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親子生活
市長:
惟惟
副市長:
lejeune
、
小野鴨
加入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情感交流
/
親子家庭
/
【親子生活】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生活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執著」是煩惱痛苦滋長的溫床
瀏覽
983
|回應
3
|
推薦
2
sunten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惟惟
歐巴桑
本篇原是回應albus「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一文,
不知何故無法貼上,所以另立標題。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文中這對母女是煩惱痛苦的,
煩惱痛苦的源頭,主要是「執著」。
母親執著於習慣性的否定、任意的自我放大。
女兒執著於對自由的渴望、討厭處處被綁手綁腳。
證嚴法師常講「去我執、滅我相」。
文中母女任何一方,如果可以做到「捨去我的執著、縮小自我形象」
煩惱痛苦可以消去大半。
說很容易,做起來難。
假如母親無法「去我執、滅我相」繼續碎碎念,
女兒就必須設法「轉境」縮小自己→「去我執、滅我相」。
「轉境」如同憨山大師說:「我們念佛持咒時,要像推重車上山,極力追頂」。推重車上山,不是輕車下山。車子裝上很重的東西要往山上推,你不用力氣能推上去嗎?這就是說很容易,做起來難呀!所以「轉境」要像推重車上山一樣用力頂。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母女歡喜。
生命苦源大多來自五蘊不空,
五蘊不空便會執著我見,起分別心,生貪瞋癡等煩惱。
五蘊空→不執著我見→不起分別心→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極樂世界不一定在西方,
也不一定在遙遠的高空,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心轉境就轉。
講太多就成碎碎念了,
簡單一句「去我執、滅我相」,
與天下有煩惱的親子共勉。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201115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很多人講都講不聽
推薦
1
sunten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惟惟
很多人講都講不聽
那是因緣還沒到
有人為了擺脫煩惱去試著信仰宗教
這是 行→願→信
行「擺脫煩惱」→願意「去試」→信仰「宗教道理」
結果 信→願→行
相信「宗教道理」可以「擺脫煩惱」
願依「宗教道理」去奉行
這就是
行→願→信→願→行
淨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曾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信、願、行,我們有信、有行,一天到晚「阿彌陀佛」。
很多人不信「西方有極樂世界」
那麼要「擺脫煩惱」就得另找方法
我覺得有意相信的人,還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能在心田裡擁有「極樂世界」,至少可以捨去一些煩惱。
淨空法師教人們: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念佛。
淨空法師:因為你不相信嘛,這才叫你去讀經,慢慢讓你在經典裡明白道理了,事實搞清楚了,信心才建立,信心真正生起,其它東西自然就放下了。
淨空法師:這法門實在說,容易但很難相信,難信易行;相信了,那此人有大福報,有大智慧。
相信了,接近轉境成功。
初始放下「我執」
最終放下「我」
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念佛
能稍微看破、看透
應能加減放下、得些許清涼
很多人講都講不聽
那是因緣還沒到
若我們已盡「告知」則一切隨緣
行→願→信→願→行
與惟惟共勉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204577
習慣否定就不懂肯定
推薦
2
惟惟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Nike
lejeune
順天大哥
好久不見了
真高興看到你^^~
推重車上山
真的很難很難
因為重車上裝得是數十年累積的憤恨及不滿
文中子女推的不僅是母親的重車甚至自己的車也在不經意間裝滿了
對一個成人而言都已是說不出的苦
更何況是對從小生長於負面生活評價家庭中的子女
因為無從感受正面的喜悅
也因為覺得唯有如此才是生活
當年我辦離婚時
母親還一直向對方說是我的個性太強
才會讓大家都不好受
還一直要我為了孩子再委曲求全
所以我是在沒有任何家人支持下完成的
我真的很厭倦母親批評自己家人的態度
我更厭倦他在我們面前說著哪個親戚的子女是如何優秀
如何上進但卻從不以相同的正面來看待我們
好幾個月後的一天
我和母親談話時
也不知哪裡來的一股勁
我直接問母親是否因為我離婚讓他覺得很沒面子
母親遲疑了一會後終於嚅囁的說她覺得很沒面子
抓住機會的我
進一步再說
難道你不覺得現在的我是快樂的
難道你要再看著自己的女兒是滿臉憂愁
我相信外婆也是希望看到你是快樂而不是現在這樣的
母親默然
我跟母親間的關係也曾是劍拔弩張,我非常能理解生活於負面評價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它的能力足以摧毀生命。
什麼時候才放下我的執著,就是我辦好離婚後的沒幾天,那天腦袋裡也不知怎的,就突然一個念頭闖了進來,就這麼讓我放下許多現在看來都是莫名的執著。
我和母親間的關係是緩和了,但母親卻始終執意靠在重車上,她還是選擇讓自己習慣去承擔悲苦,因為她習慣在那樣的環境,這樣才能繼續訴說自己是多麼盡心卻又得不到他人的認同。現在的我能幫的實在有限,因為母親不想聽我說實話。
慚愧年過三十還未立,卻又慶幸未過四十即不惑。好長的一段路,那是用許多生命經驗換來的,這個代價說是用生命換回來的也不為過。
20050422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204207
【轉貼】albus「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文 / 洪蘭
推薦
2
sunten
等級: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Nike
盒
文 /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天整天她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說話儘量把否定句轉換為肯定句來說,如 :搭配這一件會很好看,你上次擦淡一點的口紅很好看,可以先去買菜,小黃瓜小一點的吃起來好吃,洗衣粉放少一點容易ㄊㄨㄚ,另外一種品牌的醬油色素少一點,可以試著看其他的連續劇比較看看......等等 )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言談中常是否定句的人,思考模式通常也都是負面的,這樣的朋友我不會設定為談心或討論問題的對象....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302&aid=120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