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大城小調
市長:公爵大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其他【台灣大城小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東海岸 老外移居新天堂
2004/08/01 07:06 瀏覽533|回應0推薦1

公爵大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公爵大哥


外籍人士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金樽景點從事飛行傘運動,飽覽山海美麗風光。
記者田俊雄/攝影

*東海岸 老外移居新天堂

【記者田俊雄】

台灣東海岸近來成為老外移居的新天堂,不論是為了天空遨翔的飛行傘、海上的衝浪,都是讓外國人直闖台灣後山定居的誘因;也有老外在阿美族聖山「都蘭山」山腰隱居,從事音樂創作。

來自美國紐約的馬太乙熱愛飛行傘運動,因緣際會輾轉來到東部海岸。他為了尋覓合適的飛行傘場地,曾經從台東縣東河鄉都蘭、金樽到成功鎮等地都親身嘗試,他發現東海岸有許多地點都適合他熱愛的飛行傘運動,因此留在台東居住,推廣飛行傘運動。

一般人無法想像,金樽那樣的景點那裡可以起飛?馬太乙卻和多位外籍好友做到了。他趁著飽足氣流迎面襲來,雙手拉著張開傘翼,向前助跑一小段後再奮力一躍,便順著氣流而飛,盤旋到金樽的天空。

馬太乙說,當人升到和雲一樣高,眼界就開了,不論鬼斧神工的錨狀礁岩,或雄奇壯麗的海岸山脈,山海景致皆能盡收眼底。

馬太乙分析,海岸山脈地勢高、視野佳,由海洋吹向陸地的氣流相當穩定,若起飛場地的助跑長度夠,只要稍加整理,將不亞於台灣其他縣市飛行傘基地。

除了飛行傘之外,東海岸的衝浪運動也十分引人。來自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的二十五歲青年邁特,與美國籍的女同學美蓮等多位熱愛衝浪好手,在台東定居,時常在假日騎機車來到金樽海域衝浪,享受乘風馭浪、馳騁海上的快感。

邁特換上泳裝及輕便短褲,暖完身後,仔細觀察潮來潮往的浪頭,在浪頭退回的適當時機,將身體趴在浮板,再配合雙手用力向前划離海岸,一直划至首浪正前方後,迅速變換成抓浪動作。

邁特瞬間將浪板反轉一百八十度,讓高舉的海浪推動浪板,他臉朝陸岸抓穩前進方向,再緩緩起身站立在浪板上,雙手張開平衡重心,恣意享受騁馳海浪的樂趣。

來台兩年多的邁特說,風浪板、衝浪等運動在加州很流行,他十四歲就迷上衝浪,至今十一年了。兩年前他到台灣工作,但因不適應中壢市都會生活,遷往靠海的台東定居。

邁特走訪狹長的東部海岸沿線,發現隆昌、金樽、基翬、八仙洞等海域,浪況適合衝浪。

衝浪經驗豐富的美蓮,技術也不遑多讓,不但成功抓浪前行,還完成站立浪板滑行、側行等高難度動作。來自蘭嶼的達悟族女子雅香,也因熱愛衝浪才搬到東海岸居住。雅香和邁特、美蓮等人經常相約在海上磋砌,衝浪技巧進步不少。

阿美族聖山都蘭山來了外族隱居,那是美國吟遊詩人史考特,在東海岸都蘭山沈潛兩年多,過著簡樸生活,去年完成「海洋,漂流」音樂創作專輯,作品傳達台東東海岸濃厚的人文藝術風情,他也是目前在數位錄音年代極少數還堅持採用類比錄音方式的音樂人。

史考特為了尋求創作靈感,兩年前到都蘭山腰小屋隱居,與一隻狗、一窩貓為伴。利用五坪大的斗室當做錄音室,將廢棄的漂流木做成錄音台,擺放類比錄音及混音等器材,吉他、非洲手鼓及斑鳩琴等樂器整齊地擺在一隅。

史考特的山居歲月近乎苦行僧儉約,白天用英文寫詩,晚間錄製音樂。午后,下山到金樽海邊散步,面對無邊的太平洋,對岸是他美國的家鄉,最能引發他的思考與靈感,海岸線的生態變化,讓他有深刻的領悟。

值得一提的是,史考特專輯集結他的詩作、繪畫、攝影,綜合呈現多面向的創作能力。唱片公司企劃人員陳雅雯說,史考特的音樂,從聆聽的那一刻起,就像都蘭山的微風迎面吹拂、海洋的氣息縈繞鼻間,讓久居城市的人們,洗滌疲憊身心。

台東縣文化局長林永發說,近年來,許多台灣與外國藝術家陸續遷居到東海岸,結合藝術村、特色咖啡坊、原住民文化,實驗創作與生活的可能性,這群新移民與在地居民已逐漸形成特殊文化圈,成為東海岸新興的旅遊氛圍。

【2004/08/01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249&aid=102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