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煢樓讀書瑣記
市長:徐江屏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散文雜記【煢樓讀書瑣記】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十二樓書記】年度書單的隨想
 瀏覽950|回應0推薦1

徐江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房純輝

  每年接近年關,各大媒體紛紛公布各自所評選的年度書單,要求讀者們回顧一年來的讀書成果,或是提醒大家還有那些好書還沒買齊,記得趕快到書店去選購。還記得以往熱中流行音樂時,還會守在余光所主持的廣播節目旁抄錄年度的榜單,雖然認識的歌手及樂團沒有幾個,總是年度盛事,錯過了平時,連年度榜單都錯過了,還能稱之為「西洋音樂愛好者」嗎?愛上閱讀以後,當然也都會趁著媒體公布年度書單的同時,一方面檢視自己書架上是不是在列,再則也規劃了接下來的讀書計畫,不管是已經擁有還沒讀的,或是還放在書店裏沒拿回來的。

  尤其這兩年兩大媒體(中國時報及聯合報)的年度書單分成了兩份(不含童書或青少年書單),中國時報分成創作及譯作,聯合報分成文學類及非文學類,利用年度書單公布的機會重新檢視自己書架上陳列書的品質,不唯是種偷懶的方法。只是對照日前才上網到中時電子報的網站參加讀書票選所勾定的書,學者或專家們以為的好書單,就像是個飄渺的妄想,雖然和被主辦限定在有限的書單中勾選所受到的局限相較,專家學者們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但也因此而自然流露出特有的讀書品味。純從事文學理論研究的學者和以創作為生的作家在選擇上,會出現南轅北轍的差距,自是意料中事。

  對於年度書單,這幾年養成的習慣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些年的經驗是大致會命中五成以上,但命中五成大概也只表示和這些專家學者的品味一致性高,一種要命的菁英認同的體現,越來越不會有新鮮感。不像早期看到年度書單,發覺居然有書是自己從未留意而在出版市場上曾出現過,頓時心生愧疚,像是對不起作者,對不起出版商,對不起受到肯定的榮耀,更對不起自己,居然如此漠視而錯過了。以往的年度書單所具有的高參考價值,現在則越來越像是決定下個星期的採購單,買是一定要買回來,只是那往往都是已經預定在採購書單上,怕家裏堆了太多買了還沒讀的書,所以先暫時寄放在書店裏。

  身為一個普通讀者其實還是有無盡的喜悅,尤其在年度書單披露後。可以不用那麼在意這份書單是不是有出版商或媒體的共同炒作以拉抬銷售量,也不用在意有關品味與選擇的問題,單純欣賞著透過一定的評選程序所選擇出來的書單,不管評選委員們到底是堅持菁英閱讀路線還是通俗,也不管年度書單往往具有的社會運作意義。就算只是一群人讀書品味的體現,當成是選購書籍的參考,擴大自我閱讀的視野,應該也是件好事。何況往往在年度書單見報的同時,藝文記者們也會約略報導入榜作家的近況及新的寫作計劃,滿意了普通讀書窺私的好奇,也對未來的讀書計劃,多了些有很好沒有也沒差的閒聊話題。

  所以當之前一直沒能決定是不是要下手買駱以軍的《我們》(實在的原因是已經在每期的《壹週刊》網路版裏讀過了,想重溫他對細瑣事物天馬行空的胡言亂語卻是覺得有些厭煩),有了年度書單的加持,或許也就不會再考慮那麼許多了。而陳映真的《父親》上榜,與齊邦媛的《一生中的一天》並列老作家的心靈再現,雖然一則以歷史的沈重,一則是自我生命歷程的沈思,都提醒了自己該找個時間再從書架上抽出來重新讀讀,以免落入眼前老在抱怨沒時間讀書的感慨裏。

  只是,還是又重回了Sara Nelson那本書《好書太多,時間太少》的邏輯裏。雖然這書還沒讀,雖然今天一整天幾乎沒讀到幾頁書。感慨還是就這麼浮了上來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64&aid=115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