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情色.風畫區
市長:
傻貓(詩生活)
副市長:
等待雨季
、
鐵球
、
藤兒
、
晏翎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文學創作
/
其他
/
【情色.風畫區】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情色瞭望台】 (佳作、轉載)
字體:
小
中
大
友情轉載--勾魂石頭貓 李鴻祥畫筆下躍然「石」上的貓
瀏覽
833
|回應
0
|
推薦
1
傻貓(詩生活)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傻貓(詩生活)
【勾魂石頭貓 李鴻祥畫筆下躍然「石」上的貓】
撰文◎王家萱
攝影◎李文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夢想大地,在那裡,你也許是悠游於深海的小美人魚;或是乘著魔毯的阿拉丁,在李鴻祥的心中,他是一個畫貓點睛的魔術師,畫筆一揮,瞧!你可看到貓咪眨起眼睛?!
客運沿著蜿蜒的山路吃力爬著,我來到九份,不吃芋圓也不看海景,而是拜訪傳說中畫「貓」點睛,用玉石彩繪展現獨特貓咪生命力的李鴻祥先生。來到九份著名的豎崎路上,水藍色的外牆映入眼簾,門口坐著抱了Welcome招牌的木刻貓;門邊懸吊著白毛藍眼貓的照片,上面寫著Open。很好,我已經嗅到濃濃的貓味了!
搭配得宜是畫貓的要訣
出生於嘉義的李鴻祥,從小就喜愛繪畫,復興美工畢業後專研油畫,直到陰錯陽差的邁入卡通界,這一待,就是二十年。曾指導過迪士尼卡通「阿拉丁」、「小美人魚」的他,本人就像卡通世界中的人物般擁有一顆純真的心和豐富的創造力。
五年多前,他和朋友去花蓮七星潭遊玩,順手撿了幾顆漂亮的石頭回來,和公司同事無意間萌生在石頭上創作的想法,剛開始試著畫了些貓在上面,結果越畫越入迷,包裝後送給愛貓的外國友人,外國友人感動到哽咽,因為這些貓石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從此卡通美術指導老師,搖身一變成了在石頭上作畫的新鮮人。
剛開始創作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不懂得如何挑選好的石頭,所以早期的石頭貓比較不能夠呈現細緻的一面,但是隨著經驗的累積,李鴻祥對石頭的篩選越來越嚴格,除了質感外,石的的密度和顏色都很重要。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石頭貓,不但是由玉石所繪成,貓咪的披毛和鬍鬚等細微部分,李鴻祥都能精準的呈現出來,甚至貓咪的動作,也由早期固定的趴式,延伸到現在或坐或臥,甚至還出現應景的聖誕貓咪老公公的款式。
清澈之瞳,一雙勾魂藍眼睛
仔細觀察石頭貓,你會看到貓咪在對你Say Hello!而不是看到被「畫」在石頭上的貓,能畫出這麼自然寫實的作品,秘訣在哪裡?李鴻祥告訴我們,其實繪製石頭貓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因為你要配合石頭的紋路、顏色和形狀、大小等來構思你要呈現怎樣的貓咪型態,需要環環相扣、搭配得宜,才能畫出自然的石頭貓,否則有可能變成「一張貓臉貼在石頭上」般突兀,而把石頭貓翻來翻去,小小研究了一下後,我發現每隻貓的毛色,就是石頭原本的顏色!而李鴻祥只是勾勒了幾筆貓毛的線條在上面,也難怪他的石頭貓如此活靈活現。
石頭貓最大的特色,應該就屬那雙會勾魂的藍眼睛吧!我看遍工作室中大大小小的石頭貓,發現貓咪的眼睛都是湛藍色的,清澈的瞳孔,水汪汪的拋出了許多引人遐想的訊息,那隻貓調皮的眼神告訴你他好想出去玩;而另外一隻則無辜的看著你,告訴你他不太舒服,我越看越奇妙,忍不住偷摸了一下貓眼,果然!此處必有蹊蹺!雖然石頭貓的繪製都是用顏料上色,但是貓眼部分特別立體而生動,李鴻祥表示,貓眼是他去德國專研「顏料」後所研發的成果,而光是貓眼就需要一層又一層七、八道手續的上色,才能描繪出栩栩如生的貓眼,從側面看過去,果然貓眼部分特別的突出,看的出來是經過精密加工過的成果,畫貓尚須點睛,石頭貓的迷人之處,就屬勾魂藍眼睛!
因為愛貓,漸以貓為主題來創作
李鴻祥的玉石彩繪,其實不只有貓咪,還有貓頭鷹、狗等動物,但是以「貓」為主要的創作題材,而近來他也專心在創作貓,幾乎放棄了其他動物。問他是不是也很喜歡貓,他開心的表示,自己老家養了很多狗和貓,但是他本身最喜歡貓,因為他有點無法招架狗狗的熱情,而貓咪總是靜靜的陪在你身邊,不會狂吠,也不會撲到你身上,偶爾走到你腳邊磨蹭一下又走開了,他比較喜歡這樣的關係。
卡通和玉石繪畫藝術,雖然都是一種藝術的呈現,但是領域相差蠻多的,李鴻祥很滿意現在的情況,他認為卡通的製作背景是一個團體在運作,每一個小細節都有人負責,串起來才是一個成果,自己只是其中的一顆小螺絲釘。但是石頭貓的創作就不一樣了!從親自去花蓮挑石頭,到最後描繪上貓眼等,所有的過程都自己一手包辦,等到成品呈現在大家面前時,想到上至貓石,下至貓石下的襯墊都是由自己親手完成,真的很有成就感!尤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所肯定和喜愛,單純、容易滿足的李鴻祥很喜歡現在的創作工作。
【九份亨利屋,請進~~】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518&aid=115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