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室的聯想
我不知道我在培英的時候有沒有進過校長室;既使有,恐怕也無緣坐在沙發(或藤椅)上與校長談話吧。如今,能自在的坐在這裡,手裡捧著會計主任端來的茶,與校長面對面的談過去、現在、與未來,說教育、社會與國家;關心的不是自己的成績與升學,而是學弟學妹們的校園環境與未來的競爭力。內心裡充滿的不只是「長大」的感覺,而且是「長得很大」的感覺。
讀書的時候,每回被老師打,都會立志將來要當老師,要給「他」好好打回來。好長的一段歲月過去了,這段歲月讓許多同學確實當了老師、當了教授、系主任、甚至是校長;從坐在下頭板凳上的毛頭小子,變身為站在講台上老師、長者。我相信這些手執教鞭的同學,站在課堂上,每每想起少年往事,心裡必然激起連串唏噓。同樣的一雙腳、同樣的一顆心;踏進教室的腳步,當年是輕快的,如今會是沉重的,只因為心裡多裝了一個世界,有太多的知識與經驗想要倒出來與後生晚輩分享。
說起培英校長,每個人臉上都會浮起一抹似笑非笑的曖昧神情。濃妝、香水、花旗袍是我們的校長印象。這樣的印象在過去四十年間常常被我們拿來當話題。已作古的景校長如果天上有知,應當能明瞭師長的言行舉止永遠是學生訕笑的對象。就像我們的導師兼英文名師陳文生的「oba(over) and oba(over) again」、以及一年級導師葉偉文每每舉起大圓規恐嚇吵鬧中的我們「給你標過去喔!!」,都已成了經典的培英故事。今天在講台上的同學,你們某些不經意的話語與神情說不定也已在學生間傳頌流傳呢。
與丁校長談話是很愉快的經驗。條理清楚,包容性強,格局也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丁校長能從社會現象的觀察,導引到教育的理念。譬如今日人人都在抱怨社會不完美,卻不曾思考自己為社會做了什麼(用我的話說就是「只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不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註))。她很希望能將「包容」的品格,成為學校的風氣。這是很值得我們期待的事。
做為校友的一份子,很遺憾我們無財無勢;對母校的貢獻也只不過在重大慶典時送盆花而已。臨別時我對校長的熱情對待,無以回報,只能獻上一句「我還懂得建築,如果廁所不通、屋頂漏水盡管找我,一定義務協助!」。1020812
(感謝袁正明的加註:
甘迺迪總統的就職演說----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John F. Kennedy)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