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旅人世界
市長:B  副市長: NY220舊金山金芭莉
加入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人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暫存區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令人震憾的0.1 / FW
 瀏覽2,575|回應2推薦5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包通先生

寧靜姐
雅筑 清淨蓮台
阿 Joe


在一場國立大學EMBA、高階企業經理人的演講中,我提到簡單的

數字遊戲:1x1x1x1

 

11,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1啦。

 

可是──1.1x1.1x1.1x1.1

 

也就是1.11.1,乘以十次之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想,答案就不容易算了!

 

我問學員,有人猜十,有人猜八……正確答案多少呢?

 

你要不要用計算機算一下?答案是2.85…」。

 

假如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積極、不斷地進步、再進步,

那麼「乘以10次」之後,答案就變「2.85…」可是,如果每天懶

散一點、懈怠一點、沒有目標、無所事事……

 

0.9x0.9x0.9x0.9

 

亦即,「0.9」乘以十次以後,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問學員,有人答:「0.8」,有人答「0.7」……正確答案是多

少呢?

 

請你親自用計算機算一下好嗎?

 

相信你的印象會更深刻!答案是0.31

 

啊?「0.9」自乘十次以後,會變「0.31」而已呀?這,就是「積

極」與「懈怠」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人在自我生命中,加入了「正向」、「積極」、「堅持」、

「永不放棄」的因數,每天努力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那麼,他

們的成績就愈來愈亮麗,業績愈來愈加倍!

 

可是,有些人個偷懶、萎靡、沒有目標、不願積極行,那麼他們

的命運,可能就是極普通,甚至是「倒退魯」的景象。

 

「不跪地,怎能聞花香?」一名攝影師說:「要拍出花的氣味,

就要蹲下、跪下,以謙卑的態度貼近花朵!」

 

人,也是一樣,想要有精彩的人生,就必須以實際行,積極的用

生命來交換!

 

所以,「少年時要狂,目標遠大、胸懷天下;青年時要闖,要勇

於行、創新,成為生命的勇敢戰士!」因為,「上半輩子不猶

豫,下半輩子才能不後悔!」


真的是一題蠻有趣的數學題

 


1x1x1
意指,每天一成不變,最終的結果還是1

 

1.1x1.1x1.1意指,每天改變或學習一點點,最後也將聚少成多聚

沙成塔。

 

0.9x0.9x0.9意指,每天偷懶一點,損失在不知不覺中變大,競爭

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在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都能像那1.1x1.1x1.1的數學題一般成功

幸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3968080
 回應文章
澄清
    回應給: 雅 筑 (清淨蓮台寫經文中)(yea6969) 推薦0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不起喔!
這是一篇朋友email來分享的文章,不是B寫自己的故事喔!
這城市中所有在標題上有附“FW”字眼的文章,意思就是Forwarded網路流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4003820
猶太裔大陸籍華人的故事 FW
推薦3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ARSHYA
歐西里斯
雅筑 清淨蓮台

1992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13歲的老大、 12歲的老二
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
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我的父親是 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生下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歲那年父親去世, 我就成了孤兒。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去。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
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我不懂得那語言(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
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 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3個月的生活開支,
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謝克爾兌換人民幣2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1謝克爾等於1000雅戈洛。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
當我的小攤生意慢慢穩定下來以後,
1993年5月,我把3個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
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一天,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你已經是大孩子了, 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看著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回家後,我安慰老大:"沒事的,媽媽能撐住,我喜歡照顧你們。
"可是,老大說:"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了。
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 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捲好~,然後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後來越來越熟練……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20個春捲去學校, 放學回來的時候,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教育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賺錢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鄰居太太告訴我,在猶太家庭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 猶! 太人。首先,我們家確立了有償生活機制, 家裡的任何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包括我這個母親提供的餐食和服務。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在收取費用的同時,
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 我以每個春捲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3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 賺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 40雅戈洛一個直接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儘管只200雅戈洛的利潤, 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100個春捲去;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 的講座,由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 講座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但是需要買入場券,每人10雅戈洛, 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個聽眾,入場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繳學校500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利潤1500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 我真的沒有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
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老師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錢"或"寶石"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
正確的答案是"教育"。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
他們很讚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
"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
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我半信半疑去了,結果一下領回了6000謝克爾的安家費,
這對我們一家來說可是一筆了不得的財產。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我應該付給他10% 的酬金。
我猶豫很久,終於決定把600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他拿到錢後,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 剩下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
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 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
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 1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2000謝克爾。

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 老二比他更能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
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當老大在利用國內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 老二以他14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 猶太人 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配上她自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兩個哥哥都很喜歡。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潤。

當我所擁有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
我們一家4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
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母語中文,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我方才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在回國之前,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品。
回國之後,老師來找我了, 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
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 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我告訴她,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 這是他們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 她理解不了像我這樣月薪5000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
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售價2塊錢一個的小點心, 微笑著告訴她:
"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學會猶太法則的產物,! 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在隨後的高考中,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然後去以色列開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 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回國以後,我發覺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大富翁,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
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
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中國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無比,但卻從來不肯挑明這個話題。這句話很難說嗎?其實只是簡單的一句:"孩子, 我想當一個富豪的媽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400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