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Paddy Republic
市長:Pharos  副市長: Stupid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Paddy Republic】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pharos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人 的 本 質 和 人 性
 瀏覽3,782|回應0推薦0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 的 本 質 和 人 性

壹、人的本質

一、何謂本質(essence

 本質是指一物之所以是該物而非其他種類之他物的根本要素與原理。

二、本質是事物的一切行動、發展、生成的根源,一切行動都從本質而來,所以本質也稱為「本性」、「天性」或「生性」(Nature)。

三、人的本質

 人所擁有的「動物性」(animality)和「理性」(rationality)乃是人之所以是人,且有別於其他萬物的最基本理由,故它即是人的「本質」。

貳、人性

思考: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亦或善惡兼之;人性是後天形成的,還是與生俱來的。人性的變化和發展是趨善還是趨惡的

一、人性的變化和發展

  (一)、中國思想

1.中國思想中關於人性思想之發展,先秦時期專注於人性善惡的種種辯論,漢唐時期提出人性三品學說,宋元時期創立人性二元論,明清時期則延續前述人性理論之發展。

2.儒家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揚雄主張人性善惡相混。

3.在中國哲學史上,王充首先明確的把人性分為三品:善、中、惡三類,他認為,孟子講的人性善是指中人以上者,荀子講的人性惡是指中人以下者,揚雄講的人性善惡混是指中人者。

4.宋張載、二程創立了「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人性二元論。

5. 道家的人性是自然之性,儒家的人性是向善之性,而法家的人性則偏向於向惡,因而要以法來約束,使其能走向正軌。

(二)、西洋思想

1.西方思想中關於人性思想之發展,各學派有不同的主張:

1)、自然人性論:米利都學派、薄伽丘、斯賓諾沙、霍爾巴赫、莫爾。

2)、靈魂決定人性論:畢達哥拉斯

3)、火決定人性論:赫拉克利特

4)、神性即人性論:普羅泰哥拉

5)、原子人性論:德謨克里特

6)、人性本善論:蘇格拉底、拉伯雷

7)、善本體論:柏拉圖

8)、人性在於理性論:亞里斯多德

9)、幸福快樂即至善論:伊壁鳩魯

10)、神性至善論:奧古斯丁

11)、神性決定人性論:安瑟倫

12)、神學人性論:多馬斯

13)、理性即人性論:但丁、萊布尼茲、狄德羅

14)、人性善與惡兩種趨向論:培根

15)、人性自私論:霍布思、洛克、休謨

16)、唯理論的人性論:笛卡兒、康德

17)、法即人性論:孟德斯鳩

18)、物慾即本性論:伏爾泰

19)、天賦人性論:盧梭

20)、人性無善無惡論:愛爾維修

21)、思想決定人性論:黑格爾

22)、人本主義人性論:費爾巴哈

23)、人性二元論:羅伯特‧歐文

2. 西洋的人性論,包含了性善性惡二元論,但基本上是要指出其天人關係,人神關係,以及人性可以墮落,可以超升的兩重可能性。

二、人性與人生

由於人性問題,與人生問題、倫理道德規範問題,乃至於社會政治理想等問題,緊密相關,息息相關。所以只有按照人的本性有規律、有理想、有道德的生活,變惡為善,去惡存善,人們才是幸福的、愉快的。

 

參、人性的異化

一、異化的形成和發展

1.海德格認為此有本質上具三個存在結構,即「心境」「理解」及「言說」。所謂「心境」意指此有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情緒」反映的現象。所謂「理解」意指此有所擁有的「能存有」(Potentiality-for-being)的存有方式,它具有「設計」的特性,能為自己的存在規劃各種可能性,並透過「釋」將理解中所設計的可能性整理出來,及透過陳述進一步傳達出來。所謂「言說」是將心境與理解所明白的東西傳達出來,使得心境和理解的存在能力得以被開顯。它是釋和陳述的基礎。

2.「言說」之存在結構在日常「言談」活動中形成「閒談」的沉淪現象,「理解」之存在結構在日常「視」活動中形成「好奇」的沉淪現象,「心境」之存在結構在日常「解釋」活動中形成「兩可」的沉淪現象。

3.「心境」、「理解」及「言說」之相對沉淪狀況及沉淪後的非本真現象就是自我的被「異化」。

二、異化的克服與人性的復歸

透過良心的呼聲所產生的責任感及人的決斷能力,使陷入沉淪化的非本真自我,復歸為本真自我超脫異化。

 

 

肆、參考資料

一、張岱年,《人生哲學寶庫》,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二、曾仰如,《十大哲學問題之探微》,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1年。

 

三、項退結,《海德格》,台北:東大出版社,1989年。

 

四、姜國柱、朱葵菊,《論人‧人性》,河北:海洋出版社,1988年。

 

五、鄔昆如,《人生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9年。

 

六、蔡淑麗,《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一書中對非本真此有的存在學分析》,陳文團教授指導,輔大哲研所碩士論文,1991

 


http://blog.udn.com/pharos01/article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6275&aid=486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