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晤南部大哥 警長站崗紅毯相迎獻花 民眾側目
總 統 陳 水 扁 這 兩 天 一 再 誣 指 通 緝 犯 支 持 連 宋 配 , 然 而 , 根 據 媒 體 的 報導 , 陳 水 扁 為 求 勝 選 , 不 惜 拜 訪 南 部 地 區 重 量 級 大 哥 人 物 , 警 察 局 長 則在 門 外 督 導 安 全 工 作 , 被 當 地 民 眾 指 指 點 點 。
今 年 一 月 三 十 日 下 午 五 點 多 , 陳 水 扁 參 加 臺 南 縣 一 項 藝 文 活 動 後 , 帶著 總 統 府 副 秘 書 長 陳 哲 男 , 驅 車 前 往 臺 南 市 南 門 路 一 處 民 宅 拜 訪 , 在 場作 陪 的 有 臺 南 市 長 許 添 財 、 副 市 長 許 陽 明 (管 碧 玲 立 委 之 夫)、 立 委 王 幸男 等 人 。
陳 水 扁 拜 訪 的 對 象 , 為 南 部 地 區 重 量 級 大 哥 人 物 王 振 鏗 , 他 過 去 是 著名 的 大 角 頭 , 曾 有 妨 害 自 由 、 賭 博 等 前 科 , 綽 號 「 南 門 王 」 又 叫 「 庫 洛」(KURO) , 目 前 是 富 鴻 證 券 總 經 理 。
週 刊 指 出 , 王 振 鏗 人 脈 廣 財 力 雄 厚 , 跺 一 下 腳 , 南 部 黑 白 兩 道 都 會 跟著 他 震 , 臺 南 當 地 都 稱 他 是 「 臺 南 地 下 市 長 」 , 他 除 了 能 左 右 地 方 警 察的 人 事 調 動 , 並 與 南 部 地 方 民 代 關 係 良 好 , 臺 南 市 長 許 添 財 、 前 市 長 張澯 鍙 , 一 當 選 就 去 拜 訪 他 。
王 振 鏗 為 了 歡 迎 陳 水 扁 的 到 訪 , 事 先 特 別 排 練 數 次 , 並 在 家 門 口 鋪 上約 十 公 尺 長 的 紅 地 毯 。 陳 水 扁 抵 達 時 , 王 振 鏗 早 在 門 外 等 待 , 王 的 孫 女也 現 身 獻 花 , 陳 王 二 人 互 動 熱 絡 異 常 , 不 像 首 次 見 面 的 朋 友 。
王 振 鏗 與 陳 水 扁 有 說 有 笑 , 聊 了 約 半 小 時 , 陳 水 扁 起 身 離 去 時 , 王 振鏗 在 一 旁 高 喊 數 聲 「 阿 扁 凍 蒜 」 , 對 於 總 統 親 自 造 訪 亢 奮 異 常 。
諷 刺 的 是 , 陳 水 扁 拜 會 這 位 南 部 重 量 級 大 哥 時 , 職 司 掃 黑 、 維 護 治 安重 任 的 臺 南 市 警 察 局 長 何 春 乾 , 則 在 門 外 督 導 安 全 工 作 , 形 成 一 副 「 總統 與 角 頭 室 內 有 說 有 笑 , 警 察 門 外 站 崗 護 衛 」 極 不 協 調 的 畫 面 。
當 地 民 眾 見 到 阿 扁 雖 然 雀 躍 , 卻 不 解 阿 扁 竟 會 不 顧 非 議 , 放 下 身 段 ,帶 著 大 批 人 馬 親 自 拜 訪 備 受 爭 議 的 王 振 鏗 , 感 嘆 阿 扁 應 是 為 了 選 舉 。
319槍擊案黑手 原來是阿扁的樁腳!
鉅亨網許婷婷/綜合外電報導‧ 2006年12月25日
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因為 「319槍擊案」而餘波盪漾至今,雖然這起震撼全台的槍擊案已告偵破,但近來卻有雜誌以此為主題,披露整起事件幕後元兇可能是現任總統陳水扁的樁腳,也是被視為是台南地下市長的王振鏗。
香港媒體引述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中以 《319 幕後黑手漸浮現》為題的報導指出,319槍擊案早已破案,而所有槍擊總統陳水扁與副總統呂秀蓮的罪責全落在已死亡的陳義雄身上,但最後所有該案的當事人卻都跳出翻供,而其中涉嫌販賣槍彈衍生 319槍擊案的重要關係人唐守義更自製光碟揭露檢警小組虛構案情。
報導中指稱,唐守義在光碟中表示,檢警要他將 319 槍擊案全推給陳義雄,並答應在事後讓他交保離台,而在《亞洲周刊》與台灣《壹周刊》中都報導在近日曝光的2006年 2月22日的檢署文件中顯示, 319專案小組確實有跟相關嫌犯談論交換條件。
由於 319槍擊案當中,被指製造槍彈的唐守義棄保離台,而向唐守義買槍彈的陳柏彰則緩刑 4年,另外把陳柏彰的槍彈交給陳義雄的陳氏姊夫黃維藩也緩刑兩年,但被指為槍擊案主謀的陳義雄卻沒有做出任何辯白就畏罪自殺,這也是令人覺得矛盾與不可思議之處。
因此《亞洲周刊》在調查過後於雜誌中披露,2004 年的 1月30日,陳水扁總統曾在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王幸男的陪同下,親自拜訪台南角頭,也就是號稱「南門王」、以及外號「庫洛」的王振鏗。
而 319 槍擊案中的案發現場台南金華街 3 段 14 號前的「 小莓檳榔」老闆林家榮即與王振鏗有 ” 密切關係 ” ,而《亞洲周刊》也指出,王振鏗兒子(王伯雄)所組成的”持槍擄人集團”曾交給林家榮 1把仿貝瑞塔手槍。
(註:王振铿的兒子王伯群出身警界,曾以警察身份組成持槍搶劫集團,被警方逮捕)
《亞洲周刊》更認為, 319當天找到彈殼的經過費人疑猜,因為 1月30日陳水扁找王振鏗,而王振鏗的兒子王伯群交「319 槍擊案」同型槍彈給小莓檳榔老闆林家榮,再由林家榮兒子發現 319槍擊案的彈殼,但最後王伯群以警察身份組成的擄人勒索集團 ,竟在2004年大選後,只輕判 4年 2個月;而林家榮持槍案,也在選後獲判緩刑。
《亞洲周刊》在報導中強調, 319槍擊案在檢警連串的”交換條件”中,將所有罪狀都”推給”陳義雄,最後卻成了一齣漏洞百出的”荒唐戲” 。
無法無天非法地下電台娼盛出頭天, 相信土改仇恨‧堅持皇民鬥爭, 硬抝唬爛相隨,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綠色恐怖, 美日台右翼反華聯盟, 美日扈從買辦政權, 選舉第一名, 選舉賤招拗步, 選舉動物, 選舉奪權掛帥, 被偷竊的國家, 體制外僱傭殺手, 體制外民粹鷹犬, 麥卡錫主義陰魂餘孽, 黑道漂白的本土民粹民代, 黑金治國‧黑道治鄉, 假藉民主之名, 假借自由之名, 兩顆神奇的愛台灣子彈, 割喉割到斷, 台灣史, 台灣敗家子,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妖魔化中國, 專監督攻訐在野的本土御媒, 愛騙才會贏, 愛台灣政治鬥爭運動, 扁謝嫡系禁衛軍, 扒夭洞洞綁樁啟動, 抹紅抹黑抹黃栽贓, 拼選舉拼政治, 拼族群, 有力人士, 本土牽手綁樁走路工, 本土痞子俗辣無賴出頭天, 本土地方黑金, 本土御用附俑社運團, 本土御用右翼社媒, 本土政權死體化, 本土死體政權是最高的道德, 本土派, 民粹無賴政治, 泡製消費悲情, 泡製消費仇恨, 中情局收買顛覆政變, 五島皇民俱樂部, 亞太金光詐騙營運中心 |
扁政府消失的公文與馬英九“遲來”的“震怒”
日前,經過3年的盤點,馬政府終於數清扁政府交接時不見了36,000件公文。據說,馬英九為此在國民黨中常會上三次“震怒”。
扁政府時代為何“消失”了那麼多公文?
是“有心”還是無意?
對臺灣的影響如何?
民進黨應該如何“交代”、對其後續影響如何?
馬英九的震怒是自然還是“刻意”?
是否如民進黨高層所說是正在追殺?還是栽贓陷害?
這些消失的公文該不該追?怎麼追?追到何種程度?
對國民黨選舉有幫助嗎?
首先,扁政府時代的公文是如何“消失”和“為什麼”消失的。
其實,看看扁政府政權交接前,僅總統府就購進57台先進的碎紙機。這就註定會“消失”許多紙質的東西,被粉碎的是否包括消失數量龐大的公文,不得而知。但如果是手紙,肯定無需這麼先進的碎紙機的。如果說消失的公文僅僅是拿回家忘記交上來,或者是轉交給其他單位,沒有造冊登記,都是說不過去的。如果是有意轉移、藏匿、“銷毀”,則必有其主管“目的”。
據臺灣各界的多種猜測,比較靠譜的,無非是:
一、五部會首長個人認為不方便交接的,比如檔會留下決策的過程、決策的動機和目的。其中,並非都無瑕疵或公而無私;
二、集體意識和決策,因含有政黨因素或者有太多權宜之計,不能作為經驗傳承,而被下任政府延續。如,指令不恰當的監聽,荒唐離譜的任命、約見等;
三、任內接獲相應情資應當立即處理,而沒有處理,賣好一些個人或團體,或者攜帶出“宮”,以便讓別人感恩或懼怕的;
四、即便認識到這些公文對臺灣政府延續是有益的,但對自己短時間拿回政權沒有信心,又不甘心讓國民黨對情況有全面、系統地瞭解,要看國民黨笑話,甚至希望國民黨因此做不好,而趕快下臺。但無論哪種情況,看看扁政府離任前,幾十台碎紙機連夜運轉,就像電影裏面,一個政府“垮臺”前,忙著“焚毀檔”、轉移資產的場面。
所以,無論什麼目的,都凸顯了,扁政府置臺灣整體利益於不顧,不想讓國民黨分享這些本應分享的政府資產。也證明了,臺灣所謂的政黨輪替不像政府內部交接,倒似敵國佔領。
其次,民進黨高層對“消失”數量龐大公文的態度。
如果一個負責的政黨,一個以整個臺灣人民利益為依歸的政黨,當發現自己政黨執政時,居然有這麼“離譜”的事情。第一時間,就應該汗顏,向全民道歉,並聲明敦促本黨同志配合調查,厘清對臺灣的影響。
遺憾的是,民進黨高層的反應,卻有這樣幾種態度:扁政府交接時,並沒有丟失這些公文,馬政府純屬栽贓陷害;馬政府盯住公文不放是轉移執政無能、進行政治追殺;最不激烈的反應,也僅限於:即便這些公文丟失是真的,但馬政府該早查的不查,到大選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查,時機不對,想影響選舉。儘管這些反應,符合民進黨的一貫邏輯、作風和格調,但也不能侮辱全民的智商:是不是馬政府自己銷毀公文或造假,進行栽贓陷害一目了然;如果是事實,就不能叫政治追殺;即便懷疑馬政府查證的效率,這也不是民進黨有資格質疑的,因為民進黨執政時,丟失的公文太多,馬政府人工比對耗時費力,而且一件弄錯,豈不是給民進黨更多口實?即便需要質疑馬政府的效率,也只有民眾才有這樣權利。
再次,說說馬政府的震怒和效率。
馬政府盤點3年才搞清丟失了多少公文,儘管理由是數量大、人工比對慢,勉強說得過去。但特偵組從陳水扁辦公室查扣的幾十箱公文,是怎麼流出的?以及扁政府卸任前,那些工作人員使用碎紙機、粉碎了一些什麼總是應該知道的吧?所以,馬英九的震怒自然是應該的,畢竟這是損害的是全臺灣人民的利益。
但應該震怒的不僅僅是馬英九,民眾也許更有理由震怒。民眾對扁政府應該震怒的是,其對體制和制度的“無視”和“破壞”,政黨惡鬥居然置整個臺灣的利益於不顧;
對馬政府的震怒,大概是上任這麼久“沒有”展現相應的魄力。馬英九震怒得儘管“晚了”一些,但如果堅持查,起碼能夠大致厘清誰丟失的、怎麼丟失的、丟失的大致是什麼公文、對臺灣的影響是什麼。
最後,追查扁政府丟失的公文,對兩黨的影響會是如何。
按照馬英九的個性,如果對臺灣的整體利益影響不大,相信其也不會過為己甚。其作用無非是借此建立和整飭公文制度,讓政府像個政府。至於對民進黨有無打擊的效果,即便有,按照目前臺灣的政治生態,也極為有限,只不過是臊臊民進黨執政時時任高官、現在仍然“風光無限”的“政客”的面皮。
要說真正能夠傷害到民進黨的,還是他們自己,因為,民進黨高層對這一事件的態度才是檢驗品格和責任的試金石。而國民黨如果能夠不要抱著溫文爾雅一副君子狀,大刀闊斧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改變和提升自己形象的契機。因為追查公文並不能讓民進黨失去他們原有的基本盤。只要臺灣政黨輪替今後繼續有這樣公文“莫名其妙”地“大量消失”的狀況,對岸不但不必將“各懷鬼胎”的雙方輪流執政臺灣當回事,其他國際社會也不會將臺灣當作一個值得尊重的政府。
本文於 2014/04/01 00:37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