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旅人世界
市長:B  副市長: NY220舊金山金芭莉
加入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旅遊【旅人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時事、新知 、歷史、外文)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讀余秋雨《千年一嘆》
 瀏覽1,328|回應1推薦0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千年一叹》放在床边好些日子了,五百多頁的書,沒像看小說一样,一两天就解決了.....(其实不再當學生後,就不曾再翻阅小說了).我每晚就寢前就翻它幾頁,今晨躺在陽光燦爛的床上,終於阅完了它. 多年前我看过余秋雨的山居筆記及文化苦旅,它引起我走訪大陸的好奇动機,想印證一下自己所認知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什麽?

前陣子同时購買的還有一本行者無疆,看了剩下1/5....寫的是参訪欧洲城市的旅記.由於書里提到的城市,我大部分走訪过,辨別觀點上的異同就很清楚....这本先開頭看的書,反而擱在一边.《千年一叹》有啟發性及值得探討的地方.余秋雨一步一脚印走过一連串的文明發源地,那感受是深刻而震驚的.雖說可以感覺他行程中没有週全的資料可参考,有些敘述無法很深入或做更確實的比較及比擬.但看完还是有很多啟發性的心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是至理名言.臺湾人要是能多出去走走、看看他国的異理、文化变遷,再沈思自己及臺湾背景,在個人和政治上的觀點行為及思維模式一定会有較宏觀的良性転变.

下列是在網路上節錄《千年一叹》的導讀介紹片段:
< 无味╱文>
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作品,历时三个多月、行程四万余公里,冒着生命出没战火连绵的危险区而写的一本日记。

一副沉甸甸的重担,从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到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等共走了十多个国家,无一不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余先生历尽千辛万苦究竟发现了什么,又领悟到了什么?仅仅是巴特神农殿的残垣废墟,还是金字塔神秘的面纱?是耶路撒冷的战火,还是巴比伦古城堡下的难民?不,当然不止这些,然而也正是这些证明了世界上几大文明发祥地都无一例外地衰落了,它们之所以衰落,余先生试图给这个问题一个圆满的答案。

余先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有没有必要走到底,硬把脚印延续到今是福是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辨别一下别人的脚印,研究一下他们离去的原因。他说战争、社会失序、愚昧和保守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中国恰恰避免了这些。虽说也有战争,但却是世界上唯一没被长期奴役的民族,而一千多年的科举正是维护了这种社会秩序。这种论断听来精彩,但细想起来本身就值得怀疑。作为我们今天的人,对待历史怀疑要比下结论更有意义,何况勉强的结论。

文明的传承不只是人种的繁衍,我认为远古的文明是应该属于世界的、属于今天所有人类的,而它的盛衰应该属于整个人类的盛衰,不应该归咎于曾经有过文明的人群所繁衍的子孙,和曾经有过文明的土地上今天生活的那群人。因此我不赞同这种妄下的结论,下这种结论的应该属于哪一类型的人,人类学家?历史学家?都不是,应该属于另类学家。他们总要把那些朦胧的、合理或不合理的东西,用文学家的大笔,将它变得更加合理和美丽动人,就像拾到一根羽毛,试图拼凑成一只鸡,尽管那只是一根鸟的毛,但无论怎么说,一只动物总比一根羽毛更有说服力,似乎只有这样才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使命。

余秋雨語錄

*只要是文明,她们一定有共同的敌人,文明的使命不是在相互冲突中让某一方倒下,而是在相互学习中对付共同的敌人——野蛮。文明与野蛮相比,总是显得脆弱,让我们为保存和发展她共同呼喊和努力。

*文化最终沉淀的是人格,名气背后,非人格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媒体是长江大河,尽管其中有不少污浊,泥沙俱下,但没有它的滋养土地会死去。文化以传播为实现自我的基本方式,否则它缺少责任感,也缺少被检验的可能。躲在角落里写论文是容易的,而通过媒体接受社会检验是难的。我愿让中国文化恢复到与千万老百姓有关的有效状态,我希望更多的文化人与媒体联系在一起,承认媒体是文化。

-----------------------------------------------------------------------------------------------------
探觸歷史餘溫-閱讀余秋雨《千年一嘆》
林永欽【桃園縣立八德國中教師】書評雙月刊51期第72-79頁

著 者:余秋雨
出版者:時報文化
出版年: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引言-用腳步閱讀大地

  《千年一嘆》,是余秋雨第四本以實地考察為基礎的文化隨筆。之前的三書是:《文化苦旅》一九九二,爾雅版、《山居筆記》一九九五,爾雅版、《霜冷長河》一九九九,時報版。

  余秋雨原本是研究戲劇與美學的學者,曾寫過一百五十萬言戲劇方面的學術論著。他認為,研究的理論、結論,可以告訴學術同行,而許多無法找到邏輯答案,卻又牽動情感的大課題,特別是他自己關於文化、民族的苦惱、煩悶,卻需要以感性的方式來表述、來排遣。這是他寫作散文的動機之一。

  「中國旅行者」,是著者近年給自己的稱呼。這樣的自我定位,有助於我們理解他走出書房的心理趨向。不過,他卻並未因此而否定之前的閱讀,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對他所造成的長期薰染。於是,在既有的閱讀基礎上,加上深入文化現場、進行實地考察的前提下,離開案頭、走出書齋的「中國旅行者」,開始他一程又一程的文化苦「旅」。

  也可以說,《文》、《山》、《霜》、《千》這四本書,在寫作過程與內容本質上,就是著者在學術研究轉向、投身文化現場訪察後,有關文化與文化人格走向的評述文字。稍有不同的是,《千年一嘆》更擴大了其他三書以中國的人文山水、歷史或人物為對象的視野,而將目光眺向異域文明。並且,希望藉著對世界古老文明舊址的察訪,叩問其發展或衰落的原因,以反思中華文化在跨越新世紀時的未來走向。

千禧之旅

  從表面、形式上來看,《千年一嘆》,是一部一百篇(天)真實的考察日記。記錄著者在一九九九年的最後幾個月,隨行香港鳳凰衛星電視臺「千禧之旅--從奧林匹克到萬里長城」節目,跋涉三萬多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幾個古文明發祥地的見聞感受。

  從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啟程,著者一行人的「千禧之旅」,以希臘作為起點,首途雅典、邁錫尼等古城以及克里特島;然後越過地中海,前往埃及(其後的行程,是以越野吉普車代步,可以說是此行的特色之一),沿尼羅河南下到盧克索;再穿過阿拉伯沙漠北上;接著,從蘇伊士運河進入西奈沙漠,往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等中東地區;再前往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最後,從喜馬拉雅山腳,回到終點-中國。

  這些現今地理上的地區或國家,在幾千年前的古代,大多是世界古老、重要的文明發源地。像希臘、埃及、希伯來、西亞、波斯、印度等文明,都是發源於「千禧之旅」的沿途。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回教、佛教,以及曾經影響三大宗教創立與教義的猶太教、祅教、印度教等,就是孕育誕生在這些文明當中的。可見,這些文明曾有的高度,及其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世界是一所文明的學校」,著者這樣比喻。那麼,我們中國,是屬於比較早入學的。選擇在世紀之交也是千年之交,以中國文化人、中國旅行者的身分,巡禮朝拜中國祖先的早年同窗、遠親近鄰,在意義上,是古老中國文明對世界重要文明的世紀拜會。另外,由於著者的古文明千年巡拜,原本就是懸著問題,去尋找答案;是帶著知識,以提供解答的。所以,「千禧之旅」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文化反思的旅程。而這樣說來,「千年一嘆」,就也不祇是一般意義上的旅行文學了。

  在一百篇的千禧日記中,所呈顯的,當然也有面對異域文明時的見聞,以及隨之而來的讚嘆、驚嘆。不過,這部千禧日記中,更值一讀的,毋寧是著者在親臨古文明舊址、目睹其後裔現狀時,所引發的歷史滄桑感和現實感受,以及與之俱來的感嘆和悲嘆!

文明衰落與文明對照

  歷史與現實,在千禧之行的旅地反差得鮮明已極。因此,在探訪古文明及其衰落之餘,對其進行古今文明的對照,就成為《千年一嘆》的論述主調。沿途三萬多公里的千禧旅程,倒不是著者一行刻意地選擇荒涼,衹要稍稍應用歷史、地理知識,就能理解此行所見到的人類幾大文明發祥地,其實都已無一例外地衰落。

  著者感懷文明曾有的輝煌與高度,欲一次又一次耳聞目睹古文明的後代國家,因為種族性格、民族衝突、宗教紛歧等歷史因素,而衍生出現代政治的對壘與戰爭的陰影;一地又一地親身遭逢現實社會的失序不振,以及,人民實際生活的貧困落後等,古代文明的蒙塵、變調或淪落。類似這樣歷史與現實的相對面,還有諸如:古代與現在、輝煌與衰敗、破壞與建設、戰爭與和平、希望與失落、理性與野蠻……等,構成了著者切入主題的觀察模式,以及《千年一嘆》日記的主要內容。

  此外,異域與中國、世界文明與中國文明,當然也是觀察對照的評述重點。從旅地的現象實況,反省古文明的興衰起伏,著者自然地會把世界文明及其現狀,與中國的文明或現況進行類比、對照一番。幾經實地對比,或者,夾雜幾許客旅異地、故鄉月明的心理,不禁產生了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溫情敬意,以及,隱隱然,對中華文明歷久不斷,現仍強韌的民族矜豪。

  終於,在尼泊爾境內喜馬拉雅山麓,行將返抵終點中國之前,著者結論式地梳理一路感受,試圖勾畫幾大文明衰落的各自原因以及共同的規律。「找出了這些共同規律,實際上也就找到了中華文明長期延續的原因」。著者認為,「衹不過兩者正好相反罷了」—— 一、
戰爭。「任何軍事遠征,都是一種文化自殺」,特別是遠距離的戰爭。由於中華文明從根性上主張和平自守,所以這是中華文明歷幾千年沒有敗亡的重要原因。

社會失序

無序對文明的葬送,甚至超過了戰爭的力量。而為了避免無序的損害,唯一的辦法是組建一個既有文明職能、又有管理權力的體制。中國實行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度,則是有效維持中華文明秩序與延續的保證。

迷昧

「大凡高層次文明總以理性為基石」,而迷昧卻是造成自我損毀的滯後力量。著者觀察,這種情況最集中地體現在某些宗教狂熱、宗教戰爭上。中華文明缺少崇高的宗教精神,卻也因此避免了宗教迷昧的侵害。

保守

加上缺少彈性、失去創造力,是違背文明本性的。中華文明的基本面相雖也相當保守,但因隱藏著包容精神、平衡原則等內在彈性,既避免了排他又避免了極端,使它一再從危機中脫身而出。所以是中華文明歷久不衰的另一個原因。

  對於余秋雨大筆勾勒的共同規律式的結論,讀者其實不必太過興奮或覺得特出卓異。就像著者在本書〈自序〉裡所說的:「在如此艱難危險的長途上見縫插針地塗幾句,既作不了文章也作不了學術」,呈現在讀者眼前《千年一嘆》的「一切嘆息都是粗糙的」。況且,百餘年來知識分子這樣的提供,已經作得很多。著者自己既「不願讓過多的文采和資料來掩蓋它」,那麼,我們讀者當然也毋需嘵嘵地以什麼樣的不同觀點或論證去加以指指點點—就允許「以生命冒險的代價,在一百年後增加一個方位吧」。

探觸歷史的餘溫

  其實,余秋雨以其特殊的寫作形態與成績——用行旅腳步閱讀大地、尋找題材、聯繫古今,所書寫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及《千年一嘆》——至少可以說,在散文寫作的領域,「增加」了一個重要的方位,也增添了一些別緻的景觀。而綜觀《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到《千年一嘆》(除了《霜冷長河》,比較是以談論人生為主題),各書都以歷史、文化作為他散文的觀察與評述對象。貫穿其間的主線,是他對歷史感知與現實感受的敏銳和融會,並且,一向地構成他書寫主題的特色與閱讀重點。

  因此,在這一小節裡我們要理解的是:余秋雨為什麼選擇以歷史作為書寫主題?歷史作為寫作題材,它和旅行之間有著怎樣的關連?以及,他以歷史聯繫古今,究竟是想要向讀者傳達什麼?理解了這些,也等於理解了他特殊的寫作形態,同時,也比較能與著者同情地來理解《千年一嘆》這本書吧!

  首先,從《文化苦旅》起始,余秋雨即明白說道:「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自序〉,頁五)之後,在《山居筆記》中也說:「為此,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尋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的生命座標中,把自己抓住。」(〈自序〉,頁二)及至《千年一嘆》,更是刻意地選擇在世紀的轉捩點上,「回頭去找尋一個新的座標」,期使中華文明在面臨世紀更替、轉型時,能獲得一些新的啟發、新的前進動力。從這樣來看,余秋雨是相信,歷史是可以批導時代的。因為,歷史不衹是探討社會的過去,同時也展望人類的將來;在關鍵的時刻,歷史知識,特別是歷史眼光,往往可以發揮認清時代、引導時代的作用。這應該是余秋雨選擇歷史,作為他書寫主題的重要原因。

  其次,關於歷史作為寫作題材和旅行之間的關連,則牽涉到他對歷史性質的認知與感知。先從他對歷史認知的層次來說,「歷史」雖然是余秋雨散文的書寫對象,不過,他卻警覺到,長期以來閱讀各種「文本」、「歷史的敘述」,所得來對於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文化圖像,很可能包含著大量根本性的偏差。所以,他主張多走、多看、多考察,「來校正腦子裡根據各種文本建立起來的文化圖像」。也就是說,從他對歷史性質認知的角度,再來看待余秋雨的旅行寫作時,這個「旅行」,就成為他提醒文化人離開文獻、走出書齋,用來矯正隔閡、檢視誤差的「方法論」了。

  另一方面,黑格爾曾經比喻:「歷史是一堆燃燒過後的灰燼」;而余秋雨對歷史的感知卻是:這堆灰燼的深處說不定仍保持著一點餘溫。亦即,有的歷史家只有到灰燼外表的型態,余秋雨特別感興趣的則是把手伸進歷史灰燼的深處,讓那個餘溫與自己的體溫相接觸。

  以上,我們粗解了余秋雨近年著意於實地尋訪,用腳步行旅深入文化現場的用意。同時,由於歷史的時間,是有其上下不斷的連續性的,所以,歷史雖然己經過去,卻又並未完全過去。而那還沒有完全過去的部分,就是歷史的餘溫。因此,探觸歷史的餘溫,可以說是余秋雨之所以選擇歷史作為書寫對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他認為:歷史有價值的部分恰恰是可與現在溝通的部分。

  最後,還要理解的是,余秋雨藉著歷史,究竟想要向讀者傳達什麼、進行什麼樣的溝通呢?就此,如果簡單借用史家卡爾(E. H. Corr)《歷史論集》(What is History)所說:「歷史是史家和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永無終止的對話。」並試著將「史家」、「現在」代換成著者「余秋雨」的話,則他在《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到《千年一嘆》各書中,以歷史作為題材,述往事、思來者,完成現在和過去、自己和讀者對話的用意,其實是要傳達他對歷史文化的觀察、評述和再詮釋,以聯繫古今,「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然後「把自己抓住」。當然了,《千年一嘆》更刻意地探觸世界古文明的歷史餘溫,以批導中華新文明的未來發展;明顯地把對話時間拉長、空間擴闊,思考方向更廣度、課題內容也更巨大更繁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293030
 回應文章
千年一嘆-內文片段
推薦0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余秋雨-作者的话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D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入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记得有一次为了赶早班渡船在山间迷了路,我顺着几声苍老的咳嗽声,找到了一间看山人的小屋,得到了指点;又有一次夜间迷路见对面来人,心中疑惧故意哼曲壮胆,对面来人也同样哼曲,等擦肩而过后才彼此放心,回头一笑。这种机缘,在这次就很难遇到了,小小的车队就像几只蚂蚁在荒原上蠕动,任何一种不知来由的暴力都能把它们捻得粉碎。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也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确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D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所罗门石柱【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上午,从埃拉特前往耶路撒冷】?D

从埃及到以色列确实不容易,难怪几千年来永远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关隘。我们一行在两国边关整整消磨了六个小时,没有任何怨言,如果“出埃及”轻而易举,反而会觉得失重。

从荒漠一片的西奈半岛进入以色列,以色列故意用一个国际闻名的旅游胜地摆在门口,实在是对比强烈。埃拉特(Eilat)不仅美丽,而且整洁而现代,使我不敢相信刚刚从“海已枯而石未烂”的地方走出。以色列现在的国土像一把锥子,我们进入的埃拉特正好在锥子的顶端,因此经昨天晚上一觉酣睡,今天一早就匆忙北上,目标是将近三百公里的耶路撒冷。但上路不久就停下了,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所罗门石柱”的所在。

所罗门(DavidSolomon)这个名字对我很有吸引力,他是犹太民族历史上堪称划时代英雄大卫的小儿子。所罗门继承大卫统治希伯来王国,开创了犹太民族百世回味的黄金时代,他的“石柱”是怎么回事??D走近一看,原来是所罗门时代的一个铜矿,铜矿正面山崖上有几个天然岩柱。全因那个时代太令人神往,后人便取了这个名。我爬上岩柱边的陡坡俯瞰方圆,心想:犹太人也真是不容易。所罗门王朝辉煌于公元前十世纪,离现在差不多有三千年了;如果再往前追索,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Abraham)的带领下从美索不达米亚迁居阿拉伯沙漠,创造早期犹太文明,已经是三千八百年前的事了;连我们前几天提起过的摩西带领部属出埃及,也有三千三百年了。也就是说,犹太人在公元十世纪之前,花了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已经把自己的故事演绎得非常悲壮,这故事里有感人的精神、决绝的举动和奢华的建设,绝不比世界上其他早期文明逊色。他们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为了民族解放不惜一次次大迁移。只要落脚就能快速创造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如果这种生态中有被奴役的成分他们宁肯放弃,选择流浪。但是,真不知道命运为什么对这个民族如此不公,居然有那么多巨大的灾祸接二连三地降落在他们头上,驱逐、杀戮、破坏、奴役永远跟随着他们,怎么也摆脱不了。我脚下,所罗门时代的繁华安然长眠,不知道自己身后会发生这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公元六世纪犹太王国遭巴比伦洗劫,从国王开始数万人都被押往巴比伦,成为历史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巴比伦之囚。直到后来部分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着手编订《圣经》,经人类文明史留下了有关苦难和救赎的神圣话语;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罗马人一次次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不分男女老幼宁肯集体自杀也不投降,剩下的只能逃亡异乡。但几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遭到迫害,即便在罗马灭亡后的中世纪,犹太人的处境仍然骇人听闻;直到本世纪中期,希特勒还在欧洲杀戮了六百万犹太人,仅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一九四三年就处死了二百五十万犹太人。这一血淋淋的史实,终于撼动了现代人的良知。

是的,在我们跨越千年、鸟瞰既往的时候,犹太人的遭遇仍然是人类良知深处的一大隐痛。犹太人屡遭迫害的很因很多,但后来他们明白,没有祖国是一个重要因素。以色列是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因此在这里每走一步都能牵动一个横贯数千年的大问题:人类,为什么如此对自己的同类过不去??D犹太民族不大,但由于灾难和流浪,他们的身影远远超过了那些安居乐业的人群。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隐隐听到他们从忧伤的眼神里流出来的歌声:

“啊,耶路撒冷!?D

要是我忘了你,?D

愿我的双手枯萎,不再弹琴;

要是我忘了你,?D

愿我的舌头僵硬,不再歌吟!

可以自慰的是,在全球性的反犹狂潮中,我们中国人表现出了一种近乎天然的宽容和善良,从宋代朝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上海,都善待了犹太流浪者。结果,希伯来文越来越靠近河南梆子,甚至融入了上海口音,由黄河、长江负载着,流入大海,去呼唤遥远的亲人。



交缠的圣地?C【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九日,耶路撒冷,夜宿Renaissance旅馆】?D

终于又回到了耶路撒冷。谢天谢地,没有一块车牌的车队行驶了大半个军警重重的以色列,竟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在近代交通方式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来一次耶路撒冷的困难,真可谓难于上青天。但他们中的极小一部分终于抵达了,当时耶路撒冷街道中衣衫褴褛的万里苦行者的心情,已是我们难于想象。我们,实在太轻易了,只得把胸襟收拾干净,准备领受来自古代的巨大精神冲击。

序幕是进旧城,而对浓浓的一个中世纪。阴暗恐怖的城门开启出无数狭小拥挤、小铺如麻的巷道,所有的人都被警告要密切注意安全,使我们对每一个弯曲、每一扇小门都心存疑惧。脚下的路石经过千年磨砺,溜滑而又高低不平,四周弥漫的气味,仿佛来自悠远的洞窟。

不知走了多久,突然一片敞亮,眼前一个广场,广场那端便是著名的哭墙(WailingWall),犹太教的最高圣地。这堵墙曾是犹太王国第二圣殿围墙的一部分,罗马人在毁城之时为了保存自己胜利的证据故意留下的,以后千年流落异乡的犹太人一想到这堵墙就悲愤难言,直到现代战争中犹太士兵抵达这堵墙时仍然是号啕一片,我见过那些感人的照片,很理解这种民族悲情。说小一点,就像一个大家族流离失所,最后回来时只见一截断墙,能不跪地失声??D

靠近哭墙,男女分于两端,中间有栅栏隔开。男士靠近时必须戴帽,女士离开时不能转身,而应面墙后退。在墙跟前,无数的犹太人以头抵着墙石,左手握经书,右手扪胸口,诵经祈祷,身子微微摆动,念完一段,便用嘴亲吻墙石,然后向石缝里塞进一张早就写好的小纸条。纸条上写什么,别人不会知道,犹太人说这是寄给上帝的密信,墙是邮电局。于是我也学着他们,在祈祷之后寄了一封。背后有歌声,扭头一看,是犹太人在给刚满十三岁的男孩子做“成人礼”,调子已经显得十分欢悦。于是,哭声、歌声、诵经声、叹息声全都汇于墙下,一个民族在这里完成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奥义和民族精神由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

哭墙的右侧有一条上坡路,刚攀登几步就见到了金光闪闪的巨大圆顶,这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叫金顶岩石清真寺,也简称为岩石圆顶(Dome of Rock);它的对面,还有一座银顶清真寺,两寺均建于阿拉伯军队在公元七世纪征服耶路撒冷之后。我们在金顶岩石清真寺门口脱下鞋子,恭恭敬敬地赤脚进入,只见巨大的顶穹华美精致、金碧辉煌,地下铺着厚厚的毛毯,中间一个深褐色的围栏很高,踮脚一看,围的是一块灰白色的巨石,相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由此升天。巨石下有一个洞窟,有楼梯可下,虔诚的穆斯林在里边礼拜。伊斯兰教对耶路撒冷十分重视,有一个时期这是他们每天礼拜的方向,直到现在仍是除麦加和麦地那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圣地。走出金顶岩石清真寺我环顾四周,发觉伊斯兰教的这个圣地开阔、高爽、明朗,在全城之中得天独厚,犹太教的哭墙只是处在它的脚下。

就在这两个宗教圣地的交缠处,第三个宗教——基督教的圣地也明晰而强烈地盘旋其间。盘旋的方式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相传耶稣被叛徒出卖、被当局处死之前曾背着十字架在这条路上游街示众。目前正在特拉维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荆杰先生熟悉这条路,热情地带领我们走了一遍。先是耶稣被鞭打、被戴上荆冠的地方,然后是他背负十字架游街时几次跌倒的处所,每处都有纪念标记。在他游街遇到母亲玛丽亚的小街口上有一个浮雕,两人的眼神坦然而悲怆,凝然直视,让人感动。

最后,到了一个山坡,当年的刑场,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建造了一个圣墓教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这里表情沉重而圣洁,教堂入口处有一方耶稣的停尸石,赭白相间,被后人抚摸得如同檀木,有两位年老的妇女跪在那里饮泣,而其他朝圣者也都跪在两旁。基督教把这条长长的小路称作悲哀之路(Via Dolorosa),也简称苦路,几乎不加修饰地让人走一走,强烈地烘托出一种感受:无罪的耶稣被有罪的人们宣判为有罪,他就背起十字架,反替人们赎罪。路,那么真切又那么具体,几乎成了《圣经》的易读文本。

三个宗教都以各自感人至深的方式在这里吐纳着无数信徒的精神寄托,把一层层神圣的悲情叠加给这座城市。任何像样的宗教在创始之时总有一种清澈的悲剧意识,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因与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而历尽艰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如果,原始的悲剧意识中又加入了历史的悲剧体验,谁都有千言万语却谁都又欲哭无声。这种宗教的悲剧感有多种走向,取其上者,在人类的意义上走向崇高;取其下者,在狭窄的意气中陷于争头。因此,耶路撒冷的路途也有多种方向,在淤积着无数次毁城血泪的街道上,每天存在着相知、相融、相悦的无限可能。?D

在从犹太人的哭墙攀登到伊斯兰清真寺的坡路上,看到一群阿拉伯女学生,聚集在高处的一个豁口上俯看着哭墙前的犹太人,特别是倒着走路的犹太妇女。她们的眼神中没有任何仇恨、鄙视和嘲笑,只是一派清纯地凝视着,想着什么。她们发觉背后有人,惊恐回头,怕受到长辈的指责,或受到犹太人的阻止,但看到的是一群中国人,她们放心地笑了,继续转过身去观看,神色更加宁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620&aid=29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