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12/07 02:12:24瀏覽4989|回應10|推薦50 | |
寫在前面: 台南縣這一個月期間,真的是有夠「屎」,先是台中市長胡志強跟夫人邵曉鈴車禍,接下來又發生「梅嶺大車禍」,第一件小辛順利閃過,不用支援,第二件卻怎麼逃也逃不掉。周日傍晚到隔天凌晨一點在永康奇美,凌晨一點到隔天傍晚在台南市立殯儀館,周二被拉出來支援,到周三還要繼續緊追檢察官,注意真正的駕駛是誰,這個禮拜,真是精彩度過一半了。
周日傍晚到隔天晚上,小辛只睡了兩個小時,這段期間看到十一個家庭的生離死別,真的很不捨,也很心痛,但身為記者,就是必須面對那種悲慘世界,忍住情緒,把工作做好,我很努力跑這則新聞,也希望把工作做好,不過還是有一點點小瑕疵,但這就是要學習的目標。寫這篇文章,放一些圖片,只是告訴您採訪背後的點點滴滴,照片都用黑白處理,請見諒。
本文開始: 周日原本沒有什麼稿子,但下午掌握一則性侵害案件破案消息,趕緊打電話問,希望能在六點前完稿,然後去吃個飯,好好待在家裡寫「煩人東西」。
「喂!小辛,你趕快趕到永康奇美,台南縣發生大車禍,趕緊過去支援!」
接到召集人的電話,我先是嚇了一跳,回過神來,才驚覺「靠,接到硬仔」,趕緊背著電腦、相機往奇美醫院衝。只是原本那則性侵害案件,公司原本要做頭題,必須一稿一配一表,現在發生大車禍,我哪有時間寫其他東西,當同事打電話問我時,我只能說「對不起,我現在要衝現場,我真的沒有時間補,請幫我想想辦法吧!」
趕到永康奇美醫院急診室,氣氛似乎有些詭異,警衛不再像以往那樣擋人,「梅嶺車禍的人送來了嗎?」我開口就問隨便一個人,「有,剛送來一個,聽說還會有人送來。」我的心裡在想,幸好來得及,還可以拍到人,趕緊把背包丟在門邊,拿出相機,測好光線,心想構圖要拍的很水果的照片。
依喔!依喔!遠遠傳來救護車的聲音,是山上九一抵達急診室,「快!我這裡有四個小孩,要四個擔架!」救護大哥打開車門,就吆喝保全、護士幫忙把小朋友送下車。
「什麼,車上全是小孩,是小朋友旅行翻車嗎?怎會這樣?」我心裡原本以為是大人,但看到小孩出現,心中一陣不捨,但為了交差、交照片,我還是舉起相機,全程拍攝救護的過程,那時候,眾人都急著要把小朋友送進急診室,根本沒人注意我,有時間拉住我。
一個小女孩全身是血,坐在後座的看護位置,另兩個小女孩則在旁邊,小男孩傷勢比較嚴重,躺在擔架上,一名救護人員開車,另一名救護人員隨時注意小孩的傷勢,隨時跟他們精神喊話。「弟弟,不要睡覺!有沒有聽到叔叔叫你。」救護人員就擔心任何一個人昏過去,喪失意識。
「這個小朋友有顱內出血、胸腔出血,把擔架推過來」三輛救護車送來九名傷患,後續再從新化醫院轉送來一大一小,只是這兩人都是DOA,也就是到院前死亡。「我沒有看過一次那麼多人受傷的,聽救護員說,車禍現場已經有20多人沒有生命跡象了!」醫院保全在救護空檔跟我聊天,直呼怎麼那麼恐怖。
永康奇美醫院總共接了十一名病患,大約在晚間六點半前全數進入急診室,當傷患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等待家屬,趁這段空檔,我趕緊拿著電腦坐在急診室外的等候區,耳朵聽著是否有人哭哭啼啼要找病患,眼睛、大腦、雙手則忙著把性侵害的案子寫完,有時喃喃自語,還被一旁等候的病患用異樣眼光觀看。
六、七點左右,電視台陸續抵達,e台跟f台還出動sng車到場,電視台很誇張,竟然把sng線拉到急診室等候區內,我看了超級不爽,但總不能自己說,變找了醫院公關出面,要對方也稍微「有戰節」(台語)一點,不要搶新聞搶成這樣,畢竟,平常急診室的護士醫生內已經很討厭記者了,不要再讓他們不爽,到時後可能連等候區都進不去。
「我的乖孫子,醫生,他怎麼了?」大約晚間八點,好幾位車禍傷者家長趕到醫院,電視台一湧而上,想知道狀況如何,家屬看完傷患後的心情,小辛也被長官賦予這個任務,當然也要瞭解,幸好,這次一家四口有三人罹難的錢家人,剛開始還不知道傷亡狀況,願意跟記者陳述案發時從電話聽到那頭發生的狀況,我也從高苡萱的爸爸高廷助那邊問到一點東西,事後還抄了錢家跟高家人的電話,是要通知他們記者接獲的傷亡名單。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台南縣教育局的教官們,就像接線生,忙著從各醫院匯集受傷、死亡名單,只是因為家屬沒趕到醫院確認,很多人的身分,一直到晚上十一點還沒確認,直到有人拿到旅遊保險名單,教官們逐一比對,午夜十二點半,名單終於確認,只是,這個時候報社已經截稿,名單無法更新,但可以確認的是,梅嶺大車禍總共有廿一人死亡、廿四人受傷。
待在急診室的周日夜晚,我從傍晚開始守候,不敢離開醫院半步,肚子餓死了,(感謝舊公司同事偉民大哥偷塞給我我一個御飯團吃,讓我沒有餓肚子到午夜)想吃東西,眼睛卻看到車禍傷者鮮血淋漓,尤其是當兩名從新化醫院轉院的DOA傷者,頭部鮮血是濺滿擔架上,心中更是一陣淒涼。
您說,這種照片要不要拍?家屬悲傷難過的照片要不要拍?答案是都要拍,只是在晚間趕時間,要寫稿子,整理受傷、死亡名單的同時,我根本就忘了要害怕,要悲傷,畢竟,我是一個記者,我必須完成整個記錄過程,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待續)
附註:因為小辛寫的太長了,殯儀館篇,請持續等待。感恩! |
|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