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鐵血帝國
市長:
vereinigung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政治社會
/
政治時事
/
【鐵血帝國】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美掌控互聯網管理權 可隨時切斷中國網絡
2005/11/27 01:38 瀏覽
654
|回應
0
|
推薦
1
vereinigung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vereinigung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斯階段會議已于近日閉幕。會議在改革互聯網國際管理體系方面並沒有取得重大進展,美國仍然保持著對互聯網國際管理的主導權。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任何時候都有能力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國家或地區驅逐出國際互聯網主干網
目前,全球互聯網是由美國商務部下屬的一家非營利性私營機構管理的,這個機構稱為“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負責互聯網IP地址的分配、頂級域名系統的管理等互聯網國際管理事務。
美國是如何掌控全球互聯網的
作為互聯網管理主體的ICANN僅對美國政府負責。換句話說,美國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ICANN使某國或某地區的互聯網從國際主干網上斷開,這給多數國家帶來了政治上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在技術方面,由于互聯網發源自美國,很多大容量的地址段都被美國的機構或公司佔用,能分配給其他國家的大容量地址段就很少,尤其對那些經濟尚不發達、信息產業處于起步階段的國家來說,更是往往只能分到資源很有限的地址段。而且目前世界所有的IP地址資源中,2/3的地址已經分配完畢,僅美國一國就佔了1/4強。
此外,美國政府還經常要求ICANN為其服務。比如開放以“.xxx”為後綴的域名給色情網站統一使用,雖然最後一刻,基督教團體及個人給美國商務部寫了成千上萬封抗議信阻止了該域名開放,但這恰好說明了ICANN不過是商務部的傀儡組織,在重大事項上根本沒有發言權。
各國要參與互聯網管理
互聯網日益成為大多數國家政府處理國家事務的一個重要工具,因此各國很自然地發出了參與互聯網管理的呼聲。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普遍認為,各國也有權在互聯網管理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保護自己的權利。這並非是要取代美國作為互聯網管理者的角色,而是要求互聯網以一種更專業、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方式來得到管理和擴大。
從2003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日內瓦會議召開以來,這些國家一直呼吁保留ICANN的核心技術職能,在聯合國範圍內建立一個可以代表所有國家的國際組織,代替美國行使對互聯網的監管。
美國拒絕與別國分享互聯網管理權
美國一直掌握並行使著互聯網的管理權。一方面,美國為互聯網在全世界的迅速和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美國也通過互聯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對于與別國共享互聯網管理權,美國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在突尼斯峰會上,美國代表馬伯格重申,現存網絡的有效運行保證了互聯網成為當今最具活力和分布最廣泛的媒介,“任何人都不應對運行良好的現存網絡造成傷害”。
互聯網管理論壇無實權
互聯網國際管理作為本次峰會的焦點問題,在峰會前的3次預備會議和峰會上進行了激烈爭論。在經歷了艱苦的談判後,峰會與會各方達成了妥協。
一方面,各方同意不把互聯網管理權移交給聯合國機構,而是維持美國獨享互聯網管理權的現狀;另一方面,峰會承認各國在域名和國家代碼上享有主權,同意互聯網管理應當從一個國家管理的單邊模式向多邊模式發展,所有國家在互聯網管理和確保互聯網穩定安全方面應發揮平等的作用並承擔共同的責任。
此外,峰會還決定成立一個互聯網管理論壇,這個論壇不具有監督功能,僅為各方提供一個平台,就互聯網管理以及垃圾郵件、網絡安全、降低網絡成本等問題繼續展開磋商。
當前的管理模式還將繼續
突尼斯峰會這一個重要的決定表明,目前的互聯網管理模式還將延續,新的管理組織並未建立起來。互聯網管理論壇的作用僅是“討論互聯網重要事務”,沒有管理權,作出的決定也不具有強制力。美國在這場爭論中獲取了最大的利益。
與互聯網管理問題的結果一樣,突尼斯峰會也沒有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信息技術、消除數字鴻溝方面取得變革性的進展。兩年前在日內瓦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會議就曾承諾,要在2015年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有上網的機會,但是現在全世界只有14%的人口上網。目前,世界許多地區經濟發展停滯、政治局勢動蕩,人民生活連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具備,此時空談發展信息社會無異于空中樓閣。
鏈接
ICANN來頭不小
如果劉其兵的期貨交易未經批準,這將成為最嚴重的流氓交易行為之一
互聯網起源于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互聯網提供資金並代表美國政府與NSI公司簽訂了協議,將互聯網頂級域名系統的注冊、協調與維護的職責都交給了NSI,而互聯網的地址資源分配則交由IANA,IANA將地址分配到ARIN(北美地區)、RIPE(歐洲地區)和APNIC(亞太地區),然後再由這些地區性組織將地址分配給各國。
1998年6月5日,美國政府解除了同IANA的協議。當年10月,一個民間性的非贏利公司ICANN,開始負責管理Internet域名及地址資源。新公司的最高管理機構——理事會由來自世界各國的18名代表組成。它同時還集合了全球互聯網商業、非商業、技術及學術領域的專家,主要負責全球互聯網的根域名服務器和域名體系、IP地址及互聯網其它碼號資源的分配管理和政策制訂。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8&aid=146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