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國65年以後 師和師部的變化:
民國67年,以海軍新兵訓練中心和屏東基地為主組建了第三個海軍陸戰師---海軍陸戰77師,民國73年裁撤。
民國73年.4個預備師並入輕訓師:
108師並入146師、307師並入151師、309師並入257師
101師和305師,一個師並入249師,一個師裁撤,具體哪一個師不清楚。
民國75年,146師與203師互換番號,151師與302師互換番號
93年,117師與203師互換番號,
203師換了兩次外套,海鵬師也變成輕裝師了。
90年代初期,輕裝109師和249師改編成機械化步兵師。
89年到90年,裁撤168師、193師、210師三個師部。
第168師 1991年撤消師部,部隊直屬澎防部
第193師 1991年撤消師部,改建成“北高指揮部”,仍歸馬防部
第210師 1989年撤消師部,部隊直屬新組建的花防部
90年代有11個重裝師和8個重裝師之說,裁掉168師和193師,另外117師和292師怎麼變的
不清楚。
(七)98年以後保留的8個師部,番號恢復2位數:
16師==206師 威武部隊 身份前黃埔教導三師
19師==109師 大膽部隊 身份前東北軍義勇軍
26師==226師 虎嘯部隊 身份前南京首都警衛團
33師==333師 埔光部隊 身份前黃埔教導一師
34師==234師 長城部隊 身份前黃埔教導二師
46師==146師 揚威部隊 身份前晉軍32軍
49師==249師 龍虎部隊 身份前青年軍第一師201師
51師==151師 黃龍部隊 身份前湘軍18師,據說是師承曾國藩湘軍
除了206師改成16師,其他都是恢復了老番號。
兩個老牌預備師151師、146師保留師部,讓很多人掉眼鏡。
現在來說 民國87年以後成立的聯兵旅的番號,當然1XX是守備旅,2XX 是摩托化步兵旅,3XX是裝甲步兵旅,5XX是裝甲旅。
順序是 現番號─代號─駐地─番號淵源
102旅 虎威部隊 台中成功嶺 前302師
103旅 實踐部隊 台南 官田 前203師
104旅 常山部隊 台中成功嶺 前104師
106旅 光武部隊 新竹 關西 前302師906旅
107旅 XX?部隊 民國88年4月1日成立,隸屬10軍團,後來消失了
108旅 剛直部隊 台南 大內 前203師608旅
116旅 弘武部隊 桃園 楊梅 前206師616旅
117旅 海鵬部隊 台南 新化 前117師
118旅 崇武部隊 苗栗 頭份 前206師618旅
119旅 虎軍部隊 金門 金東 前319師
127旅 班超部隊 金門 金西 前127師
128旅 光武部隊 花蓮 北埔 前210師628旅
129旅 東成部隊 台東 太平 前210師629旅
136旅 XX?部隊 民國89年4月1日成立,隸屬8軍團,後來消失了
137旅 南威部隊 高雄衛武營 前146師437旅
152旅 騰龍部隊 宜蘭 蘇澳 前151師452旅
153旅 翔龍部隊 宜蘭金六結 前151師453旅
157旅 軍魂部隊 嘉義 琦頂 前257師
158旅 誠實部隊 金門 烈嶼 前158師
166旅 XX?部隊 新竹 新豐 原隸屬 6軍團,後來消失了
168旅 虎賁部隊 澎湖 馬公 前前168師
169旅 飛馬部隊 嘉義 大林 前257師769旅
176旅 虎翼部隊 基隆 汐止 前226師676旅
178旅 勇虎部隊 台北 淡水 前226師678旅
192旅 忠誠部隊 台中成功嶺 前292師
193旅 擎天部隊 馬祖 北竿 前前193師
194旅 莒光部隊 馬祖 南竿 前莒光指揮部
195旅 忠義部隊 馬祖 東引 前反救軍指揮部
可以看到聯兵旅的番號還能見到以前部隊番號的影子。
現在理解相鄰數字的兩個旅,有的是同胎兄弟,有的卻毫不相干。
比如152旅和153旅是同一個爹,127旅和128旅卻是風馬牛不相及,192旅、193旅、194旅、195旅更是各說各話。原因就是,大家的帽子都是1XX,屁股後面的兩個數字才是真正的身份証。
有幾個新生旅的代號還不清楚。有3個聯兵旅的番號出現過又消失了。
200旅 古北部隊 嘉義 中莊原234師700旅
269旅 雄獅部隊 桃園 八德原269師
298旅 埔傳部隊 台南 新化原333師998旅
351旅 雷霆部隊 台北 林口原裝甲51旅
373旅 天山部隊 台中 清泉崗原裝甲73旅
395旅 精實部隊 屏東 萬金原裝甲96旅
503旅 漢威部隊 澎湖 馬公原裝甲703群
542旅 迅雷部隊 新竹 湖口原裝甲42旅
564旅 少康部隊 高雄 岡山原裝甲64旅
584旅 登步部隊 金門 南雄原284師+裝甲701群
586旅 鐘山部隊 台中 後裡原裝甲86旅
幾個代號的故事:
200旅是長城部隊234師的分支,所以叫古北部隊,古北口是長城一個重要關口,該師當年長城抗戰的血戰之地;但番號卻巧合還魂了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真正200師部隊的延續是351旅。
298旅是黃埔傳統的“埔傳部隊”333師的分支,所以叫埔光部隊,意喻黃埔傳統光大。
虎翼部隊、勇虎部隊源自是“虎嘯部隊”226師的分支。226師(前大陸36師)是老牌京畿衛戍部隊,又叫衛戍師、北投師;由於146師“揚威”部隊的代號發音不雅(用智能拼讀試試看),其分支部隊代號就叫“南威部隊”,相鄰部隊幹脆叫“剛直部隊”---號稱“
天下第一師”的大陸時期第二師,後來的333 師,抗戰時期從長城抗戰起就戰功累累,內戰也吹噓從南到北幾無敗績,所以號稱“天一師”,後來被大家查出在東北戰場敗績,就自改涵義“我是黃埔第一師”,後來另改成因為大陸時期的陸軍步兵第1師(胡宗南部在陝西)沒有撤到台灣,按號碼第2師最大了,所以叫“天一師”,三個含義。333師卻成了號碼最大。
還有個大陸時期的第95師,號稱“趙子龍師”,遼沈大戰時猛撲塔山留下名聲,作戰“沒有丟失過一挺機槍的”說法,在共軍也常常議論不休,所以該部隊的代號就叫做“常山部隊”,常山趙子龍吶。因而該部隊也老是在成功嶺的山前給新兵看山門。