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親子生活
市長:惟惟  副市長: lejeune小野鴨
加入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情感交流親子家庭【親子生活】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洪蘭教授專欄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轉貼】家教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瀏覽1,916|回應5推薦10

惟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0)

chiungchu
錦瑟
正哥
809666
涼涼
麥芽糖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OKjack
惟惟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唸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你說的是哪一道菜?

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便趁洗碗時告訴她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說她也不願意如此,而是照書上所寫的在教,因為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導致親子之間不愉快的情緒。

要了解這是孩子在表達心情,父母要耐心聆聽,寬心對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畏懼與不安。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問我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直話直話不懂得修飾來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朋友的女兒所說的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說,更何況是自己的媽媽。

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聽得進去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而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

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了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依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是不會留下人格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因此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

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罰他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而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有時反而是品格的鍛鍊

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危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勵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或許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不對的時候更需要告誡

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是令人感慨。

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

盡信書不如無書,坊間有不少親子教養的書籍,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的實在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

教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可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親子生活**albus慢慢說
其實有時候等的只是自己 一個在時間裡漸漸成熟的自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22719
 回應文章
孩子是面鏡子
推薦3


chang181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龍公主 卡門演出側記
惟惟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孩子的言行是複制大人的,做父母的可能在無形中給了孩子身教,

不論是好的壞的孩子照單全收.

記得我家老大滿二歲(正是多話的時期),當我對她有不耐煩的情緒時,常脫口說出"你很煩吔~",一天這句話從她口中說出,而且語氣是這麼熟悉

頓時覺得冷汗直流~原來我的言行正一點一滴的影響著她...

孩子的個性 性情 ...是天生的,但言行舉止,應對進退...都是身為父母的我們給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35830
理不理啊~
    回應給: 芳瑜的媽咪(joan9553) 推薦1


惟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所以一般,只要小朋友坦誠,我們都會原諒,也不會處罰,可是久而久之,小哥哥變成都是先做了再說的個性,有時侯看了都不知到該哭還是該笑。〞

小哥哥已經有這樣的做法了,要請媽咪多注意喔~
我們以誠實就不處罰為原則教導孩子,理論上OK,然而孩子接收到的是-我只要誠實就好,因為即使做錯了,也不會得到懲罰
孩子的觀念已經產生邏輯誤導了~
孩子即使在坦誠做錯的情形下
都應該要適當的剝奪某些孩子擁有的權利
因為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的
跟小小孩是無法說理的
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理
跟青少年也是不一定能說理
因為他們眼中只有自我
那跟大人總可以講理了吧
哈哈~~~
君不見大人不也是常常不講理更蠻橫嗎^^~


小提醒惟惟過去就因在此犯過錯誤,以致於後來走得很辛苦,犯錯坦誠是可取的,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產生,那變成是一種不良的習慣,惡性循環的開始。切記喔!
親子生活**albus慢慢說
其實有時候等的只是自己 一個在時間裡漸漸成熟的自己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28543
教導才是最難
推薦2


最愛兩個寶貝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涼涼

教導孩子,往往都有一些困難點的存在,而這些的分界有時真的很難辨別。魚寶有一個大她8歲的表哥,有的時侯會做一些我們覺得不是很好的事,以這個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我們都希望他誠實,所以一般,只要小朋友坦誠,我們都會原諒,也不會處罰,可是久而久之,小哥哥變成都是先做了再說的個性,有時侯看了都不知到該哭還是該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27355
唉~
推薦1


惟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涼涼

那天坐著公車
一對父母帶著兩個小孩
一個約四 五歲 一個約兩歲
大女兒問:「媽媽,爸爸坐在哪裡呢?」
媽媽回答:「你管他。」
大女兒:「坐哪裡啦?」說著話還站在座位上
爸爸:「別吵!還不坐好。」
同樣的戲碼又上演了一次,對話也重覆

看了一會,閉起眼睛
一陣喀達 喀達 喀達的聲響
把我從昏睡狀態下拉回
循聲看去
正是那大女兒踩著前座座椅下放腳的踏板
父母倆什麼話都沒說
前座的女性不耐煩的動了身子
我只是不斷看著那女孩
她可能察覺了
也看著我 低下頭眼睛望著腳還是踩著
我睜大了眼睛
女孩稍停了會小小聲叫著媽
直到他們在台北長庚站下車
車上才恢復安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26261
保持鎮靜是好的
推薦1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惟惟

其實媽媽保持鎮靜是好的,只是需要讓孩子更進一步知道,她這樣說話會讓媽媽難過,並且問問女兒,媽媽有沒有因為她功課或其他事情做不好就罵她笨,給予女兒有機會道歉。態度溫柔,立場堅定是為人父母者應該要堅守的底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4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