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黃宗茂台北報導)紀寶如、葉歡、程秀瑛三位藝人6月17日出席台北市雜誌公會社會公益委員會舉辦的「抗憂鬱的好『伴』法—三姝抗憂記」宣導活動,分享她們曾經陪伴憂鬱症病友或走過憂鬱症的經驗,呼籲社會大眾正視身邊的憂鬱症朋友,以「陪伴」代替「說教」,成為支持憂友走出憂鬱症的最大力量。 紀寶如與憂鬱症首次交鋒
五○年代紅遍台港兩地的天才童星紀寶如與憂鬱症的首次交鋒,正逢她人生的低潮。那時,兒子因為壓力過大前來求助,她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狠甩了兒子一巴掌。那夜兒子不停以頭撞牆、送醫住院。最後她才悔恨自責,兒子出院後,她把時間騰出來陪兒子,試著對他「曉以大義」卻根本沒用。面對罹患憂鬱症的兒子,這時紀寶如也茫然了。
後來紀寶如接觸宗教信仰,教會會友主動幫忙陪伴照顧兒子,溫柔耐心的安撫;有時還陪著兒子讓他盡情傾訴他的想法,一陪就是幾個小時。紀寶如看在眼裡,也開始學習傾聽和陪伴的功課。現在,兒子康復了,有了工作、有了女友,過著正常的生活,她心中滿是感謝。
葉歡下意識中,沒有歸屬感
葉歡下意識中一直用工作來填滿對親情友情的渴望,卻仍驅逐不了內心沒有歸屬感的恐懼。終於,在持續以極度完美主義的標準來自我要求、同時要求他人的情況下,重度憂鬱症跟隨恐慌症而來。她常感到天地昏暗,嚴重胸悶,幾欲喘不過氣;莫名的恐懼感襲來,怕「失態」的焦慮讓她更不願意跟其他人往來。
葉歡二姐注意到這種自絕於外界的情形而伸出援手,她接葉歡到家裡來,葉歡不洗澡、不洗臉、不刷牙她也不責備,只是默默的陪著她,為她準備三餐,上班前甚至體貼的租了錄影帶幫助葉歡渡過難熬的孤單。葉歡表示,「孤單」真的是危害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我感謝這段日子陪伴我的家人朋友,「陪伴」和「傾聽」真的太重要了。
程秀瑛面對演藝圈殘酷現實
從美國唸書回來的程秀瑛突然發現了演藝圈殘酷的事實:青春就是無敵。曾經是當家花旦的她,現在必須接演女主角的姐姐,甚至是阿姨或媽媽。事業的轉型讓她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眼光,也越來越沒自信。她開始把自己關在家裡,想封閉起自己的一切感覺以防堵自我懷疑帶來的絕望。
同學的姐姐隱約知道她的狀況,只要一有空並徵得同意,便到程秀瑛家中,陪伴程秀瑛,開始接觸信仰方面的經書,那段時間持續了整整一年,程秀瑛說:「我想,一個幾乎不認識我的朋友都願意伸出援手,我怎麼可以放棄自己呢?」程秀瑛開始求醫、慢慢走出「心牢」。
醫師建議 陪伴者宜多傾聽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則建議民眾陪伴憂友時,除了需要耐心和愛心之外,最好「多傾聽、有回饋、給予同理心」,「說教」、「訓誡」式的談話則毫無幫助,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
主辦單位雜誌公會號召出版界關懷社會上日益增加的憂鬱族群,今年已邁向第三年。公會理事長王榮文指出,「憂鬱症的療護本來就是長期抗戰,對家庭社會也是長期性的影響,我們希望對憂鬱症的焦點也是持續下去的,而不只是淪為一時炒作的議題,所以連續三年推動「關懷憂鬱症」的宣導工作。」
雜誌公會也找來肯愛協會提供更專業的憂鬱症防治諮詢,服務憂鬱症朋友或其陪伴之親友。有鑑於「不是我不出來,是我走不出來」常是憂友的心聲,肯愛也提供支持團體,讓憂鬱症朋友及陪伴者能從情緒覺察到療鬱更深入地體驗找回健康之路,都期待憂鬱症朋友及陪伴者一起參加,成為陪伴與支持更深的力量、更亮的希望。抗憂鬱的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