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五十大壽,大家替她慶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她突然跳起來,拿出手機,撥了號碼,悄聲說:”乖囝,要起來了。”然後就把電話掛斷。
看到我們驚訝的眼神,她不好意思的說,她的孩子在美國讀書,今天期末考,孩子請她打電話叫他起床,以免耽誤考試。
我們忍不住問她難道她不知道有個東西叫鬧鐘?買個鬧鐘遠比長途電話便宜多了。她笑笑說:”鬧鐘沒有母親的味道。”
原來她生長在貧窮的農村,每天要步行五公里去上學,家中沒有鬧鐘,都是她母親叫她起床去上學。有一次她母親生病不能起床,小孩子愛睡,結果就遲到了。
從此她就很擔心睡過頭,每天都交代她母親一定要記得叫她起床。考聯考那天,她一早起床準備做最後衝刺,突然發現母親一夜未睡,坐在椅子上等天亮,因為害怕萬一睡著了,起得不夠早會耽誤她趕考。
她考上大學到台北讀書後,第一件事便是用家教賺的錢買了個鬧鐘,從此不必再擔心遲到,但是有了夢寐以求的鬧鐘,她反而開始懷唸母親那句”乖囝,天光光該起床了。”
暗誓一定要好好賺錢,改善家裡的生活。但是她大學未畢業,母親便因子宮頸癌過世,因為當時衛生保健觀念不普遍,鄉下也沒有醫生,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第三期,病入膏肓了。這變成她終身的遺憾。
等她有了孩子後,她也以母親教她的方式去教她的小孩,雖然那時經濟情況已大幅改善,她仍然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親手打點他的早餐與中午的便當。
她很高興的說,孩子已經去國外唸書了,每天母子仍然通個電話,彼此關心一下。
她說完我們都非常羨慕,現在有誰的孩子肯每天跟父母通電話,晨昏定省呢?她孩子出生時,她自己事業已經很成功,但是她沒有假手佣人,有時工作到很晚,早上實在爬不起來做早飯,但一想到母親就還是爬了起來,因為母親從不曾讓她空肚子上學,每天早上都叫她喝下三碗蕃薯粥才讓她出門,熱熱的稀飯讓她一路走到學校心頭都還暖暖的。
她說她希望她孩子將來也以同樣的心去對待她的孫子,因為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
好個”有媽媽關心的孩子不會變壞”,物質欲望在人年輕時好像比較重要,我們不停的與別人比較有形的外表,追求別人有而我們沒有的東西,但是到人老了,經歷過世事滄桑後,我們才明瞭內心的滿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家庭和樂,孩子孝順,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滿足,其他都是鏡花水月。
父母可以幫助我們的就是在我們還沒有經歷過世事磨練時,就以身教的方式教導我們正確的價值觀,使我們少走冤枉路及減少我們無可逆轉的懊悔。
看到我朋友,我很感謝我母親從小把她的人生經驗傳給我,讓我沒走什麼冤枉路,她教我每天睡前把今天未做完的事寫下來,裨使萬一明天起不來,別人可以接下去做。
母親的這個教誨養成我今日事,今日畢,不拖欠的習慣,因為不拖欠,所以睡得安,睡得安身體便好,每天可以做更多的事。
父母親的身教就像涓涓之水,隨時隨地都在灌溉我們的心田,很多都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就像朋友這個鬧鐘故事,但是它卻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