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若以歷史角度觀之,倫敦雖然是音樂城,卻也是獨一無二的音樂怪城。 就鋼琴發展史而言,倫敦的博德伍德鋼琴(Broadwood)和維也納的史坦鋼琴(Stein)是最早稱霸歐洲的兩派鍵盤樂器。兩者性能之不同,甚至讓鋼琴作曲家寫下不同性格的音樂並發展出不同演奏技巧。英國擁有強大鋼琴製造業,自也擁有一批以英國為本的鋼琴家,更產生倫敦鋼琴學派(London Piano School)這樣風格獨特的演奏藝術。英國人喜愛音樂,一八一三年就成立了愛樂協會(Philharmonic Society),大力推廣貝多芬等名家傑作,讓貝多芬一生都認為英國根本是天堂般的夢幻國度。英國人不但愛陽剛的貝多芬,早早成立貝多芬協會,他們也愛詩情畫意的蕭邦,同樣很早就成立蕭邦協會。在教育上,雖不像巴黎在一七九五年就設了巴黎音樂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但於一八二二年成立的皇家音樂院(The Royal Academy of Music)仍屬歷史上創建甚早的音樂學府。論樂譜出版,英國、法國、德國是史上三大出版國,倫敦出版商之重要更令所有作曲家都不敢輕忽。這樣的環境當然也有豐富音樂會,不但交響作品與室內樂演出頻繁,位於柯芬園(C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劇院,三百年風雲中看遍無數璀璨輝煌,至今仍是世界歌劇與芭蕾演出重鎮。倫敦作為世界音樂之城的地位早有長久歷史,未來也仍將是音樂藝術的巍峨首都。
有鋼琴無鋼琴家 有音樂無作曲家
但若進一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所有風華絕代背後,竟藏著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殘酷事實──擁有倫敦這樣一個充滿音樂的大城,歷史上的英國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音樂家弱國!很長一段時間,倫敦雖有全世界最好的演出,卻沒有自己的音樂家。就以「倫敦鋼琴學派」為例,其代表人物克萊曼第(Muzio Clementi)、克萊默(Johann Baptist Cramer)、杜賽克(Jan Ladislav Dussek)和費爾德(John Field)等名家竟無一人是英國人,作曲風格也和英國無關。皇家歌劇院自十九世紀末起出了梅爾芭(Nellie Melba)、蘇莎蘭(Joan Sutherland)、卡娜娃(Kiri Te Kanawa)等等世界級歌劇巨星,但很「可惜」,她們全是澳洲人。談到作曲家,那更是令人傷心,英國根本沒有什麼作曲家!最出名的「英國作曲家」韓德爾,其實是歸化英籍的德國人。今年是韓德爾逝世二百五十年,同時也是「英國土產」作曲家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誕生三百五十年,英國舉國上下都在慶祝這難得的紀念──當然要慶祝,因為自普賽爾之後,英國下一次出現傑出作曲家竟要等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中間足足空了兩百年!看看俄國,一八六二年才成立第一所公立音樂學校聖彼得堡音樂院,但第一屆畢業生就出了偉大的柴可夫斯基。擁有樂器、樂團、學校、出版商、樂評文化、音樂廳、歌劇院、愛樂者與經費的倫敦,竟是生產鋼琴卻出不了鋼琴家,演奏音樂卻培育不了作曲家的城市,這難道不是天底下最反常的怪事嗎?
◎作者簡介 焦元溥/一九七八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現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2008/2009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著有《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莫札特音樂CD評鑑》、《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文字創作之外,也擔任「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系列」策劃人以及台中古典音樂台與Taipei Bravo FM 91.3電台「遊藝黑白」與「倫敦 On Line」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