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向良先生的回應,以下是相關的新聞報導:
化妝過頭 新聞局下令官員投書媒體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40628029+94062802+0+223944,00.html
李祖舜/台北報導
謝內閣上台後,相繼在多項政策制定與規畫上引發社會輿論批評,讓上任將滿5個月的閣揆謝長廷相當困擾。負責宣傳內閣重大政策與施政成效的新聞局,最近突發奇想使出新招,動員局內高階文官,成立輿情反映小組,一改以往媒體報導失真或錯誤時發函更正的作法,主動出擊,選定時事性話題每日撰文投書報紙,藉以正面宣傳謝內閣政績與推銷重大政策。
不過,這項由新聞局長姚文智指示推動的新點子卻引發內部反彈,據指出,有知悉這項官方版媒體投書行動的官員私下批評,這項作法等於是強迫製造官方版民意,認為新聞局要為內閣擦脂抹粉是「擦過頭」了。
這項官方版讀者投書行動從開始至今,成效並不良好,每天對平面媒體發出的10多篇文章,絕大多數都石沈大海,並未發揮新聞局原本期望的宣傳效果。
據了解,在上周謝長廷因為「流浪教師轉任警察事件」而遭受媒體輿論批判後,姚文智立即指示由局內某位參事出面,召集各處室簡任以上高階文官,組成總計15人的撰稿小組。其中部份處室是採取抽籤的方式決定任務分配人選,也有單位是由主管直接指定特定人員參加。
相關人員透露,該任務編組的小組成立後,原本是計畫以成員分組方式、輪流每日投稿,但隨後在姚文智要求下,改為全體成員每天都要交稿,撰文主題則是參考新聞局每天剪報蒐集輿情的重點新聞。
小組成員選定主題撰稿完成後,文稿必須先呈給新聞局高層過目,確定內容方向與立場沒有問題後,才能發送媒體。而參與官員有的選擇以本人投書,有的則是用家人名義或是化名方式投書。
知情官員私下批評,這種由長官指示投書的作法,使得自發性的民眾投書變成了強迫式的官方投書,而且撰文主題大部份都與新聞局業務無關,要求新聞局官員撰寫並非自己專業領域的文章,也不符新聞局的專業形象。更嚴重的是,所有投稿文章事前都必須經過高層審核檢查,根本有違讀者投書的自由意志。
謝揆:鼓勵公務員投書媒體 為政策辯護
中央社
行政院新聞局要求高階公務員投書媒體,引起關切,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下午表示,主要是鼓勵公務員多為政策辯護。新聞局長姚文智說,這是希望高階文官多了解政府政策,為政策辯護,並「磨磨筆」,這本來就是新聞局的核心業務,也是新聞局的一種內部訓練。
上週起,新聞局長姚文智要求局內曾外派、簡任以上、非主管職官員,每天針對時事性議題,寫一則媒體投書,引起新聞局內部討論。謝揆下午出席「運書機十三號」兒童閱讀節目開播記者會時,做了以上表示。
謝揆說,主要是鼓勵公務員多為政策辯護,許多自己在做的政策,如果被民眾誤解,或說得不對,公務員可以出來辯護。
謝揆說,投書媒體不是不正當的手段,如果寫黑函才是不好的,至於媒體,可以選擇登或不登。
姚文智晚間表示,新聞局在全世界五十八個外館的重點工作,就是向國際媒體投書,說明中華民國政府的政策或基本立場,這是新聞局的職責,也是核心業務。
他說,政府為了讓台灣民眾瞭解政府政策,由政府部門或公務人員在民意論壇投書,對政策溝通說明,也不是第一次;而民意論壇是公開園地,任何意見都可以透過論壇,溝通公共政策及民生議題,成為良好的訊息交流管道。
姚文智強調,投書媒體不單是為政策作有效說明,也是內部訓練方式之一;對於同仁的投書,他絕對沒有試圖影響公務員自由意志,進行任何審查,也不限定主題,更不會以此作為考績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