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旅人世界
市長:B  副市長: NY220舊金山金芭莉
加入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人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暫存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一萬元能改變什麼?
 瀏覽5,267|回應1推薦5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ARSHYA
包通先生

惟惟
阿 Joe

作者: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方德信督學

一萬元能改變什麼?這篇文章要解決一個令很多人疑惑不已的經濟問題,並且為各位說明一個實際且實用、但常被小看的理財觀念。 

   為避免艱澀,讓不常讀理財文章的人也能明瞭,我會細部分解整個概念,步調也許緩慢,但不似金融業說話含糊籠統、模稜兩可的滑頭行徑,我會直坦坦的給你一個結論,請各位耐心細讀,相信可以對讀者有所幫助。 

請各位先思考一個問題: 

   張三和李四兩人同為上班族,張三月領三萬元,李四月領四萬元,假設兩人其他客觀生活條件都相同,請問李四每個月所賺的錢是張三的幾倍 ? 
先別急著用四去除以三。我們先談什麼叫做「賺」。 

   所有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收入要減去成本,剩下來的才叫賺。以一個上班族而言,他的薪水必須支付完每個月生活所需,剩下來的才算是賺的。 

   事實上,如果只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來算,每個人的花費應該相差無幾,因此我們不妨假設,張三和李四兩個人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都一樣是兩萬五,這就是他們去上班賺錢的「本錢」。收入扣掉本錢,張三每個月「賺」五千,李四每個月「賺」一萬五,所以李四每個月所「賺」的錢,是張三的三倍。 

   接著我們來定義這賺到的部份。如果那兩萬五叫做「生活基本所需」,那賺到的這個部份就叫「生活品質」。如果你嫌我武斷的以金錢的多寡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標準不夠恰當,那我們不妨稱這個部份叫「改善生活品質的籌碼」。 

   這個例子會解答一個很多人都覺得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的收入只比我多不了多少,但是生活品質卻比我好很多 ? 

   表面上,李四每個月領的薪水只有張三的一點三三倍,生活水平照說不會比張三好太多,但是你很可能看到張三的座車市價六十萬, 而李四的車市價一百八十萬。這種例子,各位身邊一定有。 

要詳細算給你看嗎 ? 

   假設兩人把每個月「賺」的部份都存下來,存了十年,張三會存下六十萬,李四會存下一百八十萬。這不就是剛剛說的車價 ? 如果不買車,還可以買房。顯然此時李四的自備款是張三的三倍,每個月可以用來付貸款的錢也是張三的三倍,理論上他可以買總價比張三貴三倍的房子。較貴的房子通常意味著較大、較舒適的居住環境,或者是較好的地段、較佳的增值潛力。對於日後財富的累積,影響更是深遠。

而這一切,都不過只是因為李四每個月比張三多賺了一萬元。 
我想要說什麼 ? 

   請揚棄「節流」的念頭,請積極「開源」。景氣不好,大家直覺的想要節省,新聞報導每天告訴你省錢的妙招,但是如果真的深思起來,「節流」其實是一件成本很高、效益卻不大的事情。 

   為了明天油價要調漲三元,你開著車子到加油站,怠速排上兩小時的隊, 加了二十公升的油,表面上你省下了60元,事實上,扣掉排隊兩小時怠速的油耗,你真正省下的可能不夠買一瓶養樂多。更別提你花掉你人生中寶貴的兩小時,還有無謂增加的碳排放。這只是眾多例子之一而已。這種為了省一點不成比例的小錢而多跑遠路或多花時間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節流」所能節出來的,頂多就是你原本收入扣掉基本開銷的部份。事實上,你怎麼節也節不出多少來。如果硬要為了節流而省吃儉用,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健康,最後省下來的錢還不夠付給醫生。若從這角度看,節流還是有害的。 

   再者,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會告訴你,節流只會使社會上總體消費更進一步減少,讓景氣更不好。景氣更不好,你就更拚命節流,於是惡性循環。我不是說像某些經濟學者勸人每日省下一杯咖啡的觀念不對,但一天省一杯咖啡能省下多少 ? 

   也許有些人會說,就是因為景氣不好,工作不好找,開源不易,所以才要努力設法節流啊。這話雖沒錯,但還是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觀察。 

   工作不好找,是那些月薪三、四萬以上的正職工作不好找。但如果你把標準放低,你會發現,還是有很多兼差性質的工作,每個月只需多增加五十到七十小時左右的工時,就能增加7000到12000不等的收入。而這類工作多半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術、學歷、條件,只要你花點時間精力。比方餐廳裡的洗碗阿姨就是。 

   你可能會說這種收入太少,不值得賺。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在文章初始就告訴你一萬元的價值。正確來說,應該是「多出一萬元的價值」。當然能賺得更多當然更好,但我只是不希望你小看了一萬元的價值。不論是以個人或是家戶為單位,只要每個月多收入一萬元,所產生的差異就會遠遠大於你的想像。這一萬元,其實比你所認知的要大得多太多了,怎會不值得賺 ? 

   你可能會說平時上班已經夠辛苦了,如果再增加工作的負擔,難道不也是會影響健康嗎 ? 但如果每天提早三小時起床去送個牛奶、報紙,負擔會很大嗎 ? 很多人為了健康,不是每天提早兩小時起來騎十五公里的自行車 ? 騎自行車的人還沒錢領咧。每天下班花幾個小時打一個沒什麼技術性,純粹是賣時間的工,沒那麼大不了。難道各位每天下班回家就早早上床睡覺 ? 誰不東摸西摸看電視上網 ? 說打個兼差的工會影響健康,我想那是對原本身體就不好的人而言,這就不必勉強。 

   再說,一個人如果執著於節流,很可能除了上班之外,什麼事都不敢做、哪兒也不敢去,只敢待在家裡,久而久之就變成宅男和宅女,跟社會的脈動脫了節。相對而言,一個積極找尋開源機會的人,會較常和社會上不同領域的人接觸,經常會體驗到新事物,這種成長也不是可以用金錢加以量化的。多打一份工開源,可能同時會帶來「開緣」的結果。這世上許多成功人士的成就,最初都來自無心插柳,但重點是這個柳總是得先插下去。 

   記得很小的時候在讀者文摘上讀過一篇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夫妻退休搬到鄉下農莊,為了除草買了牛,為了吃掉牛糞上的蛆而買了雞,牛產牛奶,雞生雞蛋,為了消耗吃也吃不完的牛奶和蛋,於是製造了吃也吃不完的冰淇淋,最後只好拿到附近商店去寄賣,誤打誤撞的開創了一番事業。你怎麼知道多打一份工,多認識一些人,會為你開出怎樣的「人緣」和「事緣」? 就算這兩者都沒有,你還是多賺了這一萬元,還有那份樂觀、積極、充滿希望的生活態度。怎麼算都划算。 

   所以,就算你失業在家已久,始終找不到一般正職的工作,我想建議你,先從這種一萬元的工作開始。也許你會因為收入太少而覺得對不起家人,但我認為你完全不必這麼想。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開始。而且讀了前面的說明,你應該明白,小小的一萬元,可以對你的家庭產生多大的幫助。 

   華倫巴菲特富可敵國,但有一天與朋友同行時,看到地上有一個兩毛五分美元的銅板,他還是彎了腰下去撿。朋友看了不禁失笑說:「華倫,你每年都賺十幾億美金,怎麼還在乎這點小錢 ? 」巴菲特聞言,把那銅板舉到朋友眼前,說:「這是下一個十億美金的開始。」讓華倫巴菲特如此富有的真正關鍵,就是這種充份把握每一個小小機會的精神。 

   不知道各位同在部落格寫文章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一則新聞,今年國中基測的作文成績普遍提升了,有人說那是因為學生普遍開始補習作文的結果,所以這裡有市場,你可以考慮去教作文。不是嗎 ? 

   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 ? 因為,當我們把賺錢的目標降到一萬元左右,那麼就有很多工作機會不見得非得是「找」出來的,而是可以憑創意或觀察社會潛在的需要,配合自己的專長所「生」出來的。大家不妨多動動腦筋。 

所以如果你看到我下班之後跑到圍棋教室教棋,也不必太意外。
 
   如果要以個人的專長或興趣維生,有時不容易,但如果我們把目標放在只增加一萬元的收入,通常就簡單多了。而這種做法如果廣為流行,那麼不但景氣不會低迷太久,而且還會逐漸繁榮起來。你若問我為什麼敢這麼說,我就只好告訴你,這種模式在台灣發生過,只是因為好日子過久了,我們忘了。許多四、五十年前月薪兩千元台幣的公務員,可沒嫌過早上去送牛奶,一個月多賺兩百元不好賺。不然你以為當年的台灣經濟奇蹟是怎麼開始的 ?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3990855
 回應文章
抱怨的資格-FW
推薦2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B

與主文,來自同一位作者。 

雖然喝紅了臉,你的沮喪、不平與不安,全寫在臉上了。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突
> 然一早上進公司,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
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連電腦也不許
> 開,收拾好了就走人。事情過了個把月,你還是氣憤難消。
>
> 你說看到昨晚的電視新聞,上千名失業勞工聚在勞委會抗議,
要求政府對於企業裁員
> 與失業率升高,提出對策。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
>
> 說來也巧,昨天中午我公出時走延平北路,正好經過勞委會。
也曾停下來瞭解了一下
> 抗議的訴求。所以對於他們抗議的原由,我能理解。
>
> 但當你說你也真想去抗議,我就有些話想對你說說。
>
> 你我曾在券商共事,長期研究過許多上市公司的營運,
也讀過許多相同的資料,你應
> 該還記得,許多統計資料都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公司,
開業之後撐不到三年。剩下的
> 一半也會在後來的兩年中陸續結束,
能夠持續經營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公司,不到百分
> 之三,十五年以上的,更是不到百分之一。
>
> 照這樣來算,如果我們都從二十五歲左右進入職場,六十五歲退休,
四十年的時間
> 裡,想要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並不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期待,對嗎 ? 比較實際的情
> 況應該是,我們會經常因為公司前途無亮自行跳槽,
也常會因為公司無法再經營下去
> 而不得不離開,對嗎 ?
>
> 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半年多前就有跡象了,老闆經營的方向不對,
你也曾抱怨了半
> 天。我還記得那時我們聊過,我問你怎麼不另謀高就,你說你試了,
但是談來談
> 去,發現薪資都沒有現職高。我講了一句很刺耳的話,你還記得嗎 ? 我說,別抱怨
> 他了,雖然他是個不善經營的人,但至少他付給你的薪資,
已經超過你的「市
> 價」了。
>
> 其實當時我應該再提醒你,有這種現象,
表示你應該趕快在自已身上多下點工夫
> 了。你的競爭條件已經在衰退當中,繼續這樣下去,
保不住工作只是遲早的事。我疏
> 忽了,這點我向你抱歉。
>
> 曾經和一位創業成功的朋友有過一席印象深刻的談話。那已是四、
五年前的事。他長
> 我十來歲,在成功前曾經有過兩次事業失敗的經驗,負債累累。
捫心自問,若我是
> 他,恐怕再也沒有勇氣嚐試了。但他還是不肯放棄。第三次,
他成功了。那日與他飲
> 酒吃飯,已是他創業成功的第五個年頭。
他說前四年的獲利都用來還了債,現在才算
> 稍微賺了點錢。
>
> 我舉杯表示佩服,微醺的他卻按住我將到口的酒杯,
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你上班
> 的公司經營不善,快要倒,你會有什麼打算 ? 」
>
> 想都沒想,我說當然馬上開始找下一個工作。
還開玩笑的問他公司裡還缺不缺人。
>
> 聽了我的回答,他意味深長的笑著看了我一會,才開口說:「
這半年來,我到處問人
> 這個問題,我打算問滿一百個,你是第八十六個,
大家答案都大同小異。從來沒有一
> 個告訴我:『我會去告訴老闆,別擔心,
我會用我的全部家當陪他拚到底。』」
>
> 他說,失敗過兩次,他想通了這個道理:船沉了,
和船一起沉的總是船長。水手都帶
> 著剩餘的糧食、飲水,搭救生艇走了。
>
> 所以這次他的學到了教訓。績效好,該加薪就加,該發獎金就發,
但績效不好,該減
> 薪、該裁撤,他一定公事公辦,不會拘泥員工的年資或彼此的感情。
因為,「如果你
> 感情用事,顧慮那些該裁該減薪的人會不舒服,而不處理,
就反而會造成表現好的人
> 更不舒服,他們會離開你,最後留下來那些原本就該砍掉的人,
公司很快就不可挽
> 救。這不只是控制成本的問題,而且能避免人才流失。」他說。
言下之意,他反省
> 過,這方面處理不當,是他過去失敗的原因。
>
> 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曾認為公司有持續雇用我的義務,
因為我的確沒有陪老板沉船
> 的打算。除了上班時間仍舊做好我職掌的工作,
我也在自己身上下了一些工夫,做好
> 隨時隨地可以離開的準備,不論主動或被動。
還記得你曾經笑過我習慣到處面試去探
> 行情嗎?就是因為與他那一席話。我覺得勞雇之間的關係,
是一種條件式的關係,當
> 維持關係的條件不存在,雙方都有解除關係的權力。
>
> 我們都曾幾度跳槽,在「開除」老闆的當下,也都蠻絕情的,
不是嗎?
>
> 我們若指望在一家公司上一輩子的班,那得保證老闆永遠喜歡我們,
我們也永遠喜歡
> 老闆,再加上他公司永遠不會倒、能賺錢,
還要我們的價值永遠不會被取代。少了上
> 述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你覺得這種情形會常見嗎?
>
> 我不是在幫資方講話。我知道有些資方是故意惡性倒閉,
自己乘救生艇帶走補給,讓
> 員工和相關往來業者跟船一起沉。
不過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希望創業能夠成功,如此
> 一來,? ? 但自己有好日子過,還可以提供許多穩定的就業機會,
養活好幾家人,甚
> 至像王永慶,養活的是數萬個家庭的幾十萬人。創業者投入資金、
時間,還有比員工
> 更多的勞心勞力,同時承擔著因為營運能力不足、判斷不正確、
被倒帳、景氣反轉等
> 無時不刻都存在的失敗風險。失敗的結果,常常是背負沉重的債務,
從此一輩子翻不
> 了身。
>
> 平均每當一人創業成功,就有九個人失敗,而這些成功的人,
平均都先失敗過兩
> 次。連王永慶在創業早期也失敗過。這些資料,你也都讀過,不是嗎 ?
>
> 相對而言,受雇者得到一個職位,只要每天早上按時去上班,
做好指定的工作,按時
> 下班,每個月時間到了就有一份薪水可領來養家活口,
如果外面找得到薪水更高、福
> 利更好、前途更光明的工作,通常會遞出辭呈離去。
而如果找到的工作薪水更低,就
> 表示在現職上已經「超額獲利」。若是公司經營失敗,
除了拿不到的薪水,沒有其他
> 的風險。
>
> 在這樣的相對關係下,我們身為職員、勞工,
有什麼資格抱怨老闆為了能夠繼續營運
> 下去而裁員 ? 至少還發給了你離職金,沒有等到薪水發不出來再落跑。而且,他總
> 還留了人下來,我們該不該想一想,為什麼走路的是我們 ?
>
>
> 曾經聽過一個很詼諧嗜酒的老頭講課,他說他平生最看不起的,
是下了班就罵老
> 闆,隔天又繼續去上班的人。你現在聽了一定笑不出來,
但當時課堂上是哄堂大笑。
>
>
> 他說,若有本事找更好的工作,不用抱怨,走就是了。
如果沒有這個本事,那就根本
> 沒有抱怨的資格。
>
>
> 我真的不是在幫資方講話。只是這一個多月來,幾次聽你埋天怨地,
我希望你也想一
> 想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沒有責任。你開啟了你的求職網頁,
寄出了許多履歷,得到幾次
> 面試的機會,但條件都不如你原來的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
你除了找我喝一杯,訴
> 訴苦,有沒有想過外在的環境變了,你的心態也該調整 ?
>
>
> 現在的就業市場,是一個硝煙密佈、屍橫遍野、
血流成河的殺戳戰場。你覺得已經彈
> 盡援絕。這時候的你,該做的不是到處去嚷嚷著戰爭的不公平。
這件事大家都很清
> 楚。但仗還是要打下去。而且最慘烈的時候還沒來。
你若決定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抗議
> 上,我會尊重你,但請恕我直言,那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
>
>
> 你所應該做的事情,是遍尋你的身上、四周,
找出任何還能使用的武器。哪怕原本用
> 的是機關槍,現在只剩一把美工刀,但只要先守住一個小小的方寸,
別被打掛,你就
> 能繼續在戰場上存活,就有殺出重圍,看到戰爭結束的機會。
>
>
> 而且,不論將來的結果如何,你一定要記得現在這個經驗:
永遠要不停止成長學
> 習。別再使自己陷入武器不夠用的處境。這是自己的責任,
不是別人的。拿自己的不
> 幸去怪別人是最容易的事,但卻一點幫助也沒有。
>
>
> 先前我寫過一篇有關一萬元能改變什麼的文章,請你來看,
我記得你看過後,表示很
> 有同感,但我並沒有看到你做了什麼。現在可以請你再看一次,
再想一想嗎 ?
>
>
> 現在說這些話,我知道你看了心裡不會太痛快。但那種只會安慰你、
哄你,任由你在
> 怨天尤人的思維裡自暴自棄的朋友,我不會當。我若是那種人,
你也不必當我是朋
> 友。
> 說真的,景氣的確不好,今天我對你說的這些話,
明天也許就得說給我自己聽了。現
> 況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惶恐,
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坐以
> 待斃一定沒指望,你同意嗎 ?
>
> 今後我仍然願意陪你喝酒聊天,喝咖啡吃飯,陪你聊天說笑,
陪你檢視身上的武
> 器,一起研究在這戰場上存活下去的策略。我們是長年的朋友,
相交相惜,理當互相
> 支持。但那不表示我想同情你,也不認為你需要我的同情,所以,
聽你怨天尤人,今
> 晚是最後一次。
>
>
> 加油。我們一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399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