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魚蛋革命」 真只是為了渾圓美味的小吃?
作者:張詠晴 2016-02-10 Web Only
正月初一凌晨時分,香港警察對空示警式鳴槍,原本應是喜氣洋洋的旺角街頭突然充滿肅殺之氣。起因是香港警察嘗試驅逐一些無牌攤位及客人,小衝突的警民對抗,隨後變得狂暴,甚至必須暫時封閉主要地下鐵車站。也許,衝突導火線不僅只是幾顆魚蛋。 旺角官方因取締違法小吃攤,爆發大規模警民流血衝突,吸引全球媒體關注,有外媒以香港人氣小吃魚蛋(即魚丸)來形容這次事件,更有媒體直接稱之為「魚蛋革命」(fishball revolution),甚至是「魚蛋暴動」(fishball riot)。但民眾在意的真的只是幾顆魚蛋及攤商的困境嗎?濺血的抗議群眾、倒在路邊的受傷員警繼續被攻擊著,警方對空鳴槍,最終有50人被逮捕、100人受傷。
英國《衛報》分析,「魚蛋革命」聽起來像在搞笑,但如果你看一看香港流出的現場畫面,你會恍然大悟,它豈只攸關一顆顆彈牙的街邊小吃。不論是「魚蛋革命」或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警民對立現場的象徵物都冠名為事件名稱,但在這些引人好奇的名稱背後,藏的卻是香港民眾的怒火與異化。他們要西方式的民主自由,但當權者卻是愈來愈向北京當局靠攏、唯命是從。與「雨傘運動」類同的是,社群媒體同樣在「魚蛋革命」扮演關鍵角色。當警方在旺角取締販售魚丸和其他華人傳統小吃的無牌照攤商,不滿人士透過社群媒體集結,最終與警方對峙,當黑夜降臨,雙方衝突一觸即發。
但具有政治意識的年輕一代為什麼願意為魚蛋走上街頭?擅長中國菜的著名廚師、美食作家鄧福霞(Fuchsia Dunlop)說:「中國美味的街邊小吃,至少已有800年歷史,那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鄧福霞說:「這些美食繼平價又有趣,小吃攤是香港的特色之一,但在重建及都市更新過程中,卻漸漸消失了。」對香港出生的餐飲業者丘德威來說,魚蛋有兩種意義,「魚蛋是香港街邊小吃的精髓,文化上,它象徵香港的勞動階級。街邊小吃和魚蛋也代表了一種白手起家的精神、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精神。從人類學上來看,它不僅是一碗咖喱沙爹醬肉串。」這場看似捍衛街邊小吃,實則對抗所謂都更「上流化」(gentrification)的戰爭,只是醞釀已久反北京政府情緒的一次爆發。《衛報》分析,在香港南部,對抗「上流化」戰役已告失敗,那裡的古色終被辦公大樓和時髦的公寓取代。但是在旺角,迄今仍對抗著宣稱要帶來文明進步的挖土機。
鄧福霞說:「小吃攤販總被看作雜亂沒有秩序的。在中國,追逐現代化的大城市,已掃除許多生機勃勃但未經許可營業的攤商。」她說,華人街邊小吃在西方國家愈來愈受歡迎,中國卻蔑視小吃傳統,實在十分諷刺。鄧福霞說,「香港尤其是美食之都。即便是非常有錢的人,也會走出奢華的餐廳,貪戀街邊的美味。」《衛報》說,香港行政單位實在應該重視「魚蛋革命」,畢竟美國革命起於革命組織茶葉黨。
參考資料:Quartz、The Guardian、CNN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528#sthash.MuRRwMvp.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