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談EU 歐盟,在另個群組寫了個評論,轉貼供有興趣同學參考。
European Union 的前身是 European Ecomomic Community,在EU當中,還有一個Euro Zone(歐元國家集團) 。
EEC是個經濟聯盟,有共同的貿易政策,確保貨物與金融的自由來往(人員不能自由來往),沒有共同的跨界工作或移民政策,各國各有邊界管制。後來將 EEC 轉型成為EU,範圍擴大到撤除邊界管制, 跨界工作自由,並成立歐洲議會,簽署財政規範的條約,逐步建立統一適用於全歐盟的各種規範,歐盟中的核心國家,接著又成立歐元區,區內使用共同的貨幣。
在美國搞出金融海嘯之前,一切看起來就像要逐步走向一個『歐洲統一的國家』的樣子。 但在金融海嘯之後,這七、八年來,破綻百出,當年共同簽署的財政管控條約,基本上是唬人的,幾乎沒有國家在遵守,互相欺騙,搞出希臘等等國家的財政危機,卻苦於歐元的僵化,面臨經濟危機的國家,無法貶值自救; 各國自私自利,歐盟成立後獲利最大的德國老大,卻覺得自己老是借錢給那些好吃懶做的國家,讓人家佔盡便宜,真是如此? 最近的難民危機,眼看著,撕破了歐洲人人權偽善的真面目,紛紛關閉自己的疆界。
歐盟要真能成功運作,各國必須放棄兩個關鍵權力,放棄財政權、移民管制權,目前為止的實際驗證,各國的財政各自為政、互相欺騙,邊界與移民管制,在一陣恐攻、難民危機之下,千瘡百孔,幾乎已回歸各國自己管控。 當自己國家、居民面臨生存威脅時,還有多餘的心力去發動全國照顧外來移民的人權?偽善的人權面具輕易就破功,做做慈善的樣子,可以,危及居民生存與安全, 對不起。
舉一個最粗俗的比喻,據說當年有位美國總統為了展現美國對人權的關切,甘冒惹中國方面的不悅,對鄧小平說,應多容忍異議人士,也應該容許一些異議人士離境,鄧小平回說,你們要幾個?
**另記:
所謂國際經濟或貿易的自由化,或許已走到某種極限,過去一昧追求開放,包括經濟、人權、移民.....的單行道,似乎難以再以同樣的步伐走下去。過去二三十年的想當然,已不再是想當然。
移民的文化衝突,既有居民的生存威脅,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反應,或許是這次公投最關鍵的因素,雖然表面上裝的一副很博愛的樣子。
紐約時報有篇類似看法的文章:
‘Brexit’ in America: A Warning Shot Against Globalization
http://www.nytimes.com/2016/06/26/business/economy/for-america-brexit-may-be-a-warning-of-globalizations-limits.html?_r=0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