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友訊的經營管理作介紹,對於建構全球價值鏈,友訊採取的策略是小池塘養大魚,不向歐美日這大池塘中與世界大廠競爭,而是去攻占世界大廠不重視的開發中國家,歐美國家部會位小市場去當地服務客製化,且營運成本又高,因此需要更好產品或服務才能在全球市場上立足,創造全球品牌,產品不只是一般的好,還須有獨特的能力,品質上與價值上也要比歐美產品高百分之二十,才有可能在全球品牌中脫穎而出,因此有序的成功,除了策略外產品也需要競爭力。
友訊在國際化執行上,認為經銷商與供應商的立意是互相衝突,經銷上希望價格越低越好,服務越多越好,廣告金額越高越好,與供應商的期望全相反,因此選擇價值一致的合作夥伴,需有長期經營的打算,才能落實在地化、客製化。
而推動台灣品牌國際化,需克服台灣國家形象與定位、國際市場掌握不易,及國際化管理人才不足等問題,這幾年眾多台灣企業努力在國際上建立獨特的品牌定位,像是華碩、宏碁等。
友訊目前已在全球六十餘國設立一百三十個行銷據點,全球品牌營收超過十億美金的經驗,在此書談論他們在經營上的市場策略區隔、長短期目標選定、國際化人才聘用,針對網路科技產品國際市場開闊成功與失敗作介紹。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