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台,蔡政府大內宣定調台美關係持續升溫,但蔡英文總統與美國新總統拜登的距離卻更遙遠。
克拉夫特訪台有跡可循。去年九月我駐紐約總領事李光章與克拉夫特共進午餐時,她即稱支持川普強化台美關係,並期待與蔡總統會面。不過,拜登確定當選總統,克拉夫特訪台註定成為純畢旅。
但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楊甦棣說,一個跛腳政府下台最後數天,派高層訪台太奇怪,而且時機很糟,更讓拜登難以緩解與北京間的緊張。尤其克拉夫特訪台訊息,是美國務卿龐培歐譴責香港警方大逮捕泛民派人士時宣布的;川普打最後一手台灣牌,拜登毫無義務去穿前任訂製的小鞋。但這筆帳,蔡英文只能概括承受。
難堪的是,川普煽起一場「失敗的叛亂」,國會濺血;蔡英文面對拜登眼中幾如「叛國者」的代表,如何重彈民主價值?蔡英文挺太陽花、撑香港,卻對川粉攻占美國國會噤聲;直到川普推特帳號被移除,蔡英文才推文遠眺自由女神,隱晦地表示台灣要堅決的和伙伴站在一起。民進黨愛搞雙標民主,這裡又是一例。
終究來者是客,任何促進台美關係的作為都值得肯定。只是國人更關切,一路押注川普、最後還被川普挾持的蔡英文,與拜登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與拜登的距離 | 社論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