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小看台灣一縣一市的人口﹑面積(多於﹑大於世界上許多小國)﹐則當國民黨在台北市中央黨部﹐為三合一選舉中狂勝民進黨而慶祝狂歡時﹐真是「冠蓋滿京華」了﹗
自認為也被認為同屬泛藍的親民黨﹐但求基隆一市之勝竟不可得﹐而有黨屬立委求去的風聲﹐而有恐將泡沫化的哀愁﹐而有被國民黨合併吃掉的憂懼﹐而有支持者抱不平怨聲﹐而有宋楚瑜屢訴委屈的悲情...對照國民黨的狂歡﹐是則宋營人馬及支持者就顯得頗為「憔悴」呢﹗
但是﹐ spiritofnyc 要說一句﹕「宋」人何必憔悴﹗
我說這一句﹐不是為了要討好﹑或為了裝熱心﹑或為了示憐憫﹐而是一種平實﹑理性﹑自然的認知。我甚至認為一切有起碼思考邏輯者﹐亦應持如是觀﹗
就來一個八面「觀」之﹕
一﹐人生觀
2000 年連﹑宋敗選﹐李敖批評連戰不該哭喪著臉﹐認為大丈夫要樂觀奮鬥。我一直最敬佩李敖的地方﹐不是他的學問﹑文章﹑俏皮話﹐而是他憂患不改其志樂觀奮鬥之人生觀。
丘吉爾曠世奇才﹐是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演講家﹑大辯論家﹑大文學家﹐ 66 歲才選上首相﹐帶領英國對抗納粹帝國﹐贏得勝利之不世功勛後﹐卻落選不得連任。六年之後始再選再任。
尼克森聰明幹練﹐挾兩任在位副總統之尊與甘迺迪競選總統﹐以差些微票數敗選後﹐美國這麼大﹐他並沒有忙著再去爭取競選什麼州長﹑市長﹑議員﹐經營 8 年之久﹐捲土重來﹐大勝對手韓福瑞﹐當選總統。
雷根卸任加州州長後﹐數次爭取共和黨內提名不成﹐ 70 歲始得到提名並當選美國總統。
比起他們﹐宋的功過成敗起落沉浮如何﹖即使不更幸運﹐但絕不比當初還未登上高峰的他們更沒前途。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二﹐宋楚瑜﹑親民黨機會觀
宋楚瑜本人與親民黨內﹐多有才幹之士﹐否則﹐偌大國民黨陣營﹐為何要借將推周錫瑋出馬競選最重要的台北縣長﹖最妙的是﹐周選贏了﹗泛藍選民有在乎﹑有排斥從親民黨「跑」到國民黨的周錫瑋嗎﹖更重要的訊息是﹐周大贏近 20 萬票﹗泛藍選民「強烈接受」他﹗
三合一選舉後﹐國民黨與馬英九聲勢具增﹐民調又顯示親民黨宋楚瑜參選台北市長的支持率頗低﹐更證明我在前篇貼文中所指出的「 2008 年﹐宋楚瑜仍然有機會成為泛藍的總統候選人。但是﹐宋的機會不來自於打擊馬英九﹐而必來自於打擊陳水扁臺獨政權」的方向性。
如果宋與親民黨要選擇向馬英九與國民黨爭鬥(說「打擊」﹐也許太沉重)﹐不是放棄自己在 2008 年的機會﹐就是便宜了民進黨﹐又要把機會再度送給民進黨﹐宋與親民黨是絕不會再有機會的﹗
三合一選舉結果﹐民進黨因貪腐而大敗﹐證明「宋的機會不來自於打擊馬英九﹐而必來自於打擊陳水扁臺獨政權」這一情勢﹐的確存在﹐而且會繼續存在﹐不會改變﹐因為我認為民進黨政權沒有改變他們貪腐所應具備的才幹與思想能力。那麼﹐不論與國民黨合作﹐或終究合併(當然﹐要在泛藍立委保持過半的法律技術層次問題解決之後)﹐宋與親民黨人打擊陳水扁臺獨政權的機會﹐也就自然繼續存在﹐宋與親民黨人的舞台不會失去。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三﹐戰術﹑戰略﹑政略觀
宋楚瑜曾批評國民黨推出四席現任立委參選縣市長﹐說雖然當選﹐只是戰術勝利﹐但卻可能喪失泛藍在立法院的穩定過半數﹐是戰略錯誤。宋所說容似不無道理﹐但所見者小﹐未見其大。
三合一選舉勝負﹐影響泛藍民心士氣振奮或瓦解﹑台灣前途是升是沉轉折點至鉅﹐關係重大﹐理應推出強棒﹗國民黨倘若拘泥於對喪失立法院穩定過半數的恐懼﹐而不提名優秀現任立委參選﹐導致不勝或敗選﹐就更是政略的大錯誤﹗﹗﹗
「兩岸關係」的破敗﹐是民進黨政權對台灣前途造成最大創傷的根源。日昨宋在馬來西亞參加國際會議﹐還發表談話強調「避免(台灣)邊緣化關鍵在兩岸關係」﹐而親﹑國在「兩岸關係」的認知上﹐有極大範圍的共識。
如果親﹑國互鬥﹐忽視政略之可為﹑當為﹐何論戰略﹗抓住三合一選舉大勝所在的民心向背契機﹐親﹑國因勢利導﹐共同推動「一中共識」﹐促進「兩岸關係」﹐是最高的政略﹗正是宋楚瑜可以大加著力之處。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四﹐事理位階高低輕重觀
對親民黨及支持者言﹐最「完美」的三合一選舉結果﹐當然是親民黨候選人當選台中﹑基隆二市市長﹐再加上泛藍整體大勝。雖然那個「完美」沒有出現﹐但對絕大多數泛藍支持者言﹐位階重要性最高的選舉結果﹐是「讓民進黨政權敗選﹐為其施政付出代價」。
如今﹐國民黨勝選﹐民進黨政權敗選﹐親民黨及其支持者﹐不慶幸民進黨政權終於敗選﹐反要難過憔悴嗎﹖
台中﹑基隆二市選民﹐或許在親﹑國候選人之間發生棄保效應﹐即使其中或有國民黨的運作在焉﹐但這絕對是選民的選擇﹐而可看做經過 2000 年﹑ 2004 年的教訓﹐聰明的泛藍選民衡量輕重而自動棄保﹐這是他們的自主權。
如果親民黨贏得二席市長﹐但國民黨卻大敗﹐甚至就算只是席次未過半的小敗﹐難道親民黨前途在那種大環境中尚能獲益而慶祝嗎﹖果真猶能慶祝﹐聰明的親民黨支持者﹐豈非糊塗一時﹐未明事理位階的高低輕重嗎﹖
國民黨大勝﹐民心迴轉﹐民氣可用﹐同屬泛藍的親﹑國合作合併﹐台灣前途大有可為。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五﹐邏輯﹑算術﹑人情﹑世故觀
親民黨候選人在基隆﹑台中二市參選﹐其實只有基隆市還有希望。就算劉文雄當選﹐ 1 席次能代表實力嗎﹖何況﹐競選過程中劉大打馬主席牌﹐即便贏了﹐是誰的光環﹖
或許親民黨支持者在意的是﹐國民黨選前應該禮讓親民黨。民主時代﹐政黨競爭﹐何來禮讓﹖就算禮讓﹐國民黨囊括 13 縣市﹐親民黨獨佔 1 市﹐ 1/14 還是只見親民黨的附從性﹐不見主導性﹗
當馬英九立誓說﹐選舉結果若國民黨席次總數不過半﹐他就辭黨主席之際﹐宋楚瑜「建議」最好以「泛藍過半」為誓﹐總數要把親民黨可能勝選的基隆市一席算上。這樣的「建議」不是在顯示「大方」之處﹐反而是在顯示「小器」之處。
不是說宋楚瑜有什麼義務﹐應該去說些什麼來向國民黨表示「氣度大」﹐國民黨也並沒有說什麼對親民黨表示氣度大﹐宋楚瑜沒有義務。但是宋楚瑜「算上基隆市一席」的說法﹐就實在顯得「氣度小」﹑生怕公婆不領情的小媳婦心態﹐結果公婆就更不領情﹐實屬不智之至。
這就像你因為知道一些內情﹐對某個成功經營致富的名人﹐你可以不願像一般人﹐說些什麼溢美之詞﹐你也沒有義務。但若你說出「當初還虧我借給他 100 塊錢才沒餓死﹐不然哪有今天」這種話﹐讓人反感的絕對是你﹐不是那個致富的名人﹗
再試想﹐如果選舉揭曉﹐國民黨竟要靠另外一黨的「一席」達到「泛藍過半」的 11 席次﹑來挽救馬「主席」﹐國民黨馬主席能好意思「慰留」馬主席「續任」嗎﹖在民進黨政權這麼腐敗貪污的情況下﹐ 11 席「泛藍」對 10 席的「泛綠」﹐還可以有勝選的慶祝嗎﹖
李敖曾好幾次為宋楚瑜抱不平﹐說連戰有多少多少回答應宋楚瑜國親合併條件卻沒有兌現。
但是﹐現在終非兩蔣時代﹐國民黨兌現諾言與否﹐非連戰一人說了就算。
再深一層想﹐以公司經營為例﹐合夥人多年一起打拼﹐理念分歧﹐最後拆夥﹐發生利益分配不公﹐才牽涉誰毀約賠償的法律問題﹐或道德上誰對不起誰的問題。兩公司洽談合併﹐條件講好又有一方﹑或雙方都反悔﹐固然令人遺憾﹑失望﹑甚至憤怒﹐但即使存在毀約賠償的法律問題﹐卻絕不存在道德上誰對不起誰的問題。
親﹑國面對的﹐不是拆夥問題﹐是合併問題﹐如果沒有誰毀約賠償的法律問題﹐就更沒有道德上誰對不起誰的問題。親﹑國合併﹐困難不在意外﹐但智慧應將成功做在意中﹗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六﹐氣魄﹑境界觀
不要說「誰對不起了誰」這種事總是公婆各有理偏執一詞﹐就算受了冤枉﹐除非法律解決打官司到底﹐否則﹐男子漢是不作興常常追述甚至哭述過去如何如何被人「欺騙﹑佔便宜」的﹐這一層「男子氣魄」文化﹐中外皆然﹐因為老被人「欺騙﹑佔便宜」的﹐人們會懷疑他是一個堅強可靠有智慧的「男子漢」。
宋楚瑜不時就要爆料指誰欺騙了他或他受了誰的氣。
近日﹐宋馬會談親﹑國合作合併﹐才起了一個頭﹐宋楚瑜人在在馬來西亞參加國際會議﹐就單方面把會談內容公開﹐又加上再次披露舊帳﹐徒惹物議﹐立招郁慕明重炮抨擊﹐宋發言未見所得﹐已先大失﹗
林肯的事功﹑人格﹑道德﹑勇氣舉世同欽﹐遭國人暗殺了。
甘地的事功﹑人格﹑道德﹑勇氣舉世同欽﹐遭國人暗殺了。
金恩博士的事功﹑人格﹑道德﹑勇氣舉世同欽﹐遭國人暗殺了。
孫中山革命 40 年﹐總統只當了幾天﹐就被取走﹐臨終不忘和平奮鬥救中國。但是﹐直到現在﹐很多國人認為孫中山的革命﹐根本沒有統一中國﹐他完全是個失敗者。
比起他們﹐宋受的委屈冤枉如何﹖即使不更受寵愛﹐但絕不比他們更受背棄。
國民黨由李經連到馬﹐已換到第三個主席﹐何況﹐ 2004 年親﹑國已合舉連﹑宋競選正副總統。那些「臨門一腳」﹑「鞏固李登輝領導中心」﹑「凍省案」﹑「興票案」等總總歷史事件﹐是包袱﹗不是值得親﹑國雙方一提再提的資產﹗
宋﹑馬會談親﹑國合作合併﹐要展現「氣魄」﹐自己首先放下歷史包袱﹐更要給國人示範一種「境界」﹐就是要幫對方把包袱挪開﹗
「氣魄」展現﹐「境界」自高﹐即使不執政﹐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七﹐道德﹑人才﹑出路觀
軍事作戰﹐計劃再好﹐一定要有驍勇戰將﹐才能攻城略地。與陳水扁打選戰﹐文宣再好﹐也一定要有驍勇戰將﹐才能攻陳略票。
有好事者喜歡把國民黨在三合一選舉中的大勝﹐和所謂的「馬英九光環」聯結起來。但是﹐馬英九自評勝選不是因為國民黨有多好﹐而是民進黨太爛了。民進黨自評敗選第一大原因是爆發高捷弊案。
那麼﹐在三合一選舉中﹐攻陳略票﹐大敗民進黨的第一員戰將﹐就非不斷驚爆高捷弊案消息﹑讓人民看見民進黨政權有夠爛的原親民黨立委邱毅莫屬(他討不討你喜歡是另一回事)﹗我如果要拍「三合一選舉風雲」記錄片﹐男主角一定找邱毅﹐不找馬英九。
親民黨可以替台灣訓練人才﹐訓練的人才大方送給別黨任用都行﹐正好可以替台灣社會做功德﹐日久會立口碑﹑會建品牌的﹐但千萬不要自己小器把人才排掉﹑擠掉﹗
民主政黨﹐言論自由﹐豈無異議﹖邱毅即使對黨或領導者有批評﹐是屬於政黨路線的辯論﹐非以敗壞私德或公德害黨﹐竟被迫出走﹗如今回顧﹐他有大逆不道嗎﹖就按親民黨自己的一套「道德或紀律標準(如果有的話)」為據﹐當初邱毅的「破壞﹑傷害」黨與領導人﹐至少不會比現在汲汲欲入國民黨的親民黨立委要嚴重吧﹖
每一論及親﹑國合作合併﹐宋楚瑜對親民黨現任立委出路﹐都要「常以為念」﹐實在婆婆媽媽﹗多此一「唸」﹗如果是真人才﹐到處都要﹐何愁出路﹗
如果親民黨立委選擇加入國民黨﹐民主政黨﹐來去自由。其中多原屬國民黨﹐當初離開全衝著李登輝「獨化」國民黨的意圖﹐李登輝早被攆走﹐他們重返國民黨﹐心理上對親民黨無深愧疚﹐更攔不住。後年選舉﹐自需經過國民黨初選提名一關﹐然有周錫瑋做前例﹐各憑實力﹐也許甚至不獲提名﹐但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出路」﹐求仁得仁。他們的出路﹐何勞宋楚瑜一「唸」﹖「唸」不來的﹗
選擇留在親民黨的立委﹐面臨後年選舉﹐所受到的席次減半或單一選區選票規劃變更影響﹐不會更大於出走加入國民黨者(他們還可能遭國民黨初選提名一關淘汰)。縣市長選舉﹐一縣市只能一人當選﹐棄保作用大﹐而明年立委選舉﹐即使應選席次減少﹐一縣市非僅一席﹐棄保作用低。親﹑國如不協調管制提名﹐各自競選﹐就各自努力﹐也不會壞過上次﹐上次也有如此。他們的出路﹐同樣各憑實力﹐出路即使不比別人好﹐也不比別人差﹐何須宋楚瑜一「唸」﹖「唸」不完的﹗
這次三合一選舉﹐最大縣台北縣長勝選人周錫瑋﹐是原親民黨立委﹗使國民黨選舉大勝的第一戰將邱毅是原親民黨立委﹗人才是最大的本錢﹗親民黨從宋楚瑜算起﹐還有很多人才﹗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八﹐結論全面觀
即使陳水扁在宋扁會發表十點共識的前前後後﹐不斷公開否定與宋楚瑜有「一中共識」﹐而宋楚瑜卻仍舊在宋扁會發表十點共識的前前後後﹐堅持有「一中共識」﹐並且以之做為其後「登陸」會談的論述基礎。如否定「一中」﹐中國大陸會邀請連﹑宋「登陸」嗎﹖如沒有「一中」﹐「登陸」是能去做什麼﹖「純觀光」嗎﹖「純臺獨」嗎﹖
若自即日起﹐宋楚瑜不計名位﹐以全方位的論述與行動(我個人深信宋楚瑜有能力做到)﹐促進台灣人民體會到﹕「依現實與道德的角度﹐對台灣人民並全體中華民族之前途發展而言﹐兩岸『一中共識』實為必要條件﹔主張與中國大陸和平談判﹐達成一種「圖利」於台灣 2300 萬人民自己本身的『一中』﹐如李敖所倡議者﹐乃基於拳拳以台灣人民的安全與福祉為念」﹐並了解到﹕「所以宋楚瑜敢以不懼被誣陷為『台奸』之大仁﹐斷然強力打擊分裂國土﹑葬送台灣人民並全體中華民族之前途發展的陳水扁臺獨『華奸』政權之大不義」﹐則在泛藍群眾中所凝聚者﹐絕非僅止於短期的選票張數而已﹐而必凝聚泛藍支持者長遠巨大的價值信仰力量。
此一趨勢一旦發動﹐沛然莫之能禦。
彼時﹐若宋楚瑜自願退居檯面下﹐也必釋出極大能量﹐而有大助於 2008 年任何泛藍總統候選人當選﹐宋楚瑜「光環」必將譽滿全國﹐名傳後世。到時若人心所歸﹐當仁不讓﹐又有誰能說 2008 年的泛藍群眾會不支持宋楚瑜競選總統呢﹖
宋楚瑜﹑親民黨與支持者﹐何必憔悴﹗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