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George 心世界
市長:丁介陶 George 喬治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心靈【George 心世界】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心理衛生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情緒的自覺
 瀏覽656|回應0推薦1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mate : 國會議員大戰奇觀

 

【欠缺自覺的情緒管理】

對一個人而言,欠缺自覺的情緒管理,不過是自欺欺人。猶記得,我某次下班後,提著公事包走進書房,太太正從背後探詢:「你今天感覺如何?」乍聽到「感覺」這兩字的我,像是五雷轟頂般,大聲向太太怒吼:「我今天已經談了一整天的『感覺』,還跟妳談什麼『感覺』?」我太太深感委屈,她不過是關心辛苦工作的老公,但卻遭到我的無情回應。

事後,我重新檢視這一次的對話,發現自己平日與當事人會談,常說的一句話正是:「你近來的『感覺』如何?」工作一天下來,問候當事人的「感覺」幾乎已成了會談的起始句。儘管我常關心當事人的「感覺」,但卻忽略了我自己的「感覺」,甚至可說我已經感覺麻痺,以致於當我太太一句貼心的問候,竟成了導火線,引爆我的情緒水庫。說穿了,我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其實欠缺自覺。

「自覺」是個人對自我的檢視與探索,其層面含蓋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以及個人慣用的情緒抒發方式。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簡單說來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雖然有很多人想逃避談論自己的父母與家庭關係,但原生家庭的影響力卻是無遠弗屆,不可小覷。

結婚後,與太太一起逛街時,我才深刻地體會到我複製了我父親的某些行為。每當我太太提醒我該腳步放慢時,我ㄧ開始總說:「妳走太慢了!」可是當太太的提醒變得頻繁,而我逐漸失去耐性時,我驚覺到在我小的時候,我父親就如同我現在一樣,他總是全家的領頭者,走在前方,而我母親則是提攜兩個孩子跟在後方。我父親甚至跟我母親牽手的次數,屈指可數。當過往的回憶襲上心頭,原生家庭影響力不斷地呼喚,才開始促使我停下腳步,握著太太的手緩緩前行。

我也開始慢慢去覺察為何自己總在事情不如意時,脾氣容易洶湧而出,或者是衝動做出令人心驚膽顫的行為,這其實跟我的父親脫不了關係。儘管如此,我也不希望這樣的影響力一代接一代傳下去,終至不可收拾。於是我開始整理我的過去,以我父親為例,他很年輕時就離開湖南老家從軍去。來台後,進入陸軍官校,曾在外島駐紮過,當時環境非常艱難,也因此造就了我父親的性格。我父親除了擁有軍人的堅毅性格外,剛正不阿、凡事講求規矩也是他的特色。這樣的性格,在旁人看來卻是欠缺彈性,因此父親當少校九年始終升不上去。正因父親脾氣硬,所以得罪不少在上的長官,仕途始終不順或擦肩而過。許多父親的好友除說他軍人性格強外,另一個主因正是他湖南人的騾子脾氣,讓人感覺驃悍與固執、遇事不肯妥協。

當過往的故事一一被揭露,就像是自我的冰山逐漸浮出海面,也就更深地知道現在的我是來自過去的家庭背景,也就更能ㄧ窺自己的情緒管理方式藏有前人的影子。當這樣的自覺越深刻,海面下的自我冰山也會逐漸變少,改變的契機也會出現,以避免重蹈覆轍,而能斷開過去的影響力。

【半舊不新】

身為基督徒,總將「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這節經文掛在嘴上,似乎一個人信了主之後,我們的生活就煥然一新,過往的不堪或負面影響力與我們再無瓜葛。然而,事實是我們常脫去一半的舊人,卻只穿上一半的新人,以至於我們半舊不新,竟然卡在新舊衝突之中而渾然不覺。

紐約新生命團契教會(New Life Fellowship Church)的主任牧師彼得‧史卡吉羅(Pete Scazzero)就曾經陷入半舊不新的光景中,尤其當他結婚九年的妻子葛麗(Geri)竟對彼得說:「彼得,我要離開教會。」接下來的談話讓彼得更為震驚與發抖,葛麗說:「彼得,我愛你,但是我要離開教會,我不再接受你的領導。」彼得聽聞自己妻子所說的,不敢置信,試圖說服葛麗自己已經有所改變了,然而葛麗更重的話出口了:「我愛你,彼得。但是,事實是:分居比住在一起會讓我更快樂。至少,那樣的話,你就必須在週末帶孩子。也許,那時你甚至願意聆聽。

當教會的主任牧師面臨婚姻即將破裂,身為信徒的我們也會不禁問:「為什麼?」一個獻身給神的僕人,怎會遇到妻子想要離開教會與家庭,難道這是來自魔鬼的攻擊嗎?一個捨己順從神呼召的牧師,戮力牧養一間教會是有錯的嗎?為何妻子不能同自己一樣地捨己呢?

彼得在面對婚姻的問題時,他發現:「我們誤以為『為福音的緣故捨己』意味著捨去自我照顧、難過的感覺、憤怒、悲痛、懷疑、掙扎、我們健康的夢想和渴望、還有在我們結婚前所享受熱烈的愛。」在彼得與葛麗婚姻生活的頭九年,彼得對教會事務的看重遠勝過撫養孩子與享受婚姻的喜樂,以至於葛麗在長期的生活壓力下決定向丈夫攤牌。

因此,當一個人面臨生活的危機時,才讓我們真正意識到原來自己所過的生活是自欺欺人。就算是委身基督之人,也可能在未解決往事的影響力下,帶著半舊不新的生命進入服事與婚姻之中。

然而,彼得所面臨的危機仍不止於婚姻這一樁。在一九九三至九四年,新生命團契教會的西班牙語聚會起了分裂。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西班牙語聚會的一位助理牧師帶著二百位信徒離開,另闢一個新的教會。當彼得參加聚會時,他震驚不已,因為會中只剩下五十位信徒留著。不幸地是,彼得與那位助理牧師是相識十年的好朋友與好兄弟。

這一切洶湧而來的危機,讓彼得意識到一件事,除非他自己是個情感健康的人,否則他難以建立一個情感健康的教會、服事、生活。在這些痛苦不堪的生活事件逐一來襲後,彼得開始學習察看自己的裡面,儘管在這之前,彼得平均每天花兩到三個小時跟神在一起,禱告、讀經、傾聽神聲音、認罪和寫日記。如此屬靈的牧師,算是難得一見,但他仍然在生活與服事中碰壁。這正說明,當人歸信基督,仍有極大的可能處於半舊不新的光景中,這是因為未曾好好檢視自己的內心深處。這就如同自我的冰山有90%的體積藏於海面之下,而僅有10%是浮在海面之上。除非當一個人面臨生活危機,才會願意去察看內心深處到底出了什麼亂子。所羅門王說得好:「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

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三日,彼得與妻子葛麗來到一個基督徒輔導中心尋求協助。他們花了五天與兩個輔導員在一起,彼得與葛麗的感受是:「我們兩人以前從來也沒有『可以像這樣去感覺』的意識。」彼得也首次發現原生家庭竟在自己的生命與婚姻中扮演極具影響力的地位,透過上一代的傳遞,在自己的生活中發酵,幾乎摧毀了婚姻與服事。若不是上帝透過生活的痛苦,讓彼得停下腳步,省察自己的內心,彼得猶只將個人焦點定睛在工作上。

因此一個人要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必須要有情緒的自覺,檢視自己從何而來,與過去到底有何關係,往事的影子是否仍持續影響自己而未察覺出來。下次,我們將從原生家庭的角度來檢視個人的情緒管理。


【後記】

今年因為偶然的機會下,應某基督教雜誌邀請,要寫為期兩年的情緒管理專欄,所以整合了一些過往的文章,將之化為如今的第四篇文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474&aid=27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