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亞瑟‧喬拉米卡利(Arthur P. Ciaramicoli)在「同理心的力量」一書時,他也分享了類似的經驗。當他正嘗試協助自己弟弟要脫離海洛因的控制時,更希望他弟弟可以返回美國面對法律的制裁。但結果卻是等到了弟弟的自殺,這讓喬拉米卡利博士非常難過,同時也體會到自己欠缺所謂的「同理心」。如果他不是那麼急切地要弟弟返回美國受審,恐怕弟弟還活著。
或許如同靈修大師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所說的:「我們活在敘事裡,活在故事中。存在是由故事所創造的,有開始、有結束,有情節、有人物。」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同理心,或許可說是進入求助者的敘事,了解他(她)所發生的事,進入他(她)的生活之中,甚至是陪他(她)一起創造新的敘事,從而扭轉困境。有的時候,求助者需要的不是他人的說教,而是「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