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六義玉屑
市長:玉屑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六義玉屑】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極墨‧閉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詩經/周南/殷才】
2012/08/16 13:40 瀏覽1,208|回應2推薦9

閉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雁雁兒
溫竹
花箋
曳白
玉屑
西映
龍女CHANG, HSIU-FEN
予心
奢 望

 

 

 

【詩經/國風/周南/殷才】度荒

殷殷美才.和墨如海.敢攀玉趾.篳門洞開.
斑駁敷文.夙夜勤之.敢攀玉趾.倒履求之.
求之而得.反覆吟之.樂哉樂哉.廢寢忘食.
斑駁敷文.夙夜書之.敢攀玉趾.研墨呼之.
斑駁敷文.夙夜陳之.敢攀玉趾.錙銖存之.


【詩經/國風/周南/殷才】摹自【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注釋】
殷殷/懇切的樣子。
美才/傑出的人才。
和墨/調和墨色,使其濃淡適意。
敢攀玉趾/邀請親友的客氣話。
洞開/大開。
敷文/鋪敘文字。

 

【魚記】
為文,求知心若渴。
有幸,得靈犀相企之交,慕才心喜。
昔者,有倒履迎之,秉燭夜話忘情之舉。
諸般,殷殷美才,可遇不可求。
遇之,珍之、惜之、敬之、愛之、藏之。

『殷才』一文,說得便是懇切求才,孺慕景仰之情。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節錄關雎》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
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明窗小酌,暗燈清話,最好流連處。

本文於 2012/08/17 22:59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510&aid=4858463
 回應文章
白話譯
2012/08/16 14:20 推薦9


閉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雁雁兒
溫竹
花箋
曳白
玉屑
奢 望
西映
龍女CHANG, HSIU-FEN
予心

用情專一的一對鳩鳥,在河中綠洲上快樂的鳴唱著;我遇見了一位體態美好又賢淑的女子,她是君子們夢寐以求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在水面上忽左忽右搖晃著;體態美好又賢淑的女子阿,我盼望能夠追求到她。
但是,她並沒有接受我的追求,我日夜都在思念著她;讓我朝思暮想的好煩惱阿,整晚在床舖翻來覆去也不能入睡。
我再次來到河邊,水面上長短不齊的荇菜,她正在忙左忙右的辛勤採摘著;體態美好又賢淑女子阿,我盼望能夠跟妳成為夫妻,就像琴瑟合奏出來的音樂般和諧。
長短不齊的荇菜在水面上搖晃著,就好像我的心情左右漂浮不安;體態美好又賢淑女子阿,我盼望能夠敲鐘打鼓來正式迎娶妳,讓我們兩人可以衷心的長久喜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510&aid=4858477
附說
2012/08/16 13:48 推薦9


閉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雁雁兒
溫竹
花箋
曳白
玉屑
奢 望
西映
龍女CHANG, HSIU-FEN
予心

孔子編輯註解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樂經已經失傳,現在剩下五經。
〈詩經〉收錄自西周至春華五百年來的詩歌,孔子從三千首古詩中刪改而成三百首。
〈詩經〉是孔子拿來教導倫理五常,從中去學習做人為政的道理。

孔子非常重視詩,在〈論語〉裡,留下來不少他論及詩的言辭。
 孔子高度評價〈詩經〉,他說:「詩經三百首,用一句話來概括,叫思無邪。」
 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他從培養人成才的角度上說: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認為詩是一個人修養的起點。

孔子評價〈詩經〉之首篇《關雎》,他說:
「關雎這首詩好阿,快樂而不過份,悲哀而不毀傷。」
孔子將《關雎》這一首詩置於〈詩經〉首章,並說:「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關睢》此詩隱然包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理。

其中,「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中之《亂》字,其義許多,以下採最貼近說法述之:

/《亂》者:古指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朱熹注:“亂,樂之卒章也。”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瑟調曲‧孤兒行》:“亂曰:里中一何譊譊。”又指辭賦最後總括全篇要旨的一段。
/《楚辭‧離騷》:“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王逸注:“亂,理也。所以發理辭旨,總攝其要也。”洪興祖補注:“凡作篇章既成,撮其大要,以為亂辭也。”
/《漢書‧揚雄傳上》:“亂曰:崇崇圜丘,隆隱天兮。”顏師古注:“亂者,理也,總理一賦之終也。”
/《外戚傳‧李夫人》:“亂曰:佳俠函光。隕朱榮兮,嫉妒闒茸,將安程兮!”
顏師古注:“亂,理也。總理賦中之意。”《文心雕龍‧詮序》:“既履端於倡序,亦歸餘於總亂。”


《解說來自奇摩知識。謝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64510&aid=4858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