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高爾夫學園
市長:
Tim
副市長:
沒力阿公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運動競賽
/
高爾夫
/
【高爾夫學園】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舊討論版頁首
字體:
小
中
大
(轉貼)如何破80桿大關(鐵桿篇)
瀏覽
6,275
|回應
0
|
推薦
0
Tim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討論主題: 如何破80桿大關(鐵桿篇) Tim 2002/05/22 10:36
《鐵桿》
鐵桿是高爾夫的基楚球桿,專責處理高爾夫最複雜的工作。處在80桿關口前的球友,在鐵桿的使用上多少都會有一些盲點存在,檢討、修正這些問題才能打出更精準的距離和方向,以提高上果嶺的比率。
【鐵桿易犯的盲點】
鐵桿易犯的盲點有以下幾種:
一、 不同的鐵桿卻採用相同的「上桿模式與軌道」
原因可能是學球初期,都是使用七號鐵桿做為開始,所以大部份的球友都只有一種上桿的軌道。球桿有長有短,各有長短不同的揮桿幅度與軌道,長桿的揮桿幅度大,短鐵則縮小。使用不同的鐵桿卻以同樣的揮桿幅度打擊,很容易打厚打薄,球的飛行彈道會見高不見遠。除了容易失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無法打出每一號球桿該有的距離。
正確的上桿軌道必須依循每一支鐵桿的長短,我們分別以四號、七號、P桿等三支長短不同的鐵桿來做檢驗。
請先拿出四號鐵桿並將球位擺在中間偏左一顆球處,在桿面背後放上另一顆球,然後慢慢的做出上桿軌道,以桿頭背面將球往後推開直到球離開桿頭。如果保持頭部不動,僅以雙臂夾緊於肩膀運作,當桿頭推離開球的時候,球應該會被推離開原位約28公分。
再以七號鐵桿來做同樣的上桿以及往後推離球的動作,當桿頭離開球時,球應該被推離出約21公分的距離。
最後再換用P桿來做,球應該被推離出約14公分的距離。這就是球桿長度不同,上桿的幅度也不同的道理。長鐵桿長而低伸的上桿幅度,幫助我們將球掃出草地,打出深遠抗風的球;短鐵桿陡峭直立的上桿軌道,可以讓我們對準球體斬入將球打飛,讓球可以帶著【倒旋】停於果嶺上。
如果你在做以上的試驗時,球被推離的距離都是一樣遠或是差不多,那麼你就都是使用相同的上桿軌道在每一支球桿上,你應該重新學習設定你的上桿軌道,才會有正確的下桿角度。也才能夠建立「長鐵掃、短鐵斬」的打擊模式。
二、 上桿時過早以手臂和手腕翻轉桿面
鐵桿(比起木桿)平整的桿面比較不容易打出偏斜球,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那可能是你在上桿時太早(急速)翻轉你的桿面(往右轉如旋開瓦斯爐開關的動作)。上桿時急速的做出翻轉桿面的缺點是,當桿頭回擊時,無法準確的回正桿面。下桿太快,桿頭走的太早(會左蓋),球路就偏左;如果下半身走太快,桿面不及回正(開放)就打出右曲球,打出正中直球的比率很低。
更糟糕的是,握桿的手腕正處於揮桿半徑的中段,將這運作球桿的中樞處做快速的翻轉,會影響到擊球力道的貫徹而降低擊球力道。上桿時會快速的以手腕部做翻轉動作,是因為啟動上桿時並沒有以肩膀主導上桿,並且要以手臂和肩膀同時上桿(所謂的鐵三角)。肩膀不動只以手臂上桿,手臂必然會以環繞身體的方式上桿,這就會出現以手部翻轉上桿的問題。
你可以照以下的方法來「感覺」和修正這個問題,拿出推桿來推球,我們在做推桿的上桿動作時並不會以手快速的翻轉桿面,因為我們必須要保持推桿桿面的方正,以推出正確的球徑。鐵桿也是一樣,除了上桿的軌道和揮桿的幅度大小以外,上桿時的桿面不應該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當你使用鐵桿上桿時,請將它仿照推桿一樣的上桿,讓桿面配合肩膀的轉動就可以,不要只以雙手翻轉桿面上桿。保持桿面與肩膀同步轉動,球路偏斜的問題就能夠解決了。
三、 不確實的揮桿平面以及過度的「由內而外」揮桿路徑
球友對「揮桿平面」(見附錄)都稍具概念,然而能真正得做出「揮桿平面」的卻很少。不管是使用鐵桿或是木桿,就都只有一種揮桿平面而已。有些球友概略的知道木桿的桿身長,揮桿平面比較低平;鐵桿的桿身短,揮桿的平面比較高直。卻很少更仔細的去練習每一支球桿標準的「揮桿平面」,更不會想到將「揮桿平面」的打擊觀念運用在球場上,或是幫助我們解決左右曲球的問題。
低平的「揮桿平面」會導引出左曲傾向的球路,高直的「揮桿平面」會打出右曲的球路。忠實的練習每一支球桿的「揮桿平面」,才可以打出正確的路徑。等技巧熟練了,還可以在在場上依不同的情況需要,以控制「揮桿平面」的方式來打出左右曲球的效果。
我們必須常常檢驗「由內而外」的上桿路徑,因為有許多的球友常將「由內而外」的上桿路徑做過了頭(過度往內),以致於無法做出很正確的擊球瞄準。依照正確的揮桿平面,當桿頭舉到了與肩同高的時候,它應該與肩膀線成為平行。如果做了過度「由內而外」的上桿路徑,當然就無可避免的打出右推(曲)球。因此學習以正確的揮桿平面來運作揮桿,才能讓我們的揮桿更精確。
附錄:【揮桿平面】
【「揮桿平面」說簡單一點就是在整個揮桿過程中,桿頭運行的軌道。「揮桿平面」的「上下」是從球位往上延伸到達球友脖子處的斜面;其「前後」則是從球位往目標線延伸出來的。將這前後、上下的線,連成一個平面,就是你個人的「揮桿平面」。「揮桿平面」絕對不是一種意念而已,它是在每一次我們要舉桿上提時就要想到、要做到的桿頭運行軌道。】
四、 過大的上桿幅度
過大的上桿幅度指的是【上桿時,當身體上半部的旋轉停止後,仍然以手臂、手肘、手腕將球桿往上(後)舉】。擊球力量來自身體的扭轉並將之作用於桿頭的甩勁,曲腕雖有助於增加桿頭的甩勁。但過度主動的以手臂、手肘、手腕將球桿上(後)舉,會縮小揮桿的半徑,導致手部脫離身體的依靠,此舉會增加擊球的不穩定性。尤其是使用短鐵桿時,短鐵桿的打擊方式是【由上而下】,過度的上桿反而適得其反,不但容易打厚、打薄,擊球距離也必定較短(高)。
上桿過度可以用勤練短打或是【輕擊球】來矯正,多練習以中短鐵桿做1/2上桿或3/4上桿擊球。或是練習以單支球桿來打出不同的距離,如以七號鐵練習打出140碼、120碼、100碼等距離。熟練了這種控制性的打擊方式,過度上桿的問題就會自然消失。
【進階的開始-學習控制】
你拿著鐵桿在PAR-3的梯台開球,或者是在PAR-4的第二桿接桿,它都必須打出一個明確的距離。大部份的打者會粗淺的以10碼為單位來計算距離,如150碼或是140碼。高階的打者會以5碼做為計算單位,更用心的打者,如果再加上球場提供的資訊充足,則可以計算到個位數,就好比是職業選手一般。
將鐵桿打出特定的距離,就是「控制」。在場上要控制距離,就不一定要全力揮擊球桿。如果全力打擊七號鐵桿,可以打出約160碼的距離,但在場中面對160碼時,可以選擇六號鐵桿打擊。較小的身體擺福,可以得到更正直的球路和輕柔的落地。
因為當我們全力揮桿時,身體要做出最大的擺動以及重心轉移,加上大幅度的手臂動作,那麼桿頭擊中甜蜜點的機率會降低。並且轉動過大的肩膀動作,容易製造出不穩定的球路,這種偏離目標的球,上了果嶺後也不容易停止。
要學習【控制擊球】必須先約束身體和手臂,才能談到控制,而非僅只是將身體的擺動幅度減少,或是減輕力道而已。
穩定的上揮動作,必須利用身體的主軀幹,儘可能避免以肘部和腕部運作。每一個關節曲起的地方都會形成一個揮桿的副軸心,我們很難去控制這些副軸心不會作怪。所有的教練或是教科書,都一直在強調要我們在打擊時要將雙臂往內夾緊於肩膀,讓肩膀(連同上半身)去運作揮桿。
肩膀是身體主軀幹的上端,以肩膀控制上桿的幅度是最可靠的。要學得控制就必須要讓雙臂和肩膀同步,在每一次到達上桿頂點時,肩膀應該剛好旋轉90度,約等於左肩部碰觸到下巴。大部份的球友常有肩膀旋轉不足,或者是肩膀到達上桿頂點時,又繼續的以肘、腕將球桿上舉,這就造成雙臂離開身體控制,讓桿頭離開良好的揮桿軌道(內縮)。當往下擊球時,偏差的擊球就出現了(打厚、打薄),打出的球也是見高不見遠。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250&aid=1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