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5 日 總統接受 「英國廣播公司」電視新聞頻道( BBC World News )刊播總統專訪相關答問全文:
BBC :中國大陸部署飛彈對準台灣,您如何在此種明顯的威脅下與中國大陸進行協商?
總統:中國大陸在過去十年中,不斷地增加飛彈部署,儘管他們說這不是針對台灣,但是這些飛彈是可以打到台灣。台灣無法與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我們也不想這樣做。我認為,台灣的安全應該靠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兩岸關係制度化,當兩岸關係透過貿易、投資、文化及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逐漸形成一個和平發展模式,這時候任何一方想要片面地改變現狀,就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高到他不想這樣做。第二道防線是台灣增加在世界上的能見度及對世界的貢獻,我一再強調中華民國要做「人道援助的提供者」,譬如我們對這次日本震災的援助超過 2 億美元,是全球最多的;同樣地,我們也希望做一個「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我們現在準備把台灣的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招收國際學生,使台灣變成一個亞太高等教育的重鎮。這些都有助於台灣在世界上做出更多貢獻,使得各國都願意與台灣打交道,並且幫助台灣。最後一道防線則是國防與外交,使我們具有足夠的嚇阻力量。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挑戰,必須發展出一套有效而能夠真正讓台灣安全與繁榮的策略。
針對中國大陸的挑戰,我們當然要很小心地應付,但絕對不是把自己孤立起來。在我們上任之前的八年,因採取孤立與鎖國的政策,結果反而增加我們與世界各國的隔閡,甚至有人認為我們是「麻煩製造者」。我們不要做「麻煩製造者」,我們要做「和平的締造者」。
06月29日 總統下午接見由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率領的「預防性防禦計畫」訪華團一行,除重申希望取得美國免簽證待遇外,並向訪賓闡述台灣安全防衛的三道防線。
總統表示..「全世界已有11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台灣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獨缺美國,而美國是我重要友邦,我國人民每年赴美人數約有40萬人,因此希望我們在達成美國國土安全部相關條件後,能完成此一目標。總統也舉英國給予我免簽證待遇後為例,我國赴英人數及雙方貿易量均有所成長,相信我如獲得美國免簽證待遇後,赴美人數一定可突破40萬人。
針對台灣安全的三道防線-「兩岸關係制度化」、「增加我國在國際經濟、人道及文化等方面的參與」及「國防與外交」,總統指出,在兩岸關係制度化方面,他上任後即推動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包括開放兩岸直航、陸客來台及簽訂15項協議等,雙方交往達到60年來最密切的時刻,例如目前兩岸直航班次將由每週370航班增加至558航班、三年來大陸來台訪客已超過300萬人;此外,昨日開放陸客自由行,以及今年9月將有來自大陸的正式學生來台就學,修習2年或4年課程,雙方文化交流的熱烈情況前所未見。這也是三道防線中最重要的一項,即藉由推動雙方交流,使彼此樂於維持和平繁榮的架構,任何片面改變此一架構的行動都將會付出極為昂貴的代價。
在增加經濟、人道及文化國際參與方面,總統提到,兩岸關係和解有助於拓展我國際參與,例如我國連續三年以大會觀察員身分、「中華台北」名稱獲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 ,參與層級並提升至部長級。總統也表達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相關活動的期盼,因為這與我人民福祉密切相關,而未來也希望擴大參與以民生為主、無政治色彩的國際組織。
在國防與外交方面,總統則再度重申自我防衛的決心。總統說,一方面由於有些武器無法自製或老舊亟須汰換,而中國大陸又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兩岸之間軍事平衡已向大陸傾斜,因此我們需要繼續向美國軍事採購F16/CD型戰機,以增強台灣防衛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