範。其次則有演藝人員于美人、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陳敏薰、作家吳淡如等。

104銀行分析這5個令職業婦女所青睞的職場成功典範人物的特質,可以歸納出幾個職業婦女最殷切期望所擁有的特質,分別是:事業版圖大、有能力、能提攜後進,除了事業成功之外,最好還能夠有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兒女。這些典範中,雖也有是繼承家業的第二代,不過這些成功典範專業的形象,卻也道盡現代職業婦女靠自己的企圖,是比靠別人來得多很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52
想上流?先學修養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想上流?先學修養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2004.02.26 中國時報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打從許純美出現在媒體上之後,「上流社會」突然成為熱門名詞,到底什麼是上流社會?一天和孩子聊天,他們煞有其事的問,居然把我考倒。

一般人想像的上流社會,總像財富權位堆出來似的,住華屋、穿名牌,珠光寶氣,紅酒雪茄,出入國門如同自家後門……,僅此而已?最近一期美國著名的時尚雜誌「W」,恰好有一位專欄作者指出,好萊塢是上流社會最佳示範版,名流們除了錢多,還必須有特權─NBA球賽時可以坐在場邊,占據所有藝術和時尚表演的最佳席位,動不動就被刊登在雜誌、報紙上,還得是頂尖俱樂部的會員……,但所有這些都不及一項條件重要,那就是他們的「智性特色」(intellectual attache)!

寫作、主持都自成一格,被稱為搞怪才子的蔡康永;熱愛張大千畫作的廣達電腦老闆林百里;精於烹飪、四處旅行的陳木元夫婦;熱中幼教的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等人,他們無須張揚,便被公認為上流社會的人。因為有文化修養,有生活品味,有沒有錢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條件!

有錢不一定上流,上流不必有錢。

擁有飯店金卡、常和名人飲宴、財產上億…,都非躋身上流之鑰,長時間培養出豐富的閱歷和廣闊的胸襟,才是讓人脫穎而出的重點。

最近接受訪問,被問到第一次與另一半見面時的印象。我一時間只提到他的赤子之心,後來仔細想想,其實是他從容不迫、風度翩翩,那是他自幼被父母教導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後來又經歷世事累積而成的氣質,絕非靠財富堆積而成!

想要成為上流社會的人嗎?奧黛莉赫本在她的經典名作「窈窕淑女」中,飾演一個賣花女,碰到欣賞她的伯樂,經細心調教後,轉身一變為名門仕女。真實社會中不會有這樣的速成補習版。如果女星或主播嫁入豪門,總被指為台灣版的「麻雀變鳳凰」,包括我也被點名,但就算如此,變鳳凰的機率也太小,不如從小好好讀書好好調教,有卓然的氣質和修養,更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錢可以長大再賺,教養越早越好!

話說回來,上不上流沒關係,活得自在、健康、快樂比較重要!

無私~從最親近的人做起

趙虹撰2004.02.25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台南幫的企業,打從6070年前,就有一個好傳統;經營者的另一半,守分守禮,從不曾介入或干預公司的事。這些太太們,都是默默的,在幕後全力支持先生打拚。台南幫的企業,後來能夠在市場立足,她們功不可沒。

太太從不過問公事的傳統,從台南幫第一代領導人侯雨利先生,吳修齊四兄弟,一路傳承下來,到今天的統一企業,不僅沒有任何改變,甚至已成為我們的一個企業文化。 

這樣的企業文化,決不是源自兩性不平等,針對特定的對象,或所謂的大男人主義。 

我們的著眼點是,身為經營者,尤其是屬於董事長,或總經理層級的決策階層,必須要對全體股東負責,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偏頗不得,尤其不能被人誤導,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這種情況下,就其周圍人而言,影響力最大,關係也最親近的,就是他的夫人。如果另一半不明大體,插手公事,一定後患無窮。

 

這個道理,可以說是古有明訓,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發生過。其中最慘烈的一次,發生在西晉。西晉的皇帝晉惠帝,人極糊塗,耳根子軟,什麼都聽皇后賈南風的話,結果骨肉相殘,兄弟叔姪殺成一片,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到後來,西晉亡國不說,還招來北方的胡人大舉入侵,老百姓遭到大劫難,國家也四分五裂。

 

過去幾10年間,在企業界,我也看過不少老闆的另一半誤大事的故事。有些人是貪便宜,背著先生拿別人的回扣;有些人喜歡在先生耳邊搬弄是非;最過分的是,干涉公司的人事、財務,把公司搞得烏煙瘴氣,士氣大壞,像這類的公司,很少有成功的。

 

台灣企業界這幾年西化的程度日深,在公開場合,常見到大公司的老闆或經營者,偕同他們的夫人一起出現;像是請國外的客戶吃飯,不少企業都流行夫妻檔同進同出。

 

這類事見仁見智,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沒有定論。

 

我個人則是持比較保留的看法。以請客戶吃飯為例,首先要釐清的是,這是公事還是私事;其次,這項應酬的所有費用,是公司支出,或由私人掏腰包。

 

如果都是與公事有關,同時所有的經費,也是由公司支應,除非這家公司是百分之百的私人企業,否則,這些經營者的夫人們,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似乎並不恰當。 

嚴格說來,一個稍有規模的企業,或是已在市場上市的公司,這個公司的經營者,他的言行與操守,時時受到全體股東的監督,不容受到懷疑。與太太一起參加公司的應酬,有些人看來,不過是件小事,可是這類小事累積多了,再加上費用均是出自公費,難免瓜田李下,招人非議,這就因小失大了。 

統一企業成立至今,從我開始,我們的決策階層,不論是集團總裁林蒼生先生、南聯公司董事長李棟樑先生,或是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先生,每個人的妻子,都是嚴守分際,從不碰觸先生的公事,這個風氣,也擴及到我們所有關係企業的董事長與總經理。

統一企業不保守,也不古板,我們對經營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正派無私,無私,當然得先從自己家中,最親近的人做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43
一場追逐人生寶藏的奇遇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場追逐人生寶藏的奇遇

文/周慧如2004.02.22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當你真心渴望某種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句話對任何人,無論處於任何階段,只要有夢,都有鼓舞的作用。台灣戴姆勒克萊斯勒行銷協理劉秀盈說,如果你認為,年輕時的熱情與理想早已被現實所消磨殆盡,而顯得遙不可及時,推薦大家一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重燃起追尋理想的勇氣與熱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巴西籍作者科爾賀(Paulo Coelho),是拉丁美洲繼馬奎茲之後,在歐美文壇頗負盛名的作家,《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他的代表作,已被譯成42國語言,這本書在台灣由時報出版社於1997年初版,迄今在閱讀網站上仍有許多網友投書討論。

 

故事是敘述一位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的男孩,為了渴望認識外在世界,中斷修道院的學習,轉為四處流浪的牧羊人,他反覆做著一個夢,夢境告訴他:「在金字塔下埋藏著可觀的寶藏。」在偶然境遇下,男孩遇見一位智慧的國王,國王鼓勵他去追尋他的「天命」,於是開始了一段魔幻的奇遇旅程。

 

他在旅途中,遇到騙子、水晶商人、尋找煉金術的英國人、煉金術士,還有他心愛的女人法諦瑪,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啟發他認識他的天命。

 

男孩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北非的金字塔,東掘西掘,卻無發現,一位路過的旅者嘲笑他,「怎麼會蠢到相信夢中的事?最珍貴的寶藏其實在家鄉附近的無花菓樹下」,男孩返鄉後,果然在無花菓樹下挖出金幣與寶石。 

劉秀盈說,這本書非常易讀,但讀完之後,有何啟示,則在個人,有的人說,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寶藏不假外求,其實就在家裡,只不過多數人都無法明白,而必須藉由奇遇與外人點醒。

 

科爾賀的文字雖然簡單,但在簡單處卻蘊涵哲理,頗值得細細體會,例如,「絕大多數的人似乎都很清楚別人該怎麼過活,卻對自己一無所知」。「他必須在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和想要擁有的東西之間做抉擇....,日子之所以會相同,是因為人們不能珍惜每天發生的事。」 

「我為什麼要去聽我的心在說什麼?」「因為你永遠都無法教它安靜下來,即使你假裝沒聽見它在說什麼,它還是會存在你的靈魂當中,不斷地述說你對生活和世界的看法。」

寓言的本意,在於投射我們的心境與生活,劉秀盈說,「在我們的生活裡,有時也常面臨掙扎的情境,是該安於現狀,或放棄現狀,去追尋一個遙遠的夢想?如果放棄夢想,繼續過下去的生活又是為了什麼?」

男孩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有幾度想放棄旅程,他在心裡吶喊,「我如何走過沙漠,到達金字塔?」作著告訴我們,其實牽絆男孩不能成行的原因是恐懼,因為擔心失去所有,害怕夢想落空,而一無所有,書中的水晶商人即是如此,他的水晶商店雖然經營有成,但是,在人生中卻留著一個遺憾:一個無力完成的尋寶夢想。

在年少歲月時,我們視生命如光輝、飽滿的旭日,對未來有許多樂觀的期待,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歷練加深,或許是挫折,或許是貪圖安逸,磨蝕了對理想的熱情,而墜入日復一日的懊惱與追悔。

劉秀盈說,這本書提醒我們夢想的重要性,提醒人們傾聽自我,留意生命中自我顯現的「預兆」,讓心告訴我們,天命何在,而且努力去實踐它,因為天一定會幫助你。

風險管理~先確立公司目標

(本文由吳素環口述,記者張令慧記錄整理)2004.02.18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企業的營運風險經常成為企業風險的最大來源,為了達到防患未然,促進企業永續經營;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影響程度,節省不必要的成本;以及掌握機會,提昇企業價值,必須進行風險管理。

所謂的企業風險,指的是任何可能阻礙目標達成的因素,至於容易造成企業風險增加的因素,包括有全球化、競爭者、產生危急事件、科技進展、產業規範變更、競爭力、產品及市場的創新,以及合併或重大投資等導致企業經營環境改變的因素增加。因此,風險定義的新觀點,應包括損失或不好的事件發生的風險、未符合企業經營預期的不確定性,以及喪失機會或好的事件未發生的風險。廣義的風險管理包括降低危險、解決不確定性與增加機會。

企業的風險管理,應做好設定清楚明確的公司目標,辨認可能使目標無法達成的風險,建立可降低風險的控制機制,以及確認目標、風險及因應控制的一致性。所以,風險管理的流程,包括找出各種可能影響目標達成的風險的「辨識」,風險發生的頻率、可能性及嚴重程度的「分析」,設計控制活動,預防、偵測或控制不利事件發生的「處理」,監督或控制執行結果的「監督」,以及風險報告架構的「報告」等五項。

關於目標的訂定,必須具體明確,執行結果需可以衡量,有實際的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在衡量公司掌握的資源為合理可行,以及配合公司的需求訂定明確的達成時間等原則。在目標訂定後,才能就可能導致目標無法達成的因素,譬如:產銷協調不良、新競爭加入、缺貨嚴重與配銷通路等進行風險管理。

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必須先就風險的重大性進行評估,才能掌握哪些是必須及早投入較多資源加以解決的因素。至於重大性的評估,應包括在一定期間內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考慮其對財務、公司聲譽或員工等各層面的「影響」,以及特定事項或結果發生的「可能性」。

完成風險評估後,企業可依據風險的態樣,採行必要的手段避開,將風險的責任或損失的負擔移轉到其它個體,進行適當的改變以控制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影響,以及決定接受特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結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30
當代領袖眼中的七年級生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代領袖眼中的七年級生

整理:張令慧2004.02.19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編者按:由中時報系及全球人壽共同主辦的「未來領袖菁英養成學苑2004冬季高峰論壇」,已於256兩日在台北盛大舉行,會中不僅吸引了1千多位7年級的未來菁英共同參與,更有不少社會菁英領袖提供其在職場上奮鬥的寶貴經驗。為了讓讀者也能一起參與這場知識饗宴,本版於上週三、四,以及本週三、四分別刊登本次論壇的精采演說內容以饗讀者。

今日刊出內容為「領袖菁英論壇」,主題是「當代領袖眼中的七年級生」,由工商時報社長鄭家鐘主持,與談人共有台北市長馬英九、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忠、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台鹽董事長鄭寶清。

對於今年將從大專院校畢業,踏入職場的7年級生來說,最關心的話題,無非是如何送出第一張履歷表,才能順利找到工作?以及進入企業後,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工作,才能逐步達到自己的理想。在由中時報系與全球人壽共同舉辦的青年領袖菁英養成學苑上,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忠、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台鹽董事長鄭寶清,以及台北市長馬英九分別與青年學子們,共同分享他們的求職與工作經驗。

蔡明忠:以負責的態度看待工作

在許多人的想法中,含著金湯匙出世的企業家第二代,想必不會有應徵工作的經驗,但蔡明忠卻不是如此。他說當他在美國完成法律碩士的學位後,就到紐約找工作,並如願進入日本東京海上保險公司紐約分公司。在這人生唯一的一次求職經驗中,他發現沒有保險專業的他能被錄取,應當與自己在求職信中,儘量的「攀親帶故」,表明自己家族企業與東京海上保險公司有生意往來有關。因此,他建議7年級生在找工作時,首先要讓甄選的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瞭解自己在工作上會全心投入,而對報考公司的背景,也要事先做好準備。

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蔡明忠提醒7年級生要隨時接受不同的資訊與學習,才能在機會敲門時,好好把握住機會。此外,從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做起,以負責任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在職場中一定能獲得主管的認同。

何薇玲:成功的條件是在於不斷的學習

大學學的是歷史,出國卻改行唸電腦的何薇玲,形容自己在獲得碩士後,是送出幾百封的履歷表後,才找到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當她準備上班前,曾經向在美國灣區的華人前輩請教,要如何作好工作前的準備?沒想到這位前輩卻告訴他,「專業準備好後,到公司的前6個月,最重要的工作,是瞭解廁所的位置」。談起這個故事,何薇玲無非是想告訴7年級生,成功的條件與在大學的成績與科系,並沒多大關係,最重要的是不斷的學習。

至於對工作的態度,何薇玲認為,7年級生要瞭解「功勞與苦勞一樣重要」、「烏龜與兔子可以同時抵達終點」、「天時、地利與人和可以自己控制」、「常識與專業知識一樣重要」,以及「對工作的愛可以培養,對工作的信心要靠自己」等道理。所以,在工作的第1年,全年只休息1百個小時,一年看1百本書,讓自己保持在待機的狀態,可隨時收取資訊,是相當重要的。何薇玲建議7年級生,在工作滿5年時,應看看自己的薪水有沒有比開始工作時增加一倍,如果沒有,就代表前4年的努力還不夠,還要更加努力。

鄭寶清: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對出生在有16個兄弟姐妹的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大學唸的是行政系的鄭寶清來說,他承認大學畢業後要送出第一張履歷表,實在很辛苦。但只要能夠作好準備,清楚瞭解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跨出第一步腳後,未來的路會愈來愈平坦。鄭寶清認為,在職場上工作,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鄭寶清說,一個只想朝九晚五工作,對工作不能投入的人,是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同樣地,個性上如果不能與其它人相處,自然也不會成功。面對工作機會、資金與技術都在全世界流動的全球化浪潮,鄭寶清指出,只有不斷準備累積知識與創新,有系統地拋去昨日的「舊我」,迎接明日的「新我」,才能在職場上百戰百勝。

馬英九:誠以待人.敬以致事

反觀台大法律系畢業,到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法律博士的馬英九,從波士頓第一銀行的法律顧問、美國華爾街柯爾迪茲法律事務所的實習律師,再到成為蔣經國先生的英文秘書,馬英九認為,名校的學歷對他找到第一工作雖然有幫助,但on job learning,也就是在工作上不斷學習,在職場中更為重要。他認為,現在大人眼中的草莓族,與過去世代的年輕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不如過去用功是事實。要想在職場中成為常勝軍,馬英九說,除了自我充實之外,知識、見識與膽識都是必要的。

儘管在外人的眼中,馬英九是職場的常勝軍,但他認為,只靠自己單打獨鬥,是不會成功的。馬英九說,一流的領袖用組織,二流的領袖用幹部,三流的領袖才靠自己,而想要團隊能夠分工合作,「誠以待人,敬以致事」非常重要,這也是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向來不用「班底」的馬英九,能將工作做好的主要原因。馬英九認為,有深厚的知識,或特殊的能力雖然重要,但待人誠懇與做事認真,才是基本的價值。此外,面對國際化的世代,語言自然是增加競爭力所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自認自己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馬英九,最後提醒7年級生「有原則不亂、有預算不窮,有計畫不忙」,做好了準備,就不必擔心未來的路途。

鄭家鐘:創意與團隊的重要

4位名人的成功經驗中,工商時報社長鄭家鐘認為他們所共有的特質,就是創意與團隊第一,也就是成功的領袖,必須能經營一個有效的團隊,且不斷創新,而創新需靠學習,團隊則看工作的態度。

馬英九說,雖然不用擔心自己與眾不同,但與眾不同還是要有基本的條件,並不是指只會搞怪而已;何薇玲則說,一個人可以與眾不同,是上帝賜給的禮物,但「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蔡明忠則認為,在職場中,與其成為與眾不同的閃亮明星,而失去與團隊合作的能力,不如作為明星團隊中的成員,並擁有創新的能力。他期許7年級生,從愛自己開始,並為自己負責,只有做個快樂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21
跟對主管比選大公司更有用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職場菁英經驗談一:跟對主管比選大公司更有用

整理/劉佩修2004.02.18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過去1年,開發金控在風風雨雨中度過,開發金控董事長陳敏薰表示,這段期間,她「關關難過關關過」,最重要的是董事會對她非常支持,所以才能一關關克服。 

也因為這1年的經驗,陳敏薰認為,初出社會的年輕學子,一定要跟長輩多多學習,因為「江湖1點訣」,其實訣竅就是那麼1點,如果有人教,立刻就上手,如果沒人教,會跌跌撞撞、事倍功半。 

陳敏薰以她自己的例子說,去年2月以前,她從未做過董事長,但是開發金控董事會的董事們,幾乎每1位都是董事長,她可從他們身上學到非常多經驗。

 

陳敏薰認為,人會出錯,都是在很小的地方,因為大地方會很注意,但是對小地方往往覺得沒關係,混一下就過去了,但也往往小地方的錯誤,才是難以彌補的。

 

在這方面,開發董事給她很多糾正,因此她建議學子,踏入社會,除了選擇好公司之外,跟對主管非常重要,跟對願意教你的主管,比去1家名稱很響亮,或領很多薪水的企業重要很多。 

她並舉自己的小妹為例。她小妹剛回國時,一直希望到一流公司工作,但她非常反對,理由是她認為小妹應該趁30歲之前,腰桿子還非常柔軟,沒有養家壓力時,到小公司去從頭做起,「校長兼撞鐘」,什麼都會做,這樣較扎實。

 

「因為還年輕,你把名片遞出去,沒有跟同學朋友比較的壓力,可以扎實的學,不必在乎社會眼光,錢少賺一點、少花一點,但學習工作技能相當重要」。她小妹接受建議後,到一家不到5個人的迷你公司,自己找資源,成長相當快速。

陳敏薰建議即將踏入社會的學生,如果希望做非常專業的人,可以到大公司裡,因為大公司資源多,可培養專業能力,但如果希望自己開創一片天,不怕挫折,她鼓勵年輕人花一段時間待在規模較小的公司,什麼都做,雖然很多資源沒有,但因為環境需要,必須自己創造資源,無形中可學得創業的訣竅。 

陳敏薰並鼓勵學子,要勇於「與眾不同」,她自認為個性不太在乎別人怎麼想,這與她在美國受教育有很大影響,因為美國的教育是「just be yourself」,注重個人,這觀念多少影響她。

 

根據她的觀察,一路受教育還沒有到國外唸書過的同學,共通現象是「不喜歡與別人不同」,當自己提出一個理念與想法,別人不認同時,就會害怕:「我是不是錯了?」不敢再堅持下去,她建議千萬不要這樣,因為年輕就是最大本錢,可以在年輕時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如果不敢與眾不同,未來你的生活,就會非常平庸」。

職場菁英經驗談二:勇於成為社會的發光體

整理/張令慧

對於7年級生來說,他們關心的話題之一,是面臨的競爭愈來愈嚴苛,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快速成長,所帶給他們的競爭壓力,更超乎過去,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提醒 7年級生,除了中國大陸外,印度正悄悄地要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世界的製造與研發中心,未來台灣年輕一代所面臨的競爭,在中國之外,更不能忽略印度。儘管競爭環境加劇,但他依然期許「草莓族」,勇於成為社會的發光體,而不是虛有其表的反光體。

 

談到經濟光環從台灣逐漸移開,對7年級生所造成的恐慌,嚴長壽感同身受,因為從事觀光業的他,從來台的旅客中,可以發現過去到台灣進行商務活動的客人,正一步步遠離台灣,並轉進大陸,留不住採購的買家,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多少是有所不利。

 

他奉勸7年級生,必須提升自己的視野,學好英文,以英文作為瞭解其它國家政治、經濟或文化的工具,在網際網路的世代,學習沒有國界,只要能運用網際網路,7年級生可打破空間的限制,隨時掌握更寬廣的知識。

至於要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嚴長壽認為,7年級生需要先認識本身的個性,並善用自己的特質。個性不同,選擇的發展項目也會不同。譬如說:律師必須能隨機應變,而法官則是正義的化身,不能過於隨機應變,從事這2項工作的人,所具有的個性自有不同,如果一個過於隨機應變的人,去當法官,而不知通權達變的人,卻成了律師,嚴長壽認為這會是災難的開始。 

在瞭解本身的個性後,嚴長壽說,專業的態度也很重要,他並以早年在運通旅行社擔任導遊,向7年級生說明什麼是「專業的態度」。

 

由於工作不好找,難免有些人大學畢業後,一時間無法找到工作,而嚴長壽說,今年暑假將步出校門的7年級生,萬一碰到這種情況,最要不得的就是有「待業」的心情。

他說,工作可以一時之間找不到,但總不能停止學習,在家中等著工作找上門。年輕人應當從自己的周遭開始,當個掌握機會的人,而不是什麼都不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15
知識、膽識與見識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職場菁英經驗談三:知識、膽識與見識

整理/張令慧

面對知識經濟、全球化以及變動快速的年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在未來領袖菁英養成學苑告訴「草莓族」們,想要在每年30萬的大學畢業生中,成為佼佼者,必須具有建構知識、發展見識以及發揮膽識的3要素。

 

大學唸的是機械工程系,卻走上廣告創意的路途,讓白崇亮認為,大學所唸的學識,只是建構知識的入門,要成為領袖人才,必須跨越專業的限制,在入門的學科之外,還要能擴大到對許多的人事物都有充分的瞭解。因此,除了在學校上課之外,聽演講、旅遊、參加學校的活動,或者進入社會後,獲得有經驗人士的帶領,都是相當重要的。 

尤其未來是知識整合的時代,即使是學科技的人,在科技的知識之外,更要對人、社會與自己都有深入的瞭解。

 

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生活、工作與學習都不會侷限在台灣,更需要瞭解不同地方的人、事、生活與文化等。 

此外,面對快速變動的時代,白崇亮告訴7年級生,更需要有膽識,所謂的「膽識」,並不是時下年輕人所具有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未來領袖所應具有的膽識,是在勇於嚐試與創新之外,更要秉持道德與清楚的價值判斷,對不正當的事說「不」。

更者,有膽識的人,也是抗壓性強的人,通常抗壓性都是在困難中,慢慢的被培養出來。

蔡明介:不存心危害~公司治理基本原則

整理/邵朝賢

公司治理成為近來顯學,IC設計教父,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昨日列出與公司治理背道而馳的三項指標,包括「過度關心股價,企圖影響市場機制」、「過度利用公關,塑造企業良好形象」,以及「年初財測過度樂觀,讓善良投資人誤信。」

蔡明介昨日接受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與致遠會計師事務所之邀,發表「高科技業公司治理」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蔡明介以「不存心危害」當作公司治理基本原則,他舉例,無論是律師或是會計師都不能保證所做的對客戶有益,但至少是以「不存心危害」為出發點,公司治理也應當以不存心危害為基本原則。

 

蔡明介並舉出三項「不存心危害」的負面指標,來判斷一家企業執行公司治理狀況,包括「過度關心股價,企圖影響市場機制」、「過度利用公關,塑造企業良好形象」,以及「年初財測過度樂觀,讓善良投資人誤信。」

蔡明介認為,企業負責人關心股價、塑造企業形象都是正常舉動,但過於關心股價,甚至企圖影響股價,或是進行內線交易,則是過當舉動。

蔡明介也以聯發科技為例,說明聯發科公司治理狀況,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他說,聯發科對於員工三等親任用必須報備,並勵行以人的工作表現為績效考核重點,而非個人學歷或是個人特質為考核依據。

 

IC設計上最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管理,無論是防止被告,或是收集市場資訊對侵權者提出告訴,都列為聯發科「目標與方針管理」重點;在財務管理的投資策略,蔡明介更說,聯發科不作本業無關的投資,更不隨便辦理增資或者舉債。

此外,在員工分紅與股利政策上,更以激勵員工與股東權益達成平衡為方向,既可達成股東權益成長,也能達到吸引優秀人才、激勵員工目的。

 

蔡明介:公司治理如治天下

戰爭與公司治理有何關聯?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巧妙比喻,「戰爭是打天下,而公司治理則是治天下」,他更舉出亞歷山大大帝與成吉思汗為例,成吉思汗不僅會打天下、更能治天下,使得蒙古帝國及後代所建立的元朝,歷史長達一百多年;而亞歷山大只會打天下,在他死後,辛苦創建的帝國,在五年內便迅速瓦解。

成吉思汗西征與亞歷山大東征同在東西方歷史佔有一席之地,蔡明介昨日發表公司治理演講時分析,亞歷山大只專注於擴張版圖,卻忽略如何治天下,使得公元前三二三年他發燒死去後,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橫跨歐亞非龐大亞歷山大帝國,也隨之迅速瓦解。

反觀成吉思汗,在擴張版圖之餘,又能重用宰相耶律楚材等文人協助治天下,使蒙古帝國連同元朝,國祚長達一百多年,這就是有沒有用心治天下的差別。

對於公司治理,很多人並不了解其中意涵,蔡明介則以公司治理是國中以前讀的「公民與道德」,他也揶揄指出,高中後就沒有上「公民與道德」,使得現在各企業才必須學習公司治理。

蔡明介昨日更為公司治理下簡單結論:「公司治理應該回到基本、最簡單的地方,以事實為基礎,實事求是的作決策。」

蔡明介也說,公司治理目的,是為提升企業績效,必須經營到某個程度,才需要談公司治理層次,否則過度強調公司治理也是一種浪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206
不與市場脫節~終身學習不輟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與市場脫節~終身學習不輟

林俊輝2004.02.17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年過55歲,周由賢興起讀書念頭,不僅在辦公室中舉辦讀書會,一年半前更參與美國南伊利諾大學EMBA課程的進修。周由賢說,學位文憑對他而言已不重要,但是如何掌握最新的管理、經營知識,聽得懂新世代的語言,不與市場脫節,則是催促他學習的重要關鍵。

 

周由賢透露,透過辦公室的讀書會,讓辦公室文化更為健康,尤其,書中的觀念,往往是如新推動業務新策略的主要來源,例如從「C 型人生」這一本書中,改變了很多人的想法,知道要終生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腳步,不一定一輩子當雇員,也可以當自己的老闆,更重要使他更要發掘員工的想法與創意,因為透過新的想法與創意,更能激發出新的行銷策略;從「紫牛」一書,更鼓舞大家要將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中突出,所以如新每週五就舉辦FISH DAY,只要直銷商符合當日活動主題,就可以獲得一份獎品,使直銷商更引領企盼每週五的到來,辦公室團隊精神不僅凝聚,直銷商士氣也跟著激發。

 

在台灣直銷市場已日趨飽和情況下,周由賢建議直銷新鮮人應將眼光放到全球,特別是能提供大陸市場商機的公司,對於直銷公司的體質與財務健全度也要特別謹慎,尤其應檢視投入時間與所獲得的報酬能否成本比,不要怕被拒絕,更不要被挫折所擊敗,只要抱持終生學習態度,找上線瞭解問題所在,找公司輔導,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台灣直銷人才~成功出口

如新(NUSKIN)台灣分公司總裁周由賢宣布,4年後退休!消息一出,引起美國總公司的高度重視,如新企業集團執行長(CEO)賀楚門(Truman Hunt)對周由賢說:「我們希望你能繼續服務10年甚至20年。」不僅提出以更高職務慰留周由賢,更希望周由賢能「鞠躬盡瘁」,不要輕言退休。但是,周由賢認為,再不退休,將擋住後進優秀人才在如新的升遷管道,為了公司長遠發展,他更要在4年內培養更多優秀接棒人選。 

在台灣外商公司中,能穩坐12年總裁寶座而不動搖,周由賢的表現,令不少在外商公司服務的總經理相當欽羨,「究竟JOHN是如何辦到的?」更是他們心中最想知道的疑惑! 

在直、傳銷界中,周由賢歷任AMWAY行銷業務經理、NUSKIN總經理、總裁等要職,也曾擔任兩屆直銷協會理事長,是不少新進台灣直銷公司亟欲挖角的對象之一,周由賢承認,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公司想要挖他,但是,即使條件再好,他根本不會動心,因為他開出的「200萬美元」挖角權利金條件幾乎沒有一家可以提供,在如新總部提供他優渥的薪資、從工作中獲得成功滿足感、長官肯定下,周由賢已將心力放在如新事業之上,心無旁騖。

 

17年直銷產業生涯,讓周由賢寫了4本有關直銷書籍,成為想要進入直銷產業的新鮮人入門必備參考,但是,周由賢為何可以在如新公司穩坐12年?卻是他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尤其,31年職場生涯都在外商公司打滾的周由賢很清楚,一般外商公司給一個人的表現時間,大都在35年之間,然而,歷經1998年起連續 3年台灣如新業績的下挫衝擊,周由賢卻可以安然度過,而且從2001年起讓業績止跌回升,2002年再創15%成長佳績,周由賢成功的關鍵何在?

周由賢很謙虛的說,一切都要感謝如新總部的耐心與忍受,讓台灣分公司努力的價值可以展現!尤其,如新公司近幾年來在東南亞、大陸市場的開拓勢如破竹,甚至台灣直銷商佔新加坡業績高達5成,就可以知道台灣市場的重要性。

周由賢分析指出,雖然台灣分公司的業績表現持平、微幅成長,但是,從以下數個方面,卻讓人無法忽略台灣分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

一、人才的養成與出口:台灣分公司過去以來相當重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育工作,因此,在開拓東南亞新市場時,如新台灣分公司提供了許多人才,包括新加坡總經理、大中華區業務副總裁、東南亞新市場處長、前泰國公司業務經理等高階人才外,許許多多的中階人才更是多不勝數,台灣分公司在訓練人才與培育人才上扮演重要角色。 

二、直銷商開拓新市場:台灣業績雖然下挫,但是,如以全球觀點觀察,台灣直銷商在亞洲地區,從東南亞市場、大陸、香港市場的業績成長度,卻是往上直衝,尤其,如新是一個跨國銷售公司,從台灣分公司所支付的獎金卻是有增無減,印證了台灣直銷商的戰鬥力與價值性。台灣分公司成立12年來已發出超過4 億美元的獎金。

 

三、台灣分公司扮演強大後援功能:對於直銷商所需要的後勤支援,包括雜誌、廣告行銷、政府關係與團隊士氣提升等,台灣分公司成為各公司「典範」,也是「出口」、「複製」的重要事項。 

在如新12年期間,周由賢透露,其實也是有面臨嚴重挫折時刻,1998年連續3年業績下挫,更是他職場生涯中最危機的時刻,要如何克服這些危機,化危機為轉機,更是這一生中,最大的挑戰。

 

周由賢承認,1998年業績下挫,雖然導因於全球景氣衰退與新市場開拓,但是直銷商收入的減少與總公司部分人士一時之間的不諒解,幾乎形成他「去職」的最大壓力來源。

 

周由賢靜心全省聽取各高階直銷商的抱怨,掌握相關問題癥結關鍵後,他說,台灣分公司迅速調整對直銷商的態度,提供更多的精神與實質獎勵,建立更直接的溝通管道,以化解直銷商信任危機,建立直銷商與公司互信基礎後,直銷商看到公司的變化後,更多的新生代直銷商族群崛起,讓直銷商老、中、青世代結構更為健全。

 

除此之外,周由賢說,他也調整內部組織,進行人事調整,將直銷商抱怨所在的「石頭」搬走,直銷商士氣一帶動起來,業績也在2000年推出「TURBO 2000」計畫後迅速止跌回升,2002年更出現成長15佳績。

 

雖然對直銷商的態度進行調整,但是,周由賢強調,公司政策的堅持卻是不能更改,尤其是違規跳線、破壞組織問題,只好以壯士斷腕方式處理,只要領導人秉持公平、公正、公開態度處理,反而可以定紛止爭,平息不必要的紛爭,否則,違反遊戲規則反而會使公司經營更為困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190
青年人要留給別人好印象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統一企業的變與不變

趙虹撰述2004.02.11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去年3月間,國內金融界發生了一件大事。花旗銀行集團前台灣區總裁陳聖德,率領他的經營團隊,集體跳槽到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這批外商人才到中信金控後,立即受到重用。其中,陳聖德是擔任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總經理,至於其餘人員,也成為中信的要角。

這件事轟動一時,這種集體挖角,延攬人才的方式,也成了企業界的熱門話題。

最近,有人問起我,統一企業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勢必需要引入新血,這個時候,統一會不會採用「陳聖德模式」,進行一級主管的人事大換血。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首先得分析,中信在這次陳聖德跳槽事件中,所著眼的是什麼。

其實,中信金控這回破天荒的,向外商大規模攬才,最主要的作用,是業務上的截長補短,並不是領導階層的大洗牌。事實上,中信金的領航者,依然是中信大老闆辜濂松、辜仲諒父子。他們對金融業務,都是行家,非常清楚該怎麼善用花旗這家外商銀行的優點,來彌補中信的弱點。

所以說,這批外商人才,對中信來說,是為中信所用,而非為人所用。基本上,不會影響到中信的企業文化,與最高的決策權。

至於統一企業,我要說的是,我們在人才引進上,不可能,也不會採取高層人事大洗牌的作法,把上層整批人都換掉。這種作法,風險太大,到了那個時候,少了上面的制衡力量,根本就沒人理睬你的企業文化。縱然有人想管,想維繫,也是無濟於事。

我為什麼強調企業文化,因為這是企業的靈魂,與向前發展的動力。企業少了這個要素,就剩下空殼子,沒有什麼永續發展的生命力。

舉個活生生的例子,幾年前,我們看好國內的家具量販市場,與一家外商合資成立了公司,高層人事都是由這家外商來主導。沒料到,這家外商找的人,都是臨時從外頭招募來的,新公司什麼企業文化都沒有,少了價值觀、經營理念這些東西,公司經營了幾年,年年都賠錢,毫無起色。這是統一一個很失敗的例子。

一家有商譽的公司,非得靠著一批有自家企業文化的人來擔綱,這是不爭的事實。

回過頭來,再看看統一企業的領導班子。

統一企業總經理林隆義先生,是財務部門出身,外界可能有人會奇怪,統一怎麼會用財務人員來當總經理。在我們看來,一點也不怪。先生在統一任職超過30年,是名副其實的統一人,有公司的企業文化,為人正派,操守好、忠誠度也高。難得的是,他自知缺乏業務經驗,對於這個領域,反倒更用心的去學習、了解。去年,統一企業在他的領導下,業績比前年還要成長很多。

再看看統一企業的幾位副總經理,這些副總學歷高,品德不錯,又有統一的企業文化,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升上來的,分別在公司領導一個大事業體,衝刺業務。這幾位核心幹部與林總經理相輔相成,一起帶動統一的發展。就他們而言,只要好好幹活,勇於任事,不須要太擔心,位子會有什麼劇變。

統一高層不搞大風吹,與公司導入新血,兩者並不衝突,統一在向前走的同時,一定會針對公司的不足處,引進國內外的新觀念,與新做法。這種情況下,公司難免會在外找些好手,這些人將來在統一公司的位階,會是在中間的階層,相當於部門的經理。這樣的人事安排,我們放眼的是,一方面讓他們在一定的領域內,發揮所長,另一方面,也不致對公司的經營文化,形成負面的效應。

統一企業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企業的發展,會面臨到許多變與不變的抉擇。

我們在變與不變之間,唯一的標準,是去蕪存菁。最忌諱的,則是漫無選擇,不論好壞的統統改,或是通盤西化,把原本是好的、不該變的,也都變了。

像是國內各界,只要提到正派經營,大家一定會想到統一,這個老一代留下來的企業文化,難道也得改,也要變嗎?這是關乎整個企業存續的大事,我們絕不能下這樣大的賭注。

黑幼龍:青年人要留給別人好印象

記錄整理:張令慧2004.02.11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對於年輕的7年級生來說,大多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憧憬,更期待能夠成功。至於想要成功有哪些祕訣?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說,自信、去做失敗的人不去做的事、熱誠的態度、有願景與具有溝通的能力,才是成功的公分母,高深的學問反而不在其中。

 

對於年輕的7年級生來說,大多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憧憬,更期待能夠成功。至於想要成功有哪些祕訣?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說,自信、去做失敗的人不去做的事、熱誠的態度、有願景與具有溝通的能力,才是成功的公分母,高深的學問反而不在其中。 

對還在就學的7年級生來說,或許從小到大,包括老師與家長所耳提面命的,就是要做功課,考上好學校與科系,但黑幼龍卻認為,出了校門之後,是很少有人會以學校的分數來論斷一個人的成就,大專院校所學與工作的內容不相干者,更是經常可見,因此,對學生所感興趣的分數,出了校門後,就不管用了。 

哪些才是成功的要素?黑幼龍從許多名人的經驗中,為7年級生歸納出,留給別人好印象、自信與熱誠的態度、對工作有願景,以及善於與別人溝通等項。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說過「除非得到你的同意,否則沒有人能夠讓你自卑」,也就是每一個人應當要充分瞭解自己,且喜歡自己。基本上,一個充滿自信的人,是比較容易交到朋友,且有能力處理所面對的挫折。黑幼龍認為,面對快速變動的世代,具有處理挫折的能力,對未來的人生發展,相當重要。 

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面對工作的態度,也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黑幼龍說,如果一個人給週遭人的感覺,就如同脖子上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這樣的人是很容易錯過找到工作或夥伴的機會。同樣地,對所進行的工作,究竟是抱持何種想法,也會影響工作的成果。黑幼龍舉例說,一個在電腦公司上班的人,可以將工作看作是在「key in」,「就是一項工作」,或者「協助其它人完成e化」等,對工作的想法不同,最後的結果自然不一樣。

最後,無論如何努力工作,在群體的生活中,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都是最重要的。黑幼龍並以SARS處理為例說,同樣都是醫學院的畢業生,有些人可以因為溝通能力好,達到安定人心的目的,但溝通技巧差的人,也可能引發社會更大的恐慌,所以,溝通的能力不是只單單依靠有學問就能做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178
化解變革阻力~要從互信做起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化解變革阻力~要從互信做起

文/林國賓2004.02.11(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抗拒任何不瞭解或不喜歡的事物,是人類的通病,所以在高度競爭的美國企業界,每天不斷上演的新舊點子之間的拉扯其實不足為奇,久而久之,如何化解阻力就成為在美國職場討生活的一項必備技能。

 

阻力可能來自下屬,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上司。古波塔(S.K. Gupta)對於如何化解阻力最感深刻,現在擔任洛克希德馬丁旗下太空系統公司副總裁的古波塔指出:「我曾經自認為是一名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天才,比所有公司的同事都優越太多,但是我卻有好多年陷入玻璃天花板障礙的升遷困境。」 

最後,他終於頓悟出「喜歡改變的人才是不正常」的道理之後,他開始研究為何一般人連再平凡的點子也要反抗的原因,以及他該如何克服該阻力。

 

現在,古波塔有一個全新的人生哲學:解決問題當然好,但幫助別人解決他們的問題更好。這樣的轉變使他與同事得以建立互信,他表達意見後所遇到的阻力也大為減少,他說:「我不再單向的要求他人瞭解並接受我的意見,而是採取連哄帶騙來使他人信服。」 

從未想過可以升到現職的古波塔指出,他任事態度的轉變得歸功於克服阻力專家毛勒(Ri ck Maurer)。毛勒分析,一般的阻力可分為「我不瞭解你的看法、我不喜歡你的看法及我根本不喜歡你這個人」3個層次,其中第1個情況最容易克服,因為只要再加以說明就可,而第3種狀況最棘手,因為這牽涉到人與人的互動與互信,而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培養。 

總體而言,當遇到阻力時,毛勒歸納出以下8個解決方法及準則:

 

1、停止說教,傾聽下屬的聲音。任何一個好計畫或點子都需要有效的說明及溝通,但也不要忘了靜下來傾聽他人對你意見的看法,毛勒表示:「如果我只向他人灌輸看法,而不讓別人有表達意見的機會,最後他們心裡一定會不高興,連理都不理你。」 

2、主動找出阻力。毛勒說:「縱使沒有聽到有阻力的聲因,相信我,它一定存在,這時候就必需主動將它找出來,方法很簡單,你可以說『如果我是你,我較關心的問題是....你呢?難到你一點都不在意嗎?』」

 

3、向包打聽打聽。每個組織一定會有個包打聽,他清楚所有公司的任何訊息,也勇於抱怨,所以要瞭解公司內部對某件事情或政策的看法,找他準沒錯。

4、找出阻力的背後原因。當遇到阻力時,應馬上瞭解其原因,好比說屬下擔心新計畫可能使他們的飯碗不保,或是他們擔心因此喪失掌控權,還是計畫推出的時機不對等。

 

5、瞭解阻力者。9個月前古波塔曾主動安排與直屬上司進行一場半個小時的會議,以討論他下一個任務,但在會議之前古波塔針對該名執行副總的個人行事風格進行研究,最後他發現這名主管不喜歡囉嗦,最好給他幾個選項讓他下決定,因此在會議上古波塔總只花了12 分鐘完成報告,不僅如願得到新的企畫案,還獲得升遷的意外犒賞。

 

6、選用正確的溝通語言。對於教育者來說,溝通是一項重大的問題,這些教官常常使用沒有人聽得懂的專業術語,難怪會遇到阻力。毛勒表示:「一般人本來就是逢不懂必反,如果你還是說自己聽得懂的行話,那再怎麼說都不會有進展,只不過是浪費唇舌罷了。」

 

7、廣納意見。要能屈能伸,如果你能展現彈性,必定有更多的人願意站在你這一邊,毛勒說,有時候傾聽他人看法不能只是做做樣子,還要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8、不要衝太快。組織的改變有一定的循環規則,先從發現一個問題開始,然後是改變的意見形成,到意見的執行及最後將其融入至企業文化,當中某一階段有某一階段的方法,過與不及都不好。

活力旺,所以前方有夢

楊惠玲2004.02.02 中國時報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走吧。」 「去哪?」「杉林溪縱走。」這不是貝克特的「等待果陀」,而是周末下班前辦公室的對話,不用問就知道,發動者一定是「活力旺」。 

「活力旺」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時候用力工作,下班時候用力玩樂」。因此他所到之處,絕對不會輕輕走過,一定引起一陣旋風。上班時間,他一人抵十人,反應快、速度快,績效表現驚人,而且絕不趁機偷懶;但下班時間一到,他的玩樂細胞立即展現,點子又多、行動又積極,想到了就做,還不忘呼朋引伴,一起參與。

 

他組織社團當做小試身手的熱身操,羽球社、桌球社不稀奇,柔道社及百岳登山社這種既要體力又要時間的社團,對運動細胞發達的他也不是問題,每樣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可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對他卻一點也不適用,他的活力在事業發展上彷彿火力全開,擋也擋不住,就這樣一路向前衝,從管理部衝進建設部、再衝向百貨部,然後再到新成立的五星級飯店。沒辦法,每位決策主管都無法抗拒他的活力熱忱,以及快速凝聚團隊的領導魅力。

 

大公司避免不了惡性競爭,他卻可以全身而退,原因無它,因為他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別人跟不上,攻擊者一拳揮過去,只能打到空氣,原來他又往前衝了。

 

終於到了正式告別的日子,這一次他衝過海峽,成為第一批登陸台商。這是第一次自己隻身前進,無法帶著團隊渡海打天下。或許真的不擅長打個人戰,他的消息逐漸由清晰轉模糊,終於失去音訊,朋友間輾轉又輾轉的傳言他似乎事業發展並不順利,千金散盡。過去欣賞他的決策主管雖然頻頻向他招手,為他保留機會,但以他向前衝的個性,顯然是不可能回頭了。

 

十年後再次相逢,在他上海的公司總部,談著上百億的合作案,我好奇他這一路怎麼走過來的?他說精采得足以編成長篇連續劇,以後有機會再說,現在他津津樂道的是下一階段的發展計劃。 

我終於相信,有些人的視野永遠一直線的看著前方,因為前方有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159
不做超出能力的事
推薦0


老詼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優秀到卓越〉培養創新的關鍵能力

文/郭騰尹2004.01.06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綜觀過去幾年裡,創新的課程出現不同的演進,從最早的觀念上的推廣,到工具運用、個案的模擬,所有的承辦人都期待能找到一個方法,讓每一個人在上完課或聽完課,就變成一個有創意的人,思考事情時能夠更有彈性,而不只是活在自己的框框裡。不過,創新能力的學習跟以下幾個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一、創新能力與組織有關:就腦力激盪的效果而言,眾人的集思廣益絕對比一個人的枯想有用,然而就組織面的角度卻不一定,如果組織龐大,又分工很細,則每一個人在思考時運用聯想的機會就大為減少。

 

二、創新能力與工作壓力有關:在科學園區上課時,常常上課時就會接到內部使用的電話,必須要立刻趕回生產線去處理緊急狀況,這些主管每天壓力很大,有開不完的會及處理不完的事,幾乎沒有讓自己頭腦休息的時刻,於是走慣性的路成了簡便法,他們不是不知道創新,只是沒有喘息的工作氣氛,讓創新的點子埋在深深的沙堆之中。

 

三、創新能力與領導作風有關:這裡的領導作風指的不只是老闆,還包括所有的主管,因為變革的管理絕對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團隊凝聚力的展現。 

四、創新能力與個人性格有關:有些人不用訓練,就常常會有新點子,這種個性的人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熱愛挑戰、求新求變的熱情也往往讓組織及目標有過多的變動,造成員工沒有安全感;也有些人個性內向保守,不喜歡面對衝突與變化,他們希望一切按計劃行事,不喜歡事情突然變卦,這些個性的差異有可能是天生,也有可能是工作性質長久以來的薰陶。

 

五、創新能力與生活品質有關:我覺得一個人生各方面均衡的人,比工作偏執狂更有創新的能力,一個願意接受美術、文學、音樂洗禮的人,比終日埋辦公室裡的人更有創新的能力,所以一個在生活中一層不變的人,我們很難期待他在工作中會有改變的勇氣。

 

六、創新的能力與自身經驗有關:創新的能力很難用「學」而得到,它來自我們對週遭事物的觀察,因此訓練部門在規劃創新課程時,不如去設計一個event,讓員工在執行這個eve nt時,就不知不覺的運用創新的表現手法。

 

科技人最需要創新的技術,但大多數理工背景的科技人都是邏輯分明的左腦人,這本身就充滿了吊詭,但畢竟人生不是單純的是非題,在01之間本來就有著無限的可能,只要不拘泥於過往的經驗,不讓自己劃地自限,學習在生活中創造改變的經驗,我相信你所苦思的問題,也會找到新解,而也可以看到人生的新貌。

(作者為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副董事長,培訓雜誌總編輯)

人物側寫:張安平~不做超出能力的事

記者 黃玉珍2003/12/30 經濟日報】

(網路文章 感動分享)

在和信中嘉網路執行長張安平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字,上面寫著「無過不及」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正是張安平處世及治理企業的最佳寫照,不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 

張安平身兼數職,除中嘉執行長之外,也是台泥、嘉泥的副董事長、中信證券執行長、同時擔任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的董事長。

 

他曾在辜振甫長子辜啟允重病時,接手和信超媒體執行長,肩負讓這個和信集團的網路事業轉虧轉盈的重任,但在他認為無法繼續為這家公司創造更好的營運模式後,毅然辭職,讓更有能力的人來做。 

他也深獲岳父辜振甫的倚重,在和信電訊和遠傳電信的合併案上,著力甚多。

不過,他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卻一直說:「我什麼都沒做,事情都是專業團隊在做。」 

近年,張安平專注有線電視系統的經營,但政府開放數位電視的腳步不如預期快,讓早就準備好的中嘉急得跳腳。儘管如此,他仍深信服務業是台灣未來發展趨勢,高達85%普及率的有線電視,正是發展電視商務、數位娛樂服務的最佳平台。 

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是由過去的第四台轉型,這個行業在外資進入後,這幾年正處於新加入的專業經理人和傳統經營勢力共存的情況,身為有線電視系統平台的經營者,張安平必須在各方之間折衝協調,付出很多心力。

 

在企業經營上,喜歡挑戰;在休閒活動上,張安平更是偏愛刺激的運動,舉凡滑翔翼、滑雪、飛行傘、潛水、騎馬等戶外活動,他都喜歡。不過,隨著經營事業日多,他已少有機會接觸這些他十分熱愛的活動,看電影成為最常從事的休閒活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2354&aid=3296146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