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舜英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3月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裡,不論我們是否會把這本書當成型錄,當真去按圖索驥,是否真能複製或是重現他人的經驗,我們都會發現,對生活的確應該有一種態度 (attitude)、視野(vision),對生活應該「用心」。
剛開始我們只想把「我不是一本型錄」塞在包包裡,隨時可以拿出來看。偶然間,我們想到不同的生活場景,這些偶然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美好的生活風格,就從關於日常生活的想像展開」,這是由兩位國內設計以及創意名家許舜英和包益民以對話型式的書,主要在敘述許舜英對於生活美學的看法以及觀念。
其實這本書就好像從電腦MSN裡的對話裡,看到兩個人對於生活週遭的生活發表有關於他們自己的的看法,也就是說許舜英經由包益民的提問問題,提出她對於飲食、雜誌、藥妝等有關包裝上或是本身質感上的看法。
雖然從許舜英所謂的意識廣告所能夠影響層面的這些年輕人。從此書中,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許舜英自己一再強調的是個人風格的重要性,不一定要去買很好很貴的東西而才能襯托出時尚感,大可依循自己想要的感覺裡去做選擇,
而不一定是被要流行媒體牽著鼻子走。想必這就是作者對於個人的品味,以及對於生活美學的獨特氣質的見解。
除了與包益民之外也有對友人的對話摘錄,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呈現,談論的主題大概是:名牌包包、配件、川久保玲、好吃的麵包、外國人有人來台灣要帶他去哪玩等等話題。
然而,裡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對於藥有著不同的見解,平常我們可能對藥都是治療的功效,但作者對於藥就覺得是一種很有美術感的東西,所以藥其實是很有現代感的,像是他很推崇普拿疼跟新加坡的虎骨膏,還有很經典的虎標萬金油,又古老也很專業。
藥的包裝設計上的革新就會讓我想到最近的十八銅人行氣散的廣告,也是將古老廣告創新,而加入了一些3D動化,使得藥和平時我們想的有些不一樣,也賦予了許多新的生命,例如他們的一些周邊商品之類的。
所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其實對生活細節花點心思,用心的放大鏡去看,也是可以看出不一樣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